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第2讲题型突破2论证分析题__抓住特征巧妙作答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第2讲题型突破2论证分析题__抓住特征巧妙作答含解析

高考总复习 题型突破2 论证分析题——抓住特征,巧妙作答 ‎[对应学生用书第141页]‎ 政论文——社会民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总要与好的食物打交道才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的诗句谁都记得。食物是人类每天都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然而,今天的城市人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食物困惑症。从前的菜有菜味,肉有肉味。然而,今天我们买到的蔬菜与肉却越来越“没味儿”了,工业速成的口感越来越重。比“难吃”更糟糕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凸显,转基因的使用令人困扰,不健康的外卖与劣食遍地生长。‎ 当大量的工业加工制品、添加脂肪和糖渗透到我们的饮食结构之中,整个社会都在发胖——肥胖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对于谨小慎微者而言,饮食变成了一件需要精细计算的科学解题。最显著的表现便是营养专家和营养咨询师大行其道,迈克尔·波伦在“饮食觉醒”系列著作中称之为“营养主义的时代”:“饮食”变成了一件需要被指导的事情,仿佛人不是生来就懂得“吃”似的。然而,在寻求健康饮食的道路上,最精明的消费者也可能是愚蠢的。‎ 那边厢,名目繁多且售价昂贵的天然食品、有机食品不断兴起。美国的全食超市或许是个典型案例,他们通过认证制度给予那些“有来头”的食物以名分,以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那些生态食品的出身:这块肉来自一头一生“住在美丽地方”的牛,或是一只“自由散养鸡”。然而,当“有机”被纳入一个庞大产业的链条时,“超市里的田园诗”实质上更多是营销话术的炮制而已。‎ 假如我们尝试勾勒一幅今天城市中产阶级所处的食物全景,便不难发现,食物不仅是口感问题,也是一种政治,是社会经济结构和城乡互动的一种结果。‎ 整体而言,城市人与食物打交道的方式已经深刻改变了。在超市或外卖网订购的食材干净体面,不见泥土,这些看不见来龙去脉的食物也将背后真实的生产关系和城乡关系隐匿起来。在今天,看直播、上快手围观“土味文化”成为了一种时髦。烤竹鼠的野趣,令屏幕之外的城市人垂涎欲滴。更有许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年轻人,迷恋着日本电影《小森林》里那种清新脱俗的乡村意象,“回家种田”的浪漫叙事成为今天城市中产阶级想象务农的流行模板,务农被诠释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或是一个人的自然救赎。‎ 4‎ 高考总复习 只有反思我们的饮食变迁史,才能弄清楚每个人今天所面临饮食的问题。在人民食物主权发起人之一、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的严海蓉老师看来,今天我们关心粮食和蔬菜,不只要关心口感问题,也要从我们日益不安的食物消费之中窥见世界农业的整体性危机:化学农业,转基因及生态问题。而在世界寻求食物主权,是一场从无地农民到城市主妇、从耕作者到消费者的多面反击。‎ ‎(摘编自新京报《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物是人类每天都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然而如今的食物,工业速成的口感越来越重,蔬菜和肉越来越“没味儿”了。‎ B.肥胖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因为当大量的工业加工制品、添加脂肪和糖渗透到我们的饮食结构之中,整个社会都在发胖。‎ C.饮食在人们生活中变成了一件需要被指导的事情,营养专家和营养咨询师大行其道,饮食成为需要精细计算的科学解题。‎ D.城市人与食物打交道的方式已经深刻改变,食物将背后真实的生产关系和城乡关系隐匿起来,务农被诠释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项,“饮食成为需要精细计算的科学解题”分析有误,以偏概全。文中是说,对于谨小慎微者而言,饮食变成了一件需要精细计算的科学解题。故选C项。‎ 答案 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句引出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并由此指出食品问题。‎ B.文章以大量事实为依据,提出只有反思我们的饮食变迁史,才能弄清每个人今天所面临饮食的难题。‎ C.文章由食品的口感问题上升到政治,认为它是社会经济结构和城乡互动的一种结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D.针对今天所面临的饮食难题,文章先指出现象,接着分析问题,最后具体指明了解决的方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D项,“最后具体指明了解决的方法”分析有误。文中最后并没具体指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提供了思考的方向。故选D项。‎ 答案 D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海子的诗句“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告诉我们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得要与好的食物打交道。‎ B.名目繁多且售价昂贵的天然食品、有机食品不断兴起,使人们在寻求健康饮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4‎ 高考总复习 C.看直播、上快手围观“土味文化”成为了一种时髦,媒体青睐的土味文化透露了生态农业的危机。‎ D.在严海蓉老师看来,今天我们关心粮食和蔬菜,不只关心口感问题,更要看到世界农业的整体性危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A项,“告诉我们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得要与好的食物打交道”分析有误,逻辑混乱。引用海子的这句诗是为了表达食物是人类每天都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C项,“媒体青睐的土味文化透露了生态农业的危机”无中生有,文中无依据。D项,“不只……更要……”关系错误,这是递进关系。原文是并列关系“不只要…也要”。故选B项。‎ 答案 B 二、(2019·潍坊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不仅在经济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也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新手段。依托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一个热词,但何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如何促进治理升级、如何科学有效地建设智慧城市,这些基本问题仍然需要深入探究。‎ 智慧城市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城市空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二是信息技术改变城市生活。信息与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化学反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构建一个更加方便快捷、运转高效的人性化城市。三是智能驱动城市治理创新。城市治理主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但可以及时为市民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可以实时感测城市运行状况,优化城市治理决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4‎ 高考总复习 实践证明,智慧城市不仅在推动城市产业发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城市治理精细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能在人、物理空间、人工智能方面发挥组合效应,带动政府各部门、城市居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有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有产无智”。相关高科技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力量,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是购置它们生产的高科技设备。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企业兜售设备的“竞标场”,加上产业发展冲动,一些城市在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智慧城市项目,导致后续投资乏力、管理滞后、资源浪费。二是“有智无慧”。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管理”“综治维稳”等智能管控领域,既忽略了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性,也忽略了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性,不同部门的数据系统互不联通,存在“数据隔离”问题。三是“有慧无惠”。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发展要素的全面革新,意味着城市居民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然而,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此外,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还普遍面临技术安全风险、用户信息安全风险、居民信息壁垒风险等问题。‎ 可见,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要进行冷静的思考、周密的规划,尽量避免产生负面效应。为此,需要充分考虑两个原则:一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要了解城市运行各方面、各领域的真正需求,保证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以包容性发展为准则。智慧城市建设绝不仅仅是购置一些冷冰冰的技术设备,更要服务于人民群众。成功的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技术嵌入到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推动城市居民广泛有序地参与到城市发展中来,以此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实现整个城市包容性发展。‎ ‎(摘编自吴晓林《智慧城市建设须注重可持续和包容性》)‎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智慧城市是智慧社会的组成部分,因存在诸多需深入探究的问题而成为时代热点。‎ B.智慧城市万物互联、智能运行,方便快捷、运转高效,能有效促进社会治理升级。‎ C.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有智无慧”的问题与城市智能管控领域存在的局限性有关。‎ D.智慧城市建设要以包容性发展为准则是针对“有产无智”问题提出的发展新理念。‎ 解析 A“因存在诸多需深入探究的问题而成为时代热点”错,强加因果;C原文是“局限在”而不是“局限性”,将“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智能管控系统”体现了城市治理主体的局限性,而不是智能管控系统的;D“以包容性发展为准则”不是针对某一问题提出的。‎ 答案 B ‎★5.(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大量篇幅分析建设智慧城市面临的问题,彰显了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 B.文章以一些城市的错误做法为事实论据,论证了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风险的观点。‎ C.文章指出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要坚持两个原则,并没有去分析二者关系。‎ D.文章围绕智慧城市,明特点,谈作用,摆问题,讲办法,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解析 “一些城市的错误做法”不能证明该观点。‎ 答案 B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当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就一定不会有智慧城市乃至数字中国的建设。‎ B.即使我们解决了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三大问题,也不可能完全实现其理想预期。‎ C.城市居民只有运用人工智能全面革新城市发展要素,才能获得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惠。‎ D.智慧城市建设要避免负面效应,就应该了解城市的真正需求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解析 “全面革新城市发展要素”非居民所为。‎ 答案 C 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