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语文课件《天净沙 秋思》 (13)_苏教版(2016)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曲牌名 题目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近体诗 绝句 律诗 词 曲 散曲 戏剧 小令 套数 (唐) (宋) (元) 文学常识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 人。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曾任江浙行省 务官。一生写了120多首散曲,其中《秋思》堪称 “叹世”之作中的代表。被人称为“元曲四大 家”之一,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 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 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 不志,困窘潦倒一生。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 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 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作者简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天涯。 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两遍,用自 己的语言来描述这首小令的画面。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 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 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 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 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 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 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请你想象画面,给这首小令另拟 一个标题。 如:断肠人秋旅图、深秋郊野独行图...... 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物? 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 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 凉的景象。 你能为这三句诗拟一个小标题吗? 如:凄苦羁旅图、深秋郊野晚景图...... “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 中有何作用? 这一句为全篇主旨所在,卒章显志,表 达了天涯沦落之人想起家乡时肝肠寸断的凄 苦之情。 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 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 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 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 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魄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 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 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 出了游子羁旅之悲。 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 象的,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 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 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化景语 为情语,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大家想一想,这首小令表达了 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 物的描写,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 心情。 这首小令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 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 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 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 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 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 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 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 成鲜明对照。 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 点? 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 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创 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 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 (白描),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个形象9个小景, 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 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 从课外阅读的古诗词中找到一 些如《天净沙•秋思》一样采用意象 并列写成的诗句?并说说这样写的 好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