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考地理新高考加练半小时:专题一高频考点7正午太阳高度应用作业(鲁京津琼)(解析版)
(2019·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高三调研)下图示意某日两地太阳高度变化,甲地位于 30°N。读图,回答 1~ 2 题。 1.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为( ) A.0° B.10°S C.10°N D.20°N 2.乙地纬度为( ) A.20°S B.20°N C.40°S D.40°N (2018·石家庄调研)某地理爱好者在我国某城市固定地点观察日落影像,每次他都用相机多次曝光后再 将多幅影像叠加起来,形成一幅日落轨迹图。依上述拍摄手法,他在某日(地方时 18 时 17 分日落)拍摄日 落轨迹,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某日(地方时 18 时 38 分日落)在原地又拍摄了一次,得到日落轨迹,将两次的 日落轨迹重叠如图所示。据此回答 3~4 题。 3.若他第一次拍摄日落轨迹那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67°,则该地纬度最接近( ) A.40°N B.35°N C.26°N D.19°N 4.他两次拍摄日落轨迹的日期可能分别是( ) A.4 月 5 日、5 月 4 日 B.7 月 1 日、8 月 1 日 C.9 月 10 日、10 月 9 日 D.11 月 8 日、12 月 10 日 (2018·包头质检)12 月 22 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角和当地经纬度观测,操作方法:在 操场上选择一点 A 处,垂直于地面放置一个竹竿(竿长 2 米),以竹竿为中心,画一个半径为 2 米的圆圈, 将观测到的竹竿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平地上,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 5~6 题。 5.该地的地理坐标约为( ) A.122°30′E,21°34′N B.120°E,45°N C.117°30′E,21°34′N D.120°E,23°26′N 6.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出现“立竿无影”的奇观,其中一次发生在 6 月 8 日前后,另一次发生的时间为( ) A.4 月 4 日前后 B.6 月 22 日前后 C.7 月 5 日前后 D.9 月 9 日前后 (2019·济南月考)下图为“山东省某地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读图,回答下题。 7.下列日期,正午时能够遮阳最多车位的是( ) A.3 月 1 日 B.6 月 16 日 C.9 月 1 日 D.1 月 1 日 下面左图是“我国北方某小镇的太阳能路灯景观图”。该镇中学课外实践小组对路灯的能源装置—— 太阳能集热板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的设想。下表为“该小组观测记录简表”。集热板 倾角如右图。据此回答 8~9 题。 夏至日日出:4:43 夏至日日落:19:33 夏至日集热板倾角:16.5° 秋分日集热板倾角:40° (表中时间为北京时间) 8.该小镇的位置在( ) A.124°E,40°N B.118°E,40°N C.116°E,36.5°N D.4°E,36.5°N 9.该小组拟设计一自动调控装置,通过电脑调控使集热板每天正午正面正对太阳,以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 能,请分析该集热板一年中调整角度约为( ) A.90° B.180° C.23.5° D.47° 答案精析 1.C 2.A [第 1 题,根据图示及材料,甲地位于 30°N,正午太阳高度为 70°,且昼长大于 12 小时,应为 甲地的夏半年,据此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90°-30°+X=70°,据此推 知 X=10°N,据此选 C。第 2 题,根据图示信息,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60°,且昼长小于 12 小时,应为 乙地的冬半年,结合上题结论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为 10°N,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据此推断乙地应位于 南半球,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乙地正午太阳高度=90°-乙地纬度-10°=60°,据此计算得出乙地 纬度为 20°S,选 A。] 3.C 4.A [第 3 题,第一次拍摄时,地方时 18 时 17 分日落,第二次是 18 时 38 分日落,表明两次拍摄 期间该地昼长大于 12 小时,且白昼渐长,由此推断第一次拍摄时间应在春分后不久。假设该地春分时正午 太阳高度为 67°,可计算出该地纬度为 23°。第一次拍摄时间在春分后不久,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应稍小于 67°,因此当地纬度应稍高于 23°,最接近的是 26°N。第 4 题,根据题意可知,该地昼长大于 12 小时且白 昼渐长,可判断出拍摄日期位于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故选择 A。] 5.A 6.C [第 5 题,竿影最短时,当地时间应为正午 12 时,而北京时间为 11:50,计算得出当地经度 为 122°30′E。日影最短时影长为 2 米,即正午太阳高度为 45°,计算得当地纬度为 21°34′N。第 6 题,一年 中有两次出现“立竿无影”,反映太阳直射,而两次直射的时间应关于夏至日(6 月 22 日)对称,一次出现 于 6 月 8 日,计算得另一次出现于 7 月初。] 7.B [由图可知,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棚中入射光线越少,遮阳车位越多,山东地区一年之中夏至日太阳 高度最大,6 月 16 日最接近夏至,故选 B。] 8.B 9.D [第 8 题,根据夏至日日出时间 4:43,日落时间 19:33 可知,该地昼长为 14 小时 50 分。 当 地地方时为 12:00 时,北京时间为 12:08(4:43+14 小时 50 分/2),即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 8 分钟, 因此该地位于北京以西,经度相差 2°,故当地经度为 120°-2°=118°E;太阳光线应与集热板垂直,由秋 分日集热板倾角为 40°可计算出秋分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50°,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当地纬度 为 40°N。故 B 正确。第 9 题,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要使集热板与阳光垂直,集热板一年中调整角度等 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角度,在回归线和极圈之间,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 高度减去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为 46°52′,故 D 正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