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8)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角的初步认识|北京版 (8)

黄城根小学房山分校日常教学设计 课 题 角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 学科 数学 学段 中 年级 ‎ 三 授课日期 教材 北京版本 ‎ 教育背景 教材分析:‎ 课标提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有实物的向总想象出几何图形,有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育七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比较负载的图形中分解基本图形;能表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再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 学习空间与图形课程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发展无穷无尽直觉源泉,形成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推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情感态度的发展。‎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继续学习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及角的度量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三年级的学生对角并不陌生,能够很容易的在周围的物体上找到角,怎样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为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实例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子画角。‎ 2. 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语言描述角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推理能力。‎ 3. 在“找角”的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与乐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语言描述角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尺、红领巾、数学书。‎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教 学 过 程 过程、时间 教 学 过 程 与 方 法 目标达成 ‎ 复备内容 情境引入 出示三角尺、红领巾、数学书图片。‎ 师:同学们,你认识这些生活中的物品吗?‎ 学生回答。‎ 师:其实这些图形中有几个还藏着一种图形新的图形,你们看。‎ 师:这些图形叫做“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调动学生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探究新知 ‎1.认识角 师:出示实物三角尺。谁能指一指三角尺的角在哪儿?‎ 一名学生指。 ‎ 师:大家手里都有三角尺,指一指,顶一顶,摸一摸,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小组活动并交流。‎ 初步感受实物中的角。‎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三角尺的角,谁能找一找红领巾和数学书上的角?(学生在课件上画)‎ 课件隐去实物图,留下三个角。‎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角是什么样的图形?‎ 学生观察并交流。‎ 在学生发现角的共同点的基础上,给出角的各部分名称。(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认识表示角的名称。‎ 师:刚才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三个角,为了方便说明,我们要给这三个角分别起一个名字。‎ 师从一条边到另一条边画一条弧线,这条弧线最好离顶点近一些,然后在弧线的旁边可以写上数或者字母。如果写上1,这个角就记作∠1,带领学生读一读。‎ 师引导学生说出角2和角3。‎ ‎2. 结合问题,判断再认识角。‎ 出示练:1:‎ 下面各图中哪个是角?‎ 学生说明判断的理由。‎ 师小结:看来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的边。‎ 观察,比较中概括角的特征,认识角。‎ 学会标注角,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 在判断辨析中加深对角的认识。‎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 ‎3. 画角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把他们画出来呢?‎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怎样画角,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 全班汇报,引导学生突出角的构成特点。‎ 师:很好!下面请你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 师边示范边说明,重点突出先画顶点,再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请学生说一说老师画角的方法,之后学生再自己画角,并给角起名。‎ 教师组织展示交流。‎ ‎5. 在平面图形中找角。‎ 出示练习: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把它们标出来。‎ 学生展示交流。‎ 尝试画角,再次体会角的特征。‎ 在学生互评中体会画的方法,巩固角的构成。‎ 在找角的过程中,巩固标注的方法,特别是讨论是五角星形的角,加深对角的认识。‎ 扩展认识 ‎1. 三角形减掉一个角后,有几个角?‎ ‎2. 找角。‎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角,在生活中,角随处可见。下面就请你和同桌一起,在我们的教室中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学生找角后汇报。‎ 扩展对角的认识,体会学习角的价值。‎ 课堂总结 师:回顾本课,你学会了什么?‎ 回顾学习过程,熟练本课知识。‎ 作业设计 找一找生活中哪里还有角。‎ 本节课亮点及反思 本课主要分为五个环节:一是认识角,二是判断再认识角,三是画角,四是找角,五是角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对角的认识。‎ 本课的主要优点:‎ ‎1. 角来源于生活,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在认识角时,我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导入,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充分利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通过指导如何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逐渐渗透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然后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准确过渡出角的几何形象。‎ ‎2. 在判断中逐步完善对角的认识。‎ 学生在抽象出角后,建立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初步认识,通过一组判断题,训练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并逐步完善对角的认识,过渡自然,基本由学生探究建立“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的认识。‎ 本课有待改进之处:‎ ‎1. 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节课的节奏比较慢,整体比较平淡,没有特别精彩的地方。‎ ‎2. 对学生的评价不够丰富和有针对性。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语主要是“很好”“请坐”,这样的评价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