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化学一、二轮衔接专题整合(十六) 化学综合实验作业
专题整合(十六) 化学综合实验 做一做——融会贯通知识联系寒假期间,检测一轮,启动二轮,学习状态保持好! [一题串知·迁移练] 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Ⅰ.制备Na2S2O3·5H2O 反应原理:Na2SO3(aq)+S(s)Na2S2O3(aq) 实验步骤: ①称取15 g 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 mL蒸馏水。另取5 g研细的硫粉,用3 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分钟。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Ⅱ.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W 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 0 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 反应原理为2S2O+I2===S4O+2I- Ⅲ.Na2S2O3的应用 [串知设计] (1)在制备Na2S2O3·5H2O过程中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测定产品纯度实验中,当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________mL。产品的纯度为(设Na2S2O3·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 冷凝管 冷凝回流 S2O+2H+===S↓+SO2↑+H2O (2)由无色变蓝色 18.10 ×100% (3)S2O+4Cl2+5H2O===2SO+8Cl-+10H+ [保分题目·综合练] 题组(一) 物质制备类实验 1.亚硝酰氯(NOCl)是一种黄色气体,熔点为-64.5 ℃,沸点为-5.5 ℃,遇水易水解,可用于合成清洁剂、触媒剂及中间体等。实验室可由氯气与一氧化氮在常温常压下制备亚硝酰氯。 (1)甲组同学拟制备原料气NO和Cl2,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为制备纯净干燥的气体,请补充表中缺少的药品。 装置Ⅰ 装置Ⅱ 烧瓶中 分液漏斗中 制备纯净Cl2 MnO2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制备纯净NO Cu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2)乙组同学利用甲组同学制得的NO和Cl2制备NOCl,装置如图所示。(已知:Cl2的 熔点为-101 ℃,沸点为-34 ℃;NO的熔点为-163.6 ℃,沸点为-151 ℃) ①装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自左向右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②装置Ⅳ、Ⅴ除可进一步干燥NO、Cl2外,另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Ⅷ中吸收尾气时,NO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王水是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酸,一定条件下混酸可生成亚硝酰氯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分液漏斗中盛放浓盐酸,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需要用装置Ⅱ除去氯化氢,因此装置Ⅱ中应盛放饱和食盐水。常用铜和稀硝酸反应制备NO,分液漏斗中盛放稀硝酸,烧瓶中含有空气,制得的NO中含有NO2,因此通过水除去NO2。(2)①NOCl的熔点为-64.5 ℃,沸点为-5.5 ℃,收集的NOCl应放在冰水中,因此a应接e或f,NOCl遇水易水解,应防止水蒸气进入,因此f(或e)后接c,Cl2和NO有毒,必须进行尾气处理,b后接d,综上所述,装置连接顺序为a→e(或f)→f(或e)→c→b→d。②装置Ⅳ、Ⅴ的另一个作用是观察气泡调节气体的流速。③NOCl遇水易水解,装置Ⅶ可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Ⅸ中。④NOCl和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Cl+2NaOH===NaCl+NaNO2+H2O。(3)HNO3中N的化合价由+5降为+3,HCl中Cl的化合价由-1升为0,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进行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NO3(浓)+3HCl(浓)===NOCl↑+Cl2↑+2H2O。 答案:(1)①浓盐酸 ②饱和食盐水 ③稀硝酸 ④水 (2)①e(或f)→f(或e)→c→b→d ②通过观察气泡调节气体的流速(说法合理即可) ③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Ⅸ中(说法合理即可) ④NOCl+2NaOH===NaCl+NaNO2+H2O (3)HNO3(浓)+3HCl(浓)===NOCl↑+Cl2↑+2H2O 2.氨基甲酸铵(H2NCOONH4)是一种易分解、易水解的白色固体,可用于化肥、灭火剂、洗涤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工业原理制备氨基甲酸铵,反应原理如下: 2NH3(g)+CO2(g)H2NCOONH4 ΔH<0 (1)如果使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制取NH3,你所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2)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乙。把氨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注:四氯化碳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①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②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过滤分离出产品。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常压加热烘干 b.高压加热烘干 c.真空40 ℃以下烘干 (3)尾气对环境有污染,可用________吸收处理。 (4)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1.173 0 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500 g。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已知Mr(H2NCOONH4)=78,Mr(NH4HCO3)=79,Mr(CaCO3)=100] 解析:(1)题图甲装置不加热,CaO、碱石灰与浓氨水中的水反应放热使氨气易于逸出,则选择浓氨水与生石灰、浓氨水与氢氧化钠固体、浓氨水与碱石灰均可。(2)①由题给信息氨基甲酸铵易分解,生成氨基甲酸铵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可知,用冰水冷却反应器可防止温度过高氨基甲酸铵分解,降温还可促使反应正向进行,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液体石蜡鼓泡瓶可观察单位时间通入气体的气泡数,用其控制通入气体的速率与调节通入气体的量。②由题给信息知氨基甲酸铵是易分解的固体,不能加热烘干,应采用低温烘干,故选择真空40 ℃以下烘干。(3)对环境有污染的尾气主要是NH3,用酸溶液吸收效果最好,可选用稀硫酸。(4)设碳酸氢铵为x mol,氨基甲酸铵为y mol,由样品总质量可得:79 g·mol-1×x mol+78 g·mol-1×y mol=1.173 g,又因为n(C)=n(CaCO3)==0.015 mol,由碳原子守恒可得:x mol+y mol=0.015 mol,解上述两个方程可得x=0.003,y=0.012,则m(H2NCOONH4)=0.012 mol×78 g·mol-1=0.936 g,则氨基甲酸铵的质量分数=×100%≈80%。 答案:(1)浓氨水与NaOH固体(或CaO、碱石灰)(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① 降低温度,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或防止因为反应放热造成产物分解 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 三颈烧瓶 ②c (3)稀硫酸(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80% 题组(二) 定量测定类实验 3.碱式碳酸钴用作催化剂及制钴盐原料,陶瓷工业着色剂,电子、磁性材料的添加剂。利用以下装置测定碱式碳酸钴[Cox(OH)y(CO3)z·H2O]的化学组成。 已知:碱式碳酸钴中钴为+2价,受热时可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以上装置测定碱式碳酸钴[Cox(OH)y(CO3)z·H2O]的化学组成,其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b→____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样品分解完,打开活塞K,缓缓通入氮气数分钟,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碱式碳酸钴样品34.9 g,通过实验测得分解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分别为3.6 g、8.8 g,则该碱式碳酸钴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以含钴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制取CoCl2·6H2O的一种实验设计流程如下: 已知:25 ℃时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开始沉淀(pH) 1.9 7.0 7.6 3.4 完全沉淀(pH) 3.2 9.0 9.2 4.7 ①操作Ⅰ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盐酸调整pH为2~3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操作Ⅱ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解析:(1) 甲装置为分解装置,用戊装置吸收生成的水,用乙装置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用丙装置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实验装置影响实验结果。(2)为了数据的准确性,通入氮气使产生的气体全部被吸收。(3)生成的水的质量为3.6 g,物质的量为=0.2 mol,生成的CO2的质量为8.8 g,物质的量为=0.2 mol,碱式碳酸钴的质量为34.9 g,氧化亚钴的质量为34.9 g-3.6 g-8.8 g=22.5 g,其物质的量为=0.3 mol,N(Co)∶N(H)∶N(C)=0.3∶(0.2×2)∶0.2=3∶4∶2,化学式为Co3(OH)2(CO3)2·H2O。(4)①操作Ⅰ为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漏斗、玻璃棒。②加盐酸调整pH为2~3的目的为抑制CoCl2的水解。③从溶液中得到CoCl2·6H2O晶体需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1)j→k→c→d(或d→c)→e (2)将装置中生成的CO2和H2O(g)全部排入乙、戊装置中 (3)Co3(OH)2(CO3)2·H2O (4)①烧杯、漏斗、玻璃棒 ②抑制CoCl2的水解 ③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4.过氧化钠可做航天飞船的供氧剂,对其纯度要求很高,某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过氧化钠的纯度(杂质为碳酸钠),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取m1 g样品,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得CaCO3沉淀质量为m2 g; 方案二:取m1 g样品,用如下装置测得生成CO2质量为m3 g; 方案三:取m1 g样品,加水充分溶解并微热至不再产生气体,用c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所得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 mL。 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一中,经正确操作后,测得的过氧化钠的纯度比实际的偏低,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中气囊要使用两次,第二次使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c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则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影响”) (3)方案三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测得过氧化钠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用含m1、c、V的式子表示) (4)某小组同学向Na2O2与H2O 反应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针对导致溶液褪色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一:因NaOH溶液的浓度过大而使溶液褪色 假设二:因生成了H2O2而使溶液褪色 实验验证:向等体积浓度分别为5 mol·L-1、2 mol·L-1、1 mol·L-1、0.01 mol·L-1的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后褪色的时间如下: c(NaOH)/(mol·L-1) 5 2 1 0.01 变红后褪色的时间/s 8 94 450 长时间不褪色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OH-可与Ca2+形成微溶的Ca(OH)2导致m2数值偏大; (2)第二次使用气囊的目的为使生成的CO2完全被碱石灰吸收,干燥管c的作用为防止空气中H2O和CO2进入b中,用稀盐酸代替硫酸,由于稀盐酸易挥发,使m3数值偏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3)方案三中,达到滴定终点时,盐酸遇甲基橙会变为橙色,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黄;设纯度为a,由关系式Na2O2~2HCl及Na2CO3~2HCl知: +=cV×10-3 整理得:a=(53×cV×10-3 -m1)××100%; (4)由题意可得出,NaOH浓度越大,红色褪去的时间越短,故答案为酚酞在浓的NaOH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且碱浓度越大,褪色越快。验证生成了过氧化氢而使溶液褪色的实验为取两份等量的反应液于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并微热,滴几滴酚酞,溶液变红且不褪色,向另一支试管中直接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变红后又褪色,说明假设二成立。 答案:(1)生成微溶的Ca(OH)2,致使m2数值偏大 (2)使生成的CO2完全被碱石灰吸收 防止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进入b中 偏低 (3)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且半分钟内不变黄 (53cV×10-3-m1)××100% (4)酚酞在浓的NaOH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且碱浓度越大,褪色越快 取两份等量的反应液于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 并微热,滴几滴酚酞,溶液变红且不褪色,向另一支试管中直接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变红后又褪色,说明假设二成立 题组(三) 性质探究类实验 5.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流程,模拟将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主要为NO和NO2的混合物)转化为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并对亚硝酸钠进行多角度探究: 已知: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2NaNO32NaNO2+O2↑ Ⅰ.NaNO2的制备 (1)配制20% NaOH溶液,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操作①中,实验小组同学将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部分同学认为存在缺陷,改用如图装置,玻璃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③中会用到下列________仪器(填字母)。 Ⅱ.NaNO2的性质 (4)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酸性条件下NaNO2具有氧化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供选用的试剂:NaNO2溶液、FeSO4溶液、KI溶液、稀硫酸、淀粉溶液、KSCN溶液。 (5)酸性条件下NaNO2也具有还原性。取1.50 g样品配成100 mL溶液。分别取出25.00 mL,用0.100 0 mol·L-1 KMnO4酸性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测得平均消耗20.00 mL KMnO4酸性标准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O2的纯度为________。 解析:(1)配制20% NaOH溶液,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2)玻璃管a与外界相通,其作用是保持容器内压强稳定。(3)操作②所得固体为NaNO2、NaNO3,通过操作③可将操作②所得固体中的NaNO3转化为NaNO2,则结合题给已知反应知,操作③为灼烧,灼烧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坩埚、泥三角、三脚架等。(4) 欲设计实验验证酸性条件下NaNO2具有氧化性,可以通过其与还原性物质反应来验证。(5)酸性条件下NO被氧化为NO,而MnO被还原为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NO+2MnO+6H+===5NO+2Mn2++3H2O。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当加入最后一滴KMnO4酸性标准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根据关系式:5NO~2MnO,则1.50 g样品中n(NaNO2)=×0.100 0 mol·L-1×0.02 L×=0.02 mol,故NaNO2的纯度为×100%=92.0%。 答案:(1)量筒、胶头滴管 (2)保持容器内压强稳定 (3)BDE (4)取FeSO4溶液并滴加稀硫酸酸化,滴加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滴加少许NaNO2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证明NaNO2具有氧化性(或取KI溶液并滴加稀硫酸酸化,滴加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滴加少许NaNO2溶液,溶液变蓝,证明NaNO2具有氧化性) (5)5NO+2MnO+6H+===5NO+2Mn2++3H2O 当加入最后一滴KMnO4酸性标准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92.0% 6.CaS可用于制备发光漆、脱毛剂、杀虫剂等,还可用于医药、重金属处理及环保中。某化学探究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CaSO4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制备CaS并检验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D、F~I中的试剂均为足量。 (1)实验1:若只检验生成物中是否含有CO,可采用的最简单的装置组合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生成物中存在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若只检验生成物中是否含有CO2,可采用的最简单的装置组合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除去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3:若同时检验CO2和SO2,采用的装置组合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 (4)上述实验1~3中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1 装置D硬质玻璃管连同CuO质量为26.80 g 装置D硬质玻璃管连同反应后固体质量为26.64 g 实验2 装置H连同溶液质量为187.50 g 装置H连同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88.38 g 实验3 装置E、I连同溶液质量为373.60 g 装置E、I连同溶液质量为374.24 g 写出CaSO4和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aS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计实验并结合计算式(设定代数值)证明硫化钙的化学式为CaS。 ①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计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用CaSO4和焦炭制备CaS的反应条件为高温,故采用酒精喷灯加热;检验生成物中含有CO,需要先除去酸性气体,再进行干燥(防止CO与CuO反应时,玻璃管炸裂),最后检验CO2存在即可达到检验CO的目的,故装置顺序为AGFDH。CO与CuO反应生成Cu和CO2,故生成物中存在CO的现象为装置D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装置H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检验混合气体中的CO2时,只需除去SO2即可,故装置顺序为AIH。在酸性溶液中,SO2将MnO还原为Mn2+,自身被氧化为SO,故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2H2O===2Mn2++5SO+4H+。(3)同时检验CO2和SO2时,先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然后除去多余的SO2,再检验CO2,故所用装置顺序为AEIH。(4)通过计算可知CO、CO2、S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SO4+3CCaS+CaO+SO2↑+2CO2↑+CO↑。(5)实验设计是将CaS溶于饱和Na2CO3溶液中,Ca2+与CO反应生成CaCO3沉淀,由Ca原子守恒可知n(Ca)=n(CaCO3);CaS中S的质量为CaS的质量与Ca的质量之差,由此可推出计算式。 答案:(1)AGFDH 装置D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装置H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AIH 5SO2+2MnO+2H2O===2Mn2++5SO+4H+ (3)AEIH (4)2CaSO4+3CCaS+CaO+SO2↑+2CO2↑+CO↑ (5)①将一定质量(m1)的样品溶于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过滤、洗涤、干燥,称取固体的质量为m2 ②n(Ca)∶n(S)=∶看一看——主干知识牢记心间 寒假自修,平时浏览,考前温故,基础知识何时都不能丢! 1.制备类实验中需考虑的7大因素 (1)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爆炸(如H2还原CuO应先通H2,气体点燃前先验纯等)。 (2)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切割宜在水中进行等)。 (3)防吸水(实验取用和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物质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如NaOH固体应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中称量)。 (4)冷凝回流:有些反应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冷凝管等)。 (5)易挥发液体产物(导出时可为蒸气)的及时冷却。 (6)仪器拆卸的科学性与安全性(也从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防泄漏等角度考虑)。 (7)其他,如实验操作顺序,试剂加入顺序等。 2.定量测定类实验注意事项 常见的定量测定型实验题包括混合物成分的测定、物质纯度的测定以及化学式的确定等。该类试题常涉及物质的称量、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和滴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等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或问题解答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气体体积的测量 ①量气装置的改进 ②量气时应注意的问题 a.量气时应保持装置处于室温状态。 b.读数时要特别注意消除“压强差”,保持液面相平还要注意视线与液面最低处相平。如图(Ⅰ)(Ⅳ)应使左侧和右侧的液面高度保持相平。 (2)测定实验中要有消除干扰气体的意识 如用“惰性”气体将干扰气体排出,或用溶液吸收干扰气体等。 (3)测定实验中要有被测量气体全部被测量的意识 如采取反应结束后继续向装置中通入“惰性”气体以使被测量气体全部被吸收剂吸收的方法。 (4)测定实验中要有“数据”的采集处理意识 实验数据的采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一般来讲,固体试剂称质量,而液体试剂和气体试剂则测量体积。 ①称量固体质量时,中学一般用托盘天平,可估读到0.1 g,精确度要求高的实验中可以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可精确到0.000 1 g。 ②测量液体体积时,一般实验中选用适当规格的量筒,可估读到0.1 mL,准确度要求高的定量实验如中和滴定中选用滴定管(酸式或碱式),可估读到0.01 mL。容量瓶作为精密的定容仪器,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般不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 ③气体除了量取外,还可以称量。称气体的质量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称反应装置在放出气体前后的质量减小值;另一种方法是称吸收装置前后的质量增大值。 ④用pH试纸(测得整数值)或pH计(精确到0.01)直接测出溶液的pH,经过计算可以得到溶液中H+或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了数据的准确性,实验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离子完全沉淀、气体完全被吸收等,必要时可以进行平行实验,重复测定,然后取其平均值进行计算。如中和滴定实验中测量酸或碱的体积要平行做2~3次滴定,取体积的平均值求算未知溶液的浓度,但对于“离群”数据(指与其他数据有很大差异的数据)要舍弃,因为数据“离群”的原因可能是操作中出现了较大的误差。 3.探究类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方案要可行 要尽量避免使用高压和特殊催化剂等实验室难以达到的条件,实验方案要简单易行。 (2)实验顺序要科学 要对各个实验步骤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安排,保证实验准确高效,同时要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和避免实验步骤间的相互干扰。 (3)实验现象要直观 如“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实验,可配制一定浓度的CH3COONa溶液,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通过测定的结果pH>7得出结论,既操作简便又现象明显。 (4)实验结论要可靠 要反复推敲实验步骤和多方论证实验结果,做到实验结论准确可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