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知识梳理新人教版选修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考情透析 指明方向 考点 考情详查 命题规律 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的弊端和影响 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 认识过程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及其意 义 2009 年江苏卷 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基本框架 2012 年海南卷 T26 单选 5.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2015 年江苏卷 T36 简析 1.高频考点:(1)邓小平关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 要创新及其意义;(2)我国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 框架。 2.命题趋势:一方面,高考可 能以表格的形式考查中国共 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探索过程;另一方面,高考可 能单独考查邓小平关于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及 意义。同时高考常结合社会热 点材料,一方面考查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考查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特征。 3.预测及指导:复习时首先认 真把握基本理论知识,通过了 解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制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 过程,有助于培养我们辩证思 维的能力,树立发展的观点; 通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的思想方法,理论联系 实际的能力。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知识整合 夯基固本 思维 导图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原因 基本特点 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影响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提出的必要性 提出的重要性 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 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考点 1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重难点突破】 认 识 过 程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 调节为辅”。这打破了传统的由计划一统天下的局面 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党的十二大以后,商品经济在我国发展起来,十二届三中 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在党 的十三大上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经济运行模式,要 求实现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统一。这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 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 改革的目标,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 了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框架 理论创新的意义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明确指出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消除了把计划经济 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理论 基础,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 勃发展 ·典例精讲· (2016 苏北四市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艰辛的探索过程,结合经济学常识,在①~④ 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时间 会议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论断 1982 年 党的十二大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84 年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我国社会经济是①________ 1987 年 党的十三大 我国经济体制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国家调节 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1992 年 党的十四大 ②________ 上表反映了我国以③________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确立这一导向是为了发 挥④________。 【测量目标】 本题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艰辛的探索过程为背景,主要考查考生 运用经济学常识的基本观点、概念、原理归纳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的实质的能力。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经济体制发展、变化过程,属于教材知识的再现,较为简 单。回答时要注意各项内容的顺序不能颠倒。 【答案】 ①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或有计划商品经济) ②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济体制 ③市场(或市场化) 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对点训练· 2016 年 8 月 26 日,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36 周年。谁也不曾想到,36 年前,一个人口 和自然资源都极其匮乏的小渔村,在邓小平解开姓“社”还是姓“资”的死扣后,竟会创造 出人类发展史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奇迹,崛起成为一个全球瞩目的现代化的国际都 市。然而,在深圳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深圳发展却面临资源瓶颈、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 二元结构、产业层次低、国际化水平不高、人口压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不高及 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等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近期,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央给予的一系列新 政策的指导下,推出了各项改革举措。面对新挑战新机遇新使命,深圳经济特区再出发,掀 起了“二次改革”的浪潮。 (1)简述邓小平是如何解开姓“社”还是姓“资”的死扣的,并说明其意义。 (2)结合材料,说明深圳经济特区掀起“二次改革”浪潮的意义。 考点 2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重难点突破】 1.必要性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是这一体制自身发 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是全面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防范经济风险 能力的需要。 2.主要任务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可以促进各类市 场主体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制度保障。 (2)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 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3)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 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 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5)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 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6)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 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典例精讲·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粮票一直是我国城镇居民获得口粮的主要凭证,它对保证城镇居 民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称“神州第一票”。近几年来,广东、海 南、浙江、上海等城市逐渐出现收藏粮票热。粮票收藏爱好者认为,粮票可能成为一种历史 文物,今后,年代越久远,就越宝贵。 运用经济学常识回答: (1)粮票命运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变化? (2)如果取消了粮票,你认为怎样保证满足城镇居民对粮食的基本需求? 【测量目标】 本题以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粮票一直是我国城镇居民获得口粮的主要 凭证为背景,考查考生运用经济学常识四基本知识点对当时我国经济生活中这状况以及生活 的理解。 【试题分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思考题,考查的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的一种 现象,目的在于强调市场的主要作用。在市场上要保证粮食供应,必须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答案】 (1)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粮票“命运”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粮食生产连年 丰收;反映了我国计划直接管理的领域显著缩小,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 节作用日益增强。 (2)发展粮食生产,搞好国家对粮食供求的宏观计划指导。 ·对点训练· (2016·扬州模拟)到改革之前,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运行了 20 多年,当时的状况 是: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第二,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了国家计划。工厂 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交给国家,由国家统购包销。第三,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资金、土地、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技术等生产要素不能参与分配。实际上,真正的按劳分配是没有的。第四,国家直接经营企 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用什么方式生产,都由国家决定。第五,在农村,实行经济集体 化。农民生产的粮食、棉花、油料等一切产品全都由国家统购统销。 (1)上述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简述上述经济体制的弊端和影响。 基础过关 一课一练 一、非选择题 1.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学者,都把计划经济作为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将二者看作社会制度的范 畴。所以,我国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结果发现该体制有不少 的弊端和负面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最终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哪些弊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2.(2016·江苏第二次大联考)“人民公社……通过商品交换,既可以满足社会日益增 长的需要,又可以满足公社生产上和社员生活上日益增长的需要……农民不把粮食等农产品 和工人生产的工业品交换,那么工人怎么能有饭吃,农民怎么能够有衣穿?如果公社不把自 己多余的产品卖给国家,卖给其他公社,怎么能够得到货币收入,哪里有钱分给社员?因此, 公社的生产不可太单调,不能只生产自己需要的东西。在发展自给性生产的同时,要多搞商 品生产,要尽可能多地生产能够交换的东西,向全省、全国、全世界交换。” (1)这个论断说明了毛泽东对价值规律持怎样的态度。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2)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运用价值规律。 3.(2016·南通、泰州、扬州、淮安二模)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决定价格 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我们告别了高度集中的计 划价格体制,目前 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都由市场说了算。但是,价格改革还有“最后 一公里”的攻坚战。 2015 年 10 月 1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意见 要求,坚持市场决定。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 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运输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 环节价格,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价格作用。到 2020 年,市场决定价格体制基本完善,价格监 督制度和执法体系基本建立,价格调控机制基本健全。 (1)运用价值规律理论,说明价格机制改革坚持市场决定原则的意义。 (2)请简要阐述价格机制改革应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4.(2016·南通、泰州、扬州、淮安三模)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所以 最好的办法就是顺从民意,其次就是用利益引导,再其次是进行教诲,又其次是用政令束缚, 最愚蠢的办法是与民争利……因此,物品价格低廉,商人就会把商品销售到可以贵卖的地方; 物品价格昂贵,商人就会从价格低廉的地方运来销售。人们各自努力而快乐地致力于他们的 本业,如同水向低处流,日夜不休,人不用召唤自己到来,东西不用寻求而人民自己就生产 出来。这难道不是合乎规律而得到自然发展的证明吗?……求富,是人的本性,不用学,就 都会去追求。”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司马迁的观点与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有何相通之处? (2)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评价他俩相通的经济思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