-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桂林市百色市防城港市南京考越第二次联考
2011年高考桂林市百色市防城港市南京考越崇左市 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1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读中国、马来西亚、阿根廷、美国四个国家“农业比例示意图”(图1),回答1~2题。 1.四个国家中属于世界主要商品粮食生产和出口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有关各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国畜牧业产值比重高,其农业生产类型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B.②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其粮食大量出口到国际市场 C.③国以种植小麦和牧羊为特色的粗放农业发达,产品出口量大 D.④国农业人口比重大,种植经验丰富,农产品商品率高 下表是我国两条河流多年平均流量资料(单位:m/s),回答3~5题。 河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田 0 0 80 50 60 200 260 300 220 100 60 50 乙 50 100 500 600 200 350 850 1100 700 500 300 100 3.甲河1、2月份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太少,难以形成径流 B.气温低,河流冻结 c.上游地区过量引水 D.气温低,冰雪难以消融 4.甲河流域在开发过程中,下游地区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滑坡及泥石流 D.诱发地震 5.乙河5、6月份的流量比3、4月份小,最主要原因是5、6月份 A.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 B.降水比3、4月份少 c.沿岸地区农业生产耗水量大 D.几乎没有积雪融水的补给,蒸发量更大 读图2,回答6~7题。 6.如果图2中的x代表某大型工业地域商品率的变化状况,Y代表该国人口密度状况,那么图中a代表的工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分布在 A.日本太平洋沿岸 B.中国东北地区 C.美国五大湖沿岸 D.印度东北部 7.如果x、Y分别代表交通和科技对工业区位布局的影响程度,则d代表的工业区最有可能是 A.以沈阳、鞍山为中心的东北重工业基地 B.以上海为中心的高新科技园区 c.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外向型工业开发带 D.以山西为中心的煤炭工业核心地带 山地的坡向和坡度决定了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量的多少。图3中的①⑨和③④分别是“甲、乙两山地在冬至日南、北坡不同坡度所接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图中实线代表等太阳辐射量线)。读图回答8~9题。 8.根据图3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表示南坡 B。②④表示北坡 c.甲地昼长比乙地长约l小时 D.甲地昼长比乙地长约3小时 9.图中a、b的值分别为 A.55°26’,16°48’ B.55°26’,18°20’ C.56°34’,18°20’ D.56°34’,16048’ 读“某地气温随高度和时间变化示意图”(图4),据此回答10~11题。 10.下列时间段中近地面空气质量较差是 A。20时至次日5时 B.8时至10时 C.10时至15时 D.15时至20时 11.引起图中某时间段空气质量较差的原因是 ①该地地势高峻、冷空气容易下沉堆积 ②该地正受单一暖气团控制 ③该地有锋面活动,暖空气爬到冷空气之上 ④空气流动较差,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的扩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2.中国古代的人名、字号、别号、尊称等都包含有一些特殊元素。下列历史人物的名字或尊称中体现出古代“同胞兄弟排行”的是 A.老子李耳 B.孔丘字仲尼 c.杜甫又称杜工部 D.胡亥史称秦二世 13.《盐铁论》中记载:(西汉初年)“边民无桑麻之利,仰中国丝絮而后衣之……”“内郡人众……不宜牛马。……得匈奴累金之物……騿騱騵马,尽为我畜”。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汉、匈民族在生产生活上互相依赖 B.两汉时期边疆地区各民族发展较快 C.匈奴对中原及西域的威胁最后解除 D.出现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高潮 14.江苏有一显赫家族,他们珍藏着当地官员前来恭贺其祖先时赠送的条幅,上写着:“少年才俊光宗耀祖,天子门生惠及乡邻”。这幅对联提到的“少年”可能 A.因门第显赫而在“乡举里选”中脱颖而出 B.通过科举考试“状元及第” C.因少年成名而备受中正官亲睐 D.最早可能生活在唐代贞观年间 15.1912年2月,南北议和代表在上海英租界签订《清室优待条例》,保证了清帝退位后的相关待遇。这一协议的达成有利于 A.南京临时政府获得列强承认 B.袁世凯掌控清廷军政大权 C.革命党人排除旧官僚的干扰 D.迅速结束辛亥革命后动荡局势 16.毛泽东同志在纪念“一二九”运动4周年大会上指出,“‘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这里讲的“准备了抗战的思想”是指 . A.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宣传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 D.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17.杜威访问中国时评论道:“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特别是关于社会方面的。同时,也很少见到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有些辨论本来可以用来维护已建立的秩序和现状的,却一点不被重视——事实上闭口不 谈”。杜威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五卅运动 18.1961年3月后,人民公社恢复了社员的自留地、农村的集贸市场,停办了公共食堂,实行了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采取这些措施的前提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B.庐山会议的召开 C.中央提出了国民经济实行"/k字方针” D.“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19.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早在1945年4月,中国就派代表团参加了旧金山会议,中国共产党代表董必武参加了代表团,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但由于美国政府的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1971年10月25 H,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个国家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国力增强得到全世界的承认 B.中国能否进人联合国主要取决于美国的态度 c.第三世界的崛起使联合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改变 D.国际局势的变动是这场外交胜利的根本原因 20.1835年,印度总督本丁克决定:“英国政府的伟大目标应该是在印度本地人中间提倡欧洲的文艺和科学,所拨出的一切教育经费最后完全用在英语教育上”。这表明英国当局力图 A.将英语教育融人印度本土教育 B.培养符合英国利益的本土人才 c.在印度大力推行奴化教育 D.推进英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结合 21.“宗教改革以来的社会化潮流也使新教各派积极从事社会文化活动,参与社会改革,把建立人道主义社会秩序作为教会的神圣职责”。最能够论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A.马可·波罗介绍了东方文明 B.利玛窦传播了东西方文化 c.克伦威尔打败王党军队 D.19世纪末,传教士在山东的活动 22.纳粹德国入侵苏联前一天,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对自己的私人秘书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会在下议院赞扬魔鬼”。这表明当时 A.英国同样仇视德国和苏联 B.英国政府准备改变绥靖政策 c.英国希望德国尽早进攻苏联 D.英国有意支持苏联抵抗德国 23.1991年11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罗马举行首脑会议,通过了《北约新战略概念》,对北约军事战略作出重大调整,放弃了“前沿防御战略”,改为“预防冲突和处理危机”。这一战略的转变反映 A.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洲 B.北约加强对俄罗斯的制约 c.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D.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加深 24.假如一年前我国某企业生产的某种出口商品每单位价值为150美元,当时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是100:756。一年后,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变化为100:684。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时,该出口商品每单位价值按美元和人民币计价,分别是——元和——元。 A.约138 945 B.125 855 C.约180 1231 D.约133约907 25.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下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是 ①尊重劳动者权益,以实现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②依法承担纳税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的 公益事业③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相关产品的质量标准④规范生产经营,为社会提 供合格的商品和服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12 N 26 H起上调对金融机构贷款(再贷款)利率,同时上调再贴现利率,两者均为两年来首次调整。此次调整 A.将降低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 B.说明国家将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 C.说明央行将适当控制货币投放量 D.表明我国将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27.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型、技术型、知识产权化和高附加值的特征。据统计,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的用电量、占有资本分别约为工业的1 5%和60%。这表明 ①现代服务业成为了当今社会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②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实现资 源节约和环境保护③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④发展现代服 务业就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学生小明在日记中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说明 A.正确的意识对个人活动具有决定作用 B.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c.价值观在个人主观选择的基础上形成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29.中国画的艺术创造是建立在中国人文思想基础之上的,既具有中国独有的意象建构与表达方式,又包含有丰富的智慧与哲理。图5是齐白石的一幅画,画面上是两只小鸡在争夺一条蚯蚓,画题为“他日相呼”。对该画寓意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美妙的意象根源于大师的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0.子日:“学而时习(演练,练习)之,不亦说乎?”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因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上述引文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有 ①把学习与实践统一起来才能更深刻理解知识②学习他人经验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 ③学习他人的间接经验是认识的重要来源④人具有社会性,任何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1.闻一多先生曾经说过:“人家是说了未必做,我是做了未必说。”这句话揭示了实现人生价值 A.要具有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 B.要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C.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埋头实干 D.要充分利用有利的社会条件 32.胡锦涛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实现“包容性增长”,政府必须 ①以人为本,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③认真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④履行经济职能,落实科学发展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3.近年来,致公党安徽省委围绕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在推进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等方面积极进行课题调研,从而为决策提供参考。这说明 ①致公党与中国共产党是亲密友党 ②致公党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 ③民主党派能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 ④民主党派能够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34.我国的西部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自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全面提高。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 ①党的民族政策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保障 ②我国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③民族地区抓住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历史机遇④我国已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5.胡锦涛在第六十四届联大的讲话中提到,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提供了援助,累计免除49个穷国债务,对40多个最不发达国家的进口商品给予零关税待遇。这些措施 ①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反映了全球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③表明国际经济旧秩序已经瓦解④体现了我国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义务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第1I卷 注意事项: 第Ⅱ卷共4大题,共160分,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6.读图6,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A、B两条山脉特征的差异。(10分) (2)分析图中C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大雾、阴雨天气的自然原因。(9分) (3)2014年的冬奥会将在索契举行。请从地理角度说明索契适宜滑雪比赛的优越自然条 件。(6分) (4)图示区域面积较小,但内河航运发达。请阐述其原因。(11分) 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富于讽刺意味的是,西班牙海外事业的最终结果是进一步刺激了西北欧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而在伊比利亚半岛它却仅仅提供了足够的财富以阻碍早该实行的基本制度改革。这就是帝国繁荣数十年后无可挽回地衰落的根本原因。 今天的海湾产油国的情形与当年美洲金银带给伊比利亚国家的效应相类似。在这些国家。巨额的石油收入都浪费在向工业国购买外国奢侈品。当海湾国家的油田枯竭时,石油收入的流入将会比伊比利亚国家更加不利,因为石油枯竭后,海湾国家剩下的将只有黄沙和枯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999年修订版) 材料二 欧洲已经被四年战争弄得动乱不宁,而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却在加快推行工业化。美国的生产能力也已大幅度增长起来。日本开始在中国、印度、南美洲销售这些国家暂时不能从欧洲得到的棉纺织品和其他民用品。阿根廷和巴西向英国购买不到机车零件与采矿机械,于是就建立起它们自己的工业来自行生产。在印度,塔塔家族控制着印度本国资本达2.5亿美元。发展了为数众多的制造业企业,其中的一个企业成为了英帝国中最大的钢铁厂。由于德国完全退出世界市场,英法两国拼命为它们的军队生产,以及世界各国货船在战时被征用,这样,西欧作为世界工场的地位遭受了破坏。战后,欧洲有了新的竞争对手,19世纪的经济基础不知不觉地丧失了,欧洲霸权的时代已经处于没落时期。 ——帕尔默等著《现代世界史/通货膨胀,工业变革,思想控制》 材料三 1850年一1990年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曲线图(图7]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班牙的“海外事业”给其只带来短暂繁荣的原因?而当今海湾产油国又应该如何避免重蹈西班牙的覆辙?(6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欧洲霸权走向没落的主要原因?(8分) (3)观察材料三中曲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00年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概括其原因。(8分) (4)材料三中20世纪美国经济所占比重在哪两个时段下降?试述其主要原因。后一次下降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 38.(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 图8为2009年江苏、全国收入分配状况比较(图8) 注:高低收入组收入比为城镇居民中各20%的高收入组与低收入组的收入比率;行业工资比为最高与最低行业的职工工资比率。 材料二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江苏于2010年2月率先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国务院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我国未来工作的重点是改善民生和调整经济结构,完善分配制度,真正实现国富民强。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6分) (2)联系材料二,分析说明把“蛋糕”分好的经济意义。(6分) (3)结合材料一、二,从分配角度,请你为政府分好“蛋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10分) (4)结合材料二,阐述党中央把“改善民生”作为未来工作重点所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道理。(10分) 39.(60分)人口问题历来是关乎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材料一从公元4世纪初开始,匈奴、氐、羯、羌、丁零、卢水胡、鲜卑等族先后成为北方大小政权的统治民族,在此期间迁入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就更多。汉人的一部分南迁了,但多数还是留在北方。经过200多年,到6世纪后期隋统一北方时,汉人与各少数民族间的界线已经很小,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包容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北人”。与其说在北方汉人与少数民族间存在差异,倒还不如说在“北人”与“南人”(即南方汉人)间存在更大的差异。到北魏中后期,鲜卑族的统治者及其汉族臣僚都已毫不怀疑本政权是中国的法统和传统文化的真正继承人,而南方的汉族统治者只是逃亡的“岛夷”。这种观念得到了唐朝的确认,当时官方编修前朝国史,已经将北朝与南朝并列。要是没有这200多年的民族共处,出现这样的观念和感情并得到汉族统治者的承认,是不能想象的。——葛剑雄等《中国移民史/第一卷 导论》 材料二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应有(人口)1.97亿人。万历二十八年以后,总人口还可能有缓慢的增长,所以,明代的人口峰值已接近2亿了。——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元6世纪后期“北人”与“南人”存在“更大的差异”的立论依据?唐朝统治者官方编修前朝国史时,将北朝与南朝并列反映出一种什么观念?形成这种观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明代中后期开始人口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及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12分) 材料三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当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据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估计,在“安史之乱”后,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目前水网稠密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四我国人口分布图(图9) (3)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6分) (4)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请分析其稠密原因。(8分) (5)时至今日,图9中A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经逐渐让位于B平原。试分析稠密的水系对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6分) 材料五2010年11月1日零时起,我国开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多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依法每10年开展一次人口普查是掌握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同时,了解当前人口结构、分布、文化、就业等情况,也为制定和调整教育政策、就业政策、产业政策、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民族政策、老年人口政策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6)结合材料五,运用因果联系的观点,说明我国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必要性。(10分) 材料六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动员讲话中强调:“人口普查人人都有责任,全社会要积极参加和支持人口普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普查政策;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要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并尽可能在入户登记时方便群众,对普查对象的个人资料要严格保密。每个家庭和居民也都要认真履行义务,如实提供普查涉及的信息。希望大家齐心协力,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7)请运用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六的认识。(10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