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6)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 唐子畏墓志并铭 [明]祝允明 子畏死,余为歌诗,往哭之恸。将葬,其弟子重请为铭。子畏,余肺腑友,微子重且铭之。 子畏性绝颖利,度越千士。世所谓颖者,数岁能为科举文字,童髫中科第,一日四海惊称之。子畏不然,幼读书,不识门外街陌,其中屹屹,有一日千里气。不或友一人,余访之再,亦不答。一旦,以二章投余,余亦报以诗,劝其少加弘舒,久乃大契。然一意望古豪杰,殊不屑事场屋。 其父德广,贾业而士行,将用子畏起家,致举业,子畏不得违父旨。父没,即墐户绝交往,亦不觅时辈讲习,取前所治毛氏诗,与所谓四书者,讨拟议,只求合时义。戊午,试应天府,录为第一人。己未,往会试。时傍郡有富子,亦已举于乡,师慕子畏,载与俱北。既入试,有仇富子者,抨于朝,言与主司有私,并连子畏,同讯于廷。富子既承,子畏不复辩,与同罚,黜掾于浙藩。或劝少贬,子畏大笑,竟不行。放浪形迹,翩翩远游。 其学务穷研造化,出入天人之间,将为一家学,未及成章而没。其于应世文字、诗歌不甚措,意谓后世知不在是,见我一斑已矣。奇趣时发,或寄于画,下笔辄追唐宋名匠。既复为人请乞,烦杂不休,遂亦不及精谛,不以一时毁誉重轻为趣舍。子畏粪土财货,或饮其惠,讳且矫,乐其菑,更下之石,亦其得祸之由也。气化英灵,大略数百岁一发钟于人,子畏得之,一旦已矣,此其痛宜如何置?有过人之杰,人不歆而更毁;有高世之才,世不用而更摈,此其冤宜如何已? 唐氏世吴人,居吴趋里。子畏母丘氏以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日生子畏,岁舍庚寅,名之曰寅,初字伯虎,更子畏。卒嘉靖癸未十二月二日,得年五十四。子畏罹祸后,归心佛氏,自号六如。治圃舍北桃花坞,日般饮其中,客来便共饮,去不问,醉便颓寝。 (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余访之再 再:两次 B.同讯于廷 讯:受审问 C.讳且矫,乐其菑 菑:通“灾” D.人不歆而更毁 歆:追求 解析:选D 歆:羡慕。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子畏参加科举考试,主要是出于父亲的教导,在发生了科场案之后便远离科场。 B.很多人向唐子畏求画,他便来不及精心构思,也不在意别人的一时毁誉。 C.作者认为唐子畏是几百年一遇的才子,却不能为世所用,对其遭遇充满深切的同情。 D.作者在唐子畏去世之后,写诗深情悼念,又因为唐子畏弟弟的请求,才写了这篇墓志铭。 解析:选D “又因为唐子畏弟弟的请求,才写了这篇墓志铭”错误,从文章第一段末尾可以看出,即使没有唐子畏弟弟的请求,作者也会写这篇墓志铭。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时傍郡有富子,亦已举于乡,师慕子畏,载与俱北。 译文: (2)治圃舍北桃花坞,日般饮其中,客来便共饮,去不问,醉便颓寝。 译文: 参考答案:(1)当时邻郡有一个富家子,也已经在乡试中中了举人,仰慕唐子畏,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用车辆载着唐子畏和他一起北行。(关键词“举”“师慕”“北”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在房舍北边的桃花坞修了园子,每天在其中畅饮,客人来了就一同饮酒,离开了也不过问,醉了就躺下睡觉。(关键词“治”“去”各1分,状语后置1分,句子大意1分) 4.唐子畏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4分) 答: 解析:此题问的是唐子畏是个什么样的人,答题的落脚点就应该在唐子畏的性格、能力(才华)、品格等方面。考生要逐段提取概括他的行为事迹,从中提炼出答案要点。第一段没有提及唐子畏的行为事迹。第二段提到他天生聪颖,才华出众,然而一心仰慕古之豪杰,对科举之事很是不屑。第三段提到他由于父亲的缘故而去考取功名,在发生了科场案后不留恋功名,欣然远行。第四段提到他作画不在意别人的一时毁誉,看轻财物。最后一段提到他日日饮酒的潇洒不羁。从这些内容中分点概括出答案即可。 参考答案:才华出众,一心慕古,不恋名利,潇洒不羁。(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唐子畏去世了,我写了挽诗,前往吊唁哭得非常悲痛。将要下葬的时候,他的弟弟唐子重请求我写一篇墓志铭。唐子畏,是我发自内心结交的朋友,即使没有唐子重的请求,我也会写这篇墓志铭的。 唐子畏天生非常聪明,气度超过许多读书人。世上所说的聪明人,几岁就能写科举应试之文,童年中科举,一日之内四海皆惊,人人都称赞他。唐子畏不是这样,他幼年读书,不认识家门外的街道,内心志向高远,有一日能行千里的气象。他不喜结交任何人,我曾经拜访过他两次,他也不回访(我)。后来有一天,他送我两首诗,我也用诗回复他,并勉励他稍加扩展胸怀,时间长了我俩在感情上非常投合。然而他一心仰慕古之豪杰,一点儿也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 他的父亲唐德广,以经商为业却有士人的德行,想要依靠唐子畏光耀门楣,要求他参加科举考试,唐子畏不能够违背父亲的意思。父亲去世之后,就闭门杜绝所有的交往,也不寻求当时的知名人物指点,拿出先前所研究的毛氏诗,和所谓四书,反复演绎探求斟酌推敲,只求能够合于当时考试的要求。戊午年,到应天府参加科考,被录取为第一名。己未年,去京城参加会试。当时邻郡有一个富家子,也已经在乡试中中了举人,仰慕唐子畏,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用车辆载着唐子畏和他一起北行。入场考试之后,有一个人仇视这个富家子,向朝廷举报,说他与主管人员有私交,一并牵连了唐子畏,一起在朝廷上受审问。富家子已经承认了,唐子畏也不再辩解,和他一起被惩罚,贬为浙藩的属官。有人劝他稍微放下姿态去求情,唐子畏大笑,最终没有去求情。从此放浪形骸,欣然远行。 唐子畏做学问,一定深入研究自然万物,出入于天人之间,将要成为一家独特的学问,却还没有来得及写成文章就去世了。他对于那些迎合世事的文字、诗歌不常写作,认为后世的人理解自己也不在于这些东西,它们只不过能表现出自己的一小部分罢了。时常生出些特别的情致,有时寄托在绘画上面,一下笔,就直追唐宋时代的名家。后来(画)又被他人讨要,烦扰错杂没完没了,于是又来不及精心构思,不因为一时的赞美批评重视轻视而决定画还是不画。唐子畏看轻财物,有的人享受他带来的利益,隐瞒事实甚至故意撒谎,乐于看到他遭逢灾祸,甚至落井下石,这也是他得祸的原因。自然灵气变为人杰,大概数百年才有一次聚集于人之身,唐子畏得到了,却也只是暂时的,这样的悲伤应该如何安置呢?有过人的才智,人们不仰慕他却要毁灭他;有超出世人的才华,世人不举用他却抛弃他,这样的冤情应该怎样结束呢? 唐氏世代是吴地的人,居住在吴地的趋里。唐子畏母亲丘氏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这一天生下唐子畏,这一年是庚寅年,给他取名叫寅,开始的时候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卒于嘉靖癸未年十二月二日,享年五十四。唐子畏遭遇灾祸之后,归心佛家,自号六如。在房舍北边的桃花坞修了园子,每天在其中畅饮,客人来了就一同饮酒,离开了也不过问,醉了就躺下睡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8分) 怀庆府推官刘君墓表 归有光 刘氏之先,自大梁来居华亭,曰亨叔。亨叔生仲礼,始徙上海。仲礼生庆;庆生四子。长曰铣,次曰钝。铣坐法,被系京师。钝阴乞守者,代其兄,令出得一见家人而归死。钝既系而铣归,绐其父母云:“钝死,己得赦归。”钝久系而其兄不至。京师士大夫皆知其冤,为馈食饮。久之,赦归。家人惊以为鬼物,母泣曰:“儿馁欲求食,吾自祭汝,勿怖吾也。”钝具言不死状。乃开门纳之。铣仓皇从窦中逸去,遂不知所之。 君自少举止不类凡儿。嘉靖四年,中应天府乡试。先是,其所亲有诬害君者,及君得举,则又曰:“吾固称德资聪明,今果然矣。”君益厚遇之。上海俗奢华,好自矜眩。君独闭门读书,虽兵阵、风角、占候之书,皆手自抄写。时从野老散发箕踞乐饮,不自表异。计偕还,渡江,登秣陵诸山,呼古人名,举酒与相酬,不醉,不止也。嘉靖某年,选调怀庆,先太守已迁去,会中使衔命,降香王屋山。民苦供应,多逃亡。君摄守,能以权宜办济,使者告成事而去。君尝虑囚,一女子呼冤,君察其诬,系狱已二十年,遂出之。武陟富人,以女许巨室,因借其资,以致大富。而婿家后贫,遂结诸豪为证,欲离婚。君责令归其女,而疑富人家多女婢,即归,恐非真女。乃问有老妪,尝识其女面有黑子。已而果非真女。君怒,欲按籍其家,竟以其女成婚。君为人宽和,至持法,虽宗室贵人请乞,不能夺也。 寻以病去官。至淮阴道卒。临卒于邑,曰:“吾始与唐元殊饮酒欢呼,宁知有今日耶?我死于此,无亲知故人为诀。男未成,女未嫁,负用世之志而不施,命也夫。”时嘉靖某年月日,年四十有九。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铣坐法,被系京师 系:囚禁 B.铣仓皇从窦中逸去 逸:逃跑 C.上海俗奢华,好自矜眩 矜:夸耀 D.虽宗室贵人请乞,不能夺也 夺:剥夺 解析:选D 夺:强行改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为了让坐牢的兄长和家人见上一面,刘钝暗中请求看守让自己代替兄长,让兄长归家,谁知其兄竟一去不归。 B.上海的风俗奢侈浮华,但刘钝却不受影响,常常闭门读书,即使是兵阵、风角、占候之类的书籍他也亲自抄写。 C.武陟县某富人把女儿许配给世家大族,后因对方家贫而想解除婚约,刘钝得知后,责令他把女儿送回家,再择时成婚。 D.刘钝临终之时,叹息自己没有与亲朋好友诀别,儿女都还未成家,自己虽然有用世之志,却未能施行,真是命运使然啊。 解析:选C “刘钝得知后,责令他把女儿送回家,再择时成婚”错。原文“责令归其女”是说刘钝责令他把女儿嫁给对方,而非“责令他把女儿送回家”。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钝既系而铣归,绐其父母云:“钝死,己得赦归。” 译文: (2)君摄守,能以权宜办济,使者告成事而去。 译文: 参考答案:(1)刘钝被囚禁后刘铣得以回家,刘铣欺骗他的父母说:“刘钝已经死了,自己获得赦免回来了。”(关键词“系”“绐”“得赦”每译对一处得1分,译对大意得1分) (2)刘君代理太守,能因事变通把事情办成功,使者办完事情后离去。(关键词“摄”“权宜”“济”每译对一处得1分,译对大意得1分) 8.刘钝有哪些优秀的品格?请简要概括。(4分) 答: 解析:人物的品格可从传主的事迹中分析归纳出来:刘钝替兄坐牢——爱护家人;对诬害他的人更加厚待——宽容待人;平时闭门读书,不少书都亲自抄写——勤奋好学;放出受冤女子——秉公执法。 参考答案:爱护家人,宽以待人,勤奋好学,秉公执法。(每点1分) 参考译文: 刘氏的祖先,从大梁迁来居住在华亭,名叫亨叔。亨叔生下仲礼之后,才迁到上海。仲礼生下刘庆;刘庆生了四个孩子。长子名叫刘铣,次子名叫刘钝。刘铣因犯法获罪,被囚禁在京城。刘钝暗中乞求看守的人,代替他的兄长(被囚禁),让兄长出去得以见一下家人然后回来受死。刘钝被囚禁后刘铣得以回家,刘铣欺骗他的父母说:“刘钝已经死了,自己获得赦免回来了。”刘钝长时间被囚禁而他的兄长一直不到。京城的士大夫都知道他的冤情,给他送吃的喝的。过了很久,刘钝被赦免回家。家人很惊恐,认为他是鬼,他的母亲哭着说:“孩子你饿了想要饭吃,我亲自去祭奠你,你不要吓唬我。”刘钝详细地告诉母亲他没有被处死的情况。(母亲)才开门让他进来。刘铣仓皇地从小门中逃出去,之后就不知他到哪儿去了。 刘君自小举止就不同于一般的小孩。嘉靖四年,参加应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在此之前,刘君所亲近的人中有诬害刘君的,等到刘君中举后,那个人就又说:“我本来就说他品行好资质聪明,现在果然如此啊。” 刘君更加厚待他。上海风俗奢侈浮华,百姓喜好自我夸耀。唯独刘君闭门读书,即使是排兵布阵、占卜、根据天象预测吉凶的书,都亲手抄写。经常跟随村野农夫披头散发、两腿前伸坐着高兴地喝酒,从不表现出与众不同。赴京参加会试后回乡,渡江,登上秣陵诸山,呼喊古人名字,举起酒杯与人相互敬酒,不醉不休。嘉靖某年,选调到怀庆,以前的太守已升官离去,适逢宫中派出的使者奉命到王屋山烧香。百姓为供应所苦,大多逃走了。刘君代理太守,能因事变通把事情办成功,使者办完事情后离去。刘君曾经审查记录囚犯的罪状,一女子喊冤,刘君查明她是被诬陷的,她已被囚禁在狱中二十年了,刘君于是把她放了出去。武陟县的富人,把女儿许配给世家大族,因借对方的钱财而变得非常有钱。但是女婿家后来贫穷,富人于是勾结地方豪绅作假证,想要解除婚约。刘君责令他把女儿嫁给对方,但怀疑富人家有许多婢女,即使嫁过去了,恐怕并非是他真正的女儿。就问一个老妇人,老妇人曾经见过那个女孩,说女孩脸上有黑痣。不久发现嫁过去的果然不是富人真正的女儿。刘君发怒了,想要查抄富人的家产,富人最终让他的女儿与对方成婚。刘君为人宽厚谦和,对于执法,即使同族的人或有权势的人请求他,也不能强行改变他的意志。 不久(刘君)因病辞掉官职。在淮阴道上去世。临死时在县邑,说:“我起初与唐元殊饮酒欢呼,哪里知道会有今天呢?我死在这儿,没有亲戚朋友来诀别。儿子没有成婚,女儿没有出嫁,自己肩负治理天下的志向却没有得以施行,这真是命运啊。”当时是嘉靖某年某月某日,享年四十九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