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长沙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2017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挂对条形码上的娃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道小题。 2.本学科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潜伏(qiǎn) 酒肆 面面厮觑(qù) 消声匿迹 B.澎湃(pài) 慰藉 吹毛求疵( chī) 翻来复去 C.拮据(jù) 磐石 断壁残垣(yuán) 粗制烂造 D.黝黑(yǒu) 凛冽 锐不可当(dāng) 再接再厉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长沙橘洲音乐艺术节上,五色斑斓的灯光,光芒四射的焰火,把整个橘子洲头的上空辉映得无比绚烂。 B.湖南省首届“青少年国学知识大赛”在长沙隆重举行,通过观看比赛,我们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国学知识。 C电影《捧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D.远亲不如近邻,很多老人与邻里结成对子,互相帮助,自发形成了“互助养老”的模式。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2分) A.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山更青,水更碧。 B.长沙市计划三年建设大约600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C.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D.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簇,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④⑤②①③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③⑤④ D.①③④②⑤ 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6.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一个从材料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4分) 一杯水的重量 老师拿到一杯水。同:“这杯水的重量是200克。各位可以将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 很多人都笑了:“200克而已,拿多久又会怎么样?” 老师没有笑,他接着说:“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呢?一个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大家又笑了,不过这次是赞同的笑。 老师继续说道:“一杯水,随着所拿时间的延长,它的重量也在发生变化。其实这杯水很轻,但你拿得越久,就觉得越重。所以,我们必须适时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会儿再拿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得更久。” 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一杯“水”,我们该怎样对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运用(共6分) 某班拟开展“走进文学部落”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班上准备创办—份班刊,请你给班刊取—个富有文学韵昧的刊名。(2分) 班刊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文学社开展“重新设计作品人物命运”的活动,请你仿照例句的形式,重新设计孔乙己的命运。(2分) 例句:假如范进没能考中举人,他最终的命运只能是贫困潦倒,饥饿而死。 假如孔乙己考中了举人,他 。 (3)班级文学社要选取一幅对联悬挂在其阅览室,最合适的一项是 ( )(2分) A.宾至如归,稍安勿躁 B.四面荷花三面柳,—城山色半城湖 C.室雅何须大,书香不在多 D.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8.古诗文默写(共5分,每空1分) (1)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4)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和兴趣成正比的,因而苦学的同时,更要乐学,正如《<论 语>十二章》中所说:“ , 。” 9.名著阅读(共5分)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2分) A.在经典名著中,很多人物都经历磨难,例如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次磨难,终获真经;格列佛流落荒岛二十八年,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B.许多经典名著的结构别具特色,例如《水浒传》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情节 跌宕但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C.《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创作的—部京味十足的现实主义小说。 D.我们熟知的“龟兔赛跑”、“农夫和蛇”等有趣的故事,都出自著名的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 (2)分析经典名著中文学形象的性格缺点,有助于我们了解人性的弱点,也能促进我们自我反思。请分别指出孙悟空,猪八戒和林冲性格中的缺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共60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2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0题至第11题。 折杨柳①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②,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 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0. 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种怎样的情感?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题至15题。 吾母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十八,归先府君①。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②,越二载,生铨③,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④,戚党⑤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⑥。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⑦,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⑧,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士铨《忠雅堂集》) 【注释】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②囊箧萧然:这里 是“钱物都用空了”的意思。③铨:作者蒋世铨自称。④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⑤戚党: 亲戚和乡党。⑥吟哦声:读书的声调。⑦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⑧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家益落/益慕圣竖之遁(《送东阳马生序》) B.铨每病,母即抱铨行—室中/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先府君苟有过/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D.听而后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项是( ) (2分) 例句:母授以《礼记》、《周记》、《毛诗》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 C.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 D.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隆中对》)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共6分,每小题3分) (1)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你如何评价母亲“垂涕扑之”的举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母亲的哪些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 民以“食”为天 ①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中国人在饮食上追求美感与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中国饮食不仅内容丰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也非常丰厚。 ②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多样,加上气候多变,这就为中国人的饮食提供了大量的动植物原料,并形成了汉民族的基本饮食结构特征: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丰富的动植物作为副食。 ③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因气候湿热,多种植稻类,故以米食为主;北方气候相对干冷,多种植小麦,则以面食为主。 ④与丰富的主食相对,作为副食,中国菜肴在长期烹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并形成不同类型的地方菜系。其中,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被称为“八大菜系”。不同的菜系,其口味具有很大的不同。过去,人们常把中国人的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此说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练习。譬如,喜辣的饮食习俗多与东部地区气候潮湿有关,经常吃辣的可以驱寒祛湿;过去新鲜蔬菜在北方是罕见的,人们习惯把菜腌制后慢慢食用,这样,北方大多数人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⑤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外,各地的烹饪方法,包括配料、调味、火候、刀工等不同要求,都是形成不同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品尝美味佳肴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细究为什么“好吃”,恐怕一般人就讲不清楚了。这说明,中国饮食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奥妙。这种奥妙,关键在于它的味道。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相比,中国烹饪更讲究调和之美,这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妙之处。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配料和调料,交织融合在一起,使之达到中和之美的最佳味道。 ⑥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文化始于食”的观念。从古到今,中国人喜欢把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每逢年节或婚丧寿辰,都会举办各种宴请活动。在节日里,人们通过相应的饮食活动既可加强亲友联系,又可活跃节日的气氛。过节的菜肴也有讲究,经常通过谐音、双关等方式,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如“鸿运当头”、“全家福”等。 ⑦一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吃的方面已经不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对“吃什么”和“怎么吃”讲究起来。显然,这已不单是满足口欲而吃,主要是为健康、长寿而吃了。 1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2分) A.中国人在饮食文化上追求精神上的美感和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 B.中国南北方汉民族基本的饮食结构是由人们的喜好决定的。 C.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著相应的联系。 D.中国饮食的美味,在于把食物的本味与配料和调料相调和,使之达到中和之美。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2分) A.本文主要介绍了南北方和“食”相关的饮食结构特征以及饮食礼俗文化。 B.第⑥自然段采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起的饮食习俗。 C.第⑦段“—个地区的饮食礼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句中加点词“相对的”不能删除,否则会影响原文的意思。 D.本文介绍汉民族的饮食时先介绍南北方的主食,再介绍副食,最后介绍饮食礼俗文华。 18.请你根据上文有关饮食方面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 【链接材料】大年三十,张伯家欢聚一堂。女儿与在北方长大的女婿从北京回到长沙过年,做年夜饭的时候,张伯特意嘱咐做莱的老板,一是做莱的口味比平时要稍微咸一点,二 是一定要做一道红烧鱼。 (1) 张伯为什么嘱咐做菜的口味要比平时稍微咸一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伯为什么嘱咐要做—道红烧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议论文阅读(共8分)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①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②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③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④一个政府也应该立好规矩,维护规矩。“依法治国”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路,“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制定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有前瞻性、现实性。 ⑤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金榜题名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⑥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19.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的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2分) A. 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B. 一个人应该讲规矩。 C. 个人、家庭、政府和政府官员,都应该讲规矩。 D. 我们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 20.下面对相关论据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的重要性。 B.荀子《劝学》中的“木受绳则直”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守规矩所起到的作用。 C.“东施效颦”的事例可以用来论证不守规矩的危害性。 D.“商鞅立木”的事例可以运用到第④自然段中,论证立规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第①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②③④自然段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记叙文阅读(共20分) 拴在琴凳上的十年 ①我生长在大西北沙漠边缘的一个油田小镇。妈妈做出“一定要让女儿学琴”这个决定的那年,我才4岁半,坐在小课桌前,脚还踩不到地面。爸爸和妈妈月工资加在一起也就两三百元。家里的存款有两三千,一架钢琴怎么说也要近万元。 ②钢琴被搬回家时的场景我还记得。爸爸和他的七八个年轻的朋友哄哄闹闹地把一个巨大的、沉重的、被严严实实包裹的大家具抬上3楼。小小的家里围了很多人,包裹被层层打开,黑色的钢琴漆在阳光下明晃晃的。 ③妈妈像是在对着全世界宣布:“贝贝,这是你5岁的生日礼物。你以后要好好学,听见没?” ④“嗯!” ⑤后来我明白,永远不要轻易答应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尤其自己还懵懂无知的时候。——即便当时明白又如何,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⑥随着钢琴被搬进家门的,是一些铁律:所有的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7点到9点固定练琴两个小时。中途只能上一次厕所,喝一次水…… ⑦从钢琴进门到我初中毕业,妈妈每晚会坐在我的旁边,从开始的音符,到每一首曲子的每一个音阶和节拍,全程监督,几乎全年无休。在重大考试和比赛前,练琴时间会尽可能延长。 ⑧“找个好老师,这太重要了!”身为高中老师的妈妈,从来就对此坚信不疑。可是小镇上会钢琴的成年人几乎没有,只能去银川。从小镇到银川单程近四个小时,道路坑坑洼洼,路两边是连天的戈壁,沿途几十里路都不见人烟。晴天,尘土翻滚;雨天,泥泞不堪。 ⑨银川的钢琴课一周一次。周日凌晨,瘦小的妈妈常常把我驮在背上追赶去市里的公交车。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俩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进的路上。有时为了省钱,妈妈只买一个座位,客满的时候她就一路抱着我。中午将近12点到银川南门的老汽车站,再坐3块钱的人力三轮车到文化街的歌舞团大院,下午4点原路返回,晚上到家时早已天黑。在路上用近8个小时,只为学一个小时的“专业课”。 ⑩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常常开始上课了,我的手仍像冻坏的胡萝卜。连钢琴老师都有些不忍,倒杯热水让这对从寒风里来的母女先暖一暖。夏天好闷,母女俩昏昏沉沉地挤在公交车上,我浑身都起了痱子。 每当拉着妈妈的手走在银川宽阔的马路上,我总是什么都想要,但到头来什么都不会买。妈妈的理由不容置疑:“学费一次50块,还有吃饭、来回车费,我们要把成本控制在一次100块以内。”只有和钢琴相关的,妈妈才会额外通融。 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似乎这件“高贵”的兴趣爱好无法让任何一个人从中获得“轻松”与“喜悦”。因为学琴的成本太高,练琴就需要加倍努力。常常伴随的,是抽泣声和严厉的训斥声。被撕过琴谱,被打红过手,似乎还有几次被拉下琴凳…… 每次回想拴在琴凳上的十年,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后来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我才明白哪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松获得的呢? 十年,周而复始,一直到我考完业余十级。忽然有一天,钢琴老师在妈妈数次征求意见之后,明确地说:“这孩子不适合钢琴专业!” 我的手太小,即便付出比正常孩子多大倍数的努力,同样的曲子我依旧弹的非常吃力,这是我的“硬伤”。妈妈一直忽略了这一点。最终我偏离了她的规划——上音乐学院附中、考北京或者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系。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我终于如释重负,好像获得了新生一般。 后来,每当有人问我“你喜欢弹钢琴吗?”,“喜欢”这个答案就只是说给妈妈听的。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你认为无法化解的东西,岁月却将它轻易地化解了。在我意识不到的某一年的某一刻,我忽然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妈妈,学校钢琴比赛,我进复赛啦。”“妈妈,我在教会当司琴。有人在教堂结婚,我弹了婚礼进行曲!”…… 我无比感激童年所学习的每一首钢琴曲,这些乐曲和我在往后学习的文学、艺术、历史等彼此影响和融通;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这些技巧成为了我的肢体与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我数次想对妈妈说:这么多年过去,我明白,自己最终的收获,远比曾经付出的多。您虽然是一位“虎妈”,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话刚到嘴边,我就哽咽了。 22.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共4分) 时间 情节 “我”的心里 4岁半 怯懦 学琴的十年 往返银川学琴 考完业余十级之后 如释重负 多年后 我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 2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6分) (1) 结合文意,说说标题“拴在琴凳上的十年”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自然段划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回忆了“我”十年学琴的一些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B.文章刻画了一个为了女儿的“兴趣”,辛苦奔波、甘于付出、严厉苛刻的母亲形象,而女儿对母亲始终充满怨恨。 C.“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说明学琴这件事无论对我,还是对妈妈而言,都是很辛苦,很煎熬的一个过程。 D.文中“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是指妈妈对我挣脱了她的束缚,主动地放弃“搞钢琴专业”的规划而感到失望。 E.第⑧自然段着重描写了从油田小镇到银川那条每周学琴必经的道路,更好地烘托了“我”学琴路途中的艰辛。 25.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作业为什么把自己的母亲称为“虎妈”。你对“虎妈狼爸现象”有怎样的看法或感悟?(6分) 【链接材料】社会上有些父母辈称为“虎妈”“狼爸”,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打骂兼备,常常备着藤条、鸡毛掸子,孩子背不出课文,打!作业做不好,打!不练琴,打!……一方面,这种教育方式受到很多人的指责;另一方面,他们也确实“打”除过“一门三北大”的教育奇迹。这种现象被称为“虎妈狼爸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作文(共60分) 26.请根据下面的信息,写一段关于“义务教育教科书(教育部组织编写)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体系的说明书。(10分) 要求:①说明对象明确,信息不泄露;②说明顺畅合理,条理清晰;③符合说明文语言要求;④字数在150-200字之内。 第四单元 板块 内容 阅读 1.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2.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3.*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4.诫子书(诸葛亮) 写作 思路要清晰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注:阅读课文分“教读”和“自读”两类,篇名前标有*的为自读课文。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一位母亲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动情地说:“我们做父母的其实特别希望孩子有帮父母做点事的举动或者想法,哪怕只是倒一杯水,扫一次地,我们心里都会感到特别的欣慰,甚至是特别的感动……”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时刻除外); ③稳重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④不得抄袭; ⑤字数不少于600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