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记叙文阅读汇编15区全
宝山嘉定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1分) 跟着父亲读古诗 潘向黎 ①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学龄前稚童,父亲便开始让我背诵古诗。 ②听上去平淡无奇——如今谁家孩子不从“鹅鹅鹅”开始背诵几十首古诗,好像都不好意思说幼儿园毕业了。但是相信我,在那个年代,这也算是逆时代潮流的举动。我带着一点违禁的提心吊胆,开始读父亲手写在粗糙文稿纸背面的诗词。 ③我背的第一首诗是“白日依山尽”,然后是“床前明月光”和“慈母手中线”。然后,应该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我的心目中,这首诗有的地方好理解,有的地方我完全不明白。什么是“城阙”?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繼续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当时我还没有见过海,“海”字让我想到的是父亲所在的上海。既然一年只能在寒暑假见父亲两次,上海一定非常非常远,那是“海内”还是“天涯”? ④我背诵的第一阕词,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是非常生硬突兀的——岳飞的《满江红》。后来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我有女儿,即使不让她背李清照、柳永,至少也会选晏殊、周邦彦吧?现在的我对当年的父亲笑着说:“爸爸,你也太离谱了。”当时因为这阕词生字多,我背得很辛苦。等放暑假,父亲回来了,居然没有抽查这阕词,让我暗暗失望。那时候,因为常年不在一起生活,我有些敬畏父亲,竟不敢自己主动卖弄一下,背给他听。 ⑤按现在的养育标准看,我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就被迫分居两地,我的整个童年父亲都不在身边,心理阴影该有多大啊。幸亏父亲不在的时候,有他亲手录的古诗词陪着我。 ⑥父亲出差给我带回一套唐诗书法书签。“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我很喜欢,但是不太明白杜牧到底想说什么。读着读着,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画面,像在去上海的火车上看到的烟雨朦胧的田野那样,我被一种奇异的感觉笼罩了,觉得整个人在昏暗中闪闪发光。我独自惊喜了一会儿,又有一点隐隐的担忧:怎么读不出要人上进的意思? ⑦等到可以天天见到父亲,我已经不需要再问,我自己明白:把千里之外的景色“拘”到读诗人的面前,让人觉得优美,置身其境,这个诗人便可称得上手段了得,这首诗的价值已经足够。诗不一定要用来包裹人生道理,不说“苦寒”,单纯写梅花也是可以的。明白了这一点,我有一种被赦免的轻松感,从此便自由自在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来读了。 ⑧我十二岁那年,随母亲移居上海,全家团聚。仿佛一下子海阔天空了,我可以很方便地从父亲的书架上接触到许多古典诗词读本,而且编选者都是真正的大家。也就是在这些诗词选里,我第一次看到在书上随手标记、评点的做法——父亲在这些书里,用铅笔、红铅笔、蓝色钢笔做了各种记号(估计是每读一遍用一种颜色的笔标记,有三种颜色表示至少读了三遍)。 ⑨父亲觉得好的地方,会画圈。若是句子好,先画线然后在线的尾巴上加圈;整首好,则在标题处画。好,一个圈;很好,两个圈;极好,三个圈。觉得不好,是一个类似于拉长 了的顿号那样的一长点。父亲画三个圈的情况自然不多,所以每次遇到,我都要整理衣裳、清清嗓子,认认真真地读上几遍。有时候我会忍不住对父亲说,某一首诗真是好,我完全同意他的三个圈。父亲大多只是笑笑,并不和我展开讨论。 ⑩那是20世纪80年代,他忙着准备讲义和伏案著书,我虽然到了他眼皮底下,他却常常没空理我。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于是我也只能用在书上点点画画写写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读后感——父亲破天荒地允许我在他的书上做记号,当然只能用铅笔。父亲在苦熬他的文章或者讲义,我虽然就坐在他对面,但是不敢打扰他,只能在他读过的书里通过各自的评注和他“聊天”。⑪ ⑪一天,我捧着一本古诗站到父亲面前,破釜沉舟般地对他说:“这首诗,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惜时如金的父亲有点抵挡不了,想早点溜进书房:“以后再说吧。”我不依不饶:“你给我五分钟。”于是父亲坐了下来,听完我机关枪扫射般的一通话,想了想,说:“虽说诗无达诂,不过你的观点好像比我当年的更有道理。”没等我发出欢呼,他又接着说,“哪天我去看朱先生,带你一起去吧。”朱先生是父亲特别尊敬的老师朱东润先生!我又觉得自己整个人闪闪发光起来。 ⑫就在那一天,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20.下列对文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④段中的“失望”,是因为爸爸没抽查我能背的《满江红》。 B.第⑥段中的“惊喜”,是因为我读出了《绝句》中的画面感。 C.第⑥段中的“担忧”,是因为我读不出古诗中催人上进的意思。 D.第⑦段中的“轻松”,是因为我被古诗中优美的景色吸引住了。 21.根据文中内容,概述父亲对我学习古诗提供的帮助有:(每空不超过15个字)(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我”读古诗的方式,主要有背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3分) 23.第⑨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动作描写,请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末写道:“就在那一天,我觉得自己长大了”。根据上文相关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到自己长大了?(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0.D(3分) 21.把诗写在文稿纸背面让我背诵 出差记得带唐诗书法书签给我 允许我翻看他书架上 的藏书 准备带我请教名师(只要写出其中三处即可)(6分) 22.联想、批注、辩论(想象、评注等)(3分) 23.既表现了对父亲理解诗歌权威性的尊重,也表现了优秀古典诗歌在她心目中崇高地位,还表现了她对读诗这件事认真庄重的态度(写出其中两点即可)(表达的情感态度1分,与之相对应的内容1分)(4分) 24.一是面对权威的父亲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得到父亲认可;二是父亲愿意带她去见朱先生求教,把她看作了可以交流、可以讨论的对象。所以她觉得自己长大了。(两个角度各2分,语言流畅1分)(5分) 崇明区 (一)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22分) 童年的最后一天 ①夏日炎炎,黑狗炭头是那样走路的——蹑手蹑脚,舌头伸得好长,好长,几乎要触到路面了,哈。 ②大太阳让上学的路变得漫长。炭头一路上呵呵呵地努力呼吸,直到走到学校门口,女孩拿手上的野芒草抽一抽它的头说,去吧,放学时再来。炭头才转身往回家的路上可呵呵地走,夏日的阳光让炭头看起来比平日黑得更纯粹一些,皮毛发亮,长尾巴竖起来摇啊摇的,像在赶苍蝇也像妈妈坐在病榻上摇蒲扇的动作和节拍。夏日的夜,纳凉,赶蚊蚋,驱不走的是郁闷。 ③炭头是在妈妈犯病后才来的。女孩那时误以为是只小猫,把它捡了回来,爸爸不喜欢炭头,他说狗毛会让妈妈的病加重。女孩听话地把小狗丢弃,它又自己xún路回来,女孩就再也舍不得了。不依不依不依!她一脸倔强。把小狗紧紧抱在怀里,爸爸没辙了。邻居说自来狗是好兆头,而小狗还适时地在家里发现了借宿的毒蛇,汪汪汪,算是救了大家的命。妈先心软了,爸也就无话。从此家里多了条狗,黑不溜秋的,叫炭头吧。 ④炭头真黑,浑身不夹半丝杂毛,只有眼珠略带棕褐,像两枚琥珀纽扣钉在一团黑绒上。这眼睛就那样看着女孩一天天长大,也陪女孩一起凝视妈妈印在墙上的身影,以及爸爸愈来愈精瘦黝黑的背脊。 ⑤妈妈到医院去的次数日益频繁,留诊的时间愈来愈长。上门来讨债的人似乎多了些,勤了些,也有热心的邻里打听了各种偏方,或送来一些奇怪的野味与草药。爸爸傍着炉灶静静地熬药和抽烟,隔壁家的大娘经常过来,还在说着一大堆偏方的名目,不时瞟一眼炭头,还差一味黑狗血的药引子啊。 ⑥女孩听得毛骨悚然,她回过身来狠狠地瞪着那大娘。爸爸却沉默地看着自己吐出来的烟雾夏日,只有知了在外头穷嚷嚷。像无休止的抱怨。 ⑦知了的喧闹,在课堂里也听得到。女孩有点烦。好不容易等到放学的钟声响起,她收拾书包走到门口,那里人很多,人声比知了的叫声更喧闹。她没听到炭头的吠声,不像往常一样,有一只黑狗摇着尾巴向她奔来。女孩只看见爸爸站在前面的树阴下,难得地,没有抽烟。 ⑧那一天,爸爸陪她走回家。路上女孩什么也没问,沉默地让爸爸牵着她的手。只是走到半路时,她忽然想起炭头蹑手蹑脚伸长舌头呵呵呵地走路的样子,才忍不住把手抽回,咬着嘴唇狠狠地擦眼泪。 19.结合段意及相关解释,请为第③段画线句子中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并说明理由。(3分) 它又自己xun路回来 A.循:依照;沿袭 B.巡:巡视;巡查 汉字: 理由: 20.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8分) 故事情节 女孩表现 女孩心得 父亲要女孩丢弃黑狗 (1) 舍不得 黑狗看着女孩一天天长大 凝视着妈妈的身影、爸爸的背脊 (2) (3) 什么也没问、无声哭泣 (4) 21.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②段画线句重复出现所起到的作用。(4分) (1) (2) 22.文中⑥⑦两段多处写到知了的叫声,从表达效果看,这样写的目的是 (3分) 23.对题目“童年的最后一天”,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4分) A.这一天女孩因黑狗逝去而伤心。 B.这一天女孩告别了童年的任性。 C.这一天女孩在伤痛中走向成熟。 D.这一天女孩理解了家人的难处。 答案: 19. 循(1分) 循路回来就是沿着原路返回(1分)。表明小狗将女孩家当作了自己的家(将女孩认作是自己的主人),成为女孩执意收留小狗的原因(1分)。(共3分) 20. (1)不依不依不依!(把小狗紧紧抱在怀里)(2)对家庭情况感到担心、忧虑 (3)黑狗被杀做成药引 (4)强忍悲痛(每格2分,共4分) 21. 强调了夏日上学路途的炎热,辛苦,表现出了黑狗与女孩之间的关系亲近。(2分) 与文末女孩“忽然想起碳头蹑手蹑脚伸长舌头呵呵呵地走路的样子”相呼应,更能突显女孩失去黑狗的痛苦,从而体现出成长道路上的辛酸。(2分) 22. 运用环境描写烘托出女孩内心的烦躁、忧虑,同时也暗示着黑狗即将被杀的命运。(3分) 23.C(4分) D(2分) 虹口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0分) 会飞的太阳 ①去一个老房子找人。 ②这些平房,蹲在几幢高楼后。房顶的瓦片上,生满了岁月的绿苔。一簇一簇的狗尾巴草,也跑来凑热闹,聚集在房屋顶上。春天绿着,秋天黄着。墙壁上涂抹的白石灰,已斑驳成印象画了。前面的高楼挡着,老房子终年难得见到阳光。在老房子里长大的孩子们,早已羽翼丰满,飞了。留守在这儿的,都是些上了岁数的老人。 ③我去时是冬天。冬天的阳光,见缝插针地,从高楼的缝隙里, (A.洒 B.漏)下一点两点来。我看到几个老妇人,从老房子里捧了被子出来,追着阳光走。阳光走到哪儿,她们就把被子晾到哪儿,一边拍打着被子上阳光的羽毛,一边闲闲地说话。她们看到诧异的我,笑着对我说,我们在赶太阳呢。脸上是一派的安详。 ④赶太阳?多好的一个词语!我在这个词语前驻足,从此铭记在心。每当我觉得寒冷的时候,觉得灰心失望的时候,我就把这个词语掏出来,暖一暖,因为 。 ⑤连续的阴雨,天像破了似的,滴答滴答个没完没了。家里的衣物,摸上去都是潮乎乎的,连人也似乎是潮乎乎的了。南方的梅雨天,总是让人难耐。 ⑥小孩子却照旧玩得兴高采烈。他们穿了雨鞋,偏寻着洼地积水走,一脚踩下去,击起水花一朵朵,乐得他们哈哈笑。五岁的小侄儿,也跟着别的孩子,去踩洼地的积水玩。孩子的快乐,简单透明,无关天气。 ⑦又一阵雨来,他被“捉”回家。他四下里看看,突然问我:“姑姑,你有彩笔吗?我想画画。” 我赶忙找了纸笔来,他握笔在手,大刀阔斧地作画。 ⑧他先画一幢房,房子歪歪扭扭的,上面开满门和窗。 ⑨我问,为什么画这么多的门和窗啊? ⑩小侄儿答,是为了让小猫小狗进来呀,还有小鸟进来呀,还有小兔子小熊进来呀……我失笑不已,小侄儿大概准备开动物园了。 ⑾他又开始画树和花。树们很不成规矩地挤在一起,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有弯着长的,有斜着站的,一律是山花插满头,花朵儿小果子似的挂着。 ⑿后来,他画了一个大太阳,光芒长得恨不得拖到地上。又刷刷几笔,给大太阳加上了一对硕大的翅膀。 ⒀我说,太阳怎么长了翅膀呢? ⒁小侄儿头也不抬地说,太阳本来就有翅膀啊,下雨的时候它飞出去玩了,一会儿它还会飞回来的。 ⒂感动。我发现,原来,无论天空如何阴霾,太阳一直都在的,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因为,它长了一对会飞的翅膀。 20.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一簇一簇的狗尾巴草,也跑来凑热闹,聚集在房屋顶上。 B.连续的阴雨,天像破了似的,滴答滴答个没完没了。 C.他先画一幢房,房子歪歪扭扭的,上面开满门和窗。 D.树们很不成规矩地挤在一起,高的矮的,胖的瘦的…… 21.本文主要讲述了两个小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6分) (1) (2) 22.阅读第③段,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并简述理由。(4分) 选择: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文意,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句子。(3分) 24.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阴雨总会过去 B.逆境需要阳光 C.快乐源于心境 D.美好需要发现 答案 20.C(3分) 21.(1)在老房子(或平房区),几个老妇人(或老妇人们),捧着被子赶太阳。(3分) (2)在南方的梅雨天(或连续的阴雨天),小侄儿依旧快乐玩耍,并开心画画。(3分) 22.选择B。(选A或不选扣1分) “漏”是物体由孔或缝透过。生动写出阳光的稀少,这个词同时交代了周围楼宇的高大,老房子的低矮,生活环境的差。与前句的“缝隙”一次相照应。(或选“洒”与“一点二点”搭配不当。共3分) 23.围绕“赶”,写出主动、追求之意即可。(3分) 24.C(4分)D(1分) 金山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0分) 母亲的月饼 肖复兴 ①记得我小时候每到中秋节就特别羡慕店里卖的自来红、自来白、翻毛、提浆,那时就只是这样传统月饼老几样,哪里有如今又是水果馅又是海鲜馅,居然还有什么人参馅,花脸一样百变时尚起来。可那时中秋的月饼在北京城里绝对的地道,做工地道,包装也地道,装在油篓或纸匣子里,顶上面再包一张红纸,简朴,却透着喜兴,旧时有竹枝词写道:“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 ②只是那时家里穷,买不起月饼,年年中秋节,都是母亲自己做月饼。说老实话,她老人家的月饼是不仅远远赶不上致美斋或稻香村的味道,就连我家门口小店里的月饼的味道也赶不上。但母亲做月饼总是能够给全家带来快乐,节日的气氛就是这样从母亲开始着手做月饼弥漫开来的。 ③母亲先剥好了瓜子、花生和核桃仁,搀上桂花和用擀面棍擀碎的冰糖渣儿,撒上青丝红丝,再浇上香油,拌上点儿湿面粉,切成一小方块一小方块的,便是月饼馅了。然后,母亲用香油和面,用擀面棍擀成圆圆的小薄饼,包上馅,再在中间点上小红点儿,就开始上锅煎了。怕饼厚煎不熟,母亲总是把饼用擀面棍擀得很薄,我总觉得这样薄,不是和一般的馅饼一样了吗?而店里卖的月饼,都是厚厚的,就像京戏里武生或老生脚底下踩着厚厚的高底靴,那才叫角儿,那才叫做月饼嘛。 ④每次和母亲争,母亲每次都会说:“那是店里的月饼,这是咱家的月饼。”这样简单的解释怎么能够说服我呢?便总觉得没有外面店里卖的月饼好,嘴里吃着母亲做的月饼,心里还是惦记着外面店里卖的月饼,总觉得外面的月亮比自己家里的圆,这山望着那山高。其实,母亲亲手做的月饼,是外面绝对买不到的月饼。当然,明白这一点,是在我长大以后,小时候,孩子都是不大懂事的。 ⑤好多年前,母亲还在世的时候,中秋节时,我别出xīn cái请母亲动手再做做月饼给全家吃,其实,是为了给儿子吃。那时,儿子刚刚上小学,为了让他尝尝以往艰辛日子的味道,别一天到晚吃凉不管酸。多年不自己做月饼的母亲来了情绪,开始兴致勃勃地做馅、和面、点红点儿,上锅煎饼,一个人拳打脚踢,满屋子香飘四溢。月饼做好了,儿子咬了两口就扔下了。他还是愿意到外面去买商店里的月饼吃,特别要吃双黄莲蓉。 ⑥如今,谁还会在家里自己动手做月饼?谁又会愿意吃这样的月饼呢?都说岁月流逝,其实,流逝的岂止是岁月? 20.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别出xīn cái( )( ) 21.第⑤段加点词“拳打脚踢”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2.朗读第④段画线句,你觉得哪些词语需要重读?为什么?(6分) 23.下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第②段交代了母亲自己做月饼的原因以及带来全家的快乐的节日气氛。 B.第③段的“剥”“撒”“浇”等动词表现了母亲制作月饼时动作的娴熟。 C.第③段将母亲月饼的“薄”与店里月饼的“厚”形成对比,为下文我的不满埋伏笔。 D.第⑤段写多年前我还请母亲为全家做月饼,是为了让儿子体验过去生活的艰苦辛酸。 24.将第⑥段与下面这段文字作比较,你认为哪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更好?为什么?(6分) 怀念母亲!怀念母亲亲手制作的月饼! 答案: 20.心 裁 (2分) 21.忙碌(2分) 22.“亲手”(1分) “绝对”(1分) “亲手”强调了母亲自己做月饼这一手工制作方式以及母亲的用心(2分); “绝对”一词更能突出表达“我”对母亲在艰苦岁月里自己做月饼这一方式的感激和理解。(2分) 23.C(4分) 24.原文结尾更好。因为原文结尾段连用三个反问句,既总结了全文,也加强了语气,深化了主旨,表达出作者对岁月流逝,带走母亲,带走母爱,带走母亲这一辈人对贫穷的态度(逆境中的坚强和自尊)、对生活的尊重、勤俭节约精神等的深深的怅然与感慨,使结尾更耐人寻味,引发读者的深思。而改后的结尾虽直抒胸臆,但主题内涵不够丰富,缺少叩问与沉思的力量。(6分)写出运用的表现形式“反问”或“反问句”(1分);写出其表达效果“加强语气”或“总结全文”(1分)和“使结尾更耐人寻味”或“引发读者的深思”(1分);写出主旨也就是借反问句表达出的情感(2分);改后结尾的表达效果分析(1分)若回答改后的结尾好,只要言之有理也可以酌情给分,但不超过4分。 浦东新区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2分) 比力气更重要的…… ①我是怀里 chuāi着两个干慢头,爬上一列运木材的火车到城里的。进城以后才知道,像我这样只有一身力气的人,想找个饭碗实在不容易。 ②那天,就在太阳西沉,我又累又饿几乎要绝望时,一则写在小黑板上的告示终于让我眼睛一亮。那告示写道:“曹水宽,因你三天无故旷工,耽误了车站接货,故已将你辞退,我们将另聘新人接替你的工作。”到车站接货不正适合我吗?于是我敲开了告示旁的房门。 ③“你会什么?”一个大胖子经理斜瞟了我一眼,懒洋洋地问。我一时不知怎样回答,竟做出一个健美运动员示范肌肉的动作。胖经理笑了笑,说:“在外谋生,靠的不仅仅是力气,还有更重要的……这样吧,你到里间桌子上拿一张表格,回去填好后明天再来。” ④我进到里间,见桌子上放着一摞表格,表格旁还有一摞百元钞票——地上还散落了几张,我弯腰将掉到地上的钱拾起来,放到桌上的那一摞钱上,然后拿了一张表格往外走。这时,我看到胖经理正站在门ロ。 ⑤“你怎么不拿钱?”胖经理一本正经地问。“拿钱?”我很诧异,“我还没来干活。拿什么钱?” ⑥胖经理忽然笑了起来,他拍拍我的肩说说:“小伙子,今晚你就住到库房值班室来吧,就算正式上班了。”说着,他从桌上拿起一张钞票递给我:“这是给你预支的一部分工资,拿去先好好吃顿饭吧。” ⑦这是一家通讯器材销售公司,我的工作是往各销售点送货,有厂家发货过来就到车站去接,这项工作简单得只需要诚实,好多次都是我一人拎着价值好几万的手机、寻呼机去来。我一直干得十分谨慎卖力,从未出过差错。可是,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我还是遇到了麻烦。 ⑧那个下午很热,我和会计到火车站去接货。由于这次是因为质量问题向厂家退换回的散件,数量少,又赶上公司运货车有事,经理便让我蹬一辆三轮车去。 ⑨十几个小箱子装满了三轮车。我刚要蹬车走,会计突然想起还有一张单据忘在了车站里,他吩咐我看住货物等他。 ⑩骄阳似火。我靠在车上,口干舌燥,就走到几步外的冷饮摊买了瓶汽水。待将汽水喝完,回头时看到一个人正从我的车前急急离开。蓦地,一种不祥的感觉袭上心头。我忙跑到车前,一眼就发现有个纸箱被撕开了,于是我朝那人厉声叫道:“你等等!”那人猛地站住,并缓慢地转过身来。我没猜错,他那破旧的灰色西服里果然塞了一包东西 ⑾好小子,这不是在砸我的饭碗吗?刹那间我怒不可遏。凭我的块头儿,我相信收拾他不成问题。然而让我诧异的是,他那双圆睁的眼睛竟敢和我紧紧对视,非但没有惊恐,反而流露出一种要和我拼命的愤怒。这让我有了稍许冷静:他一点不怕!我若扑过去,他如果扭头开跑,我没法既追上他又看护车上的货物;他要是不跑,和我扭打起来,也必然会损坏他怀里的东西,那样的话,我也无法向老板交差。刹那间,我觉得我的命运竟是掌握在他的手里。不论出现上述哪一种情况况,他都可能会打碎我的饭碗。我提醒自己,千万不能硬来。 ⑿我在心中默默祈祷,向他慢慢走近,就像是接近一头受伤的野兽。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看上去没有要跑的意思。我敢肯定,他的神经绷得很紧,已经做好了和我一搏的准备。因此,当我从兜里掏出一根烟递给他时,他的眼神简直莫名其妙。 ⒀“抽烟!”我平静地说。他犹豫了一下,谨慎地接过烟,满眼狐疑。 ⒁“如今找个活儿可不容易!”我说着,划火给他点上烟,“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虽然挣不了几个钱,可我得靠它糊口。” ⒂他默默地看着我。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好像借着吐烟轻轻叹了一ロ气。 ⒃“既然为人家干活,就应该为人家负责,你说是吧?”我继续说。 ⒄他大口口大口地吸着烟,把自己整个埋在烟雾里。良久,他抬起满是大汗的脸轻声说:“我累了,想到你的车上坐坐。”他走到车前,抬起一条腿,靠坐在三轮车后面的车箱上。不过很快,他就站了起来,走到我面前,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快步向远处走去。 ⒅我看见在后挡板和纸箱的夹缝间塞进了一个纸盒,纸盒上红色的图案是一部手机。 19.看拼音写汉字(2分) 我是怀里chuāi着两个干慢头 20.胖经理让“我”当晚就上班,他作出这详决定的依据是: (1) ; (2) ; (3) 。(6分) 21.阅读第①①段,完成下表。(6分) 人物 第一回合 第二回合 第三回合 “我” ① 走进递烟 点烟并作解释 他 与“我”对视,流露出愤怒 ② ③ 揭示了“比力气更重要的”还有 ④ 22.下面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眼晴一亮”表现了“我”当时内心的惊喜。 B.第⑥段中胖经理的“笑”是对“我诚实行为的鼓励。 C.第⑩段“骄阳似火”为下文“我”买汽水并遭窃作铺垫。 D.第⒄段描写他大口吸烟,表现了人物内心激烈的冲突。 23.如果把第⒅段改成“我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意识到比力气更重要的……”,和原文相比,你认为哪个结尾更好?请简述理由。(5分) 答案 19.揣(2分) 20.“我”捡钱放桌,只取表格的动作,可以看出做事认真、不贪钱财。 “我”的诧异的神态、表情(外貌),可以侧面看出心地诚实可靠 “我”的回答的语言,可以看出人品务实本分,能自食其力。 (本题共6分。每条依据各占2分,并且在同一条依据里前后内容各占1分) 21.(6分) ①怒不可遏,提醒自己冷静 ②谨慎接烟,满眼狐疑 ③大口吸烟,归还手机 ④机智、坦诚、负责 (注:前三格各占1分;第④格占3分) 22.B(3分) 23.(共5分)原文结尾好(1分)。(内容)原文结尾揭示与交代了“我”之前大胆猜测的结果(1分),结尾戛然而止,含蓄委婉,引人思考(1分);(结构)照应了第⑩段的纸箱等相关内容。(1分)而修改的结尾对文章某些细节缺少必要交代且不合常理(1)。因此还是原来的结尾好。 改的那个结尾好。以省略号留下空白引发读者思考(1分),句子照应了标题(1分)。(注:若答“改的结尾好”最多得2分,且结论不作评分依据;只写结论不给分。) 奉贤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2分) 总有一些美好不期而遇 ①小区门口有个补鞋的老人,头发被风霜染得花白,脸上满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出的千沟万壑,年轻时还折了一条腿。老人虽身残,却心善,修补一双鞋只收两元钱。小区里的人看他可怜,都极为照顾他。 ②上月的一天,我看到一个染着黄发的小伙子,把自己的运动鞋拿给他补。无论老人怎么尽心尽力,他却总是嫌他补得不好,不断要求返工。站在旁边的我实在气愤不过,张口欲为老人抱不平,但他仿佛看出我的心思,用一个温暖的眼神阻止了我。就这样,老人反反复复为小伙子修补了好几次,小伙子这才心满意足,丢下了十元钱,说:“补了这么多次,钱就不用找了。”说完,便吹着口哨离开了。 ③小伙子转身离开的时候,轻轻拍了下我的肩膀,给了我一个狡黠的眼神。我突然明白,他是故意找借口来帮助补鞋的老人。这样,既能帮助老人于无形,又能维护老人的尊严。 ④瞬间,小区门口凋零的树木,也顿然桃红柳绿了。 ⑤前不久吃早餐时,我被邻桌的一对母女吸引了。她们穿着华贵,吃态优雅,着实让人感觉眼前一亮。那个二十岁上下的女孩放下筷子,向母亲娇声说:“妈,我饱了,剩下的三个包子我不要了。”母亲点着她的额头,笑嗔她是个败家女,示意她打包带走,女孩却表示: 区区几个包子,不值得打包。母亲笑了:“刚才你还拼命喊饿,现在又说吃饱了。以前你说我花钱大手大脚,你看,现在你也开始败家了。” ⑥母女俩优雅地离开了餐厅。出门时,女孩回头望向刚才吃饭的地方,眼神里满是暖意。那里——餐厅的角落,一个衣着褴褛的颇像拾荒者的老太太迅速闪到桌前,把三个包子当作珍宝似的放进手中的碗里。我这才明白了女孩的良苦用心。 ⑦也是瞬间,在这个严冬的早晨,我的心一片明媚,春暖花开。 ⑧我有一个朋友,在接到大学同学十年聚会的通知时,心里颇有些chóu chú。毕业后,朋友一直混得不好,经济上很是拮据。而现在的同学聚会,据说都变成了炫富会,所以囊中羞涩且极好面子的朋友,是羞于参加的。但是,最终他没禁得住同学们煽情话语的诱惑,还是去了。 ⑨聚会的饭店不是星级酒店,只是城区角落一小饭馆。同学们有的是骑摩托、电动车来的,有的是打车来的。放眼看去,并没有穿金戴银的土豪。有个同学很萌,居然把读大学时的校服给穿来了。一下子,气氛变得无比和谐融洽,大家杯来盏去,好不欢乐! ⑩朋友也是聚会后的第三个月才偶然知道:其实,很多已经身家不菲的同学,那天是刻意没开车来的;很多爱美的女同学,将自己的名牌首饰,在那天悄悄摘了下来;而一开始大家选择的五星级酒店,也是因为得知他的境遇,而临时换成了普通的小饭馆。 11朋友说,当他知道实情后,眼泪立马噼里啪啦掉下来。不为别的,只为同学们的一片苦心。 12去年夏夜,我和正在看护桃园的三叔公聊天,突然听到悉悉索索声,我马上提醒三叔公,肯定是偷桃的蟊贼,并操起了一根木棍。 13“不,”三叔公阻止住我,“现在生活好了,谁还缺一口桃吃?这么晚来摘桃子的,无非是几个小淘气罢了。你要是猛地过去了,孩子们一慌,万一从桃树上摔下来怎么办?随他们吧。”三叔公眼神里爬满的都是慈祥。 14那一晚,我觉得整个天地间都是那么美好。 15我一直认为,人活一世,也许或多或少会遇到苦难,但这个尘世里,总有一些美好存在于某个角落,宛如缕缕阳光,总会于一个明媚的日子里,和你不期而遇…… 19.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chóu chú( ) 20.文章标题“总有一些美好不期而遇”中的“美好”在文中的具体体现是:(9分) (1) 。 (2) 。 (3)朋友的同学们十年聚会时,选择小饭馆,没有开车,没有穿金戴银,实际是为了照顾朋友的面子。 (4) 。 21.第①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3分) 22.下列选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中小伙子“丢”、“吹着口哨”的动作看似轻慢,实则有其用意。 B.文中多次出现了对“眼神”的描写,其中第③段中的“狡黠”一词是贬词褒用。 C.第⑦段运用了环境描写,表现了“我”当时感受到的温暖与美好。 D.第13段画线句用了疑问句的句式,表现了三叔公阻止我时的语气坚决。 23.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第15段的妙处。(5分) 。 答案 19.踌躇(1+1分) 20.(1)小伙子补鞋时,让补鞋老人反复修补,实际是为了找借口帮助老人。(1+1+1分) (2)女孩吃早餐时,没有吃完并拒绝打包三个包子,实际是为了留给一个衣衫褴褛的老 太太。(1+1+1分) (4)三叔公看护桃园时,阻止了我操起木棍赶走蟊贼,实际是为了孩子们的安全着想。 (1+1+1分) 21.运用了人物的肖像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地写出了老人饱经风霜、身有残疾,表现了作者对老人的同情,(1分)为下文小伙子对老人的帮助作铺垫。(1分) 22.C(3分) 2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美好”带给人们的温暖(1分),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在帮助他人于无形的同时,又能维护他人的尊严(1分)。总结全文,呼应标题(1分)。结尾处运用省略号给人留下回味,意犹未尽(1分)。 徐汇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2分) 陀螺 高洪波 ①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做“冰嘎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②冰嘎儿的前身是木头,好的冰嘎儿要在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便能增加许多妩媚。顶不济的,也要钉上一枚铁钉,否则转不了几圈,就会头重齿豁,不堪造就了。无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听从你的鞭打, 。 抽冰嘎儿的小伙伴们,都爱比个高低上下,彼此各站一角,奋力抽转自己的冰嘎儿,然后让它们互相朝对方撞去。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带着搏斗的勇敢,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于是重整旗鼓再战──直到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 ③我是从小就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于是四处寻找木头,为削制得心应手的“冰嘎儿”,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④这种懊恼终于引起了长辈的注意。我的叔叔,一位很有童心的年轻民警,答应在我生日的那天送我一只陀螺。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处于神情恍惚的状态,老想象着那只陀螺英俊的风姿。 ⑤叔叔的礼物不错! ⑥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制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来的,圆且光滑,如同一枚鸭蛋。虽然它远不如我幻想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叔叔的礼物。恨不得马上就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⑦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的确,在各种各样的陀螺面前,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部位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这模样,使我的士气也大受挫折,只好在一旁抽打,不再向任何一方挑战。 ⑧然而世间许多事都是不可预料的,我追求的“和平”仅只是个人的愿望,小伙伴们可不甘寂寞,他们中的一位大陀螺的主人,开始向我傲慢地挑衅。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不动声色地闪躲。一次次冲击,一次次闪躲,终于到了无法避开的地步,它们狠狠地撞上了! ⑨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虽然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撞翻在一边,一扭身又能照样旋转。加上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来进行旋转似的。结果呢,大陀螺在这种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人仰马翻,十分耻辱地溃败了。 ⑩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也品到了幸运的甜头。无意中获得“荣誉”,虽然小如微尘,对于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津津乐道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吧! ⑾我的“冰嗄儿”,一只丑小鸭生出的“丑鸭蛋”,一方被木工随便旋出的小木头块,就这样以它的旋转,在童年的一个冬日里,给予了我极大的欢乐和由衷的自豪。 ⑿这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19.第①段中“顾名思义”的意思是: (2分) 20.第②段横线上填入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 A.在冰面张牙舞爪,穷凶极恶 B.在冰面旋转舞蹈,憨态可掬 C.在冰面摇头晃脑,杀气腾腾 D.在冰面横冲直撞,左右逢源 21.第③——⑾段,作者的心理经历了“懊恼——( )——( )——沮丧——( )”的过程。(6分) 22.分析第⑧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7分) 23.下列选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文章记录了一段儿时玩陀螺的回忆。 B.文章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C.文章多处“大词小用”,读来富有童趣。 D.文章表达了对人的外貌的深刻思考。 答案 19.(2分)看到名称就想到它的意义。 20.(3分)B 21.(6分)期盼、兴奋(高兴)、自豪(欢乐、惊喜等) 22.(7分)划线句运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和小伙伴斗陀螺的过程(状态)(2分);表现出我因为自己的陀螺其貌不扬而不敢正面抗击对手的心理状态(2分);为后文我的陀螺反败为胜做铺垫(与后文构成欲扬先抑的情节波澜)(2分)。 23.(4分)D 黄浦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 车票 ①我看了看手表,是晚上七点五十分,这不是一个很晚的时间,可是在一个冬日的乡下公路上,它已经很晚,更是很黑,很晚很黑的公路上只有这一辆手扶拖拉机“突突突”开着,我坐在它后面的车斗里,心里淌过的是一条舒展的光芒般的水流:“( )!”我在路上走了好长一段,都没有拖拉机开过来。有卡车驶过,但是卡车的架势总令我完全不指望。它是“呼”地驶过,而拖拉机是“突突突”,“突突突”的声音和速度都和缓得多,让你敢走上去拦一拦。 ②我看着专心开拖拉机的农民,他凌乱的头发在夜风里有些飘曳,像田垄上的一小撮草,这一撮草应该有些日子没洗了,黑暗中也能看见不清洁,那时的农民男人不是经常洗头的,可是我已经不会嫌弃,我下乡在农场四年了,农场也有农民,习惯了他们的凌乱,熟悉他们不复杂的心思,比起城里人,比起读过些书的我们这些青年,他们品性的清爽面积要大得多了。我刚才朝着他招手,他立即就停下了,他应该是三四十岁了,我小心也讨好地说:“让我搭一下好吗?我是农场的知青,没有车了!”他用乡下话说:“我是到桃园的!”我说 “好的好的,到了桃园我就下去自己走。”我要到的塘外比桃园远。先到桃园,然后到团结,然后是塘外,到了塘外我还要走五十分钟。我就这样上了车,跟着他“突突突”往前开。风不小的,路边没有什么树,出门时,外祖母让我穿上妈妈为我新买的棉风雪大衣,我说过年再穿吧,她说过年再穿干什么,晚上路上会冷。没有想到,它就真的为我挡住了很多的冷,拖拉机男人穿着粗布棉袄。我是很想往前凑过头和他说几句话,告诉他我是在西渡坐末班车回农场,可是晕了车,忍啊忍啊,后来忍不住,就下来吐,车开走了,我蹲在路边吐,吐的时候完全不想车开走了怎么办,还有那么多路,怎么回农场。吐的时候的确是胸前涌满了而脑子空无的。可是拖拉机“突突突”地开,他听不见的。我这么想,只是觉得他如果知道些情景,了解了来龙去脉,我心里会有买了一张车票的踏实,我喜欢心里踏实,不模模糊糊,含混一片。这只是我心里想,其实即使他听得见,我也不一定会真的说,那时的我,是沉默多于说话的,而且看样子,这个乡下男人也是一个言语少的人,许多男人,尤其是路上的陌生男人,往往都是言语不多,笑容少的,后来看到电影里的高仓健,我骤然明白:为什么他是一个最标准的男人! ③安静的冬日夜晚的乡下公路,路灯昏黄,很远才一盏,如同没有。亲切、温暖的是偶尔出现的路边人家的灯光,灯下晃动的人影甚至可以令人嗅到些气息,而这气息对于一个夜晚的路人,城里的年轻人,像是有家人般的亲切,而这时家人是不知道我因为呕吐,搭乘在一辆拖拉机上,妈妈和外祖母都已经吃好晚饭了,我出门时外祖母问:“你晚饭怎么办呢?”外祖母塞了一把大白兔奶糖在我的背包里。 ④这时,他放慢了速度,停下,说:“到了!” ⑤桃园到了。我赶紧跳下拖拉机,我还来不及走到他面前对他说“谢谢”,他已经“突突突”开走了。农村人爽气,没有那么多客套。 ⑥我往前走,还有不少路,先走到团结,再走到塘外,然后往农场走,要很晚才能到。 ⑦可是我没走一会儿,又听见身后有“突突突”的声音。就想,这么晚了,还有拖拉机!我停下了看,开上来的就是刚才的拖拉机,他没有熄火地停下问我:“侬去哪里的?”我现在 没有办法用文字写出他的乡下话的确切口音,但是心里记得住那种泥土似的感觉,温温敦敦的,厚厚湿湿,有青草味可是不黏糊。我告诉他是去砖瓦厂,他说他去运过砖头,认得的,送侬吧,这么夜了……我赶紧说,这样太烦了,他说,送侬送侬。我说,那就送到塘外吧,砖瓦厂太远了。我又上了拖拉机。 ⑧开过团结,到了塘外,我下了拖拉机,坚决不好意思再让他送,我说我自己走,我让他有空到砖瓦厂来玩,我告诉了他我的名字,还说砖瓦厂可以洗澡的,下次来我带他洗澡,农村人洗澡是一件不小的事情,我们砖瓦厂有大浴室。因为有大浴室,每天可以洗澡,成了农场里一个很大的骄傲!他没有说什么,“突突突”就开走了。 ⑨我走在芦苇边的泥地上,灰色的风雪大衣挡着海边的冷风,这条路上一盏路灯也没有,天上有很多星星,我走进宿舍,看看手表,已经十一点多了。我的手表是东风牌,那时很有名的,天津手表厂生产,拖拉机男人没有来洗澡,我也知道不会来的,心里一直欠着一张很贵的票,不知道是什么价钱,很多年了。 9.填入第①段括号里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总算搭到车了 B.终于能回农场了 C.竟然还会有车 D.真是太舒服了 2.读第①段和第②段,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概括内容。(6分) (1) (2)我坐末班车回农场,途中下车吐,车却开走了 (3) (4) 21.文中两次出现了外祖母,有什么作用?(4分) 22.第⑦段和第⑧段中“我”的表现,和之前的“我”相比,有什么改变?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4分) 23.本文以“车票”为题,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 19.(3分)A 20、(6分)【评分说明】本题考查梳理文章思路,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每小题思路、概括各1分。 (1)“我”出门时,外祖母设让“我”穿上新棉风雪大衣。(2分) (3)“我”在路拦下一辆拖拉机,搭上了车。(2分)(4)“我”坐在,思绪万千。(2分) 21、(4分)【评分说明】本题考查的是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示例:两次外祖母的出现,都表现了外祖母对“我”的关心,使困境中的“我”更加留恋家的温暖(2分);引出下文拖拉机男子对我的热心相助,令困境中的“我”感受到如家人般的温暖。(2分) 22.(4分)【评分说明】本题考查提取并概括重要信息的能力 示例:“我”招手拦下拖拉机时,是以讨好的态度,求他让我搭车,当他主动要再送我一程时,我为自己给人添麻烦而不好意思:“我”是一个沉默多于说话的人,第一次搭车,在车 上几乎没有说话,而第⑦和第⑧段中“我”却说了很多话。 23.(3分)【评分说明】本题考查理解和概括文章思想情感的能力 示例:题目“车票”隐含着对相助“我”的陌生人无以为报的亏欠之情,对品性清爽的当地人的感念之情,对已逝岁月的珍视之情。 静安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1分) 一只鹰落在屋项上了 ①山脚下只有一户人家,房子是黄泥小屋,栅栏用石头全就,显得孤独而又宁静。 ②我坐在离这户人家不远的地方抽烟,突然看见一只鹰从远处盘统而来,落在了人家的屋顶上,我对同行的几位朋友说:“这家人的房顶上有鹰!”但他们因为没有看到刚才的一幕,都不相信鹰会落在房顶上,在他们的观念中,鹰因为高傲,是不会接近人的。但我不怀疑自己的眼睛,我确实看到一只鹰落到了这户人家的屋顶上了,然而我又能如何让自己的这次目睹得到认可呢?大家的观点是从高原存在了多少年的事实中得来的,我说服不了他们,我感到孤独。 ③过了一会儿,我们准备离去,这时候,我看见从那个黄泥小屋里走出一个人,去屋后骑了一匹马向我们这边跑来。我们坐的是越野车,很快便把他甩到了后面,我从倒车镜中看见他在车后的灰尘中慢慢变成了一个小黑点。我很想等他骑马近前后问问他,是不是有一只鹰落在了他家屋顶上,所以便一直观察着他,看他是否一直尾随在我们身后,可是后来,他不见了,我打消了向他询问的念头。 ④汽车在一个有平整积雪的大平滩上停下,大家下车赏雪。雪很漂亮,将这个大平滩覆盖得犹如帕米尔高原最具神韵的一面镜子。 ⑤这时候,我一扭头又看见了他。可,他果然一直尾随在我们车后。他向我们使劲挥手,似乎让我们等他。我对大家说:“看,那个人在向我们挥手!”大家看过去,他已拔转马头沿大平滩外沿向我们这边跑来了。这是一个50开外的塔吉克族男人、脸因为长期受紫外线照射而置赤青色,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看人时目光锐利得像刀子一样。他从马上跳下来,指着一位同行的塔吉克朋友说:“你,我的朋友嘛!刚才,我房子门口你都到了,不进去,为啥?” ⑥同行的塔吉克朋友一时想不起他,脸上有了窘迫之色。 ⑦他的目光更锐利了,紧盯着他说:“刚才,我看见你这骑马的腿了!你忘了,10年前,你来这里,骑我的马,掉下来了,掉伤了。我的马,把你摔伤了,是我的事情嘛!我,还没有,给你赔不是。” ⑧同行的塔吉克朋友一时想起了往事,噢了一声,说:“没事,我已经好了。” ⑨他忙说:“不,你的腿,好了,是你的事情;我,要不给你赔不是,那就是我的事情.”他总爱用“事情”二字来表达他心中想表达的东西,好在我们在新疆已经生活了好些年头了,知道他说的好是“事情”,不好也是“事情”。 ⑩同行的塔吉克朋友因他还惦记着10年前的事感动了,而他也因为终于找到了10年前被自己的马摔伤的人而释然了。他和同行的塔吉克朋友握手,临了用手拍了一下他的腿显得无比亲密。我想,这些帕米尔高原上的人,实际上在更多的时候就是因为这样的情景而成为朋友的。 ⑾我看他们之间的事情说得差不多了,便忍不住问他:“有一只鹰落在你家屋顶上了,你知道吗?” ⑿他一下子用锐利的目光盯住我,问道:“是吗? ⒀我说:“我看见了,这些朋友没看见,他们不相信。” ⒁ 他的目光变得更锐利了,而且由于他的个子很高,所以让我觉得有一种被什么从高处刺中的感觉。他说:“你,看见了,是你的事情:他们,不相信,是他们的事情。”他仍用他那好事坏事都是“事情”的理论回答了我。他和同行的塔吉克朋友互道祝福,然后骑马走了。他用了10年时间,终于了却了一柱心事。 ⒂他骑着马渐行渐远,在雪野里又变成了一个小黑点。 19.文中的塔吉克族男人和“我”各有心事:塔吉克族男人曾因为(1)__________________而无法释怀,“我”则因为(2)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犹疑纠结。塔吉克族男人最终释然,他处事的原则是(3)_________________。(6分) 20.第⑤段画线语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3分) 21.第②、③、⑾段画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4分) 22.把第①段画线句改为“你看见了,是你的事情:他们不相信,是他们的事情”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述理由。(4分) 23.下列对文章主旨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提醒人们,做事应尊重客观事实,不宜过分依赖经验。 B.告诉人们,放弃自我坚持,将会使人际关系变得和谐。 C.启示人们,保持思想独立和强大的内心,需要坚守自我。 D.劝导人们,做人应该是非分明,敢于承担责任。 答案 19.(1)未向十年前因骑他的马而摔伤的人赔不是;(2)看见一只鹰落在屋顶上却得不到同行的认可。(3)敢于担当、执着坚持。(6分,每小题2分) 20.答案示例:①画线句中的肖像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塔吉克族男人目光的明亮与锐利,表现了他的坚毅果敢与敏锐的洞察世道人心的能力。②画线句中的动作描写,准确地写出了塔吉克族男人的利索动作,表现了他的直爽性格。③画线句中的语言描写,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塔吉克族男人的热情好客、爽快友善。(3分) 评分说明:(1)思考点: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修辞手法的运用,标点符号的运用,动词运用等(1分);(2)分析(2分)。 21. 内容上,这些句子与“一只鹰停在屋顶上”相关(看见、想问、问),表现“我”在意别人的看法又不愿盲目从众的心理,并以“我”的犹疑反衬塔吉克族男人的有主见、果敢、执着,深化了文章的主旨。结构上,这些句子前后照应,使行文思路严谨清晰,同时也引出下文塔吉克族男人对“我”疑问的回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4分,内容2分,其中句子意思概括1分,“我”的心理及反衬作用1分;结构2分,其中照应及作用1分,情节及作用1分) 22. 不好。原句“你”“他们”之后用逗号隔开,单个词语成为句子,句子更加短促有力,强调了“你”、“他们”这两个主体,这样的语言形式更能突出塔吉克族男人追求独立、不盲目从众的坚毅性格。改后的句子这种意味没有原句强。(4分,判断1分,分析3分,其中独词成句1分,强调作用1分,表达效果1分) 23.C(4分)D(2分) 闵行区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2分) 人生中那一缕光 ①关于我“隔窗偷光”的故事,在母校流传了很多年。 ②我们那一年先预选10%的人参加高考,意味着90%的同学连高考的门票都拿不到。预选考后,我心里很忐忑,心想这下又输了,彻底输了,前面已经输过两回。我在校园的路上遇到王老师,说:“作文的题目忘记写了。”王老师说:“不要紧。”我这才知道,试卷不是拿到外面批的,命运掌握在自己老师手里。 ③预选名单公布,我赫然在榜,我的大部分同学则被迫提前毕业了。 ④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我自然非常珍惜这段时间。我是理改文,对于文科的地理、历史,我除了来自初中的那点知识,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因此,我把几乎所有学习时间都用在了史地上。同学李本红把他白皮的一本地理复习资料送给了我,结果高考有两道大题目出自该书,在全国大多数考生地理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下,我却考了70分。沈为宏把他房间的钥匙交给了我,因为他的姑妈在学校做老师,所以使用这间房是他能享受到的特别待遇。他俩预选落选,这样做,等于是合力助推我走向成功。 ⑤拥有可以单独使用的房间,有了安心复习的环境,可学校却很快把这房间的电给停了,因为知道我不是沈为宏。教室9点钟熄灯,我回到黑灯瞎火的房间无法复习。这一个多月里我必须把6册历史书课后的练习都重做一遍,没了晚上的时间,显然是来不及的。我灵机一动,把桌子移到邻近沈为宏房间的魏老师家厨房的窗户前,就着15瓦的灯光看书、做习题。一开始,魏老师没有发现他窗户外面有个贫寒学子在用功,10点钟一到,“啪”地把灯关了。我只好悻悻地回到自己黑咕隆咚的房间里,像阿Q回到土谷祠,眼巴巴望着空虚的黑暗到天明。后来,魏老师发现了我。老师把灯系在离我书桌较近的窗栏上,等到了晚上11点钟的时候,过来问:“李新,可以了吗?天不早了,早点休息吧。”我这才谢过老师,缩回自己的小屋休息。 ⑥我房间的门外有一口井,井边草特别茂盛,齐腰深,蚊子异常兴奋,逮到一个大活人便爱不释口,坐在附近复习,我的双腿常常被咬得麻木,直到像假腿一样失去感觉。老师们都到这里挑水吃,顺便关心我一下,说:“李新,加油,争取今年一定走掉!”中学在乡下,能有一个学生考上大学都相当不易。 ⑦我感激老师们投给我的微弱的那缕光。 ⑧这一年,我以超重点大学分数线一个分数段(12分)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忘不了之前的第二次高考失败后,我自认没有上大学的命,家里祖坟没冒烟,便放弃了。一天,我和母亲在河堤种蒜,当我去河边挑水时,看见有人戴草帽钓鱼,那是王老师。我和母亲央王老师喝水。喝过一碗水后,王老师对母亲说:“这孩子还是让他再复习一年吧,今年只差1分,不复习可惜了!不过——”王老师转向我,“马老师说过李新适合学文科,不适合学理科。你语文好,可以把历史、地理、政治带动起来。”我还是心里没底,但听老师的话,第二天我又去报到,插在了王老师的班级里。 ⑨事实证明,马老师的判断、王老师的提醒都不错。后来我做老师,在指导每一届学生选科的时候,都告诉他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去选,不能跟着潮流走。 ⑩没有我人生中的光的指引,我是无法走到今天的。 ⑪以后我又遇到了很多光,在人生中每一个坎到来时都遇到过,他们给我以温暖和热量,让我充分相信这个世界,也让我始终觉得自己从别人身上获取的多,而给予人的太少。王老师退休不久即患肝癌去世,生前仅托我办一件事——让他的女儿上我当时所在学校的地方中专,可因为户jí问题,我无力办到,心存惭愧。 ⑫我想对我的学生好点,再好点。可我能像当年我的乡村老师那样吗?他们的生活是那样清贫,却把身上仅有的光,投射在他们的学生身上。 19.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户jí _________ 20.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3分) 21.第⑦段中“老师们投给我的微弱的那缕光”在文中具体表现为:(8分) (1) 。 (2)老师们鼓励“我”争取考上大学。 (3) 。 (4) 。 由此可以看出,老师们是 、 的人。 22.对文章题目含义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表现了老师给予我的温暖与鼓励。 B.象征了人间的温暖、帮助与光明。 C.表达了我对老师同学的感激之情。 D.体现了世世代代相传的薪火精神。 23.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⑿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9.籍 20.拟人(1分)“逮到”生动地写出“我”所处复习之地的蚊虫之猖狂,环境之恶劣(或读书的艰辛不易)。(2分) 21.具体表现: (1)魏老师系灯为“我”复习照明;(2分) (3)王老师提醒母亲让“我”复读;(2分) (4)马老师判断“我”适合学文科;(2分) 人物形象:关爱学生(或体贴呵护);理性智慧(或善于引导、教育有方)(2(3分) 22.D 23.从内容上说,写了老师们虽然生活清贫,却把关爱和温暖给予学生,表达了我对老师们的感激和赞美;(2分)也表现了老师们的这种精神品质对自己的影响和激励。(2分)从结构上说,点明主旨,照应标题。(2分) 普陀区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 后妈也是妈 ①她第一次对我“施暴”时,来我家还不到半个月。 ②那半个月,其实我已在背地里开始了和她的较量。比如,我会偷偷在她的杯子里撒上一层盐,她不知情,喝水时一口被呛到;比如,我会用小锯子把她一只鞋的鞋跟锯短一点点,她穿上去,一迈步一个踉跄……对我这些恶作剧,她都保持了沉默。这给了我一种错觉,我觉得第一她好欺负,第二作为一个后妈,她不敢对我怎样,她怕别人说。 ③那天晚上,我带领院子里几个孩子玩嗨了,最后把王奶奶家乘凉的棚子给点着了,围着火堆欢呼雀跃……和院里大人合伙把火扑灭后,她把我揪回家里,关上门,二话没说抓起了鸡毛掸子挥道:“让你知道后妈也是妈,也能管你、打你、教训你!” ④我也大吼:“后妈打人了,虐待,救命啊……”结果,我喊破了喉咙也没人来拉架。也许我这个院里有名的“惹祸精”被后妈“教训”让别人开心。直到我识趣地不喊了,她才住了手,指着我说:“以后再敢胡作非为,做一次打你一次,不信你试试。”我终于哭了,因为太疼,也因为我忽然意识到,她说的话是真的,如果我爸知道我放火,也肯定不会轻饶了我。我和她的战争终于以我的全盘失败而告终。 ⑤不过我对她有点刮目了。因为她居然没告状,也没告诉我爸赔了王奶奶家3000块钱。而且,她过来之后,家也像个家了,一切井井有条,我再没穿过脏衣服,她做的饭菜,手艺还真不错。以后的日子,我和她进入了平和而的状态。 ⑥上了中学,功课日益紧张。有一天晚上,我做题到深夜,打算去厨房找点儿吃的。推开门,吓了一跳,客厅里黑着灯,电视机却在亮着,无声无息,她蹲坐在电视机一米开外的小板凳上,看字幕。听到我开门,她忽然回头,好像也被吓到。倒是她迅速恢复淡定,平静地说:“你开着灯,知道你没睡。厨房有煲仔饭。”我应了一声,从暗暗的无声的光影里走过去。不知怎么,那一刻,心有些酸软。 ⑦从那之后,我发现不管我复习功课到多晚,她都不睡,并做好一份可口的宵夜在炉火温着,也不喊我,只等我饿了出来找着吃。终于,一天晚上,吃完虾仁鸡蛋羹后,我对她说:“谢谢您。”她淡淡地看我一眼,“有什么好谢的,后妈也是妈,妈能做的,后妈也能做。”就是这句话吧,令18岁、1米83的我,忽然就忍不住湿了眼眶,背过身去,说:“电视您放点儿声吧,影响不到我。”她好像也应了一声,但之后,依旧看着无声的电视,直到两个月后,我参加完高考。 ⑧高考成绩好得出乎我爸的意料,坚决为我举办盛大的升学宴,那顿饭,78岁的奶奶也来了,和她挨着坐,奶奶说:“小宽能有今天的出息,多亏了你。”她笑笑,不承认,也不否认,七大姑八大姨也都开始夸赞她,她终于有点儿招架不住了。我起身,几乎不假思索地替她解围:“你们怎么都那么客气啊,后妈也是妈好吧?”没有人知道,说完那句话,我和她一样,都愣住了。 ⑨6年多来,我从来没有叫过她妈,甚至很少叫她阿姨,我们之间的对话,少得可以忽略不计。可是时光能记住一切,记住她所有对我的付出,包括那顿令我想起来就不寒而栗的“暴打”——不是每个后妈都有勇气、敢担当地举起鸡毛掸子。。她没有拿我当外人,从来都没有。我在时光里读懂了她。 ⑩9月,我去北京外国语学院报到,入住寝室第一晚,4个男生闲聊,说说彼此的糗事或者奇遇,而我讲的,则是“我的后妈”的故事。 19.第①段“施暴”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0.分析第②段的作用。(3分) 21.阅读第③——⑦段,完成下表。(8分) 我和“后妈”的故事 “我”的感情变化 “后妈也是妈”的具体含义 我因放火被后妈狠狠地揍了一顿, 但她没告状 (2) (4) (1) 心有些酸软 (5) 我复习功课再晚,后妈也会准备宵夜等我 (3) 22.第⑧段画线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3分) A.后妈没想到七大姑八大姨们能夸赞她。 B.后妈没想到多年的辛苦付出已被认可。 C.“我”意识到早已把她当亲妈看待了。 D.“我”对自己脱口而出表示惊讶不已。 22.结合全文“我”对后妈的称呼,说说结尾的妙处。(4分) 答案 19. 因犯错而严厉地教训 20. 第2段展现“我”少年时的顽劣及对后妈的抵触情绪,她处处忍让不与“我”计较形成反差,反映她的明理与包容。为下文“我”点着了王奶奶家凉棚受到后妈严厉教训的情节作铺垫。 21. (1) 为不影响我做功课,后妈看无声电视并等我到深夜 (2) 对她有点刮目 (3) 感动感激 (4) 孩子犯错,后妈应和妈一样严格管教,不能任由其胡作非为 (5) 后妈会和妈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的生活 22. A 23. 文章以“我”对同学讲述后妈的故事作结尾,用平静的语气写出了对过去种种不懂事行为的自责,“我”认识到今日的成材离不开后妈的教育与关爱,“我的后妈”这一称呼,表达了内心由衷的敬佩与感恩之情。 青浦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 传家宝 春子往火里添了两根柴,火光映照着父亲的脸,黑红中泛着一层光彩。春子掏出纸烟递过去。“吸不惯,还是这个有劲。”父亲晃了晃手里的烟袋。 村里不时传来炸响的鞭炮,年的气息越来越浓了。 “过罢年,我就整整撑了40年。”父亲吧嗒了一口口烟,很享受地呲溜了一ロ。 春子低着头,怔怔地瞅着升腾的火苗,没有说话。 “老家遭了大水,你太爷爷带着一家老小落脚到这里。感念这里的人好,他会些木工手艺,就自造了一条小船,摆渡,不取分文报酬。他立下遗嘱。子孙后代义渡乡亲……” 春子的目光溜出门外,望着眼前缓缓流动的小河,心里生起无端的yuàn hèn。 “乡亲们的情啥时候才能还完?”春子忍不住说道。 “还不完!若是当年他们不收留你太爷爷,哪会有我?”父亲指了指墙角的蓑衣和竹篙,说,“还有外面的船,这就是咱的传家宝。从你太爷爷到我这一辈,先后渡坏22只木船,撑破一百多把竹篙………到你这里,不能断了,还要传给我的孙子。” 这有什么可骄做和自豪的?春子又带气又带笑。他在外面打工,每月四五千块的收入,实在不愿意回来。 这时候,门外传来凌乱的脚步声。有人过河!父亲站起来,要去拿墙角的竹篙。 “大叔,过年了,陪你喝两盅。”随着话音,几个村民和老村长推开了门,还拎着酒菜。 老村长说道:“春子也在啊,过了年不走了吧?” 不等春子说话,父亲呵呵一笑,豪气地说,“不走了,不走了,该接班喽。” 春子站起来跟老村长打过招呼,回家了。家就在渡口不远的山坡上。 娘刚蒸出一笼馍,冒着袅袅的热气和丝丝的香气。家的味道,年的味道,一下子把春子包围了,心里的不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娘似乎知道春子的心思,说:“你爹让你回来就回来吧,有几亩地,饿不死,挣那么多钱干嘛?人这一辈子,名声比啥都重要。” “娘,别说了,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春子看到娘的头上一片雪白,心里动了一下。 过罢年,春子真的就接替了父亲摆起了渡。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春子破例收取费用,一个人一次两元钱。 父亲说,“你不是我的儿子!你到底要千啥?”父亲强压住心头的火气。 春子说,“我收钱,乡亲们就没有亏欠感了。” “混帐!是咱欠乡亲们的!” 有好多天,父亲都不敢出门,不敢面对乡亲们。 其实,对于春子摆渡收费,有不少村民倒还是理解的。老村长知道父亲的心思,还特意赶来安慰他,说早就应该收费了。 私下里,有人曾给春子算过一笔账,一次两元,一船按十人计算,每天大概三十个来回,每个月至少有两三万的收入。乖乖,春子要发大财了。 父亲再出门时,明显感觉到了乡亲们的目光跟先前有很大的不同。 春子也有类似的体会,乡亲们的眼神,较之以往,少了温度,多了冷冰冰,多了敌意。有时当着他的面,指鸡子骂狗,话也说得难听。 报应,报应啊。父亲没少这样哀叹。儿大不由爹,父亲干生气也没办法。 一年后,村里来了一支建筑队,在小河上架起了一座桥。 没有人再坐船了。春子的小船、竹篙和蓑衣真的成了文物。有的村民还幸灾乐祸,说春子要失业了。春子淡淡一笑,没有说话,没有一点失落的样子。 从桥竣工那天起,春子又到外地打工去了。 那天,父亲忍不住告诉老村长,说那座小桥是春子出资修建的。 老村长的嘴巴半天没合拢,末了说了一句,这个混小子! 父亲重复了一句,嘿嘿地笑了,眼角里,皱纹里,都塞满了骄傲和自豪。 (选自《小说选刊》,作者候发山,有改动。) 19.根据拼音写汉字: yuàn hèn( )(2分) 20.加点句“父亲吧嗒了一口烟,很享受地呲溜了一口”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21.文中画线段的主要作用是______(3分) A.交代几代人撑船义渡的原因 B.赞美太爷爷的木工手艺高超 C.侧面写出了当地乡亲的善良 D.以语言描写刻画了父亲的形象 22.依据全文,简析春子的形象。(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以“传家宝”为标题,有什么妙处?(5分) 答案 19.(2分)怨恨 20.(4分)以动作描写出了父亲对烟的喜爱,也表现了父亲对自己摆渡40年的自豪。 21.(3分)A 22.(6分,各3分) (1)是孝敬父母的好儿子。本来在外打工挣钱不想回乡,因父亲年长,期待他接班撑船,母亲也已衰老,终于回乡传承父业。(或热爱家乡、心系乡亲等) (2)是勇于打破传统的新青年。尽管遇到村民冷淡甚至怨恨,坚持撑船收费,最终出资建桥,改善了家乡面貌。(或勇于创新、坚守梦想、富有智慧等) 23.(5分)“传家宝”表面上指蓑衣、竹篙及渡船,实际上是几代人传承下来的感恩精神。(3分)“传家宝”既是本文的线索,也正是小说的主旨所在。(2分) 松江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20分) 草帽面 ①甘城的这个夏天,硬是热的古怪! ②这个古怪的夏天,也出了一件xī qí事:在甘城小学旁的一个小巷内,有了一个卖热面的,也就是普通的葱花肉丝面,可人人都说硬是吃出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面的香味儿!每天晚上到了凌晨两三点了还有很多人坐在那里,吃的吃,等的等,不时有一些人来了,看了看前面那些等待的人,便习以为常的找个地儿,站的站,坐的坐,边等边聊起天来。这成了小城夏晚的一景。 ③这个推着板车卖汤面的小摊主,每天都是晚上十点准时来到这个小巷,板车蓬架上挂着一个用毛笔字写的几个黑字:草帽面。小摊主的头上,也时时戴着一顶草帽,生意再好,也没取下来过,一直到收摊儿。 ④不知不觉,巷边小摊排长队等面,在这个夏天已成为一种时尚,那些在酒馆茶馆吃多了喝腻了的客官们往往会相约一句:“走,吃碗草帽面去!”师傅很奇怪,任你长队排到多少人,他还是不紧不慢,不吭不哼,一碗一碗仔细配料,他的面条不是超市里买的那种,而是那种加工的碱水面,一天就准备那么多面,卖完后,就轻轻说了一句:“面没了!”后面的人一听说面没了,只是各自散开,毫无怨言。只等第二个晚上来早一点便可吃到了。草帽面好吃!香!比大闸蟹还香!且要去得早!草帽面出名了! ⑤小巷有一个摆摊烤羊肉串儿的,看着草帽面生意火爆,很是羡慕,打听后得知草帽面摊主是个复员军人,曾在部队炊事班做过几年,厨艺不错。于是悄悄观察了好几天,暗自学艺,不久便也改下起热面生意来,亦美名其曰“草帽面”,并竖了一个广告灯牌做的招牌,让人还未进巷口便可看到大大的几个字。 ⑥小巷更热闹了,两家生意都好,烤羊肉串儿的摊主很高兴,做生意的谁不想赚钱,有好门路了就要跟啊!可时间只过去了两周,烤羊肉串儿的热面生意就差了起来,吃面的人宁愿排队也要等那个老摊摊的热面吃。烤羊肉串儿的纳闷了,他悄声拉住一个老吃面的人问道:“为何他的生意硬是比我好,我的面条材料和做法都和他差不多啊!”那人仔细上下打量了一下他:“你的头上没戴草帽啊!”“啥?这?都是草帽面,戴与不戴有什么关系呢?” ⑦那人望了望那顶“草帽”:“关系大了!你知道吗?那人是个复员军人,曾是部队的炊事班班长,在一次抗洪抢险中差点被洪水冲走,被一块大石头挡住,才保住性命,可头皮却硬生生被揭掉了一块,再也长不出头发了,现在为了贴补家用,才晚上出摊卖面,很多人去吃面,除了他的面好吃,更多的是冲着他头上那顶草帽啊......” ⑧三天后,烤羊肉串儿的老板又出摊了,不过不是热面,而仍是烤羊肉串儿,只是他身后多放了很多小塑料凳儿,很多吃面的人都可在他这儿坐坐,聊聊,渐渐地,羊肉串儿生意也好起来了。 18.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xī qí 19.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交代甘城这个夏天天气热 B.反衬了热面生意火爆的反常 C.表现复员军人卖面的辛苦 D.引出人们凌晨等吃面的情节 20.小说以“草帽面”为线索,情节生动,请在横线内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复员军人的“草帽面 ”生意火爆→ (1) →羊肉串摊主打探卖“草帽面”生意差的原因→ (2) 21.第③与⑤段画线句都写到“草帽面”的招牌,简析作者这样写的好处。(5分) 22.细读第⑧段,说说结尾的妙处。(6分) 答案 (二) 小说(20分) 18.2分 稀奇 19.3分 D 20.4分 羊肉串摊主改卖“草帽面” 羊肉串摊主不卖“草帽面”改回老本行 21.5分 第(3)段写出了招牌的简陋、不起眼【1分】, 第(5)段写了招牌的考究、显眼【1分】,与生意的好坏形成强烈的反差【1分】,突出了人们对复员军人的敬意【2分】 22.6分 羊肉串摊主改回老本行后,因他的一个细微的善举而生意逐渐变好【2分】,与前文生意差形成对比,起到一种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2分】,借此又凸显了好人有好报,弘扬社会向善风气的主旨。【2分】 杨浦区 (一) 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3分) 致大海 冯骥才 ① 今天是给您送行的日子,冰心老太太! ② 我病了,没去成。十点钟整,这是朋友们向您鞠躬告别的时刻,我在书房一片散尾竹的绿影里跪伏下来,向着西北方向-——您遥远的静卧的地方,恭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打开音乐。本来心里潦乱又沉重,但渐渐的我那特意选放的德彪西的《大海》发生了神奇的效力,涛声所至,愁云廓散。心里渐如海天一般辽阔与平静。于是您往日那些神气十足的音容笑貌全都呈现出来,而且愈来愈清晰,一直逼近眼前。 ③ 八十年代末,一个您生命的节日。我在天津拨通了您家的电话。 ④ 我对着话筒大声说:“老太太,我给您拜寿了!” ⑤ 您马上来了幽默。您说:“你不来,打电话拜寿可不成。”您的口气还假装有点生气。但我却知道在电话那端,您一定在笑,我好像看见了您那慈祥的并带着童心的笑容。 ⑥ 为了哄您高兴。我说:“我该罚,我在这儿给您磕头了!” ⑦ 您一听果然笑了,而且抓着这个笑话不放,您说:“我看不见。” ⑧ 我说:“我旁边有人,可以作证。” ⑨ 您说:“他们都是你一伙的,我不信。” ⑩ 本来我想逗您乐,却被您逗得乐不可支。谁说您老,您的机敏和反应能超过任何年轻人。我只好说:“您把这笔账先记在本子上。等我和您见面时,保证补上。” ⑪ 从此,它成了每次见面必说的一个玩笑的由头。只要说说这个笑话,便立即能感受到您的那种率真、亲切。 ① 大约是九二年底,我和朋友一同去看您。那天您特别养有精神。您说,前不久有一位大人物来看您,说了些“长寿幸福”之类吉祥话。您说,您虽长寿,却不总是幸福的。您的一生正好是“酸甜苦辣”四个字:少时留下许多辛酸;青年时代还算留下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年以后,“文革”十年,苦不堪言;现在老了,但却是——“姜是老的辣”。当说到这个“辣”字时,您的脖子一梗,我便看到了您身上的骨气。老太太,那一刻您身上真是闪闪发光呢! ② 您问我:“要是碰到大人物,你敢说话吗?”没等我说,您又进一步说道,“说话谁都敢,看你说什么。冯骥才-,你拿的工资可是人民给的,不是领导给的。领导的工资也是人民给的。拿了人民的钱就得为人民说话,不要怕!” ③ 说完您还着意地看了我一眼。老太太,您这一眼可好厉害。您似乎要把这几句话注入我的骨头里。 ④ 您历经那么多时代的不幸,对人间的诡诈与丑恶的体验较我深切得多;然而,您为何从不厌世,不避世,不警惕世人,却对人们依然始终紧拥不弃,痴信您那句常常会使自己陷入被动的无限美好的格言“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⑤ 我想到一件更远的事。 ⑥ 那天是您和吴先生金婚的纪念日。我和几位文友去看您。聊天时,没等我们问您就自动讲起当年结婚时的情景。说话时您很快活,弄不清您是自嘲,还是为自己当年的清贫又洒脱而洋洋自得。后来您话锋一转,忽问我:“冯骥才,你怎么结的婚?” ⑦ 我说:“我还不如您哪。我是‘文革’高潮时结的婚!”我说那时我和未婚妻两家都被抄了,结婚只有一间几平米的小屋,床是用砖块和木板搭的。结婚那天,我把劫后仅有的几件衣服叠了叠,放在自行车后车架上,但在路上颠掉了,结婚时两手空空。 ⑧ 我想我说完您一定会说出几句同情的话来,可您却微笑又严肃地对我说:“冯骥才,你可别抱怨生活,你们这样的结婚才能永远记得,大鱼大肉的结婚都是大同小异,过后是什么也记不住的。” ⑨ 您的话使我出其不意,一下子,您把我的目光从一片荆棘的困扰中引向一片大海。 ⑩ 德彪西的《大海》全是画面:狂风掀起的水雾与低垂的阴云融成一片;雪色的排天大浪迸溅出的全是它晶莹透明的水珠。一束夕照射入它蓝幽幽的深处,加倍反映出夺目的光芒。瞬息间,整个世界全是细密的迷人的柔情的微波。 ⑪ 大海中从无云影,只有阳光。这因为,它不曾有过瞬息的静止;它永远跃动不已的是那hào hàn 又坦荡的生命。这也正是您的海。我心里的您! 注:冯骥才:作家,文化学者 19.(1)在第段的横线上很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hào hàn (2)第②段加点词语“逼近”用得好,因为 (2分) 20. 本文回忆了作者和冰心交往的几件事,请细读文本,填写下表。(6分) 事件 冰心形象 冰心与给她电话的“我”开玩笑 有童心,机敏,率真,亲切 ① ② ③ ④ 21. 下列与第段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永远要感恩生活。 B. 年轻时没有尝过苦水的人,不能成长。 C. 在任何情况下,遭受的痛苦越深,随之而来的喜悦也就越大。 D. 痛苦留给的一切,请细加回味!苦难一经过去,苦难就变为甘美。 20. 本文的首尾都谈到了音乐家德彪西的作品《大海》,是否重复?请简述理由。(6分) 21. 请简析本文标题“致大海”的含义。(4分) ② ② 答案 19、(1)浩瀚 (2)“逼近”有迫近之意,给人力度和速度之感,传神地写出了“我”对冰心老太太思念之切,怀念至深。 20、①冰心概述自己的一生,并教导“我”要敢于说真话;②有骨气,用爱面对一切,关爱晚辈;③冰心和“我”谈论结婚时情况,教导我要善待苦难;④乐观(豁达) 21、A 22、不重复。文首侧重描写德彪西的《大海》带给我心情的变化(平复了“我”缭乱又沉重的心)(1分),自然引起下文对冰心老人的回忆(1分)。文末具体描绘音乐展现的画面(1分),形象地表现了冰心老人博大的爱和宽广的胸怀(1分)。含蓄地揭示文章主旨(1分),同时,两段又形成首尾呼应,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严谨(1分)。 23、①“致”为给予之意,以大海喻冰心,表明作者的写作目的,这是一篇献给冰心的文章。②“致”为致敬之意,表达了作者对冰心博大的爱和宽广的胸怀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长宁区 (二) 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1分) 西墙 ①砌新屋的时候,只记得高兴,没想到日后会有那么猛的雨。墙是土墙,又支楞得特别高,住进后的第一场雨就把一家人吓坏了,来雨时阵风强烈,风夹着雨像个披头散发的泼妇,一头一头往东墙上撞,只一会,墙上就有大片大片暗红的稠液顺着墙面流下来,别以为是雨撞破了头,雨才伤不着呢,受伤的是土墙。雨像受了谁的唆使,说土墙的土站得太高太显,就联合风想把墙上的土重新带回地面。可墙上的土才不在乎站高站低呢。真正受损的是我们,一场雨就把墙弄成这样,往后的日子可怎么办?正在我们担心东墙的时候,西墙被另一场雨同样撕得遍体鳞伤。 ②紧邻东墙的还有一块空地,是二狗家的屋基。为了给东墙找个蔽护,父亲就跑去找二狗,要他早点把屋砌起。二狗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父亲的心思,就老拖着说自家的劳力还没长齐,没有砌屋的实力。父亲一咬牙,就说,只要他尽早砌屋,我们全家都去帮衬。二狗要的就是这话。我们全家在二狗的屋场里整整做了半个月工,二狗的新屋就砌起了。我家东墙的问题总算解决。 ③但西墙的问题更加突出了。 ④房子西边是一丘稻田,就算父亲有心帮工,也没有人家来傍着砌屋,西墙的问题就这么一直悬着。风雨一场一场地刮,西墙的泥一层一层剥下,眼看西墙很快就不能承负屋梁的重量了。某个早晨起来,屋盖下一家人竟有好几个夜里做梦,梦见屋子倒下来把一家人压在下面。父亲就再也坐不住了,他赶到山那边买回一车石灰,把土墙粉刷了一番。以为这样就成了。可几场雨过后,石灰就一块一块大面积逃离,没过完那个冬天,墙上就只剩最后几块贴心的石灰了。父亲不得不另想办法,一家人就选了几个放晴的日子,织了很多草帘张挂起来,把西墙遮住。西墙突然像一个披着蓑衣的老农的背影,一下子老了许多。但这样也不管用,风太霸蛮了,还没来得及等到一场雨,风就先个儿把稻草一绺一绺扯下来往空中撒得纷纷扬扬,剩下的就是一些光杆帘篙了。 ⑤春天来到南方,整个村子都回潮返湿,什么东西都在发芽,连空气都带着芽绿色,湿润的西墙上居然也生了几根小草。那天早晨小妹把这个发现告诉父亲,父亲一拍脑袋说,我找到西墙不受雨劈的办法了。 ⑥等一场斜雨过后,父亲在粘乎乎的西墙上大把大把撒上草籽。没几日,草籽发芽了,西墙顿时粉彻玉琢,涣然一新。过完春天,西墙就出落得像个美少女了,绿意盎然的草叶斜挂西墙,微风过处,就舞出许多美的极致。更重要的是骤然而来的夏雨再也伤害不了西墙,无数草叶就像无数只伸出的手,雨滴打过来就被弹射出去,而草根则牢牢地抱紧土墙,再不让泥土流失。父亲的这个发明激发了母亲的创造力,那年夏天,她在墙根种下一排爬山虎。她想一劳永( )。 ⑦秋天气候干燥,一墙草叶转黄,西墙金( )辉煌,让小妹有了许多逃避贫穷的童话般幻想。草死了。草根却牢牢地抓住墙壁,风再也扯不动它。一墙衰草就这样为西墙挡了几年风雨。后来爬山虎长大了,细细腻腻地爬了一墙,西墙就长满了无数的耳朵。我说出这个比喻时,我和小妹越看越觉得形象,就在墙根下笑得像两只滚瓜。有一墙的耳朵守着我们睡觉,从此梦也香多了。有这样的父母真是福气!我心底的诗心应该是在那时就种上了。 ⑧覆盖着爬山虎的西墙同大地一齐荣枯,也就同大地一样永恒。春芽夏绿秋黄冬枯了很多年,仍然春芽夏绿秋黄冬枯。西墙像一年换一次血液,永远也不会老去。 20.成语填空(2分) (1)一劳永( ) (2)金( )辉煌 21.第⑦段中加点词“诗心”的含义是: (3分) 22.如何保护西墙?一家人采取的措施是:(6分) (1)买石灰,刷西墙。 (2) (3) (4) 23.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文章从“东墙”写起,交代了事情的缘由,为后文写“西墙”做了铺垫。 B.第③段是过渡段,起到转折与强调的作用,照应了文章的标题。 C.住进新屋,全家人经历了“高兴、惊吓、担忧、憧憬、喜悦”的心理过程。 D.第⑦段划线句是人物描写,写出了父母用勤劳智慧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 24.细读文章第⑧段,说说结尾的妙处。(6分) 答案 20、逸 碧 21、写诗的心(1分) 从事文学创作的想法(2分) 拥有观察、发现、感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眼光与心灵(3分) 22、 (2)织草帘遮西墙(3)撒草籽护西墙4)种爬山虎固西墙 23、 D 24、 内容方面:写出了覆盖着爬山虎的西墙坚固耐用,赞美了西墙具 有永恒的生命力。抒发了对西墙的怀念和对大地的礼赞之情,表明了文章中心。 形式方面:语言富有表现力,句式整齐语意凝练;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篇末点题并照应了标题,使文章结构完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