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京北京高二上历史期中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北京北京高二上历史期中试卷

‎2018-2019学年北京北京高二上历史期中试卷 选择题 ‎ ‎ ‎1.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是指(        )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 ‎ ‎ ‎2. 《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使周朝“最长久”的保障是(        )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皇帝制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 ‎3. 《史纪》卷六《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臣等(李斯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些记载说明秦朝建立了(        ) ‎ A.皇帝制度 B.郡县制 C.分封制 D.三公九卿制 ‎ ‎ ‎4. 示意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历史现象。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作用解释准确的是(        ) ‎ A. 加速了国家分裂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增强了诸侯势力 D. 扩大了王国疆域 ‎ ‎ ‎ ‎5. 张鸣在《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二版)中指出,中央机构确立了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行机制。尚书省各部分工也进一步明确和固定。如图所示。这样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 ‎ ‎6. 中国古代的一个王朝推行“崇文抑武”“强干弱枝”的国策,通过“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派文臣任知州”“设置通判”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个王朝是(        ) ‎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 ‎ ‎7. 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下列各项为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 ‎ A.推行三公九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确立二府三司制 D.设立内阁 ‎ ‎ ‎ ‎8. 明朝在中央机构中废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属皇帝,其目的是(        ) ‎ A.提高办事效率 B.扩大统治基础 C.加强专制统治 D.增强六部权利 ‎ ‎ ‎9. 下边是《中国历代官称辞典》中的辞条,依据内容推断这一机构是(        ) ‎ A.礼部 B.内阁 C.军机处 D.中书省 ‎ ‎ ‎10. 习近平主席访德期间,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德意志人1735年绘制的中国地图赠与习主席。这幅地图可用于研究(        ) ‎ A.唐朝疆域 B.元朝疆域 C.明朝疆域 D.清朝疆域 ‎ ‎ ‎11.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 ‎ ‎12. 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        ) ‎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 ‎ ‎13. 2013年4月,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近代劫掠圆明园十二生肖青铜头像的侵略者是(        ) ‎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国军队 D.八国联军 ‎ ‎ ‎14. 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说:“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对农民最具吸引力的是(        ) ‎ A.平均分配土地 B.构建工业社会 C.奖励技术发明 D.学习西方文化 ‎ ‎ ‎15. 一位对太平天国并无敌意的英国外交官员富礼赐(Robert J.Forrest)在其所著的《天京游记》中说:“我不能不承认他是我所认识的最开通的中国人。他极熟悉地理,又略识机器工程,又承认西洋文明之优越。”材料中的“他”最有可能是(        ) ‎ A.洪秀全 B.洪仁玕 C.杨秀清 D.韦昌辉 ‎ ‎ ‎16.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pin)掷金黄。”诗中“海面未收功一战”指的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 ‎ ‎17.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我们被小邦打败,还要允许他们在我国设立工厂!”该条约是指(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 ‎18.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样的标语出现于(        ) ‎ A.禁烟运动中 B.太平天国运动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辛亥革命中 ‎ ‎ ‎ ‎19.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有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1900年,在甲午战争失败五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里说的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 ‎ ‎ ‎20. “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 ‎ ‎ ‎21.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下列主题符合“沪浙红色旅游区”的是(        ) ‎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B.国民革命,北伐战争 C.武装起义,八一建军 D.战略转移,万里长征 ‎ ‎ ‎ ‎22. 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在其著作中说:“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场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场“战斗”指的是(        )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土地革命 D.红军长征 ‎ ‎ ‎23. 1937年中国军队在上海地区与日本军队激战三个月,粉碎了日本法西斯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这是(        )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 ‎ ‎24. 综合实践活动中,某同学收集了四处纪念馆的参观券.如图所示。按所纪念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序号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 ‎ ‎25. 下图照片拍摄于1949年初的北平街头,其中有“庆祝华北解放”的标语。它反映的(        )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 ‎ A.百团大战的结束  B.平津战役的胜利 C.渡江战役的开始  D.开国大典的举行   ‎ ‎ ‎ ‎26. 1954年9月21日,首都群众聚集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这部宪法确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 ‎27. 1997年6月,赵朴初在《自度曲》中写道:“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重洋翘首观吾土。”他赞美的是(        ) ‎ A.开国大典 B.“九二共识”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 ‎ ‎28.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 ‎ ‎29.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在下图空门处应该填写的机构是(        ) ‎ A.四百人议事会 B.公民大会 C.元老院 D.参议院 ‎ ‎ ‎30. 公元前5世纪,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这主要体现了(        ) ‎ A.保护私有财产 B.限制贵族权力 C.维护平民利益 D.扩大统治基础 ‎ ‎ ‎31. 近代一则材料提到“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该材料出自(        ) ‎ 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 ‎ ‎ ‎32. 下图反映西方政治发展中重要法律文献出现的时序。图示所反映的发展趋势是(        ) ‎ A.西方政治民主化完成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 D.西方代议制扩展 ‎ ‎ ‎ ‎33.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被人称为“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沙子扭成的绳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的做法是(        ) ‎ A.确立联邦制 B.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实行两党制 D.实施三权分立体制 ‎ ‎ ‎ ‎34. 为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A.颁布《独立宣言》 B.建立邦联制 C.推行三权分立 D.实行总统制 ‎ ‎ ‎ ‎35. 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是(        )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国家元首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③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④首相不对议会而对君主负责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 ‎36. 确立总统制共和国,标志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是(        ) ‎ A.《人权宣言》 B.1791年的法国宪法 C.拿破仑《法典》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 ‎ ‎37. 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如下资料。其研究课题应是(        ) ‎ A.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探讨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出现 C.巴黎公社的成立和措施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 ‎ ‎38. 1947年法国总理拉马迪埃说:“每一笔贷款的给予都取决于政治现实,每获得一笔贷款,我们的独立就要减少一些。”他的言论针对的是(        )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组织”的成立 D.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 ‎ ‎ ‎39. 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全长155公里,最初以铁丝网和砖石构成边防围墙,后期加固,由嘹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1990年,柏林墙拆除。其位置如图所示。柏林墙存在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 ‎ A.美苏“冷战” B.经济全球化发展 C.多极化格局形成 D.欧洲政治一体化 ‎ ‎ ‎ ‎40.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        ) ‎ A.“一超多强”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经被中国赶超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建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 材料分析题 ‎ ‎ ‎ ‎ 制度建设与创新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选任官吏有严格的道德和才能标准。《为吏之道》规定了官吏应具备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其中“五善”包括:“一日忠信敬上,二日清廉毋谤,三日举事审当,四日喜为善行,五日恭敬多让。”秦朝强调以法治国,以吏为师,要求官吏通晓律令,并以是否“明法”作为区分“良吏”“恶吏”的标准。‎ ‎“上计”制度,就是每年年初由地方郡守、县令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土地的开垦、人口的增长、赋役的征发、司法治安状况等方面,并将计划上报中央,年终中央有关部门根据该官吏的计划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评出优劣,并给予奖惩。‎ ‎——摘编自陈金全主编《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 ‎——摘编自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区分公法和私法是罗马人的一项发明。最初是以法的创制渊源为依据的。凡是由国家或者公共权力机构制定的属于“公法”,凡是由私人自主协商约定的或者自愿采纳的规范或习惯则属于私法。‎ 罗马法学家鸟尔比安提出另一个区分标准:“公法是有关罗马国家稳定的法,私法是涉及个人利益的法。”是按照法的调整对象的性质来区分法的公私性质,应该说比前一种标准更为合理和易于理解,因而成为罗马法中的一项经典原则。……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罗马人关于公法和私法的区分同现代的区分是有距离的。‎ ‎——摘编自黄风著《罗马法》‎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按照《法学阶梯》,私法分为三部分:人法是规定人格和身份的法,包括行为能力、婚姻和亲属等;物法是财产法,包括特权法、继承法和债法等;诉讼法是规定私权保护的法,主要包括诉讼程序和法官的职权等。《十二表法》(又称《十二铜表法》)作为罗马“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式的里程碑,对罗马法的发展意义重大,故而后来罗马人一直把它奉为经典,直到查士丁尼帝时期,历代统治者都没有明文废止过它。‎ ‎——摘编自蒙振祥、陈涛、律璞主编《罗马法》(第2版)‎ 材料四    《唯物史观通论》从社会运动系统对人的主体性进行了研究。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作为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历史人物往往是历史事件的参与者、策划者和指挥者,有时甚至对个别事件的走向起了决定作用。只有当历史人物正确理解社会发展需要时,理解如何实现这些需要时,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起重大作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关注了以下某个特定年份的历史人物。如下表:‎ 时间 公元前594年 ‎1787﹣1789年 ‎1949﹣1954年 人物 梭伦 华盛顿 毛泽东 ‎ ‎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选任官吏的标准及对地方官吏的考核办法。‎ ‎ ‎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华民国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影响”。‎ ‎ ‎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判断下表“相关信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序号 相关信息 判 断 ‎①‎ 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区分公法和私法的标准较之前更为合理。‎ ‎②‎ 罗马人认为《十二铜表法》中“继承法”“所有权和占有”“房屋和土地”等 属于私法范畴。‎ ‎③‎ 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的历史贡献是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并被历代统治者继承。‎ ‎④‎ 罗马法的思想和实践成为当代很多法律原则与做法的源头。‎ ‎ ‎ ‎(4)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的是“历史人物与政治制度创新”。请你任意选择上表中一位历史人物,自拟主题,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阐明这位政治家的历史贡献。‎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8-2019学年北京北京高二上历史期中试卷 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宗法制 ‎【解析】‎ ‎“立子立嫡之制”即继承制度,根据所学,应为宗法制。‎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B ‎【考点】‎ 宗法制 分封制 ‎【解析】‎ 使周朝“最长久”的保障是应该是周朝的制度,即分封制和宗法制。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实行的,皇帝制度是从秦朝开始实行的。‎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A ‎【考点】‎ 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解析】‎ 本题考查秦朝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解答】‎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是在说明皇帝称号的来源和出处,体现皇权的独尊,根据上下文及所学知识,这是秦朝确立的皇帝制度,故A正确。 BCD和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4.‎ ‎【答案】‎ B ‎【考点】‎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 B ‎【考点】‎ 隋唐三省六部制 ‎【解析】‎ 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三省六部制的相关史实。‎ ‎【解答】‎ 结合图片内容,可以判定图中所示的中央机构是三省六部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排除ACD;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6.‎ ‎【答案】‎ C ‎【考点】‎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推行“崇文抑武”“强干弱枝”的国策,实行“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朝代是北宋,故C项正确;汉朝、唐朝和明朝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BD错误。‎ ‎7.‎ ‎【答案】‎ ‎【考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8.‎ ‎【答案】‎ C ‎【考点】‎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解析】‎ 明朝废中书省和丞相,目的是为了加强君权,加强君主专制。‎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9.‎ ‎【答案】‎ ‎【考点】‎ 明朝的内阁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0.‎ ‎【答案】‎ D ‎【考点】‎ 清朝疆域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疆域。 ‎ ‎【解答】‎ ‎1735年是清朝时期,由此可判断地图应该是清朝地图,可用于研究清朝疆域。 故选D。 ‎ ‎11.‎ ‎【答案】‎ A ‎【考点】‎ 鸦片战争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时间是1839年,根据“界碑”、“最初一步”等,可判断是鸦片战争。‎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2.‎ ‎【答案】‎ C ‎【考点】‎ 鸦片战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3.‎ ‎【答案】‎ B ‎【考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津条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 ‎ ‎【解答】‎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烧毁圆明园的是的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法联军。 故选B。 ‎ ‎14.‎ ‎【答案】‎ ‎【考点】‎ 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5.‎ ‎【答案】‎ ‎【考点】‎ 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6.‎ ‎【答案】‎ ‎【考点】‎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7.‎ ‎【答案】‎ ‎【考点】‎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8.‎ ‎【答案】‎ C ‎【考点】‎ 义和团运动 ‎【解析】‎ 反对教会、灭洋人,维护清朝,可判断是义和团运动中的标语。‎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9.‎ ‎【答案】‎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考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0.‎ ‎【答案】‎ A ‎【考点】‎ 五四运动 ‎【解析】‎ 材料反映了争取青岛主权、罢黜卖国贼、学生罢课复课、商人罢市复市,可以判断是五四运动。‎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1.‎ ‎【答案】‎ ‎【考点】‎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国共的十年对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2.‎ ‎【答案】‎ D ‎【考点】‎ 红军长征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红军长征,要求学生结合红军长征的过程特征来分析。‎ ‎【解答】‎ 从材料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次撤退,是一次战略转移,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只有红军长征能够体现材料的特点。‎ ‎23.‎ ‎【答案】‎ A ‎【考点】‎ 抗日战争 ‎【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1937年中国军队在上海地区与日本军队激战三个月。‎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8月,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激战三个月,粉碎了日本法西斯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故A正确。 BCD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24.‎ ‎【答案】‎ ‎【考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5.‎ ‎【答案】‎ B ‎【考点】‎ 解放战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6.‎ ‎【答案】‎ A ‎【考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大制度,要求学生结合人大制度诞生的标志来分析。‎ ‎【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1954年第一届人大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当时确立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7.‎ ‎【答案】‎ C ‎【考点】‎ 香港澳门的回归 ‎【解析】‎ 从材料中“紫荆花”香港区花可判断是香港回归。‎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8.‎ ‎【答案】‎ D ‎【考点】‎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解析】‎ ‎70年代中国外交重大成就是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另起炉灶”是1949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提出,“求同存异”是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9.‎ ‎【答案】‎ ‎【考点】‎ 雅典民主机构 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0.‎ ‎【答案】‎ A ‎【考点】‎ ‎《十二铜表法》‎ ‎【解析】‎ ‎“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若不还债,强制执行,主要体现的保护私有财产。‎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1.‎ ‎【答案】‎ A ‎【考点】‎ 英国《权利法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权利法案》的理解,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解答】‎ 根据材料“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这句话表明在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为了限制国王的行为,约束国王的权利,颁布了《权利法案》用明确的法律条文去约束和限制国王,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制约。故A正确。‎ ‎32.‎ ‎【答案】‎ D ‎【考点】‎ 资产阶级代议制 ‎【解析】‎ 本题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考查英法德美政体确立的法律文献。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迁移、运用能力。‎ ‎【解答】‎ 结合所学可知,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得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是民主共和制,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的是民主共和制,这些体现了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和拓展,故D正确。 材料无法看出西方民主政治的完成,排除A。 材料没体现君主专制,排除B。 英国和法国不是联邦制国家,排除C ‎33.‎ ‎【答案】‎ A ‎【考点】‎ 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联邦制。 ‎ ‎【解答】‎ 独立战争后美国实行松散的邦联制,后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故选A。 ‎ ‎34.‎ ‎【答案】‎ C ‎【考点】‎ 美国1787年宪法 ‎【解析】‎ 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也就是限制统治者的权力,主要的举措是推行三权分立,权力互相制约,防止专制独裁。‎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5.‎ ‎【答案】‎ C ‎【考点】‎ 英国《权利法案》‎ ‎【解析】‎ 结合所学,德国1871年宪法的具有专制主义色彩,国家元首掌握国家最高权力,首相不对议会负责而对君主负责,德国国家元首皇帝拥有巨大权力,不是“统而不治”,所以选①②④。‎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6.‎ ‎【答案】‎ D ‎【考点】‎ 法国共和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解答】‎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确立法国确定总统共和制,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最终确立。D正确;A是大革命时期革命文献;B属于雅各宾派统治时期文献;C是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典。‎ ‎37.‎ ‎【答案】‎ D ‎【考点】‎ 俄国十月革命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的失败与意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成立”“攻打冬宫”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的理论的诞生与实践,故D项正确;A项符合“攻打冬宫”,排除;B项符合“《共产党宣言》”,排除;C项符合“巴黎公社成立”,排除。‎ ‎38.‎ ‎【答案】‎ B ‎【考点】‎ 马歇尔计划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马歇尔计划,要求学生结合马歇尔计划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 A.杜鲁门主义没有涉及到贷款问题。 B.马歇尔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是通过经济手段要控制西欧,而且是1947年实施的,符合材料的特点。 C.北约是1949年成立的军事组织。 D.欧共体是1967年成立的。‎ ‎39.‎ ‎【答案】‎ A ‎【考点】‎ 美苏冷战 ‎【解析】‎ 本题考查美苏冷战,主要考查了美苏冷战背景下德国的分裂。‎ ‎【解答】‎ 通过材料和图示可以看出,柏林墙的修筑,造成柏林的分裂,柏林墙修筑是在美苏冷战背景下出现的,故A正确; 经济全球化发展,多极化格局形成,欧洲政治一体化与柏林墙的修筑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CD。‎ ‎40.‎ ‎【答案】‎ D ‎【考点】‎ 多极化趋势 ‎【解析】‎ 本题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的言论为内容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来自中国、德国、印度等国家的挑战,这可以看出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故D项正确。ABC三项说法均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材料分析题 ‎【答案】‎ 标准:依据道德和才能等标准选任官吏。考核办法:地方实行郡县制度,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对地方官吏考核实行“上计”制度,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考核官吏业绩。‎ 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主权在民的原则,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①﹣√;②﹣√;③﹣x;④﹣√。‎ 梭伦与雅典民主政治奠基。梭伦担任执政官,为缓和社会矛盾,推行改革,按财产等级分享权利,建立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陪审法庭,废除债务奴隶制。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华盛顿与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华盛顿领导美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为改变邦联松散的状态,建立统一的共和制国家,主持制宪会议并制定《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并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美国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突出分权制衡原则,防止专制出现。 毛泽东与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立。新中国建立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先后颁布《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证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考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 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解析】‎ 本题考查东西方的政治制度。考查秦朝的选官制度的特点;中华民国成立的意义;梭伦、华盛顿和毛泽东的政治创新。‎ ‎【解答】‎ 第一小问的标准,依据材料一“秦朝选任官吏有严格的道德和才能标准”可以得出标准是依据道德和才能等标准选任官吏。第二小问的办法,依据材料一““上计”制度,就是每年年初由地方郡守、县令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土地的开垦、人口的增长、赋役的征发、司法治安状况等方面,并将计划上报中央,年终中央有关部门根据该官吏的计划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评出优劣,并给予奖惩”概括即可。‎ 本小问的说明,依据材料二,结合中华民国建立的意义解答即可。‎ 本小问的判断,依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本小问,依据表格中的人物,可以任意选一人,然后结合该人物的贡献解答即可。‎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