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天津市西青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天津市西青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概念的层级关系中,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 免疫系统—免疫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 C. 变异—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单倍体 D. 生态系统—群落—种群—生物个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基因。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植物没有系统。 【详解】基因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A正确;免疫系统由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细胞包含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含T细胞,B正确;变异分为不可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包含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单倍体的形成属于染色体变异,不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多细胞生物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 2.下列有关细胞中的物质、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酶为化学反应提供大量能量,因而催化效率高 B. 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中都可能含有蛋白质 C. 甲状腺细胞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D.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附着多种色素,可以参与能量转化的过程 【答案】A 【解析】 【分析】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 及发送站。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线粒体和叶绿体与能量的转换有关。 【详解】细胞中的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化学能,而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大量能量,A错误;高尔基体可以进行蛋白质的加工,溶酶体中有水解酶,本质是蛋白质,液泡中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因此,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中都可能含有蛋白质,B正确;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促进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甲状腺细胞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C正确;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膜上附着多种色素,可以参与能量转化的过程,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A。 3.生物实验中常用到对照实验的方法,以下实验的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 A. 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的两部分 B.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设置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的两组 C. 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进行 D. 验证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时,设置保留尖端和去除尖端的两组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详解】A、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缩成有核和无核的两部分,形成对照,A正确; B、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必须在有氧条件下,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个条件,B错误; C、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在酸性、碱性和最适pH条件下进行,C错误; D 、验证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时,必须是对尖端进行遮光和不遮光处理,切去尖端,可能会导致其他因素影响实验结果,D错误。 故选A。 4.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的DNA能发生复制和转录 B. 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复制就平均分到子细胞中 C. 雄性果蝇细胞有丝分裂时,存在X染色体与X染色体分开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的过程 D. 雄性果蝇细胞中,X染色体与Y染色体分开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会发生染色体复制,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的两套相同的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正常情况下,不考虑变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相同染色体分离。 【详解】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发生复制,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不复制,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之前的间期,染色体发生复制,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会平均分到子细胞中,B错误;雄性果蝇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存在X染色体与X染色体分开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的过程,C正确;雄性果蝇细胞中,X染色体与Y染色体分开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即同源染色体分开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 5.如图所示为哺乳动物机体中位于小肠绒毛基部的上皮细胞(a),不断增殖、分化形成吸收细胞(b)后向上迁移,补充小肠绒毛顶端凋亡的细胞(c)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a、b 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②已分化的b 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故不再具有全能性 ③b 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会增大,但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④c 细胞凋亡有利于细胞的更新,但不利于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个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4、分析题图:图中a为细胞增殖过程,b为细胞分化过程,c为细胞凋亡过程。 【详解】①a、b细胞均来自于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故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①正确; ②已分化的b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发生改变,但该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②错误; ③b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会增大,酶活性降低,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③正确; ④c细胞凋亡有利于细胞的更新,也有利于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④错误。 综上②④错误。 故选B。 6.某雌雄异株植物(XY型性别决定),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关系如下图:取紫花雄株甲与白花雌株乙杂交,F1红花雄株:紫花雌株=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紫花雄株甲可产生4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B. 由基因A表达出酶A的过程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 基因B在转录时,需要D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 D. 用酶A的抑制剂喷施红花植株后出现白花,该变异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 某雌雄异株植物(XY型性别决定),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据题干中信息“取紫花雄株甲与白花雄株乙杂交,F1红花雄株:紫花雌株=1:1”,说明表现型与性别有关,存在伴X遗传,结合图示可知,雄株甲的基因型为AAXBY,白花雌株乙的基因型为aaXbXb,F1中紫花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红花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 【详解】据分析可知,紫花雄株甲的基因型为AAXBY,能产生2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A错误;由基因A表达出酶A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的过程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的过程在细胞质中完成,B错误;基因B在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C错误;用酶A的抑制剂喷施红花植株后出现白花,并没有改变遗传物质(基因),因此,该变异为不可遗传的变异,D正确;本题答案选D。 7. 如图表示人体唾液腺细胞中的某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的②与⑥是同种物质 B. 若②中A+U占36%,则①对应片段中G占32% C. 图中的⑤可能对淀粉水解起催化作用 D. 图中④携带的氨基酸密码子为UCA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据图分析可知,图示表示人体唾液腺细胞中转录和翻译过程,图中的②与⑥都是mRNA,A项正确; B、若②中A+U占36%,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① 中A+T占36%,则C+G占64%,因此其对应片段中G占32%,B项正确; C、图中的⑤为多肽链,还不具有生物活性,需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具有生物活性,C项错误; D、密码子是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因此图中④tRNA携带的氨基酸的密码子为UCA,D项正确。 故选C。 8.用打孔器取多个某植物的叶圆片,平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一定浓度的GA(赤霉素)溶液BA(一种细胞分裂素)溶液、未加激素的对照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绿素含量,并与实验前叶圆片中叶绿素的含量进行比较,所得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实验前检测叶绿素含量是多余 B. GA和BA的类似物均可用于蔬菜保鲜且效果稳定 C. GA和BA作为催化剂降低了叶绿素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D. GA和BA在阻止叶绿素分解方面相互影响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一定浓度的GA(赤霉素)溶液处理,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叶绿素不被分解;BA(一种细胞分裂素)溶液与未加激素的对照组相比较,叶绿素分解较慢,BA的类似物可能被应用于蔬菜保鲜,据此答题。 【详解】A、实验前检测叶绿素含量可以作为一个对照,不是多余的,A错误; B、与对照组相比,GA、BA均可以延缓叶绿素的分解,故GA、BA的类似物可以应用于蔬菜保鲜,又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体内不易被分解,故效果稳定,B正确; C、GA和BA都是植物激素,激素起调节代谢的作用,不能作为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C错误; D、题干中没有GA和BA共同作用的组别,故不能说明GA和BA在阻止叶绿素分解方面相互影响,D错误。 故选B。 9.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功能下降相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解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D)是目前一种常用抗抑郁药。下图是正在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是突触后膜 B. 图中所示的递质释放方式是主动运输 C. MAOID能增加突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 D. 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后,将导致细胞Y膜内电压由正变负 【答案】C 【解析】 【分析】 神经元之间的结构为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据图分析,细胞X是突触前神经元,细胞Y是突触后神经元,①表示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蛋白M表示神经递质的受体,能够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同时还是钠离子通道;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降解酶可以将神经递质降解,使得神经递质灭活。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①是突触前膜,A错误; B、兴奋传递过程中递质的释放是胞吐作用,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B错误; C、根据题意和图形分析,MAOID能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阻止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增加脑内突触间隙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浓度,C正确; D、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蛋白M结合后,将导致细胞Y膜内电位由负变正,D错误。 故选C。 10.将某小型天然湖泊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5年后,藻类爆发,引起水草 (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 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鱼类有利于该湖泊的生态恢复 C. 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这属于反馈调节 D. 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藻类爆发,覆盖整个湖面,而使水草因缺少光而死亡;水草死亡腐烂,水质变坏引起水生动物以及鱼类的死亡,导致水体进一步恶化。 【详解】A、人工鱼塘需要投饵向生态系统中提供物质和能量,所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错误; B、藻类爆发的原因是条件适宜,缺少天敌,所以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该湖泊的生态恢复,B正确; C、水草死亡腐烂,水质变坏引起水生动物以及鱼类的死亡,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C正确; D、藻类爆发,覆盖整个湖面,而使水草因缺少光而死亡,D正确。 故选A。 11.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中相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密封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 B. 果醋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和醋酸菌 C. 毛霉属于单细胞细菌,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D. 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在无氧条件下,也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果醋制作的原理是醋酸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将糖或者酒精转化成醋酸;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详解】A、随着发酵加深,营养物质逐渐消耗,代谢废物逐渐积累,酵母菌生存条件逐渐恶化,酵母菌死亡数量增加,产生的酒精量减少,A错误; B、生产果醋时,酵母菌使糖转变成酒精,然后醋酸菌使酒精转变为醋酸,二者起协同作用,B正确; C、毛霉是真核生物,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错误; D、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是酒精和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B。 12.甘薯由于能增强免疫功能、防癌抗癌、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等越来越被人们喜爱。但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同时又是同源六倍体,具有自交不育和杂交不亲和性,这使甘薯生产和育种存在诸多常规方法难于解决的问题。下列相关操作不合理的是( ) A. 利用组织培养形成的胚状体制作人工种子,解决种苗用量大、成本高的问题 B.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实现体细胞杂交,可以克服杂交不亲和,充分利用遗传资源 C. 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苗,使植株具备抗病毒的能力,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D. 利用培养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育种,可以显著提高变异频率,大大缩短育种年限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属于无性生殖。 2、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的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形成杂种细胞,进而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将杂种细胞培育成多倍体的杂种植株.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无有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 【详解】A、植物细胞工程应用之一是利用胚状体包囊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制成人工种子,实现大规模生产,从而降低成本,A正确; B、原生质体的融合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可以实现体细胞杂交,克服杂交不亲和,充分利用遗传资源,B正确; C、茎尖等分裂旺盛部位无病毒感染,所以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出无病毒且保持优良性状的幼苗,通过基因工程将抗病毒基因转移至受体细胞从而培育出抗病毒的转基因植物,C错误; D、愈伤组织具有分裂旺盛的优点,适于诱变育种的取材,能提高突变频率,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3.下面的三张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乙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________ 、__________。 (2)根据图甲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 (3)图乙曲线AB段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 (4)图丙曲线纵坐标y最可能代表_________ 。 【答案】 (1). 催化剂种类 (2). H2O2浓度 (3).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4). 反应过程受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的限制 (5). 溶液中H2O2的剩余量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甲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因变量是氧气的产生量,实验目的是探究酶与无机催化剂的效率;图乙的自变量是过氧化氢的浓度,因变量是氧气的产生速率,实验目的是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图丙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剩余量,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的影响。 【详解】(1)图甲两条曲线中一组加入过氧化氢酶,另一组加入Fe3+,所以自变量为催化剂的种类;图乙中只有一条曲线,则横坐标对应的物理量H2O2浓度即为自变量。 (2)图甲中两条曲线对比,加过氧化氢酶的反应速率快,但并未改变平衡点,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3)图乙中AB段反应速率不再变化,而H2O2是充足的,因此酶数量(浓度)是限制因素。 (4)图丙中横坐标为温度,而曲线表示的含义与酶活性的曲线刚好相反,所以y可表示溶液中H2O2的剩余量。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酶作用的高效性,底物浓度、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酶的作用特性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4.黄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研究人员以北方生长的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钙离子对高盐(NaCl)培养条件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处理 叶绿素含量(mg•g-1) 光合速率 (CO2/μmol•m-2•s-1) 气孔导度 (mmol• m-2•s-1) 叶肉细胞淀粉含量 (mg•g)-1 甲 全营养液培养+叶片喷洒蒸馏水 2.607 21.89 0.598 95.2 乙 全营养液培养+叶片喷洒CaCl2溶液 2.667 22.03 0.624 94.9 丙 含高浓度NaCl的全营养液培养+叶片喷洒蒸馏水 2.071 11.23 0.128 97.4 丁 含高浓度NaCl的全营养液培养+叶片喷洒CaCl2溶液 2.442 15.92 0.201 110.1 (1)从表中数据可知,与甲组相比,丙组光合速率大幅下降。可能原因是:一方面由表中数据分析,由于高盐条件下,______________,叶片吸收的光能减少,使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减弱;同时由于__________,直接导致暗反应中__________过程减弱。另一方面,在高盐条件下,植物根系细胞容易造成失水,黄瓜幼苗叶肉细胞中合成的淀粉也因运输不畅造成积累,阻碍了其细胞中光合作用的继续进行。 (2)丁组和丙组对比,施加外源钙离子后,黄瓜幼苗对高盐(NaCl)的耐受性______________。 (3)分析以上材料可知,若在盐度较高的土壤条件下种植黄瓜,想要提高其产量,可采取适当给叶片喷洒______________的措施。 【答案】 (1). 叶绿素含量降低 (2). 许多气孔关闭(或气孔导度降低) (3). (叶片从外界吸收CO2量减少,)CO2的固定 (4). 有所提高 (5). 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数据:丙组和甲组相比光合速率下降,两组自变量是含高NaCl的全营养液培养,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叶绿素含量减少,吸收光能的能力减弱,从而使光反应减弱,导致碳反应中三碳酸的还原的过程减弱;高盐处理下,植物根系细胞吸水减少,导致气孔导度减小,使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少,光合速率下降;丁组和丙组对比,黄瓜施加外源钙离子后,叶绿素含量减少量、气孔导度的减少量和淀粉的积累量都变小,因而对NaCl的耐受性更强。该实验的结论是钙离子可缓解NaCl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 【详解】(1)丙组和甲组相比,自变量是含高NaCl的全营养液培养,所以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叶绿素含量减少,吸收光能的能力减弱,从而使光反应减弱,导致碳反应中三碳酸的还原的过程减弱;高盐处理下,植物根系细胞吸水减少,导致气孔导度减小,使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少,直接导致暗反应中CO2的固定过程减弱;高盐处理下,黄瓜幼苗细胞的中叶绿体合成的淀粉积累量增多,阻碍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2)丁组和丙组对比,施加外源钙离子后,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肉细胞淀粉含量均提高,黄瓜幼苗对高盐(NaCl)的耐受性有所提高。 (3)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结论是钙离子可缓解NaCl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若在盐度较高的土壤条件下种植黄瓜,想要提高其产量,可以给叶片喷洒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的措施。 【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5.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12月1日为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截至2018年3月31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329066例,防治艾滋病已迫在眉睫。对艾滋病的疫苗研究,经历了三个“时代”。早期,科学工作者从HIV感染自愈者体内采取相应免疫细胞,使之与骨髓瘤细胞结合,生产HIV的抗体,具体过程见图1: 随后,转基因技术被运用到了HIV疫苗的研制工作中,科学工作者研制的第二代HIV疫苗的操作,简要路径见下图2 (1)图1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____________才能得到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与HIV自愈者体内提取的抗体相比,该抗体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 (2)由于艾滋病病人免疫系统____________功能缺失,因此该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3)图2中①过程所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基因工程步骤)。 【答案】 (1). 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2).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3). 防卫、监控和清除 (4). 逆转录酶(逆转录酶、DNA聚合酶) (5).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1中,①表示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灭活的病毒;②表示筛选杂交瘤细胞。图2中①表示逆转录过程获得目的基因,②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③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详解】(1)图1中②表示筛选杂交瘤细胞的过程,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才能得到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与HIV自愈者体内提取的抗体相比,培养杂交瘤细胞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等优点。 (2)艾滋病病人免疫系统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缺失,因此该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2中①过程表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②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具体的操作步骤,掌握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答题。 16.下图表示植物的五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至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杂交育种方式,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 (2)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该方法获得优良性状是不容易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J 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育种过程中,C 与______过程所使用的原理相同,使用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从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 (2). 基因突变 (3).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 (4). 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 (5). F (6). 低温处理或秋水仙素处理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方法在育种中的应用,图中A、D表示杂交育种;A、B、C表示单倍体育种;E表示诱变育种,F是多倍体育种;G是基因工程育种。 【详解】(1)图中A至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杂交育种方式,因为从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故一般从F2开始选种。 (2)E表示诱变育种,所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故通过该方法不容易获得优良性状。 (3)G-J 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 (4)上述育种过程中,C 与F 过程所使用的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常用的方法是低温处理或秋水仙素处理。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及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利用题图信息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 17.研究人员利用小鼠的单倍体ES细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成功培育出转基因小鼠。其主要技术流程如图Ⅰ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注:Ⅰ、Ⅱ、Ⅲ、Ⅳ代表四种限制酶。箭头指向的位置为限制酶的切割位置:Ampr是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or是G418抗性基因,G418是一种抗生素 (1)利用PCR技术可以扩增目的基因,PCR反应体系中除含缓冲液、模板DNA、dNTP(包含dATP、dCTP、dGTP、dTTP)、引物以外,还应含有__________酶;引物应选用图2中的__________(填图中标号)。 (2)已知氨苄青霉素不能有效杀死小鼠细胞,而一定浓度的 G418能有效杀死不具有Neor的小鼠细胞。结合上图推测,过程①选用的2种限制酶是__________(选填图中的编号),③处的培养液应添加__________(填“氨苄青霉素”或“G418”) (3)图中桑椹胚需通过__________技术移入代孕小鼠子宫内继续发育。 【答案】 (1). Taq酶 (2). A和D (3). Ⅰ和Ⅱ (4). G418 (5). 胚胎移植 【解析】 【分析】 质粒DNA分子上有特殊的遗传标记基因,如抗四环素、氨苄青霉素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以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提供:DNA模板,分别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耐热的DNA聚合酶,同时通过控制温度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 【详解】(1)据分析可知,PCR反应体系中除含缓冲液、模板DNA、dNTP(包含dATP、dCTP、dGTP、dTTP)、引物以外,还应含有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即Taq酶;为了扩增目的基因的片段,根据图示可知需要在引物A和D作用下以目的基因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目的基因。 (2)重组质粒上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其作用是有利于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而一定浓度的G418能有效杀死不具有Neo'的小鼠细胞,因此,应选择Neo'作为标记基因,即质粒上Neo'不能被限制酶破坏,则过程①选用的2种限制酶是Ⅰ和Ⅱ,图中③处的培养液应添加G418以便起到筛选的作用。 (3)据图可知,图中桑椹胚需通过胚胎移植技术移入代孕小鼠子宫内继续发育。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PCR的原理和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基因工程中标记基因的种类和作用,再根据题意作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