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39:日本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学案
【主干梳理】 明治维新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2.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天皇也想利用倒幕力量恢复统治地位,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4.前提: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及新兴地主等为主体的倒幕派与部分大名废除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权。 二、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 1.政治:彻底破除旧政治体制。 (1)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 (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3)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经济:实行“殖产兴业”政策。先是大力发展官营企业,后又扶植私人资本主义,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军事:发展军事力量,实现富国强兵。 (1)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 (2)培养高级军事人才。 (3)建立近代化海军。 (4)扶植军事工业。 (5)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4.实行文明开化:用西方文明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1)教育改革:整顿旧的教育机构,建立三级近代学校体制,创立专业技术学校,推行军国主义教育。 (2)传播改革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提倡自由主义和欧化主义。 (3)改变社会风俗和生活方式中的陈规陋习,进行“欧化”运动。 三、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 1.积极作用 (1)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富国强兵。 (2)加强了中央集权,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3)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4)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局限性 (1)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 (2)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戊戌变法 一、背景 1.国际环境: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2.民族危机: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空前的危机。 3.阶级基础: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 (1)早期维新思想:对戊戌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2)康梁维新思想 主张内容 呼吁变法图存,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理论著作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的《变法通议》;严复的译著《天演论》 宣传方式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上书皇帝”;成立强学会和保国会等组织;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 二、概况 1.施政纲领:1898年1月,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变法的具体措施,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开始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3.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进步性 局限性 政治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创办报纸、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有利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没有涉及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经济 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军事 裁汰绿营、采用西法训练军队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 文教 废八股、改书院、派人赴日留学等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 4.结果:失败 (1)标志: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2)原因 ①资产阶级实力弱小,守旧势力过强。 ②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③采用的方式及手段有误。 ④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⑤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三、评价 1.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政治运动。 2.是探索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3.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人们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迅速到来。 4.其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重难点睛】 多视角认识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 (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领域,比较全面。 (2)从改革方式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 (3)从西化的具体方式上看,不仅仅是简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且更是注重更新改造。 (4)从措施的推进方式上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 (5)从改革内容的特点来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相同点 ①都属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②都由封建社会走上了资本主义社会 ③改革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④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⑤对外影响相似,都为本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都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不 同 背景 点 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尽量维护贵族和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而实行的改革 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内容 1861年改革内容单一,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废除了农奴制度 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社会方面进行改革 百日维新的特点 (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 (2)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 (3)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 (4)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6)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7)从推行来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 项 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小农经济为主导,民族危机深重,顽固势力强大 领导力量 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依靠主体 明治新政府 无实权的光绪帝 具体措施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并强力推行 发布大量改革上谕,但由于顽固派的反对,无法推行 国际环境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忙于侵略亚洲其他国家 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中国成为列强的瓜分对象 比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日、俄三国改革 1.三次改革都是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的,但从背景上看,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具有相似之处,即都是在遭受西方工业国侵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的结果;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则是在对外争霸战争失败、阶级矛盾尖锐、农奴制落后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 2.三次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变革,其性质相同。三次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虽然1861年俄国改革的领导者是沙皇及政府,但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从三次改革内容上看,只有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日本的明治维新最为彻底,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化进程。 4.从结果与影响上看,改革后俄国、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戊戌变法未成功,但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近代化的发展。 【基础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专家在日本人监督下从1875年的五六百人,上涨到三千人左右。然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二十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 我理解由著名德国学者格奈斯特和施泰因所提倡的国家组织之梗要,我对其观点知之甚深,乃是可为帝国大厦奠定基础而不至减损天皇权威。回观国情,人人皆信英美法自由激进之论,视其为金玉良言,以至国家几被损毁。但我已有纠正之理由,报国正是此时,我深信实现此信念至为重要。 ——伊藤博文(1882年) (1)根据材料一,归纳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特点。 (2)材料二中伊藤博文对政治制度改革的认识在明治政府采取的举措中有何体现?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的基本情况应如何评价? 【答案】(1)特点:有选择、有侧重的向不同国家学习;涉及领域广泛;注重引进西方科技与人才;思想文化领域保持自身特点,未全盘西化。 (2)体现: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内阁对天皇负责(建立近代天皇制);把军队置于天皇指挥之下,内阁无权过问。 (3)评价:促进了日本经济、政治的近代化;改变了落后状态,为日本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创造了条件;但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在追赶世界历史潮流过程中,保留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明的表现。 【答案】(1)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 (2)保留:天皇制度或武士道精神。 吸收: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倡导文明开化,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建立新军队,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可知康有为主张向俄日学习,通过改革实现国家富强。第(2)问,吸收外来文明表现在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保留传统文化表现在对日本政治传统中专制皇权的保留。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百有余年,传业者寖盛,支叶繁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歆(西汉末年刘歆)窥见此旨,造作古文而扫除今学。迄汉、晋之间,今学尽灭,下迨唐、宋,扫地无余,昔之数百万言者,穿穴于遗文中仅得万一。……歆造古文以遍伪诸经,……以实其伪经之传人耳。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四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因难,…… 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相当重视意识形态重构,他们从古今中外变法图强的历史中为变革寻找合理性,特别是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 ——雷颐《维新的挫顿》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的真实意图。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 (3)与材料二、三相比,材料四从什么视角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的含义。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1)观点:西汉末年以来儒家经典是伪造的。 意图:减少改革阻力;宣传变法思想。 (2)失误: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 (3)角度:中国传统文化;变法的理论体系。 (4)含义:思想启蒙。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4.如何处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中日两国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这部反传统观念的著作将孔子描写成人民权利而不是帝国权力的维护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涩泽荣一(1840~1931)被誉为“日本实业之父”。他提倡“《论语》加算盘”。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 ——《涩泽子爵·话论语》 (1)就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概述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并指出其相似之处。 (2)有西方学者认为:“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请简要评述这一观点。 【答案】(1)材料一主张传统范围内的改革,认为对儒家文明进行改造,就可以满足现代化的需要。材料二主张发展经济的同时倡导儒家伦理,仁义与财富并重。传统文化可以和现代化并存。 (2)角度1:西方科学是近代文明的产物,儒家文化是农耕文明的反映,两者对立等。 角度2:西方科学与儒家文明可以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等。 【测试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前,普通民众一年中的重大节日(如3月3日,5月5日,7月7日等),都是从中国传入的。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皇的生日等。但是,由于旧历法及基于旧历法的各种节日活动同农业生产及习俗密切关联,所以在有些地域仍然长时间地延续着。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材料二 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月份的物候、天象和农事情况。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唐朝《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的运行规律,系统周密。元朝《授时历》取“敬民授时”之意,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这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相差无几。 ——编自新浪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历法改革和中国古代历法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历法改革与中国古代历法发展在原因上有何主要异同。 【答案】(1)特点:日本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努力摆脱传统,不断西化。中国历法以服务农事为中心;历法水平领先世界。 (2)异:日本是为了“文明开化”,引进西方文明改造日本传统文化。中国是为了促进封建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同:都是为了生产的发展调整历法。 2.(2017·开封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1年,慈禧太后为大势所趋不得不颁布上谕:从第二年起,乡、会试头场,考中国政治、历史论5篇;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科技、艺术)5道;第三场,考四书义二篇、五经一篇,四书、五经考试都不再用八股文程式,与康有为的方案如出一辙。1905年又宣布,从次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成思《千年科举的崩塌》 材料二 没有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1911年很可能就不会发生辛亥革命,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是那些青年军官们,他们本来应该在科举的道路上攀爬,但因为科举制度被废除,他们只能进军事学校,并在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动力。 ——许纪霖《废科举引发20世纪中国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新政中科举制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材料二的观点。 【答案】(1)特点:考试内容中西结合;考试形式废除八股;改革逐步推进直至废除科举制。 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阶级矛盾激化,国内革命形势发展迅猛;戊戌变法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科举制度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已无法应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 (2)材料二观点:清末废除科举制引发了辛亥革命。 简评:观点片面。 废除科举制引发知识分子前途危机,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革命的到来。但该观点未能从本质上认识到辛亥革命爆发是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1901年,慈禧太后为大势所趋不得不颁布上谕……五经一篇”可以看出考试内容发生变化,中西结合;根据材料一“四书、五经考试都不再用八股文程式”可以看出考试的形式发生变化,废除八股;“ 1905年又宣布,从次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可以看出经历了改革逐步推进直至废除科举的过程;第二小问背景,从当时的阶段特征考虑,比如民族危机的加剧、阶级矛盾的激化、戊戌变法失败的影响、科举制无法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西方工业文明的挑战。(2)根据材料二可以概括出其观点为清末废除科举制引发了辛亥革命。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该观点是片面的,其夸大了偶然事件的作用。废除科举制仅仅是加速了革命的到来,其没有认识到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3.(2017·河北石家庄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肇始于1901年的清末官制改革,在人事集权方面,首先是收拢地方督抚之权。清政府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造成督抚坐大、甚至拥兵自重的情况。1906年,清政府借改革官制之机,迫使袁世凯辞去八项兼差,张之洞内调军机大臣,实际是明升暗降。改制中所形成的十一个行政部的首席长官,满、蒙(古)贵族占七人,且均是要害部门,汉人之势大绌。清政府还通过机构改革,把一些重要事权收归中央,通过新设的商部等加强中央政府的指挥权威。商部不仅在中央试图攫夺他部的职权,而且还要攫夺地方督抚的事权。巡警部成立并改设民政部后,在各地兴巡警,事权属巡警部,督抚居次要位置。度支部成立后,各省财政事件随时报部,各省官银号随时由部稽核。另外清政府制定一系列成文章程,如《内阁官制初议草案》、《钦定宪法大纲》、《内阁官制》、《内阁办事暂行章程》、《资政院官制章程》等等来达此目的。1911年裁撤军机处,成立了由庆亲王奕劻担任总理大臣的内阁。 ——鞠方安《中国近代中央官制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清末官制改革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官制改革的影响。 【答案】(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满洲贵族统治。 内容:通过人事调整,重满轻汉;增设机构,加强中央权威;以立法的形式加强皇族统治。 (2)影响:加重了满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导致立宪派离心,清政府空前孤立;客观上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得出,清朝大力削弱汉族地主官僚势力,强化满族统治,这会激化满汉矛盾;清末官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清朝摇摇欲坠的统治,进一步强化专制统治和中央集权,与立宪派要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近代民主政体背道而驰,导致清政府空前孤立;这一切都使汉族地主官僚和立宪派同情甚至倒向革命派,客观上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