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测试(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测试(解析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下列灭火原理与“釜底抽薪”相同的是(  )‎ A.锅内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 B.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 C.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 ‎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2.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 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 ‎ C.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 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3.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4.在加油站、油库、煤矿矿井内,需要张贴的图标是(  )‎ A. B. ‎ C. D.‎ ‎5.下列爆炸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气球爆炸 ‎②高压锅爆炸 ‎③煤气爆炸 ‎④轮胎爆炸 ‎⑤火药爆炸 ‎⑥氢气球遇火爆炸 ‎⑦煤矿井内瓦斯爆炸 A.②③⑤ B.③⑤⑥⑦ C.③⑤⑥ D.①③⑤‎ ‎6.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地热能 D.煤 ‎7.当代社会几乎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 ‎ B.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 ‎ C.“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和物质,但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 D.“利”大于“弊”,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 ‎8.最适合作清洁燃料的是(  )‎ A.氢气 B.汽油 C.柴油 D.煤 ‎9.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 ‎①燃烧热值高 ②原料资源丰富 ③贮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 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能源将日益枯竭。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变得更为迫切,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 ‎①太阳能 ②煤 ③风能 ④天然气 ⑤地热能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 ‎11.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A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B、C、D,常温下C和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C可用于灭火,E在空气中的含量居第二位。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CH4 ‎ B.E→B、E→C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 C.E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 ‎ D.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为CO2+C2CO ‎12.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倡导“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车 ‎ B.为减少“白色污染”,自带购物布袋 ‎ C.用水扑灭因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 ‎ D.以液化石油气代替柴油、汽油等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13.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是(  )‎ ‎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 ‎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③使用无铅汽油;‎ ‎④改用压缩天然气;‎ ‎⑤改用液化石油气。‎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4.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CO2的量接近,但产生SO2的量却相差较大 ‎ B.煤、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的CO2和S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 C.煤、天然气及石油等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 D.由图示可知,提倡将煤改为天然气作燃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15.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 A.H2 CO CH4 B.CH4 CO H2 ‎ C.CO CH4 H2 D.CO H2 CH4‎ ‎16.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CuO,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A.丙→甲→乙→丁 B.甲→丙→乙→丁 ‎ C.丙→乙→甲→乙→丁 D.乙→甲→丙→乙→丁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7.如图所示的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 ‎(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   ;‎ ‎(2)灭火毡是由羊毛及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 ‎(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是   。‎ ‎18.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能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利用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2个对比实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   (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3)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 ‎(4)根据以上事实你认为白磷在实验室应如何保存   。‎ ‎19.能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非常重要。‎ ‎(1)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煤燃烧时排放的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减少酸雨危害的措施之一是   ‎ ‎。‎ ‎(3)汽油是   加工的产品,在汽油中可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这样做的优点之一是   。‎ ‎20.燃烧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方法。‎ ‎(1)通常情况下,除了具有可燃性外,物质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 ‎(2)资料显示:①H2+Cl22HCl ②2Mg+CO22MgO+C,据此你对燃烧条件有什么新的认识?‎ ‎21.利用燃烧 燃烧是人类最早有意识利用的化学反应,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 ‎(1)原始人使用木柴燃烧释放的   能烘烤食物,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现在,人们仍然利用燃料燃烧蒸煮食物,家用液化气的成分之一丙烯(C3H6)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角度分析丙烯液化与丙烯燃烧两个过程的主要区别   。‎ ‎(2)燃烧产生的高温可用于冶炼金属。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是   。铜的使用使人类社会迈入青铜器时代。‎ ‎(3)在大棚中燃烧沼气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沼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参加反应的与的质量比为16:32‎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点燃沼气前,需要检验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E.生成的可做气肥 ‎(4)结合上述事例,谈谈燃烧的价值   。‎ ‎22.已知A、B、C、D、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转化关系。其中A、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是液体,D是目前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气体。请回答:‎ ‎(1)写化学式:A   ,C   ,D   。‎ ‎(2)写出A→B+C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   。‎ ‎(4)若E只含两种元素,则E的化学式为   ,它是   (填一种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若E含有三种元素,则E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一、选择题 ‎1.下列灭火原理与“釜底抽薪”相同的是(  )‎ A.锅内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 B.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 C.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 ‎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分析】釜底抽薪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 ‎【解答】解:A.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是隔绝空气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故错误;‎ B.用高压水枪灭火,是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故错误;‎ C.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相当于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相同,故正确;‎ D.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和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的原理,隔绝空气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故错误。‎ 故选:C。‎ ‎【点评】灭火的原理有:(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 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 ‎ C.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 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实验Ⅰ中蜡烛因为没有氧气,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实验Ⅱ中因为氧气充足,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故A正确;‎ B、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实验Ⅲ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但没有降低温度灭绝空气,故B错误;‎ C、在实验Ⅲ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故C正确;‎ D、实验Ⅳ中蜡烛熄灭,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二氧化碳的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分析】根据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能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能防止发生燃烧、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爆炸的措施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在加油站、油库、煤矿矿井内,需要张贴的图标是(  )‎ A. B. ‎ C. D.‎ ‎【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油库、面粉加工厂、煤矿矿井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煤矿矿井等地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面粉的粉尘、甲烷气体等,要防止引燃混合气体、粉尘发生爆炸。‎ 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煤矿矿井等地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严禁烟火标志,是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煤矿矿井等地必须张贴的安全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循环标志,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煤矿矿井等地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煤矿矿井等地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油库、面粉加工厂、煤矿矿井等应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爆炸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气球爆炸 ‎②高压锅爆炸 ‎③煤气爆炸 ‎④轮胎爆炸 ‎⑤火药爆炸 ‎⑥氢气球遇火爆炸 ‎⑦煤矿井内瓦斯爆炸 A.②③⑤ B.③⑤⑥⑦ C.③⑤⑥ D.①③⑤‎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①气球爆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高压锅爆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③煤气爆炸是煤气燃烧发生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④轮胎爆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⑤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⑥氢气球遇火爆炸,生成了新物质水,属于化学变化。‎ ‎⑦煤矿井内瓦斯爆炸,包含着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6.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地热能 D.煤 ‎【分析】化石能源是指远古时代的动植物在地壳中经过几十亿年的高温、高压从而转化而成的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据此分析。‎ ‎【解答】解:化石能源是指远古时代的动植物的尸体在地壳中经过高温、高压、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转化而成的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其中地热能不是化石能源,‎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石燃料,难度不大,属于识记型知识,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7.当代社会几乎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 ‎ B.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 ‎ C.“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和物质,但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 D.“利”大于“弊”,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 ‎【分析】化石燃料对人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有负面作用空气污染也是很严重的.‎ ‎【解答】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由于我们现在开发的新能源还没有被广泛应用,且发电和汽车燃油、取暖等还需要大量的化石燃料,所以现在必须使用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燃烧虽然带来了很多污染,我们必须尽量减少这种污染,想法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 故选:D。‎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我们必须尽快开发新能源,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 ‎8.最适合作清洁燃料的是(  )‎ A.氢气 B.汽油 C.柴油 D.煤 ‎【分析】根据常见燃烧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最适合作清洁燃料,故选项正确。‎ B、汽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故选项错误。‎ C、柴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故选项错误。‎ D、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燃烧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氢气作为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 ‎①燃烧热值高 ②原料资源丰富 ③贮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 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分析】氢气是一种新能源。氢气热值高,水作为其原料,资源实在太丰富了,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 ‎【解答】解: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氢气的燃烧值高;工业上制取氢气是通过电解水得到的,而地球上水资源丰富,可以从水中提取氢气,说明资源广泛。‎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氢能源的优点,但氢能源也有缺点,如:氢气制备成本高、不易保存、安全性低等,同学们需要全面的分析问题。‎ ‎10.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能源将日益枯竭。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变得更为迫切,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 ‎①太阳能 ②煤 ③风能 ④天然气 ⑤地热能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 ‎【分析】根据能源的种类进行分析,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解答】解: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①太阳能、③风能、⑤地热能均属于新能源;②煤、④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新能源是中考的热点,了解常见的新能源范畴、种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A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B、C、D,常温下C和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C可用于灭火,E在空气中的含量居第二位。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是CH4 ‎ B.E→B、E→C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 C.E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 ‎ D.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为CO2+C2CO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故A是甲烷,A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B、C、D,则是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一种,常温下C和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C可用于灭火,故C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B是水,E在空气中的含量居第二位,故E是氧气,据此解答。‎ ‎【解答】解: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故A是甲烷,A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B、C、D,则是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一种,常温下C和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C可用于灭火,故C是二氧化碳,D是一氧化碳,B是水,E在空气中的含量居第二位,故E是氧气,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A、A是甲烷,正确;‎ B、E→B、E→C不一定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错误;‎ C、E是氧气,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正确;‎ D、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为CO2+C2CO,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推断,难度不是太大,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12.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倡导“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车 ‎ B.为减少“白色污染”,自带购物布袋 ‎ C.用水扑灭因电线老化短路而引起的火灾 ‎ D.以液化石油气代替柴油、汽油等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与环保的知识、灭火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倡导“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车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 B、为减少“白色污染”,自带购物布袋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 C、不能用水扑灭电线着火,错误;‎ D、以液化石油气代替柴油、汽油等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以及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3.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是(  )‎ ‎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 ‎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③使用无铅汽油;‎ ‎④改用压缩天然气;‎ ‎⑤改用液化石油气。‎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分析】①根据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能够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进行解答;‎ ‎②根据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进行解答;‎ ‎③根据使用无铅汽油能够减少铅对空气的污染进行解答;‎ ‎④根据天然气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进行解答;‎ ‎⑤根据液化石油气等物质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进行解答。‎ ‎【解答】解: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能够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能够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故正确;‎ ‎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故正确;‎ ‎③使用无铅汽油能够减少铅对空气的污染,能够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故正确;‎ ‎④天然气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能够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故正确;‎ ‎⑤液化石油气等物质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能够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故正确。‎ 所以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是①②③④⑤。‎ 故选:C。‎ ‎【点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要保护环境,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 ‎14.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CO2和SO2‎ 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CO2的量接近,但产生SO2的量却相差较大 ‎ B.煤、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的CO2和S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 C.煤、天然气及石油等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 D.由图示可知,提倡将煤改为天然气作燃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分析】A.根据图示信息来分析;‎ B.根据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来分析;‎ C.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 D.根据天然气的优点来分析。‎ ‎【解答】解:A.由图示信息可知,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CO2的量接近,但产生SO2的量却相差较大,故正确;‎ B.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而二氧化碳不会导致酸雨,而是导致温室效应,故错误;‎ C.煤、天然气及石油等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正确;‎ D.由图示可知,提倡将煤改为天然气作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正确。‎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要了解煤、天然气的成分,要掌握图中数据反映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5.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 A.H2 CO CH4 B.CH4 CO H2 ‎ C.CO CH4 H2 D.CO H2 CH4‎ ‎【分析】根据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燃烧的生成物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水、水、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燃烧的生成物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水、水、二氧化碳,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则Y是一氧化碳;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是氢气,Z是甲烷。‎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常见气体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CuO,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A.丙→甲→乙→丁 B.甲→丙→乙→丁 ‎ C.丙→乙→甲→乙→丁 D.乙→甲→丙→乙→丁 ‎【分析】根据制备纯净干燥的CO去还原氧化铁,并除去尾气中的CO,所以应该先除去混合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检验是否除尽,然后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再检验生成物二氧化碳,最后进行尾气处理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首先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避免造成对反应后生成气体中CO2检验的影响,因此混合气体先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丙装置;通过装置乙的混合气体再通过乙装置的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然后通入装置甲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最后再通过乙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进而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因反应后的气体中还含有未完全反应的有毒气体CO,应用丁酒精灯点燃,防止污染空气,所以连接顺序是:丙→乙→甲→乙→丁,故选:C。‎ ‎【点评】对混合气体进行除杂和干燥操作时,因除杂时需要把混合气体通过溶液,除杂后的气体中会含有一定量水分,所以干燥操作应放在除杂操作之后,但本题水分对实验无干扰,所以不用除水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7.如图所示的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 ‎(1)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 使燃烧物与空气(氧气)隔绝 ;‎ ‎(2)灭火毡是由羊毛及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温度没有达到灭火毡的着火点 ;‎ ‎(3)请你举出一种与上述灭火原理不同的灭火方法是 用水灭火 。‎ ‎【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来考虑本题的解法。‎ ‎【解答】解:(1)由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可知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 ‎(2)由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灭火时灭火毡没有燃烧,可推出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灭火的方法有好多种,除了隔绝空气还有降低温度,或隔离可燃物的方法,所以可以用水灭火,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故答案为:(1)使燃烧物与空气(氧气)隔绝;(2)温度没有达到灭火毡的着火点;(3)用水灭火。‎ ‎【点评】根据灭火的方法解决此题:隔绝空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 ‎18.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能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利用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 ‎(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2个对比实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 ②④ (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③④ 。‎ ‎(3)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 防止污染空气 。‎ ‎(4)根据以上事实你认为白磷在实验室应如何保存 放在冷水中 。‎ ‎【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利用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2)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③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3)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防止污染空气;‎ ‎(4)根据以上事实白磷在实验室的保存方法是:放在冷水中;‎ ‎【解答】解:(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利用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答案为: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2)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③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故答案为:②④;③④;‎ ‎(3)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防止污染空气;‎ ‎(4)根据以上事实白磷在实验室的保存方法是:放在冷水中;故答案为:放在冷水中;‎ ‎【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燃烧的条件和白磷的保存方法等,燃烧的条件有三个:①有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 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本题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考查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学生体会了实验的魅力,使得学生在实验中学化学。‎ ‎19.能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非常重要。‎ ‎(1)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 。‎ ‎(2)煤燃烧时排放的 SO2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减少酸雨危害的措施之一是 将煤脱硫处理 。‎ ‎(3)汽油是 石油 加工的产品,在汽油中可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这样做的优点之一是 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 。‎ ‎【分析】(1)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解答;‎ ‎(2)根据煤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进行解答;‎ ‎(3)根据石油提炼加工可以得到汽油以及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解答。‎ ‎【解答】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 ‎(2)煤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减少酸雨危害的措施之一是将煤脱硫处理;故填:SO2;将煤脱硫处理;‎ ‎(3)石油提炼加工可以得到汽油,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在汽油中可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这样做的优点: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故填:石油;C2H5OH+3O22CO2+3H2O;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有害气体。‎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和能源等方面的问题,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化石燃料的性质和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是否有不良影响。‎ ‎20.燃烧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方法。‎ ‎(1)通常情况下,除了具有可燃性外,物质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 ‎(2)资料显示:①H2+Cl22HCl ②2Mg+CO22MgO+C,据此你对燃烧条件有什么新的认识?‎ ‎【分析】(1)根据燃烧的三个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①H2+Cl22HCl ②2Mg+CO22MgO+C,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由:①H2+Cl22HCl ②2Mg+CO22MgO+C,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故答案为:‎ ‎(1)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2)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利用燃烧 燃烧是人类最早有意识利用的化学反应,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 ‎(1)原始人使用木柴燃烧释放的 热 能烘烤食物,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现在,人们仍然利用燃料燃烧蒸煮食物,家用液化气的成分之一丙烯(C3H6)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C3H6+9O26CO2+6H2O 。从微观角度分析丙烯液化与丙烯燃烧两个过程的主要区别 ‎ 丙烯液化是分子间的间隙变小,是物理变化;丙烯燃烧是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是化学变化 。‎ ‎(2)燃烧产生的高温可用于冶炼金属。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C2Cu+CO2↑ ,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铜的使用使人类社会迈入青铜器时代。‎ ‎(3)在大棚中燃烧沼气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沼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DE 。‎ A.参加反应的与的质量比为16:32‎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点燃沼气前,需要检验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E.生成的可做气肥 ‎(4)结合上述事例,谈谈燃烧的价值 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用作取暖、做饭 。‎ ‎【分析】(1)根据能量的转化、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 ‎(2)根据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3)A.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 B.根据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元素化合价进行分析;‎ C.根据可燃性气体在混有一定的空气时点燃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进行分析;‎ ‎(4)根据燃烧产生热量进行分析。‎ ‎【解答】解:(1)原始人使用木柴燃烧释放的热能能烘烤食物; 丙烯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3H6+9O26CO2+6H2O;从微观角度分析丙烯液化是分子间的间隙变小,是物理变化;丙烯燃烧是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是化学变化;‎ ‎(2)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uO+C2Cu+CO2↑;反应特点符合“一换一”的特点,是置换反应;‎ ‎(3)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CO2+2H2O;‎ A.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6:64,故A错误;‎ B.在反应物中,氧气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变成成了﹣2价,故B错误;‎ C.我们把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故C正确;‎ D.可燃性气体中混有一定量空气时点燃会发生爆炸,故点燃沼气前,需要检验纯度,D正确;‎ E.二氧化碳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作气态肥料,故E正确。‎ 故选:CDE;‎ ‎(4)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用作取暖、做饭。‎ 故答案为:‎ ‎(1)热 2C3H6+9O26CO2+6H2O ‎ ‎ 丙烯液化是分子间的间隙变小,是物理变化;丙烯燃烧是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是化学变化;‎ ‎(2)2CuO+C2Cu+CO2↑ 置换反应;‎ ‎(3)CDE;‎ ‎(4)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用作取暖、做饭。‎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变化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断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等知识,掌握好相应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2.已知A、B、C、D、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转化关系。其中A、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是液体,D是目前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气体。请回答:‎ ‎(1)写化学式:A H2O2 ,C H2O ,D CO2 。‎ ‎(2)写出A→B+C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O2↑ 。‎ ‎(3)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 用于灭火(或用作温室中的气体肥料或用作化工原料等) 。‎ ‎(4)若E只含两种元素,则E的化学式为 CH4 ,它是 天然气 (填一种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若E含有三种元素,则E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6O+3O22CO2+3H2O 。‎ ‎【分析】依据A、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是液体,A在二氧化锰作用下生成B、C,推出A、B、C,D是目前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气体,推出D,E在B中完全燃烧生成C、D,推出E,带回框图验证。‎ ‎(1)依据推出的A、C、D,写出其化学式;‎ ‎(2)依据推出的A、B、C,写出A→B+C的化学方程式;‎ ‎(3)依据推出的D,写出D的用途;‎ ‎(4)依据推出的E,若E只含两种元素,写出E的化学式,分析出那种化石燃料的成分,若E含有三种元素,推出E,写出E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A、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是液体,A在二氧化锰作用下生成B、C,推出A为过氧化氢,B为氧气,C为水,D是目前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气体,推出D为二氧化碳,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推出E为含碳氢的化合物或含碳、氢、氧的化合物,带回框图验证符合。‎ ‎(1)推出的A为过氧化氢,C为水,D为二氧化碳,所以A化学式H2O2 ,C的化学式为 H2O,D的化学式为 CO2 ,故填:H2O2 ;H2O; CO2 ;‎ ‎(2)推出的A为H2O2 ,B为O2,C为 H2O,所以A→B+C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故填:2H2O22H2O+O2↑;‎ ‎(3)推出的D为CO2,CO2的用途用于灭火或用作温室中的气体肥料或用作化工原料等,故填:用于灭火(或用作温室中的气体肥料或用作化工原料等);‎ ‎(4)推出E为为含碳氢的化合物或含碳、氢、氧的化合物,若E只含两种元素,E是甲烷,则E的化学式为CH4,是天然气的成分,若E含有三种元素,可以是乙醇(C2H6O),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3O23H2O+2CO2,故填:CH4;天然气; C2H5OH+3O23H2O+2CO2(合理均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利用转化图及反应原理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判断、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要求思维缜密,逻辑推理能力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