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漳州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漳州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起源于中华黄河流域,是华夏文化的代表。汉字在发展中不断向其他文化传播,传向境内少数民族地区,传向域外其他国家。汉宇的传播分三种情况:一是汉字记录的汉语文献跨文化流传,或者在跨文化环境中用汉字生成汉语文献;二是借用汉字记录别的语种,从而形成准汉字外语文献;三是受汉字影响而新创本民族文字,从而形成类汉宇外语文献。从汉语汉字,到外语准汉字,再到外语类汉字,也可以看作汉字传播的三个阶段。 以东亚和东南亚而言,通常认为汉字在两汉之际已经传入朝鲜,长期作为朝鲜官方规范文字,公元4世纪前后朝鲜人民创造出“乡札”“吏读”“口诀文字”三种书写形式,主要以汉字转写来记录朝鲜语,到公元15世纪才模仿汉字笔画创制出自己的字母文字“谚文”。1784年在日本九州出土“汉委奴国王”金印,又曾出土新莽时期的货币,说明两汉时期汉 字也已传入日本。日本奈良时代的《万叶集》完全用汉字记录,还有日本借用汉字时的“音读”和“训读”,利用汉字形体创造的“片假名”和“平假名”,都体现了汉字传播的渊源。在越南的历史上,越语和汉语长期并行,而汉字是唯一的官方文字,越南古代的历史文化资料都以汉字书写。直至1I世纪,越南人才借鉴汉学的造字方法并利用汉字的形体元素创造出自己的民族文字“喃字”。 在中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都直接使用汉语汉字,也有不少民族借用汉字或受汉字影响而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如白族的白文、纳西族的东巴文、党项族的西夏文、契丹族的契丹文、壮族的壮文、侗族的侗文、水族的水书等,其文字形体和造字用字方法都或多或少受到汉字影响。如记录壮语的古方块壮字就是唐宋时期壮族人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根据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创造的,宋代学者庄绰《鸡肋篇》、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提及广西有种土俗字,其实就是古壮字。 可以说,汉字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在东亚东南亚汉字文化圈、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汉字已经成为世界共同珍视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各国进一步增进文化认同、加强交流合作、谋求 ·12· 共同发展的重要纽带。随着中国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汉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将越来越大。 汉字从远古发展至今,其历史生命力、文化创造力、超常表现力、民族凝聚和路文化影响力举世瞩目,足以今中华儿女引以为自豪,并充满文化自信。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汉字担负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开启现代文化和走向国际化大门的钥匙。正如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所言“汉字数千年来持续发展并沿用至令,成为世界语言文字发展史上的奇迹。其独特的结构特征、丰富的文化内涵、悠久的使用历史、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蕴含着一系列理论课题和巨大的理论价值。”汉字及其蕴含和附带的各种文化元素在新时代依然生机勃发,魅力无限! (摘编自李运富《中国汉字魅力无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字从诞生之日起就随着华夏文化的传播,传向境内少数民族地区和域外国家。 B.由直接使用汉字到受汉字影响新创本民族文字,其他文化受汉字的影响不断变化。 C.汉字汉代时就传入朝鲜和日本,11世纪才传入越南,说明汉字并非同时传入域外。 D.国内少数民族都是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受到汉字的影响,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列举汉字在朝鲜、日本和越南传播的例子,阐述了汉字在域外传播的状况。 B.文章从域外和境内两方面具体阐述了汉字的传播状况,有理有据,层次清晰。 C.文章以宋代两学者著作的有关内容来说明汉字是壮族创造自己民族文字的基础。 D.文章既有对汉字传播及其影响的阐述,又有对它在新时代依然魅力无限的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文字或多或少受到汉字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的文化与我国的关联。 B.汉字在历史上曾作为越南唯一的官方文字,其历史文化资料都以汉字书写,可见汉字对越南的影响之深。 C.国人之所以充满文化自信,是基于汉字在新时代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以及在现代文化与国际交流中的作用。 D.中国汉字的魅力,可以从它的结构特征、文化内涵、使用历史以及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来认识和研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不断加强。各行各业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贸易合作中不断寻找竞争优势,拓展海外市场,挖掘新的增长点。一带一路相关话题在微博上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一带一路”为关键词的博文达到1526771条,其感 中网友最关注的是什么呢? 关键词 提及量/条 占比 中国 456628 29.91% ·12· 区域 68819 4.51% 板块 67867 4.45% 股票 40075 2.62% 基建 31780 2.08% 产业 18286 1.2% 机遇 17888 1.17% 国企 15621 1.02% 贸易 11821 0.77% 东盟 10037 0.66% 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国,关键词搜索量稳居第一。 区域、板块、股票、基建等也成为投资者们搜索热词。 (摘编自《一带一路把握概念投资热点,最受网友关注的关键词T0P10》,新浪财经2017年5月12日) 材料二: 连接历史与未来,沟通中国和世界。“一带一路”被誉为“几十年来由一个国家发起的最广泛、最全面的国际性经济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则是三年多来由官方主办的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目前已经有2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与会,参会代表将达1200多人。外媒关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背后还是对借助论坛推动经济更加平衡、协调、联动发展的深情期待。 “一带一路”把世界的机遇变为中国的机遇,也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三年多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有近40个国家与中国商签了“共建合作协议”,国际产能合作也拓展到近30个国家。截至今年1月,3年多来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已高达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这也吸引着国外媒体。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黑天鹅”频飞的2016年,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稳定器”,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今年一季度,外界最为关注的中国GDP增速最终定格在6.9%,创近6个季度新高。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经济拉动世界发展,当然会为全球媒体关注。 (摘编自李盈《缘何国外媒体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南方网2017 年5月3日) 材料三: “一带一路”关于领导机制、整体规划、协调保障、资金筹措等顶层设计内容,为国家形象建构的整体设计和宏伟蓝图提供了新方案。自上而下,新系统显著增强中国国 ·12· 家形象建构的政府间力量。中国不断与各国政府签订多种务实性伙伴关系,展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式各异的务实合作。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合作伙伴的满意度、配合度和宣传点将成为中国国家形象建构新系统的重要支点。事实上,每一次合作的达成,都实质性推动国家形象建构的落地实施。自下而上,新系统激发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民间力量。“一带一路”一系列民心工程为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新贡献,各国人民获得感的跨国传递丰富了中国国家形象的现实建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多搞一点早期收获,让有关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收益高、可持续性强和互惠互利的项目,能够促发沿线民众主动自发的口口相传,形成以点带面、从线到片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路径。 (摘编自秦龙等《“一带一路”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求是网2019年7月10日) 4.下列对“一带一路”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国,关键词搜索量稳居第一,说明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 B.“一带一路”搭建国际性经济合作的平台,带动各国经济发展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也给中国带来了发展机遇。 C.“一带一路”建设中,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让有关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可以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 D.“一带一路”宏观的顶层设计与微观的项目实施相结合,造福各国民生的同时也实践了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新系统。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后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区域、板块、股票、基建等成为投资者的搜索热河,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及相关的经济活动存在着大量的投资空间。 B.材料二阐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引发外媒关注的原因,材料三论述“一带一路” 对中国建构国家形象的作用。, C.中国以及与中国商签了“共建合作协议”的国家共同投人巨额资金,所实施的一系列项目为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 D.“一带一路”顶层设计的内容,既能够增强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政府间力量,也能够激发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民间力量。、 3.“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什么能吸引外媒的关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题。 红薯飘香 金意峰 那是一个荒年。百亩良田颗粒无收,蛇鼠虫豸四散逃逸,村民挖空心思构筑自家的粮仓,连平时最关心的游行批斗活动也偃旗息鼓了。 县里别村的农民兄弟雪中送炭,运来了满满几卡车红薯。我和大哥把一筐红薯抬回家时,三弟的眼睛都放出光来了。 ·12· 奇怪的是,没有大白米吃,我们三兄弟吃红薯照样吃得兴高采烈。那年大哥十四岁,我十岁,三弟八岁。我们边吃边比赛放屁。看谁放的屁响。浓酽的“红薯屁”在屋子里飘荡时,我们忍不住接二连三地打出几个幸福的饱嗝。 但是有一天爹把我们叫到柴房,手一指。我们傻眼了。筐里的五十斤红薯少了四分之一。可以预见的是,照这样的速度,接下去少的将不是四分之一,而是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爹阴沉着脸咳嗽一声,说:“几个根,往后的日子长着呢,咱得悠着点。 ” 我们家有三个根。大哥叫木根,我叫水根,三弟叫土根。 三个根咬着嘴皮子,不吭声。 红薯快吃完的那几天,爹和娘离开了家,据说去江苏老舅家借粮。 他俩一走,三个根就放了羊。 我们手里攥着弹弓,在屋前屋后转来转去,开始惦记天上的鸟。 很快我们在隔壁杜家院子里的槐树上发现了一只竹筐。这只竹筐像一只硕大的鸟笼一样挂在一根粗大的枝丫上。 杜家的成分一直很可疑,听说是富农,因此尽管还未等到挨斗,这家人平时已像惊弓之鸟,很少抛头露面。此刻,看到杜家门扉紧闭,三个根轻巧地翻过了矮墙。 大哥让我们等在树下,他上去。大哥贼头贼脑地把筐里的东西往口袋里塞,又飞快地溜下树。 “回去,快,别让三朵花看见。” 三朵花就是杜家的三个丫头:梅花、兰花、菊花。 三朵花长得虽细瘦,但每一个都伶牙俐齿,三个根不是她们的对手。 到家后大哥把东西掏出来,是红薯。原来挂在槐树上的筐里面装的是红薯。 大哥说:“还有好多呢,不敢再拿了,那可是人家的口粮啊。” “这是不是偷?”我问。 “有什么办法,总不能饿肚子。”大哥说。 第二次是我上的树。三弟年纪小,不让他上。 我们偷红薯竟然偷出了瘾。只要肚子一饿,我们就会又痛苦又甜蜜地把目光转向那只挂在杜家槐树上的竹筐。奇怪的是我们下手的机会竟然很多。杜家的油漆大门吱嘎一关,我们立刻兴奋得像三只花果山上的小猴。 不过有一天大哥发现了问题。他有点疑惑。他说:“我们这样偷来偷去,那筐里的红薯怎么会一点都没减少?他说,上星期我数过的,一共十二只,今天我又数了一遍,居然还是十二只。他说,一定是杜老六每天都往筐里添红薯,杜老六这个人是不是有点老糊涂了?竟然不知道有人在偷他家的红薯。” 不知为什么,我们开始窥视杜老六一家的日常生活。马上我们发现他们在院子里走动、说话、看书、扫地、晒被子……和别人没什么两样。 倒是我们三个根有时会遭遇尴尬。那多半是在路上与杜老六相遇。尽管杜老六总是客气地笑笑,我们仍然感到惴惴不安。如果身边的闲人不多,我们就会心虚地喊他一声:六叔。 时光飞逝。大哥后来做了村里的村主任。三弟去西北大学读书。我也在度过了三年军营生活之后,光荣复员了。记得我回村第一个闪过的念头竟然是去看看杜家的那棵老 ·12· 槐树。或许是因为老槐树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更不可思议的是,我突然迫切地希望自己与杜家的人面对面地站在一起。 回村那天,大哥已到村委会上班去了。杜老六发现了我,汗涔涔的脸上笑吟吟的。“你是季家的水根吧,几年不见,长壮实啦。” 我说:“六叔,你的身体也不错,跟从前一样结实。” 杜老六笑了,“老了,终归是老了点,梅花兰花菊花都嫁人了,还能不老?” 我开始用眼睛瞄那棵槐树。槐树上还挂着那只竹筐,像当年那样轻轻地晃荡。我有点激动。 “六叔,我有点难为情地说,小时候我们三兄弟实在太不懂事了,三天两头偷您挂在树上的红薯……” 杜老六眨了眨眼,嘿嘿地笑。他说“你以为你们三兄弟做的事躲得过我的眼睛?我早知道了。话说回来,那时候穷,加上自然灾害,大伙儿都过得不容易,我和三个闺女胃细,也吃不了那么多的红薯,又不敢送过来,怕扫了你们的面子……” 我的眼睛忽然湿润了。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荒年良田颗粒无收,村民挖空心思构筑自家的粮仓以及兄弟吃红薯的情节,交代了小说发生的背景,为下文故事的展开张本。 B.小说善于在细微处写人,文中多次写到杜老六的“笑”,表现他既有性格温和、心地善良的一面,又有巧于心计狡黠的一面,人物形象饱满。 C.“我迫切地希望与杜家的人面对面地站在起”一句,表现了“我”复员回村后内心越发强烈的愧疚感和感激之情,急于向他们表达的心理。 D.小说题目“红薯飘香”,既指故事所述饥荒年代红薯给“我”留下的美好记忆,也蕴含对杜老六暗中给他们兄弟送红薯这种真情善意的赞美。 8.小说是怎样叙述故事的?这样叙述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以杜老大的话揭开真相为结尾,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子通东海丞人也少贫贱以鱼猎为事居乡里见班白提挈者必代之性好施惠家无蓄积隋大业末,有贼帅左才相,自号博山公,子通归之,以武力为才相所重。有乡人陷于贼者,必全护之。时诸贼皆残忍,唯子通独行仁恕,由是人多归之,未半岁,兵至万人。才相稍忌之,子通自引去,因渡淮,与杜伏威合。寻为隋将来整所败,子通拥其余众奔海陵,得众二万,自称将军。 初,宇文化及以隋将军陈棱为江都太守,子通率师击之。南尚求救于沈法兴,西乞师于杜伏威,二人各以兵至,伏威屯清流,法兴保杨子,相去数十里间。子通纳言毛文深进计,募江南人诈为法兴之兵,夜袭伏威。伏威不悟,恨法兴之侵已,又遭兵袭法兴。二 ·12· 人相疑, 莫敢先动。子通遂得尽锐攻陷江都,陈棱奔于伏威。子通入据江都,尽房其众,因僭即皇帝位,国称吴。 丹阳贼帅乐伯通率众万余来降,子通拜尚书左仆射。更进击法兴于庱亭,斩其仆射蒋元超,法兴弃城宵遁,遂有晋陵之地。获法兴府掾李百药,引为内史侍郎,使典文翰;以法兴尚书左丞殷芊为太常卿,使掌礼乐。由是隋郡县及江南人士多归之。后伏威遣辅公?攻陷丹阳,进屯溧水,子通击之,反为公柘所败。子通又东走太湖,鸠集亡散,得二万人,袭沈法兴于吴郡。破之,率其官属都于余杭。 未几,杜伏威遣其将王雄诞攻之,大战于苏州。子通败绩,保余杭。雄诞进逼之,战于城下,军复败。子通穷蹙请降。伏威执之,并其左仆射乐伯通送于京师,尽收其地。高祖不之罪,赐宅一区、公田五顷,礼赐甚厚。及伏威来朝,子通谓伯通曰:“伏威既来,东方未静,我所部兵,多在江外,往彼收之,可有大功于天下矣。”遂相与亡,至蓝田关,为吏所 获,与伯通俱伏诛。 (节选自《旧唐书·李子通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 A.李子通/东海丞人也/少/贫贱以鱼猎为事/居乡里/见班白提挈者/必代之/性好施惠/家无蓄积/ B.李子通/东海丞人也/少贫贱/以鱼猎为事/居乡里/见班白提挈者/必代之/性好施惠/家无蓄积 C.李子通/东海丞人也/少贫贱/以鱼猎为事居/乡里/见班白提挈者/必代之/性好施惠家无蓄积/ D.李子通/东海丞人也/少贫贱/以鱼猎为事/居乡里/见班白提挈者必代之/性好施惠/家无蓄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可表示年份,大业是隋炀帝杨广的年号。 B.太守是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战国时期秦国设置郡守,汉景帝时改郡守为太守。 C.僭,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此指子通冒用隋朝皇帝名义。 D.北魏至唐实行均田制,均田中包括公田和私田,公田是官府控制的那部分土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通宽厚待人,人们乐意归附。他宽厚仁慈,不像群盗那样凶残,很多人都乐意归附他;后来打了败仗逃到海陵,又招得士卒二万人实力倍增。 B.子通妙计打援,顺势占领江都。杜、沈进军欲解江都之危,他召募江南人伪装成法兴的士兵攻打伏威,使杜、沈两人互相猜疑,趁机攻占了江都城。 C.子通任用降将,此举深得民心。打败法兴后,他任用法兴的昔日重臣,隋的郡县和江南士人知道后多来归附,此后所向无敌,攻下吴郡后定都余杭。 D.子通兵败投降,企图再起被诛。子通被杜伏威彻底打败后请求投降,高祖没治他的罪,还给他很多赏赐;杜伏威回朝后他企图东山再起,最后被处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 成现代汉语。( 10分) (1)才相稍忌之,子通自引去,因渡淮,与杜伏威合。 (2)子通东走太湖,鸠集亡散,得二万人,袭沈法兴于吴郡。 ·12·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青溪口送人归岳州 刘长卿 洞庭何处雁南飞,江菼苍苍客去稀。 帆带夕阳千里没,天连秋水一人归。 黄花裛露开沙岸,白鸟衔鱼上钓矶。 歧路相逢无可赠,老年空有泪沾衣。 [注]钓矶:相传在春秋时期,越国大去范蠡功成身退,偕西施隐居于伏牛山中。后人追念其兴越之,把其临渊垂钓处改称“陶公钓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茂盛的荻草因客人远离而变得稀少,看似无理,实则写出诗人的感情。 B.颔联的抒情方式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相似。 C.送走客人后,诗人在江边找到钓矶,想起了范蠡的兴越功绩似有所感。 D.尾联中的“空”照应上一句中的“无”,值接抒写诗人对际遇的感慨。 15.《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登高》中的“ , ”两句,既抒发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又蕴含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从士大夫之族用学问差不多以及“ , ”来解释不愿从师的原因中就可以推知师道不能恢复。 (3)周敦颐《爱莲说》中的“ , ”两句,是古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形象表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谈到读书,不能不提及阅读时的姿态。你的书,是放在膝盖还是拿在手中,是 还是随便翻翻,( )。为什么?往深里说,涉及阅读时的心态,还有阅读的志趣与方法的讲究等,都与阅读效果有关。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中说,自己有个“随便翻翻”的阅读习惯:“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 或者读几叶内容”;不用心,不费力,拿这玩意来作消遣,明知道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要翻,已经过时的书也要翻,翻来翻去,眼界自然 ,不太容易受骗。这“随便翻翻”的意思,接近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必须记得,鲁迅说了,这不是读书的全部,是“当作消闲的读书”,“如果弄得不好,会受害也说不定的”。这就是鲁迅杂文的特点,怕你 ,说完了,自我调侃,甚至自我消解,让你培养独立意志与 精神。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正襟危坐 开朗 邯郸学步 怀疑 ·12· B.道貌岸然 开阔 邯郸学步 质疑 C.正襟危坐 开阔 胶柱鼓瑟 怀疑 D.道貌岸然 开朗 胶柱鼓瑟 质疑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阅读的心态不同,心情也不一样 B.阅读的姿态不同,效果也不一样 C.阅读效果的好坏与阅读的心态相关 D.阅读的姿态好,阅读效果自然就好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往深里说,这涉及阅读时的心态,还关涉阅读的志趣与方法等,都与阅读效果有关。 B.这涉及阅读时的心态,再往深里说,还有阅读的志趣与方法的讲究等,都与阅读效果有关。 C.不但涉及阅读时的心态,再往深里说,还关涉阅读的志趣与方法等,都与阅读效果有关。 D.这涉及阅读时的心态,再往深里说,还关涉阅读的志趣与方法等,都与阅读效果有关。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没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只有第三、第五、第六部有标题。 ① ,开始的时候很难让观众产生亲切感。奇怪的是,人们却能 ② 。这是因为,音乐作品是只有旋律的独立存在,即使不添加任何语言描述也不显突兀,没有标题会更加自然。流行歌曲、宗教乐曲等以某种事件为题材的乐曲,只要与语言相结合, ③ 。实际上,带有描述色彩的标题会大大限制欣赏者的想象力。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息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 从相关技术指标来看,在加速度模式下,实施无拖曳控制后,“天琴一号”卫星外部干扰力对加速度的影响降到了重力加速度的四亿分之一以下,优于欧空局“GOCE”卫星的三亿分之一:在位移模式下,实施无拖曳控制后,外部干扰力对卫星与内部惯性基准之间相对距离的影响,控制在30纳米以内, 优于国际著名“LISA探路者”卫星的40纳米。试验结果表明,我国的“天琴一号”卫星已实现了飞行试验星任务目标。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女排主教练郎平说:“只要穿上中国的球衣,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族、奏国歌。 ②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说:“誓千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我和我的同志们,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 ·12· ③70周年国庆大阅兵仪式上,车牌1949的阅兵车并无乘员,网友感动地评论道:“山河犹在,国泰民安,空车载着的是革命先辈的英魂,这盛世,正如他们所愿!”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作为征文稿向学校团委会举办的国庆征文活动投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漳州市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1. (3分) B (A项,“从诞生之日起”说法不正确,原文的说法是“汉字在发展中不断向其他文化传播”; C项,“11世纪”是越南人创造出自己的民族文字的时间,不是汉字传入越南的时间; D项,原文中说“许多少数民族都直接使用汉语汉字,也有不少民族借用汉字或受汉字影响而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可见,选项中“都是”的说法不正确。) 2. (3分) C (文章第三段原文说“宋代学者庄绰《鸡肋篇》、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提及广西有种土俗字,其实就是古壮字”,可见,文章是以宋代学者著作的有关内容来说明土俗字就是古壮字,并不是用来“说明汉字是壮族创造自己民族文字的基础”。) 3. (3分) C (原文第五段说,“汉字从远古发展至今,其历史生命力、文化创造力、超常表现力、民族凝聚力和跨文化影响力举世瞩目,足以令中华儿女引以为自豪,并充满文化自信”,可见,国人充满文化自信”并不只是“基于汉字在新时代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以及 在现代文化与国际交流中的作用”。) 4. (3分) A (“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的分析有误。关键词搜索量稳居第一,只能说明该倡议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5. (3分) C (“共同投入巨额资金”分析不正确,材料二只提到“3年多来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已高达500多亿美元”。) 6. (6分)①高峰论坛规格高。论坛由官方主办,参会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及代表将达1200多人。②“一带一路”影响大。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的--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各国经济发展。③中国GDP增速快。外界最为关注的中国CDP增速快,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7. (3 分) B (几处“笑”都没有表现杜老六“巧于心计狡黠”,如“嘿嘿地笑”表现 的是杜老六对他们兄弟当年偷红薯的谅解,以及对自已当年知道他们兄弟偷红薯却没有说破 感到得意的情形。) 8. (6分)①以第一人称“我”来叙事。小说中兄弟吃红薯、偷红薯,杜老六添红薯、说真相,这些情节都是从“我”的角度来叙述的,亲切自然,使人感觉真实可信;②采用明暗线索来叙事。以“我们三兄弟”偷薯为明线,以杜老六添红薯为暗线,双线结构使小说的情节更为集中紧凑,主题更为突出。(每答出一点给3分2。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2· 9. (6分)①结构上,真相的揭开照应了前文他们兄弟偷红薯因数量不变感到疑惑的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耐人寻味;②人物形象上,表现杜老六心地善良又能顾及别人面子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③主题表达上,表现了人们在饥荒年代里依然葆有的那份美好感情,蕴含作者对人情美的讴歌,突出了作品的主旨。(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10. (3分) B (A项,“少”是“贫贱”的状语,不应断开;断开后,“贫贱以鱼猎为事”语义不通。C项,“居乡里”是居住在乡里的意思,意思完整,不应断开;断开后,“以鱼猎为事居”语义不通。D项,“班白提挈者”是“见”的宾语,意思完整,不应断开;断开后“提毕者必代之”语义不通) 11. (3分) C (“子通冒用隋朝皇帝名义”解说不正确,此处意在否定李子通称帝的合法性。) 12. (3分) C (“此后所向无敌,攻下吴郡后建国定都”分析不正确。李子通攻打辅公柘时,反而被辅公柘打败,所以不能说“ 所向无敌”。) 13. (10分) (1) 左才相逐渐猜忌李子通,李子通自己率领部众离开,经由渡过淮河与杜伏威汇合。(5分。译出大意给3分;“稍”“引”两处,每译出一处给1分。) (2)子通向东逃到太湖,集合失散的人员,得到两万人,在吴郡袭击沈法兴。(5分。译出大意给3分;“走”“亡散” 两处,每译出一处给1分。) 14. (3分) C (“在江边找到钓矶”赏析不正确,诗人是随着白鸟的飞行不经意间看到 钓矶的。) 15. (6分)这首诗既表达了送别友人的不舍,又抒发了自己一生无所成就的愧疚之情。通过友人远去和“一人归”的情景抒写内心的孤寂愁苦,表明他惜别友人的不舍;借江滨的钓矶写范蠡的功业,表达自己斗事无成的愧疚与感慨。( 思想感情概括2分,分析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6. (6分) (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3)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 (3分) C (第一空,“正襟危坐”与“道貌岸然”都有神态严肃之意,但“道貌岸然”含贬义,用于嘲讽人,不符合语境。第二空,“开朗”也有““开阔”的意思,但“开朗”还有明朗之意;文中与“眼界”搭配,用“开阔”比较恰当。第三空,“胶柱鼓瑟”是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而“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根据语境,用“胶柱鼓瑟”比较恰当。第四空,“怀疑”是指心中存疑,“质疑”是提出疑问;文中与“精神”搭配,用“怀疑”比较恰当。) 18. (3分) B (本句的上文谈的是“阅读时的姿态”,下文指出“都与阅读效果有关”,据此排除A. C两项子文本没有涉及阅读的姿态好与不好的问题,故排除D。) 19.(3分) (A项,语序不当,可把“往深里说”移至“还关涉阅读的志趣与方法 等”前;B项,搭配不当,可去掉“的讲究”,并把“有”改为“关涉”;C项,成分残缺, 可把“不但”改为“这”。) 20. (6分) 示例:①没有标题的乐曲②接受这些没有标题的作品③自然而然就有了标 题(每答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1. (5 分)关键信息:①我国的“天琴一号”卫星;②无拖曳控制技术飞行试验;③ 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写出一个关键信息给1分,写出两个给2分,写出三个 ·12· 给4分;句子简洁流畅给上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四、写作(60分) 22. (60分) 略。 ·1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