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冲刺预测试题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冲刺预测试题5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 - 年河南省高考冲刺押题预测 语 文 试 题 本试题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 题卷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诗与禅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一属文学,一属宗教,它们的归趣显然是不同的。然而, 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要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这又使它们有了互相沟 通的可能。禅宗在唐代确立以后,就在诗人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诗人们谈禅、参禅,诗 中有意无意地表现了禅理、禅趣。而禅 师也在诗中表现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观照与理解。于 是,诗和禅就建立了联系,到宋代,以禅喻诗遂成为风气,在这风气中出现了严羽的《沧浪 诗话》这部著名的文学批评著作,这部诗话牵涉到的以禅喻诗的评论,又引出各种赞同和反 对的意见,是是非非,争论了将近一千年。 诗和禅的沟通,表面看来似乎是双向的,其实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诗赋予禅的的 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禅赋予诗的却是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中国诗歌原有 的冲和淡泊的艺术风格也因之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 也许把禅的作用估计过高,但不可否认,禅给了诗一种新的刺激,使诗的面貌更加丰富多彩 了。 禅对诗的渗透,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以禅入诗。以禅入诗,是指把禅意引入诗中。 其中有些作品是用禅语阐述禅理,只有诗的躯壳而没有诗的审美价值,严格地说不能算是诗, 或姑且称之为“禅言诗”。这些诗总的看来并无可取之处,只有个别富有理趣的作品能引起 我们的兴趣。更值得研究的是另外一些作品,它们或写花鸟,或绘山水,或吟闲适,或咏渔 钓,并没有谈禅,但在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寓有禅意。王维的《鹿砦》:空山不见人,但闻人 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青苔返照如同一个象征,使人想到大千世界就这样不知 不觉地生生灭灭,无有常住。禅宗重视“返照”的功夫,“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所用 的字面也使人联想到禅宗的教义,而诗里所表现的清静虚空的心境,更是禅宗所提倡的。《冷 斋夜话》里的一段记载也很有趣。华亭船子和尚有偈曰: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 归。丛林盛传,想见其为人。山谷倚曲音,歌成长短名曰: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 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明月归。船子和尚写的是垂钓的情景和过程,意象丰富,境界高远, 而又寄寓着随缘任运的禅理。千尺丝垂,以见求之深,万波随动,以见动之广;鱼既不食, 遂空载月归。诗的意境亦返于清净虚空,有禅理禅趣而无禅语,简直可以当一首渔父词来读, 和柳宗元的《江雪》张志和的《渔歌子》相去无几,难怪为人所盛赞。 禅对诗的渗透,另一方面就是以禅喻诗。细分有以禅参诗、以禅衡诗和以禅论诗的区别。 以禅参诗是态度和方法去阅读欣赏诗歌作品。以禅衡诗是用禅家所谓大小乘、南北宗、正邪 道的说法来品评诗歌的高低。以禅论诗则是用禅家的妙谛来论述作诗的奥妙。这是三种不同 的以禅喻诗。更多免费加 Q465010203 (摘编自袁行霈《诗与禅》)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2 - 1.下列对于诗与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与禅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诗属于文学范畴,禅属于宗教范畴,二者的归属、旨 趣都有很大的不同。 B.诗与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追求言外之意,二者的沟通表面看来似乎是双向的, 其实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 C.诗与禅建立联系是在禅宗确立之后,诗人广泛地受到禅的影响,而禅师的诗歌也表现 了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观照与理解。 D.禅赋予诗以内省的功夫,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的面貌焕然 一新,充满理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这部文学批评著作问世后,引出了持久不息的诸多争论,这 说明人们对于以禅喻诗是有不同看法的。 B.中国诗歌的艺术风格冲和淡泊,在以禅喻诗成为风气后,这种风格占据了更重要的地 位,可见,禅对诗的风格是有影响的。 C.“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这句诗形象地说明诗和禅的相互作用,表明 了二者相互依赖的关系。 D.王维的《鹿砦》并没有禅语,之所以能使人联想到禅宗的教义,是因为笔墨之中、笔 墨之外寓有禅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赋予禅的是外在的形式,禅赋予诗的则是内省带来的理趣,由此可见,禅对诗的影 响更大更深刻。 B.禅言诗有些是用禅语阐述禅理,有诗歌的形式却没有诗歌的审美价值,可取之处不多, 因而不能流传至今。 C.船子和尚写了垂钓的情景和过程,丝纶、水波、游鱼、月明等意象丰富,寄寓随缘任 运的禅理,意境之美可以和《江雪》《渔歌子》相比。 D.以禅喻诗细分起来有三种:以禅参诗、以禅衡诗和以禅论诗。三者虽然有区别,但都 体现了禅对诗的渗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 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 闭户,张灯窃读。山 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②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 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及为丞 相掾,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竞居之。首毁淫祠③三十余所,罢旧盗之 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 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 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 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3 - 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时斗 米直十三缗④,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 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 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 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予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 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 苦,遂得痰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更多免费加 Q465010203 (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 (注)①楮(chǔ)币:纸币。②平章:平章政事,元代官职,中书省高官。③淫祠:滥设 的不合礼制的祠庙。④缗( mín):贯,成串的钱。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罢旧盗之朔望.参者 朔:阴历的每月十五。 B.其党.暴戾为害 党:同伙。 C.登车就.道 就:靠近。 D.复祷于社.坛 社:土地神。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张养浩心系百姓的一组是(3 分) ①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 ②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 ③养浩至,尽置诸法 ④又刻十贯、五贯为券,给散贫乏 ⑤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⑥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养浩从小酷爱读书。刚十岁时,读书不停,以致父母为他过于勤奋而担忧劝阻,他 就白天默默诵读,夜间关上门,点灯偷偷读书。 B.张养浩很得不忽木的赏识。不忽木惊异于他的文章,提拔他为礼部令史;到他家里探 问病情时,发现他家徒四壁,赞叹他是真正的官员。 C.张养浩为民之心感动上苍。赴陕西做官时,他沿途赈济灾民,安葬死难的百姓;到西 岳庙求雨,诚心动天,结果连下了两天雨,解除了旱情。 D.张养浩勤于政务,鞠躬尽瘁。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他日日住在官府,白天赈 济灾民,夜间为民祈祷,后来因忧心百姓,一病不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 (二)古代诗歌阅读(1 1 分)更多免费加 Q46501020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夜宿田家 戴复古 簦笠①相随走路岐,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②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身从化蝶③梦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天北天南雁自飞。 [注]①簦笠:类似现代伞而有柄的笠。②淹:山。③化蝶:睡梦。指庄周化蝶的典故。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4 - 8.诗歌前两联描写诗人怎样的境况?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 分) 9.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制芰荷以为衣兮, 。不吾知其亦已兮, 。(屈原《离 骚》) (2)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 ,不可知其源。 (柳宗元《小石潭记》) (3)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 (杜牧《阿房 宫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 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 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更多免费加 Q465010203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桥边的老人 海明威 一个戴着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 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 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 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 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采?”我问他。“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 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着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着究竟要过多久才能 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 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 子。”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5 -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在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 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 顾自己的, 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更多免费加 Q465010203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 76 岁了。我已经走了 12 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 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 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鸽茏没锁上吧?” 我问道。 “没有。”“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谢谢你。”他说着撑 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本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 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 运吧。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这篇小说以战争为题材,展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情节跌宕起伏,语言质朴清新,反 对战争的深刻主题得以体现。 B.小说以“我”为全知视角,讲述了一个“现在进行时”的故事,“我”的出现增加了 作品的真实感,亲切感。 C.老人多次说猫会照顾自己,经两次劝告始终没有挪动离开,意在表现他老迈唠叨、对 外界反应麻木的精神状态。 D.小说通过我与老人的对话表现人物心理,虽然没有一句情绪化的语言,但老人的内心 之痛却细致入微的体现出来。 E.我注视着最后几辆大车匆忙驶下河边的斜坡,暗示了我对老人命运的担心,也让读者 推想出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更多免费加 Q465010203 (2)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中老人三次说“在照看动物”,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为什么以“桥边的老人”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 分)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6 -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大师中的大师饶宗颐 他与钱钟书并称“北钱南饶”,与季羡林并称“北季南饶”。他是第一位讲述巴黎、日 本所藏甲骨文的学者,他首次将敦煌写本《文心雕龙》公之于世,又是研究敦煌写卷书法的 第一人,他是撰写宋、元琴师的首位学者。当今之世,能集经学、佛学、史学、考古、文学、 书画、音律、梵语于一身而扬名四海内外,堪称“大师中的大师’’者,唯有饶宗颐。 饶宗颐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早年以治地方史志为主,中年以后兼治四裔交通及出土文 献,壮年由中国史扩大到印度、西亚以至人类文明史的研究,晚年则致力于中国精神史的探 求。出版论著 50 余部、论文 400 多篇,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并且都取得显著成就, 既能博而又能深。 别人做学问大多是从点做起,饶宗颐做学问的方法不同,他是从上下左右来找连带关系。 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别人看着没有关系的地方探究出其中的关系,使得各个领域能够相互 联系、互相启发,相得益彰。饶宗颐治学勇于否定自己,不断修正,自我改进。他曾经参加 顾颉刚主持的禹贡学会,在古史地方面进行自己的研究,引起了顾颉刚的重视。顾颉刚请他 编《古史辨》第八册,饶宗颐为此做了很 多扎实的工作,后来日本入侵,编撰工作耽搁下来, 有些材料也在抗战期间遗失,有趣的是抗战胜利以后,饶宗颐的个人史学思想发生了变化, 认为《古史辨》的某些地方比较草率,尤其是辨伪方法不成熟,有些提法不准确,所以《古 史辨》第八册也就没继续编下去,他因此成了顾颉刚先生的“叛徒”二饶宗颐认为怀疑精神 是做学问的基本条件之一,学术上就要敢于怀疑。季羡林先生评论饶宗颐说:他最能发现问 题,最能提出问题。饶宗颐严格要求自己,他写出来的东西不愿意马上发表,一般要先压一 压,他的许多文章是几年前写的,有的甚至有十几年、二十几年都不发表。比如《郭子奇年 谱》是饶宗颐 20 岁写的文章,50 年以后才拿出来发表。 饶宗颐知古而不泥古,深植中华文化的沃土而能超越民族文化的局限,从世界人类文化 的高度审视本民族文化及其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他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道路,采用 的治学方法却有异于传统,因而才取得超越前人的成就。他史识广博,了解西方和东方一些 国家的历史文化,能在古今中外文化的交汇比照中,互动认知,不断发明,提出和解答中国 历史文化的新问题,想他人所未想,道他人所未道,具有很大开创性。而一旦公布,便成人 所共想,其观点便为世所公认。“天地大观入吾眼,文章浩气起太初”,饶先生这幅大气磅 礴的对联深刻地说明了他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饶宗颐的学问好像与世事没有关联,读 他的诗文,古风习习,俨然魏晋风范。其实这正是他的傲人之处,是大学问也。 饶宗颐预言 21 世纪是我们国家文艺复兴的时代。如何才能实现文艺复兴呢?饶先生坚持 认为重新塑造“新经学”。他说,经书是我们的文化精华和宝库,是先哲道德关怀与睿智的 核心精义;经书体现着国民思维模式,影响着知识含蕴基础。饶先生把整理古典文献上升到 “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和先进文化的光辉,培养我们对过去知识的新的理解”的高度采认识。 他说,我们对古代文献不是不批判,而是要推陈出新,与现代接轨,把前人保留在历史记忆 中的生命点滴和宝贵经历给以新的诠释。饶先生说从洋务运动以来,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 失去了信心,外来的冲击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惜放弃本土文化,向外追逐驰骛,已经动摇了 国本,现在应该是反求诸己的时候了。 香港大学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潮州市政府也在其家乡修建了“饶宗颐学术馆”; 饶宗颐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名誉教授。20 13 年 3 月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 海展览中心举行,饶宗颐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季羡林生前赞叹饶宗颐:“近年来, 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在国际文化交流中,饶 宗颐为国际汉学界及海内海外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删改)更多免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7 - 费加 Q465010203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本文以朴实无华的笔触,展示了大师饶宗颐的文化贡献和独特文化思想,凸显了他的 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 B.饶宗颐集经学、佛学、史学、考古、文学、书画、音律、梵语于一身而蜚声中外,其 学识、成就超过了钱钟书、季羡林。 C.饶宗颐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从早期的治地方史志到晚年探求中国精神史, 每个方向都有成就,学问既博且深。 D.顾颉刚请饶宗颐编写《古史辨》第八册,但因两人在观点及辨伪方法等方面有分歧, 使得《古史辨》第八册的编写被迫终止。 E.饶宗颐能进行古今文化的交汇比照,视野开阔,胸襟博大;同时他还看到了放弃本土 文化的危机,提出应该反求诸己, (2)饶宗颐做学问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 分) (3)为什么说饶宗颐是“大师中的大师”?请简要分析。(6 分) (4)饶宗颐认为实现国家文艺复兴应该重新塑造“新经学”,你赞同,吗?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理解。(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文化学者余秋雨在国内外讲授“中华宏观文化史”“中外文化对比史”等课题,坐而.. 论道..,对世界文化的全新思考广受好评。 B.张军广泛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细致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 称得上不易之论....的人事改革方案的初稿。 C.虽然苏轼一直被卷入政治漩涡中,但他光风霁月....,超脱于蝇营狗苟的政治斗争之外, 纯然表达心之所感,将得失置之度外。 D.阅读,在理想主义盛行的年代,会计日程功....出现盛况;阅读,在应付日子或消磨生命 的旅程里,会出现空白。更多免费加 Q465010203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市政府以“传承文明、拥抱春天”为主题,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群众参与,注 重实效,积极组织广场文化活动。 B.在汽车社会的滚滚车流中,校车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因此,无论是管理者、教育者, 还是司机、行人都有责任合力构筑校车安然行驶的坦途。 C.我们呼吁文明人高度修养的形成,即尊重他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否则就会对他 人的身心产生不利危害。 D.她对公益活动充满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给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 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作出了贡献。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8 -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山在大地的挤压中站起来了, , , , , _ , 。它执拗地实现自己的念头:向上!向上! ①它知道自己是这个星球上裸露在地壳外的代表 ②它兴奋地抖擞向上,不考虑终点在哪里 ③又骄傲地垄断一片蓝天, ④挤压愈胜屹立愈坚 ⑤它逐渐扩张出自己伟岸的身躯 ⑥它没有碎裂、没有瘫软、没有倒栽葱 A.①②⑥⑤③④ B.③⑤⑥④②① C.④③⑤①⑥② D.⑥④①⑤③② 16.仔细观察丰子恺的漫画“瞻瞻的脚踏车”,按要求做题。(6 分) (1)请描述漫画内容。(4 分) (2)写出漫画给你的启示。(2 分) 17.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5 分) 戈壁挺立的白杨,雄壮健硕,那是一首斗志昂扬的诗; 雪野绽放的红梅,明艳动人,那是一支凌寒傲雪的歌。 六、写作(60 分)更多免费加 Q465010203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美国大选正式投票前一周,奥巴马和罗姆尼迎来了大选最关键的时刻。两个人都使出浑 身解数争取选民,飓风“桑迪”突然袭击美国东部,给美国多地的交通和电力带来毁灭性的 打击。奥巴马立刻终止竞选活动,果断取消了在佛罗里达州、俄亥俄州和弗吉尼亚州的一连 串竞选活动,认真听取了气象部门的汇报,和议员们一起制定出最有效的营救方案,逐一落 实,并亲赴重灾区慰问灾民。罗姆尼则认为竞选人终止竞选是不专业的表现,他参与了救灾 的宣传活动,但还是分出一部分精力继续打理竞选事宜。他不断向民众强调自己的竞选主张, 努力维护自己的亲民形象。飓风过后,选民们没有因为他的专业而投票给他,就连他的最坚 定的支持者也把票投给了奥巴马。奥巴马成功获得了连任。更多免费加 Q465010203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9 -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0 -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