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后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1.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因子的变化必然影响着生态系统各种群数量的变化。下图表示环境变化前(A,以表示)某生物群落中各种群数量情况,若环境因子由A转变为B(B以表示)后,四个种群数量比例最可能是(  )‎ ‎                ‎ 解析a、b较适宜变化前环境,c、d较适宜变化后环境,所以A→B过程a、b减少,c、d增加。‎ 答案C ‎2.蝼蛄主要以农作物的根为食,对农作物危害很大。科研人员连续三年调查了农田中蝼蛄数量的变化情况,统计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年的5~7月间,蝼蛄都呈“J”形增长 B.从总体来看,这三年每年年底蝼蛄的数量都很少,因此不必进行防治 C.从三年的统计状况来看,每亩农田中蝼蛄的最大容纳量约为10只 - 7 -‎ D.每年10~11月份引起蝼蛄种群数量骤减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天敌数量的增加 解析每年的5~7月,温度适宜,农作物繁盛,蝼蛄的生存条件接近理想条件,因此种群数量会呈“J”形增长;因在作物生长期蝼蛄数量较多,对作物危害很大,在年底蝼蛄数量少的时候应进行防治;每亩农田中蝼蛄的最大容纳量不应仅以过冬期的数量为依据;从总体来看,每年蝼蛄的种群数量都会随季节变化而剧烈波动,因此引起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食物来源。‎ 答案A ‎3.下图表示某一动物种群迁入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此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形,该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大约是500只 B.如果此种群是鱼类,则捕捞后的种群数量控制在曲线的B点最合适 C.如果此种动物是老鼠,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其K值 D.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点在B点,种群数量到K值后,数量不变 解析据图分析,此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形,D点达到K值,为500左右,所以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大约是500只,A项正确;B点种群数量为K/2,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鱼类捕捞后的种群数量控制在曲线的B点最合适,B项正确;控制老鼠的种群数量最好的方法是尽量降低其K值,如减少资源和空间等,C项正确;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点在B点,种群数量到K值后,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不变,D项错误。‎ 答案D ‎4.(2020辽宁朝阳高二期末)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 7 -‎ C.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趋势 D.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不影响人口数量的发展 解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还与迁入率和迁出率有关;根据种群中各年龄阶段所占的比例,可推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结构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都会影响人口数量的发展。‎ 答案D ‎5.种群是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单位,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一个呈“S”形增长的种群中,种群增长速率在数量为K/2时最大 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属于增长型 D.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数量可以大于K值 解析种群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A项错误;一个呈“S”形增长的种群中,种群增长速率在K/2时最大,B项正确;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相对稳定,C项错误;栽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其数量不能大于K值(环境容纳量),D项错误。‎ 答案B ‎6.下图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a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    和    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        ,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a曲线方式增长。 ‎ - 7 -‎ ‎(2)在一定环境中,除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            的影响。种群数量增长按b曲线方式增长,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   。 ‎ ‎(3)此外,还有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是该种群的      和      、      和      。年龄结构通过影响            而间接影响种群数量。 ‎ 解析“J”形增长曲线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足,气候适宜等理想条件下形成的,而在自然情况下,空间、食物都是有限的,当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必定加剧种内竞争,种群数量不会继续增加,而是在K值附近波动,此时种群的增长曲线呈现“S”形。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年龄结构可以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地影响种群数量。‎ 答案(1)食物 空间 种内竞争 ‎(2)阳光、温度、水分 0‎ ‎(3)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 能力提升 ‎7.(2020辽宁朝阳高二期末)据最新报道,入侵性环颈长尾小鹦鹉已经导致以色列本地戴胜鸟数量锐减,主要原因是长尾小鹦鹉繁育季节比戴胜鸟更早,它们会在戴胜鸟之前占尽巢穴,使后者没有地方可去。据此判断本地戴胜鸟数量锐减原因不合理的是(  )‎ A.是种间竞争的结果 B.直接原因是出生率降低 C.可能会影响当地其他生物种群密度的变化 D.会导致环颈长尾小鹦鹉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解析从题目信息可看出环颈长尾小鹦鹉与以色列本地戴胜鸟争夺巢穴,二者是竞争关系,且长尾小鹦鹉繁育季节比戴胜鸟更早,使得前者的出生率明显高于后者,外来物种的大量繁殖可能会改变其他生物种群密度的变化。因当地环境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环颈长尾小鹦鹉种群数量将呈“S”形增长。‎ 答案D - 7 -‎ ‎8.(多选)(2020辽宁抚顺高二期末)某生态系统中,黑线姬鼠处于第二营养级。现将某动物新物种Z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黑线姬鼠与Z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表,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时间年 ‎1‎ ‎2‎ ‎3‎ ‎4‎ ‎5‎ ‎6‎ ‎7‎ ‎8‎ 黑线姬鼠 种群数量 ‎   ‎ 只 ‎18 500‎ ‎19 200‎ ‎14 500‎ ‎11 500‎ ‎9 400‎ ‎9 500‎ ‎9 400‎ ‎9 500‎ Z的种 群数量 ‎   ‎ 只 ‎100‎ ‎120‎ ‎190‎ ‎240‎ ‎170‎ ‎160‎ ‎170‎ ‎160‎ A.在引种初的4年内,物种Z处于理想环境中 B.在第3年,Z种群种内竞争最激烈 C.黑线姬鼠种群和Z种群为捕食关系,二者共同进化 D.Z种群数量增加时,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会减少,二者一定为种间竞争关系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引种初的4年内,物种Z每年的数量增长倍数(λ值)不相等,说明物种Z不是处于理想环境中,A项错误;在第4年,Z种群数量最多,其种内竞争最激烈,B项错误;表中信息显示,将某动物新物种Z引入该生态系统,Z种群数量随黑线姬鼠的增多而增多,当黑线姬鼠的数量达到一定水平时,黑线姬鼠的数量开始减少,Z也随之减少,然后两者趋于相对稳定,说明黑线姬鼠种群和Z种群为捕食关系,黑线姬鼠是被捕食者,Z是捕食者,二者在捕食过程中共同进化,C项正确,D项错误。‎ - 7 -‎ 答案ABD ‎9.(多选)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S”形增长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解析本题中的柱状图表示的是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第1~5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增加得越来越快;第5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加最快;第5~9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虽然逐渐减小,种群数量增加得越来越慢,但依然在增多。由此可判断,图示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但未达到K值);由于第5年时该种群数量为200只,等于K/2,故理论上K值(环境容纳量)为400只;防治鼠患时,若将其数量控制在K/2左右,则鼠种群具有最大的增长速率,很快就会恢复到较大的数量,应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以下。‎ 答案AB ‎10.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到一个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 7 -‎ ‎(1)从曲线的走势来看,该种群刚迁入时,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增长期,曲线呈现出近似    增长;当种群数量越来越多,由于环境条件有限,曲线呈现出    增长;最后曲线呈现出有规律的    。 ‎ ‎(2)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大约对应于图中的哪个点?   。 ‎ ‎(3)如果此种群是鱼类,应如何捕捞才能使效益最高? 。 ‎ ‎(4)某一地区2010年人口普查时有10万人,2011年比2010年增长1%。请预测按照此增长速率,2016年该地区的人口将有多少?              (写出计算式即可)。在生物圈中,人口的K值是有限的。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会产生沉重的压力。为此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 ‎ 解析(1)种群刚迁入时的增长较快,种群数量曲线呈现出近似“J”形增长,而由于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数量曲线呈“S”形增长,最后种群数量呈有规律的波动。(2)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应该位于波动的中间值b点处。(3)捕捞后在K/2(d点)左右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是最大的。(4)由于此种群的λ是固定不变的,为(1+1%),代入公式Nt=N0·λt,即可得出2016年该地区人口数量。‎ 答案(1)“J”形 “S”形 波动 (2)b (3)捕捞后种群数量控制在d点左右 (4)Nt=10×(1+1%)6万 控制人口数量,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 - 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