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13讲 从两极格局到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课下达标练
第13讲 从两极格局到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下达标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思想,他认为当时并存的三个圆环将西方串联起来:第一环是英联邦;第二环是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英国是唯一一个在每一环中都占重要地位的国家。这体现了英国( ) A.迈出了西欧联合的关键一步 B.对美国有利用与轻视的心态 C.强调国家利益淡化意识形态 D.力图保持自己昔日大国地位 解析:选D。材料集中表述的是英国三环外交思想,西欧联合的关键是法德的和解,故A项错误;二战后,英国实力下降,不得不追随美国,故B项错误;在英国的外交中,没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英国是唯一一个在每一环中都占重要地位的国家”可以看出英国对自己大国地位的迷恋,故D项正确。 2.1950年美国开始实施“第四点计划”: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到1953年底,对这些国家的援助已达40亿美元。该计划( ) A.推动了马歇尔计划提出 B.强化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C.冲击了美苏的两极格局 D.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解析:选B。马歇尔计划提出于1947年,故A项错误;美国实施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援助,强化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故B项正确;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于1955年,故C项错误;第三世界的崛起是在六七十年代,故D项错误。 3.如图是二战后苏联某刊物登载的一幅《山姆大叔的和平之路》的漫画。此漫画( ) A.反映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 B.揭露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C.说明了美苏同盟关系已破裂 D.欲意为与美国争霸制造舆论 解析: 6 选B。漫画是苏联对美国推行军事霸权主义政策的讽刺,与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无关,故A 项错误;漫画以“山姆大叔”手持军事武器推行所谓的和平之路,揭露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故B项正确;漫画不能反映美苏同盟关系的变化,故C项错误;漫画是苏联对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讽刺,不是寓意与美国争霸,故D项错误。 4.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将大批美国青年送往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参与旨在提高当地生活水平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肯尼迪的这一计划主要是为了( ) A.应对来自苏联的挑战 B.获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 C.强化美国的经济地位 D.破坏不结盟运动的成果 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6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这与其不断地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有关,如材料中的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无法看出肯尼迪这样做的目的是获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故B项错误;美国的经济地位在世界上已经是绝对的首屈一指,无可超越,故C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对美国来说构不成挑战,也就无所谓去破坏,故D项错误。 5.冷战时期,中、苏、美三大国在许多问题上是针锋相对的。但在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这一问题上,却心照不宣地严守机密,而且一守就是好几十年。这一“心照不宣”( ) A.体现了冷战局势的缓和 B.避免了世界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C.说明三国有着共同利益 D.意在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解析:选B。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中在亚洲进行热战的表现,因此并不能体现冷战局势的缓和,故A项错误;材料中苏联参战被严守秘密,主要是避免战争扩大化,使世界局势进一步恶化,故B项正确;冷战时期,美苏之间是对立关系,不可能有共同的利益,故C项错误;朝鲜问题并未解决,故D项错误。 6.1962年11月,赫鲁晓夫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作的报告中指出,在核武器时代,必须显示出“更加清醒的头脑和消除国家间不和的各种障碍的更大愿望”,同时应加强国际关系中“理智的准则”。此报告( ) A.说明苏联放弃争霸政策 B.促成了核危机的成功解决 C.有利于美苏关系的缓和 D.反映苏联转向了国内改革 解析:选C。由题中的时间1962年可知,正是美苏争霸的时期,故A项错误;虽然题中提到了核武器,但从来没有真正解决过,故B项错误;从题中“理智地对待国家间的不和”可知主要是对美国示好,看不到针锋相对的斗争,故C项正确;题中的“报告”主要在说明处理国际关系的问题,没有涉及国内的建设,故D项错误。 6 7.针对国际上有人将“一带一路”与历史上的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人民日报》2015年3月18日发表文章指出,把“一带一路”类比于马歇尔计划,称之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或“新马歇尔计划”,不仅不科学、有违事实,而且会对“一带一路”的价值认同及实施效果带来消极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马歇尔计划( ) A.具有军事结盟的真实意图 B.以援助达到控制别国的目的 C.对外经济援助具有虚假性 D.以稳定西欧盟友国家为目标 解析:选B。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上的产物,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经济援助的方式在政治、军事上控制欧洲受援国家,故B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客观上推动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C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提出以控制欧洲为意图,故D项错误。 8.如下图所示局面的出现( ) A.标志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B.朝鲜半岛政治分裂的开始 C.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确立 D.使两国对峙格局固定下来 解析:选D。根据图片形状及图中提到的“1953年形成的军事停火线”可知该图是朝鲜战争结束后的军事停火线,朝鲜战争是冷战期间的“热战”表现,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扶持下,朝鲜南北分别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故B项错误;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的标志是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故C项错误;根据图中“1953年形成的军事停火线”可知这一时期朝鲜战争结束,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形成对峙局面,故D项正确。 9.下图反映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利益的冲突 B.大国实力的变化 C.社会制度的矛盾 D.意识形态的分歧 6 解析:选A。两图反映了二战以后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是美苏冷战对峙,造成美苏冷战对峙的原因有大国实力的变化(美苏实力最为强大,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以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与题目中的“主要原因”相符,故A正确,大国实力的变化是原因之一,并不是“主要原因”,故B错误;社会制度的矛盾也为原因之一同样也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意识形态即社会制度同样也只是原因之一,并非“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10.“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由盟友成为对手;到了80年代之后又谋求合作,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B.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C.两国意识形态的矛盾 D.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解析:选D。世界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两者走向合作,但不能成为二者合作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是种发展趋势,可以成为双方合作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两国间的意识形态尖锐对立,是成为对手的主要原因,不能成为双方合作的理由,故C项错误;美苏间合作也好对立也罢,都是出于自身利益而作的政策调整,利益是外交的根本出发点,故D项正确。 11.1992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决定向海外派兵的PKO决议后,先后派遣自卫队参加了在柬埔寨、户旺达和莫桑比克以联合国名义进行的维和行动。这说明日本( ) A.极力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B.追随美国进行外交活动 C.为谋求政治大国创造条件 D.军备力量已经空前强化 解析:选C。日本派遣自卫队参加以联合国名义进行的维和行动,根本目的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扩大其国际影响力,故A项错误;追随美国进行外交活动与材料“以联合国名义进行的维和行动”不符,故B项错误;C项是日本参加以联合国名义进行的维和行动的目的,故C项正确;日本派遣自卫队参加以联合国名义进行的维和行动与其军备力量状况无关,故D项错误。 12.2011年10月,西班牙《起义报》在新的“世界体系”一文中指出:“虽然西方传统大国(美国、英国和法国)仍自认为代表着‘国际社会’,但‘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这实际上反映了( ) A.国际新政治格局已经建立 B.国际重心转向金砖国家 C.国际政治多极化发展加强 D.南北国家间的冲突加剧 解析: 6 选C。目前国际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因此还未形成国际政治新格局,故A项错误;“‘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已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不能代表国际重心的转移,故B项错误;材料“不再听命于它们的号令”反映国际政治多极化发展加强,故C项正确;“金砖国家”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D项与此不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空、海军之权利。……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权力或权限,或陆、空、海军驻防、演习或过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 材料二 近几年美国一直高调宣扬“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要重返亚太……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彭光谦认为,美国正在加紧进行针对中国的军事战略布局,意在遏制任何可能对美国构成挑战的对手,继续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 (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遏制中国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的基本趋势。(15分) 解析:(1)第一小问特征,据材料一“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得出美国控制日本;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当时日本与美国国情以及当时世界格局来回答。(2)第一小问主要原因,分别从美国与中国角度分析,据材料二“美国正在加紧进行针对中国的军事战略布局,意在遏制任何可能对美国构成挑战的对手,继续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得出美国坚持冷战思维,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第二小问基本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短期内“一超多强”局面仍将持续,从长期来看多极化趋势将持续深入发展。 答案:(1)特征:美国控制日本(或日本依附于美国)。 原因:二战日本战败;美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美国进行冷战的需要。 (2)主要原因:美国坚持冷战思维;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 基本趋势:短期内“一超多强”局面仍将持续,从长期来看多极化趋势将持续深入发展。 14.(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6 材料 关于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是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在分期标准(依据)上观点不同,有的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有的以国际阶级斗争及其力量对比为依据,有的以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为依据,因而分期各异。有“两分法”(1945-1972年,1973-现在);“三分法”(1945-1955年,1955-60年代末,60年代末至今);“四分法”(1945-1949年,1949-1960年,1961-1968年,1968-今天);“六分法”(1945-1949年,1949-1955年,1955-1962年,1962-1972年,1972-1979年,1979年以来);等等。 ——张脉强《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1994年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围绕“政治格局与阶段特征”自行选择一个分期法或提出新的分期法,并就所选分期法进行简要阐述。(要求:选择其中一种分期法,也可以提出不同的分期法加以分析说明,阐述及说明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中“由于在分期标准(依据)上观点不同,有的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有的以国际阶级斗争及其力量对比为依据,有的以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为依据,因而分期各异”选择一分期标准或依据,然后根据下面的分法,看看有没有相吻合的,如果有就按照这样的标准与分法进行阐述说明,如果没有就提出一新的标准。 答案:示例一:选择“两分法”: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划分为两个时期。 阐述:二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对峙在全球范围内展开。50年代后期开始,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1972年,中国与美国实现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以及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改变了两大阵营的力量对比;两大阵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1973-90年代初,70年代后,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及不结盟运动力量的提升、欧共体与日本的综合实力的增强,使世界格局已经不再按照美苏预期的方向发展,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所以把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分为两个时期。 示例二: 提出新的分期法: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 说明:1945年-50年代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逐渐形成,局部性的军事对抗较为激烈,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60-70年代为三个世界鼎立和多极化格局的初步出现,如欧共体的成立,第三世界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等力量开始冲击两极格局。 80-90年代初为美苏两极格局逐渐终结和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时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走向瓦解;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欧洲一体化加快、其他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都极大地冲击着世界原有的格局。因此,把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 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