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试题岳麓讲解
阶段性测试题四(必修一第六、七单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2013年3月,李克强在总理记者会上以此作为开场白。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世界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名称 《美利坚合 众国宪法》 《德意志 帝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 颁布时间 1787年颁布 1870年颁布 1954年颁布 制定机构 国会制定 国民议会制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特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君主专制是实立宪为虚 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评价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宣布自己为德意志帝国皇帝,4月帝国国会通过了《德意志帝国宪法》,故A、B两项排除;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故排除D项。故应选C。 2.(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 A.中共“一大”纲领 B.中共八大决议 C.《共同纲领》 D.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材料中“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说明这段文字材料应该出现在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之后,而且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存在。符合条件的只有C项,故选C。 3.(2015·盐城中学)1953年,一位美国记者记述:在(中国)东北的工业区,少数民族的人民在各种工业部门里工作,他们担任着经理、管理员以及技术人员或者一般的职务。在大规模的训练班里,少数民族工人被培养成熟练的技工,劳动模范之中有许多人来自少数民族。这主要说明( ) A.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得到复兴 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成效 C.少数民族地区向工业化迈进 D.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较好贯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从材料可以看出少数民族人员得到培训并且从事领导的职务,反映了我国真正的奉行了民族平等的政策,故选D项。A、B、C三项材料均未得到体现。 4.(2015·扬州中学)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D.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1954年宪法代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中国政治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社会性质的转变。故选C项。 5.(2015·嘉兴)1945年10月,在回答英国记者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下列制度设计中,集中体现毛泽东的论述的是( )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以及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获取能力。材料信息“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四大自由”表明体现其论述的制度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本题选D项。A、B、C三项与题干无关,俱排除。 6.(2015·衡阳)1954年9月,主持法律制定工作的彭真指出:在少数国家工作人员中还有这么一种思想,他们以为法律是只管老百姓或者只管“小人物”的,至于“大干部”、“大人物”,只要注意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够了,对法律遵守不遵守,是无关重要的……在此,他强调( ) A.领导干部也应自觉遵守法律 B.国家的法律政策还不完善 C.法律的推行遭遇了巨大阻力 D.当时国人法律意识很淡薄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释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据题干中 “他们以为法律是只管老百姓或者只管'小人物'”的等信息分析可知,彭真旨在强调领导干部也应自觉遵守法律,A项符合题意,其他各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7.(2015·福建四地六校联考)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接受台湾《中国时报》专访时说:“光是一个徐蚌会战(淮海战役)都是上百万人的伤亡,那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对马英九的说法,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马英九认为徐州会战的牺牲实在是不值得 B.马英九反对解放战争 C.马英九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 D.马英九认为历史的悲剧将再次上演 【答案】C 【解析】首先需要注意徐蚌会战是国民党政府对淮海战役的称呼。分析材料可以看到马英九反对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类似淮海战役的战争,主张用和平的方式和方法解决问题。联系各选项,本题应选C项,A、B、D三项说法明显错误。 8.(2015·临川一中月考)《领导者》一书中说:“‘然而他(指周恩来)在70年代初便看到要从根本上对中国的国际统一战线进行重建和扩大,还为当代中国的开放政策’奠定了基础。”作者认为周恩来此时的外交活动( ) A.开始突破意识形态界限 B.丰富了与亚非拉国家的建交原则 C.拓展了中国外交的领域 D.迈出了中国全方位开放第一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70年代重大外交活动。材料中的“国际统一战线进行重建和扩大,还为当代中国的开放政策奠定了基础”表明答案C项是正确的,其他的三项与材料内容的主旨不相符合。 9.(2015·唐山)1949年毛泽东指出:“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只把他们当作外国侨民待遇,但应予以切实保护。”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原则是( )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不结盟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答案】A 【解析】“另起炉灶”指的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符合“凡属被国民党政府所承认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及其所属的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在人民共和国和这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前,我们一概不予承认,只把他们当作外国侨民待遇,但应予以切实保护”的特征,A项正确。 10.(2015·南京摸底)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上世纪五十年代,亚非国家会议主要讨论的是朝鲜问题和越南问题,并没有提到中国的边界问题,也并不是由中国倡导,故A项错误;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处理的中苏关系,但并没有涉及边界问题,故B项错误;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故C项错误;1954年中国与印度为解决边界问题,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项正确。 11.(2015·盐城摸底)2013年12月2日,《环球时报》报道称“美方建议遵守中国(划定的东海防空识别区)要求,日媒恼火指责盟友‘背弃’”。20世纪70年代,在中美日关系上美国曾有过同样的“背弃”并引起日本“朝野震动”的举动。该举动是指( ) A.“乒乓外交” B.基辛格访华公报的发表 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乒乓外交”只是属于民间往来,不属于政府外交往来,故A项错误;基辛格访华公报的发表是1971年,符合题干中“20世纪70年代”时间,故B项正确;《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在1972年,其实早在1971年基辛格访华公报的发表已使日本“朝野震动”,故C项错误;《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时间是1978年,晚于中日建交时间,故D项错误。 12.(2015·沈阳二中)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请你为上述内容确定一个最为合适的标题( ) A.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中美关系的改善对苏联的影响 C.70年代的台湾问题 D.中国70年代的外交突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以及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说明当时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突破,故选D项。 13.(2016·德州)马里代表团副团长布巴卡·坎特在某次联大会议上指出:“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的胜利将是联合国的胜利,换句话说,是我们大家的胜利。我们将手挽手地继续在我们这一组织为人类的彻底自由和解放而进行的艰苦战斗中争取胜利。”出现布巴卡·坎特所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新中国在联合国中合法席位的恢复 B.美国被迫放弃了敌视中国的政策 C.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和觉醒 D.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众多国家的认可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信息,布巴卡·坎特所述现象是1971年中国回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大家的胜利”,即“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和觉醒”,故C项符合题意,A项排除;B项“放弃”不符合史实,D项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排除两项。 14.(2015·江西红色六校联考)二战后两极格局的一些特征实际上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就已经形成。在如何划分欧洲势力范围问题上,美英所代表的西方和苏联在雅尔塔达成了所谓的“巴尔干百分比”,即苏联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占有90%和75%的优势;英国(连同美国)在希腊占90%的发言权;南斯拉夫和匈牙利,苏联与西方平分秋色。“巴尔干百分比”的特征有( ) ①大国强权 ②两分天下 ③冷战对峙 ④美苏争霸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材料内容中并未体现出美苏两国的对峙和对抗问题,只是客观的表明了美苏在巴尔干地区的两分天下,并且这种分法并不是依据当地的自然、民族或是正常的需要而进行划分的,材料明显表明了是美苏两国大国强权政治的鲜明色彩。 15.(2014·信阳)有史学家估计:二战后联邦德国从 1949年起,人均获得140马克的补助,而民主德国却人均负债2500马克。下列因素可促成上述现象出现的是( ) A.参加“北约”和“华约”的时间不同 B.联邦德国率先加入欧洲煤钢联营 C.两国处于“冷战”格局的战略地位不同 D.两国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不同 【答案】D 【解析】“北约”和“华约”是二战后美苏主导下的政治军事集团,不涉及经济援助,故A项错误;欧洲煤钢联营于1951年成立,这与题干中时间“1949年起”不符,故B项错误;两国分别被美苏视为冷战的前沿,故C项错误;二战后初期,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欧洲国家,企图扶持和控制欧洲,联邦德国接受,而民主德国拒绝,因此出现上述现象,故D项正确。 16.如图所示海报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西欧实现了一体化 B.美国努力扶植西欧 C.欧洲重视提高妇女的地位 D.欧洲社会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答案】B 【解析】提取有效信息是“马歇尔计划”。该计划是1948年美国实行的扶植欧洲的复兴计划,故B项正确;西欧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走上一体化道路的,但“实现了”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C、D两项在图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17.(2015·崇义中学月考)据不完全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中,先后爆发87次战争。其间,29次在亚洲,26次在中近东和北非,17次在中、南部非洲,10次在中南美洲,5次在欧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战争爆发与民主化程度有必然的联系 B.小国间的矛盾是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 C.战争造就更多亚非拉民族国家独立 D.国际政治格局一定程度影响战争分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及其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指的是1945~1982年,这一时期正是美苏冷战时期。而战争多发的亚洲、中近东和北非地区,正是美苏激烈争夺的地区,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战争与民主的关系,故A项不准确;材料无法体现B、C两项说法。 18.(2015·通化一中)某时期国际战略格局被形象地概括为:“一个村子、两家姓(姓‘资’姓‘社’)、三大力量(美英等发达国、中苏等社会主义及亚非民族独立国)、四种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殖民地宗主国与新兴民族主义国家并存)。”这一时期我国面临的国策性课题不包括( ) A.如何奉行不结盟政策 B.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如何求得国际社会的承认 D.如何拓展国际活动空间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一个村子、两家姓”说明当时的国际格局应是两极格局,如何奉行不结盟政策作为国策性课题提出来应是在两极格局解体后。故选A项。 19.(2015·新疆联考)有学者认为: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华盛顿似乎准备接受中国内战共产党取得胜利的事实。1950年1月,杜鲁门总统重申了开罗和波茨坦宣言,即台湾被看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宣称他无意向已经失势的国民党当局继续提供军事援助。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 A.准备推行孤立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B.接受了中共取得胜利的既定事实 C.利用外交辞令掩盖其争霸的本质 D.不会阻止大陆政权解决台湾问题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1950年1月,杜鲁门总统重申了开罗和波茨坦宣言,即台湾被看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宣称他无意向已经失势的国民党当局继续提供军事援助”可知当时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停止向国民党提供军事援助,不会阻止大陆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故D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不仅表明美国“接受了中共取得胜利的既定事实”,更加强调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态度,B项表达不完整。故选D。 20.(2015·启东中学期初)据某史学著作:“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文中的“事件”是( ) A.华约组织建立 B.朝鲜战争 C.柏林墙修筑 D.古巴导弹危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的两极格局。材料所说的事件使毛泽东认为苏联害怕美国,而苏联认为中国企图让苏联进行核战争。1962年苏联偷运导弹到古巴,后被美国发现,美国对古巴进行了武装封锁,后来苏联从古巴撤走了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因此选择D项。华约组织的建立表明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排除A项;朝鲜战争中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与苏联的关系不大,B项错误;柏林墙是苏联指出民主德国修筑的,C项不正确。 21.(2015·山东模拟冲刺)1947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支持成立一个在联合国范围内的欧洲联合国”,美国还通过“欧洲统一美国委员会”的组织,支持欧洲联邦主义;丘吉尔号召建立“欧洲合众国”,却将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定位为“我们与他们在一起,但不属于他们之中”,要充当欧洲一体化的“朋友和监护人”。材料表明英美在欧洲联合上的主要分歧表现在 ( ) A.对马歇尔计划的落实问题 B.两国在欧洲联合中的地位问题 C.英美战时特殊关系维持问题 D.两国对战败德国处置态度问题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欧洲的联合。依据材料信息,美国支持欧洲联合,并且在美国的指导下完成。英国却主张不属于欧洲联合组织的成员,而是充当监护人。这表明两国在欧洲联合中的地位问题出现分歧,B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1945年二战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 22.(2015·沈阳二中)如下图,英国学者约翰夫·杰弗在《历史焦点》一书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的基本强国可以被看作构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结构,美国同时占据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根据下列强国的特质,a、b、c、d对应顺序准确的应该是( ) A.中国、欧盟、俄国、日本 B.俄国、欧盟、日本、中国 C.日本、俄国、中国、欧盟 D.欧盟、日本、俄国、中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依据所学知识,苏联解体后,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但中俄仍是制约美国的重要力量;而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应是美欧日和中俄美。分析选项,D项组合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项。 23.(2015·孝感)2011年3月20日,由利比亚内乱演变成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战争引起全世界人民对利比亚局势的关注。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当今世界( ) A.正义战胜了邪恶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C.呈现多极化趋势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以及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符合题意,故选B项。 24.(2015·邯郸)1970年3月20日,美国在国家安全决定第48号备忘录中正式宣布从韩国撤走一个师即缩减2万人的决定,并通知韩国方面。作为补偿,9月2日尼克松批准在五年内向韩国提供1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帮助韩国军队实现现代化。这反映出( ) A.美国撤走了全部在韩驻军 B.美国放弃了全球扩张战略 C.美国用军援取代在韩驻军 D.美国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战后美国的政策。二战后,美国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亚洲的韩国是其重要伙伴和基地之一。但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实力下降,不得不调整在全球的政策,为确保在欧洲的利益和安全,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在韩国撤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故选D项。 25.(2015·湖北联考)2014年7月15日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五国领导人围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主题,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国际政治安全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成果。下面对于“金砖国家”理解正确的是( ) A.巴西、印度、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 B.中国随着国力的增强可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C.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使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 D.“金砖国家”是一个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关系和国际组织。A项说法不准确,巴西、印度、中国三国中只有中国是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极;C、D两项说法错误。故选B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4分,27题10分,28题14分,29题12分,共计50分) 26.(14分)(2015·泰州)201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1)美国宪法“将……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结合史实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加以说明。(4分) 材料二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2)根据材料二,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3分)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思想?(1分)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3分) 材料四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目前中国的这种“特殊的民主”?(3分) 【答案】(1)宪法规定,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2分);同时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2分) (2)中国政治民主建设借鉴了英国代议制、内阁制、政党制度的一些合理因素。如: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均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国家政府机关向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实行政党制度等。(3分) (3)思想:以法制保障人民民主。(1分)实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通过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3分) (4)认识: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主的合理成分;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社会主义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内涵;社会主义民主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每点1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 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者,革除中央政府之专制政治、顽固人物,而易以新政治、新人物也。今则中央政府之已革去者,不过大清帝国四字而已。革命之起,起于地方。革命之终,亦终于地方。中央政府既未经事实上之改造,更未受思想上之淘汰,而遂标榜革命成功,是失败耳,何成功之有!故此次之革命,非能革去恶政治也,所革去者仅满洲皇室之主权耳,专制腐败犹旧也。呜呼! ——戴季陶《失败之革命》 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这一弊端的看法。(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自古以来政治建设的发展趋势,并分析阻碍这一趋势的主要因素。(6分) 【答案】 (1)弊端:仅推翻清王朝,没有根除封建思想。 看法:出现这一弊端是由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的;表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仅局限于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而未能从思想上进行革新。(4分) (2)特点: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趋势:由专制统治逐渐走向民主政治。 因素:社会性质;统治阶级所代表的利益;人们的思想状况。(6分) 28.(14分)(2015·长春十一中)在20世纪近一半的时间里,冷战不仅塑造了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卷入冷战国家的发展。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定意义上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兴起和它们之间的冷战是现代世界历史的必然。在这历史演进过程中,就国际体系构造而言,冷战来自19世纪期间开始、并且愈益加速的国际权势分布的极化趋势。人口、经济技术、自然资源和地缘政治等几大方面的要素作为深层原因,两次世界大战作为极其有力和急剧的催化剂,造就了几个世纪里世界政治的头等重大事态之一,那就是现代国际体系传统中心欧洲的权势迅速衰落,“侧翼大国”美苏的权势勃然兴盛。另一方面,美苏冷战还在相当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史:从列宁对威尔逊,到斯大林对罗斯福,日后美苏冷战的一个基本动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包括国际政治观)的摩擦、抵触和对立,都显得至关紧要,尽管它们并非唯一的动因,而且并不总是排斥两国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达成妥协和进行协调,甚至形成对世界命运头等重要的战时同盟。然而,意识形态对立与基本地缘政治环境中的超级大国利益竞争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决定性地促成了美苏冷战。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材料二 1993年年末,比尔·克林顿曾脱口而出地说:“啊,我想念冷战。”确实,二战后美苏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有一个美国人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于美国这样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只有外部的各种挑战可以使它团结起来。”“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现在看来仿佛是一种奇思异想,许多美国人在50年代和60年代把两种制度的竞赛锁定为一种显示优越性的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受到苏联挑战的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找到了帮助那些受压制者的‘国家安全’的理由。”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据材料一,概括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2分)从经济运行模式的角度看,冷战的实质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冷战的后果”为主题进行论证。(10分)(要求:观点明确;思维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以内。) 【答案】(1)原因:美、苏势力的增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2分,每点1分。)实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对立或两种经济体制的对立。(2分) (2)一方面,冷战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危害。 史实: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德国分裂;古巴导弹危机;核军备竞赛;世界处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下。 另一方面,冷战客观上有积极的作用。 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凝聚力;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冷战为一些国家的发展提供机遇:日本、西欧得到美国的扶持和发展机遇;中国得到了 苏联的支持,巩固了政权。冷战对美国有积极作用:促进美国内部的团结;促成了美国人登上月球;促进了美国经济制度的改革。 总之,冷战既给世界造成危害,又有一定的客观积极作用。(答到此点可以加1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0分,其它观点言之有理,证之有据,可酌情得分。) 评分标准: 第一档:(6~10分)有两个明确的观点(或整合为一个观点),(各2分或4分)并分别用两个以上史实来说明,(4分,每一史实1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分) 第二档:(4~6分)有一个方面的明确观点,并有两个以上的史实说明。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如两档史实与观点无逻辑关系的,扣除该史实分数。 第三档:无明确的观点,罗列一个史实给1分,最多4分。 【解析】本题考查战后国际关系。(1)第一小问抓住信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兴起”“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包括国际政治观)的摩擦、抵触和对立”“基本地缘政治环境中的超级大国利益竞争等”归纳;第二小问注意条件限制“经济运行模式”实际是回答冷战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即经济模式的对立。(2)本问考查冷战的影响。考查的方式是短文写作,实际上是评价冷战。我们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阐述。一方面应该段落化、条理化,每一段中心思想要明确。另一个方面,不能和语文作文那样强调文采,只要言之有据,层次分明即可。 29.(12分)(2015·湖北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结盟政策的提出首先出于印度国家安全的需要。1958年12月9日 ,尼赫鲁在印度议会里说:“每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首先考虑的就是它自己的安全……安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人们通常认为安全是由军队保护的,那只是对了一部分,同样正确的是,安全可以通过政策来保护的。一项同其他国家友好的审慎政策比任何其他东西更能保证国家的安全。” 尼赫鲁认为“不结盟是根据我们最佳判断做出的唯一选择”,它能够保障印度的安全。因为不结盟能使对立的任何一方找不到攻击印度的理由,相反,对立的双方为争取中立的印度容易产生相互竞争,而这种“大国间的相互竞争是使印度免于遭受进攻的最有效保证。” ——《尼赫鲁执政时期印度对美国政策》 材料二 1961年印度出兵收复被葡萄牙(北约成员国)占领几百年的果阿,在印度付诸行动之前,美国国务院就劝道:“使用武力收复果阿,有损印度的形象,违背了其外交政策。”但同时,美国也没有维护其盟国葡萄牙,而是认为“北约的任何成员掺和此事,将使事态变得更加严峻,无益于解决问题”,主张与葡萄牙“划清界限”。印度用武力收复果阿之后,虽然引起美国国务院和媒体的谴责,但当印度对美国的态度表示愤怒时,美国就软下来,并解释这只是迫于国会和美国民众的压力。 ——摘编自《在利益、理念与平衡间的选择 ——印度的不结盟原则与美国的印度政策 (1947~196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尼赫鲁时期印度外交政策的特点及国际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在果阿事件中对北约盟国葡萄牙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葡萄牙的态度与印度当时的外交政策有何联系?(6分) 【答案】(1)特点:维护印度国家安全,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争取国家利益最大化。(2分) 背景:美苏形成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二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取得了独立地位。(4分) (2)态度:不支持葡萄牙。(2分)联系:由于印度不与任何大国结盟,说明其不与苏联结盟,而如果美国支持葡萄牙,那就有可能导致印度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而发展与苏联的关系。(4分) 【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合理解读,并综合分析、归纳。(1)第一小问要从材料信息来看,印度积极主张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即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以此来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第二小问中国际背景要结合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与国际形势去分析。战后建立的是美苏两极世界格局,美苏争霸,美苏冷战,随着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为不结盟运动提供了条件,不结盟运动是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反对美苏霸权,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 (2)第一小问的态度明显不支持葡萄牙。第二小问的联系可从印度不结盟,独立于两大阵营之外,如果支持葡萄牙有可能使印度靠向苏联,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本质上是为了美国的整体利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