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8加几的加法》讲课稿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8加几的加法》讲课稿

‎8加几的加法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课本第98—10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操作,自主探究“8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8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体会“8加几”算法的多样化,并学会自主选择合适的算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主动参与、交流和倾听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凑十法”。‎ 教学难点: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凑十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现在我们的运动会已经正式开始了,有比赛项目的同学正忙着准备比赛,那没有比赛项目的同学都在干什么呢?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小小运动会)‎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简洁明了,直奔主题,并把集体主义教育融入其中,这样的创设自然而然,学生最容易接受。】‎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课件出示主题图:‎ 7‎ ‎1.观察情境图。‎ 没有参加比赛的同学在忙些什么?他们的表现让你想到什么呢?认真观察,把你的发现讲给同位听。‎ 同位交流完后,教师指名一至两名同学讲一讲他们的发现。(对学生进行集体意识和同学间合作意识的培养。)‎ ‎2.找信息提问题。‎ ‎(1)仔细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生1:一组领6瓶,二组领8瓶。‎ 生2:一组领8瓶 ,二组领7瓶。‎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生1: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 生2: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师板书)‎ 同学们不仅有乐于助人的品质,还有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你们是好样的!你有信心解决这些问题吗?‎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解决红点问题: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 提问:怎样列式? ‎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8+7 。‎ 7‎ 小组讨论:你能根据我们学习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摆一摆小棒,(学生操作,探求结果)顺利解决这个问题吗?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每组选出一名同学汇报本组的意见。‎ 预设:‎ 生1:我是把7分成2和5,先算8加2等于10,再算10加5等于15。‎ 生2:我是把8分成5和3,先算7加3等于10,再算10加5等于15。(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分别师板书。)‎ 学生汇报后,教师用课件演示“凑十法”计算8+7的过程,并追问:为什么要把7分成2和5,不分成1和6呢?为什么把8分成5和3,不用其它的分法呢?从而让学生明白,这里的分法都是为“凑十”作准备。‎ ‎【设计意图:设计摆小棒环节,引导学生借助摆小棒和语言表达相结合,使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更加清晰的呈现。并让学生在进一步的讨论交流中,探索出多种算法。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并能达到条理地、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的效果。】‎ ‎2.比较观察。‎ ‎(1)比较一下这两位同学的算法,他们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生共同归纳:一个同学是将8凑成十,另一个同学是将7凑成十,他们都运用了“凑十法”。‎ ‎(2)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算?(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比较简单,因为8和7离10都比较近。如果一个数离10比较近而一个数离10比较远。你打算将哪一个数凑成十呢?为什么?‎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7‎ ‎【设计意图:凑十法中究竟将谁凑成十更简便,一方面要因学生而异,这要根据学生自己的计算习惯或者熟练程度决定。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这个算式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在计算方法上又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同学们,今天学习的进位加法,仍然采用了什么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重点学习的8加几(师板书课题)。你能将这种方法用到其他题目的计算上吗?‎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对算理和算式的比较,使学生深化知识,感悟凑十运算的方法。】‎ ‎3.解决绿点问题:“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 ‎(1)同学们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摆学具,再列式。‎ ‎(2)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运算顺序。‎ 汇报时让学生说说怎样计算6+8。‎ 提问:知道了6+8等于几,你能很快说出8+6等于几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在学懂红点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绿点问题,培养了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完成练习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比较归纳,总结算法。 ‎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面两道例题的计算方法,把自己的收获和同学们分享吧?!‎ 生:我们都是用“凑十”的方法进行计算的。‎ ‎2.小结:“凑十”的方法并不难,见到数字先找十,合在一起我最棒!‎ 7‎ ‎3.看来合作学习的威力可真不小,同学们在遇到难题时可以相互探讨,共同解决,你认为呢?(找生说一说)‎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今天同学们通过合作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凑十”的方法解决问题,你们真是了不起!那你们到底学习的怎么样呢?敢不敢接受以下的挑战!‎ ‎1.自主练习第1题。(课件出示)‎ ‎(1)观察此图: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说出:应该如何移动?‎ ‎(3)学生独立完成,把算式补充完整。‎ ‎(4)结合算式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移动?你是怎样想的?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自主练习第2题。(课件出示)‎ ‎(1)学生独立圈,完成列式和计算。‎ ‎(2)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圈的?‎ ‎3.自主练习第3题(课件出示)‎ ‎ 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独立完成。‎ ‎ 4.自主练习第4题。‎ 7‎ 学生独立完成,班内汇报。(可以把右边的一组加法写成和左边一样的形式,比一比,再计算。)‎ 板书设计: ‎ 小小运动会 ‎ ——8加几的进位加法 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 两组一共领了多少瓶? ‎ 使用说明:‎ ‎1.设计说明:‎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让他们从生动、具体的背景材料中去发现、去探索数学问题,这不仅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主动积极的参与数学活动,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 ‎(2)给学生学习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大胆探索。‎ 在解决问题的环节,我让学生能够运用知识的迁移,借助学具自己想办法摆一摆、算一算,并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并在全班进行汇报。在探究的过程中,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让孩子们能够自由的探索,充分的想象,满足了孩子们足够的学习时间和交流的空间,教师只是适时的点拨、引导,从而保证了探究活动的效果。‎ 7‎ ‎(3)鼓励算法多样化,满足孩子对知识的需求。‎ ‎《新课标》中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倡导更加开放与民主的课堂,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不足之处:还需要更多的关注组内接受能力较慢的孩子,可以在组长的带动下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更好的接受知识。提高学习的信心,把探究进一步深入,真正达到人人主动学习数学的效果.‎ 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