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人教版高考总复习历史试题 (24)
第19讲 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广西桂林模拟)有学者认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绝非历史的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宗教根源。下列能够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 A.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达 B.宗教改革是其精神动力 C.对货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D.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解析 14、15世纪,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地中海沿岸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需要更大的海外市场和更多的货币,故C项正确。 答案 C 2.(2017·河北唐山模拟)“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解析 据材料“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可知,东西方商路的阻断引发了新航路开辟,故A项正确。 答案 A 3.(2017·湖南衡阳调研)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商业革命的影响 D.亚洲人口的膨胀 解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20世纪初,此时是明末,故A项错误;明末大致是17世纪初,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故B项错误;材料意思是欧洲、美洲、亚洲的交流加深,造成这一现象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人口的膨胀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 C 4.(2016·四川广元三模)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即“PT=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的商品总量、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在T比较稳定时,该方程式能够用以解释( ) A.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 B.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C.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 D.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衰落 解析 商业革命与价格、货币量等无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于新航路的开辟,与材料中诸要素无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公式中价格与货币量、货币的增长呈正比,“价格革命”中欧洲货币总量增加、流通速度加快,价格增长,故C项正确;西、葡的衰落是公式带来的结果,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6·全国高考预测)1693年,康熙患疟疾,服御医药无效。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美洲的金鸡纳,康熙服用后疟疾速愈。这反映了( ) A.传统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 B.闭关锁国下的朝贡贸易繁荣 C.殖民扩张使美洲社会遭到破坏 D.地理大发现后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解析 传统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的表现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美洲的金鸡纳”不属于朝贡贸易,故B项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美洲社会遭到破坏,故C项错误;从原产美洲的金鸡纳被欧洲传教士进献给中国皇帝,可知反映了各洲物种交流,故D项正确。 答案 D 6.(2017·山东菏泽模拟)明朝末年,西班牙占据菲律宾后,马尼拉(属菲律宾)一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商品经此中转后远销世界。形成这种贸易格局的背景是( ) A.自由贸易的盛行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世界市场的形成 解析 自由贸易盛行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西班牙进行新航路开辟,到达了菲律宾,菲律宾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故B项正确;明朝末年工业革命尚未进行,故C项错误;明朝末年世界市场尚未形成,故D项错误。 答案 B 7.(2017·山东菏泽调研)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作用在于成为了方便西、葡两国作为重金属货币的传输漏斗——为了国内的消费,用新大陆发现的重金属货币换取东方的奢侈品。据此可以推知,新航路开辟后( ) A.西、葡封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东方在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C.西、葡未实现有效的资本积累 D.世界市场的雏形已经出现 解析 根据材料“西、葡两国作为重金属货币的传输漏斗——为了国内的消费,用新大陆发现的重金属货币换取东方的奢侈品”可知,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掠夺的财富主要用于皇室的消费,并未转化为资本,故C项正确。 答案 C 8.(2017·北京西城模拟)荷兰诗人冯德尔曾写道:“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在( )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9世纪 解析 荷兰凭借强大的商业实力,在17世纪成为海上霸主,被誉为“海上马车夫”,材料反映的是荷兰崛起的情景,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9.(2017·广东揭阳调研)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认为“海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不可占领的;应向所有国家和所有国家的人民开放,供他们自由使用。”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抨击了葡萄牙对海洋航线和贸易的垄断 B.抨击“海上马车夫”荷兰对海洋航线和贸易的垄断 C.抨击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破坏海上自由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垄断了早期殖民贸易,17世纪初,荷兰崛起,积极进行殖民扩张,《论海上自由》是为自己殖民扩张进行辩护,故A项正确,17世纪初,荷兰刚开始崛起,尚未实现对海洋航线和贸易的垄断,B项错误;英国《航海条例》颁布于1651年,反对荷兰海上霸权,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609年”英国尚未崛起,故D项错误。 答案 A 10.(2017·浙江温州调研)“这个大战的结果,在海外方面,是英国成为北美和印度的主人翁,为英国他日雄飞于世界立下一个基础。”材料中的“大战”指( ) A.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B.三次英荷战争 C.英法七年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 英法“七年战争”使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取北美和印度的殖民地,建立了海上殖民霸权地位,故C项正确。 答案 C 11.(2017·辽宁实验中学调研)19世纪末欧洲人在印度被恭敬地称为“大人”,在中东被称为“先生”,在非洲被称为“老爷”,在拉丁美洲则被称为“恩主”,这表明( ) A.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B.欧洲通过殖民扩张超越其他地区 C.欧洲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 D.亚非拉地区的人民深受欧洲迫害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印度、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的文化特征,故A项错误;欧洲超越其他地区是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可知不是通过殖民扩张,故B项错误;从欧洲在印度、中东、非洲、拉丁美洲都地位超然,可知欧洲凭借强大实力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体系主导世界,故C项正确;殖民扩张会使亚非拉人民受到欧洲迫害,但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 12.(2017·重庆模拟)有同学看到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欧洲十大城市排行榜,发现伦敦、里斯本、阿姆斯特丹在1400年的时候尚未进入排行榜,1700年的时候不仅都跻身排行榜,而且排名靠前,分别位列第二、第五和第六。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B.资产阶级革命 C.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D.文艺复兴运动 解析 伦敦、里斯本、阿姆斯特丹排名靠前,主要是英国、葡萄牙、荷兰海外贸易获得巨大财富。工场手工业的生产能力有限,不是主要动力,故A项错误;葡萄牙还是封建君主制国家,没有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故B项错误;商业和贸易的发展,推动这些城市财富的增加,是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与这些城市排名靠前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016·湖北武汉高三调研)(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太祖在实行海禁的同时,要求海外国家以“朝贡”的形式,由官方出面组织商人来华进行贸易,这就是“朝贡贸易”。海外国家派来“朝贡”的成员中,绝大多数是商人,其载运进来的朝贡货物中绝大多数是完全用来进行贸易的。明朝政府对海外国家载运来的朝贡货物抽取货物税。明成祖朱棣不仅对朝贡使者放宽各种限制,予以免税优惠,而且在浙江、福建、广东复设三市舶司,专门负责海外诸国贡使附带进来的货物转送问题。明成祖还派遣郑和携带敕书及精致手工业品,遍赐海外诸国,招徕其遣使入明朝贡,遂把朝贡贸易推向高潮。 ——摘编自李金明《论明初的海禁与朝贡贸易》 材料二 荷兰崛起的时代是重商主义盛行的时期。荷兰的独立为之后的经济起飞奠定了重要制度基础;凭借先进的造船业大幅降低海洋运输的成本;建立高度授权和资本化运作的东印度公司;集中人力与资本从事对外贸易扩张;依靠国家信誉以近代股份筹资的方法吸收和募集社会资金,以维持对外贸易所需要的庞大资本;通过建立良好的商业信誉赢得欧洲各国商业委托人的信任。在航海技术、贸易资本、机构制度等基本条件逐步具备后,荷兰开始加快对东方商业贸易的扩张步伐。荷兰东印度公司向远东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即是通过垄断低价购进东方国家盛产的生丝、瓷器、香料等商品,然后依靠其庞大且具有竞争力的海上商船运输能力以高价往外分销,从中赚取十分可观的差价利润,并通过武力征服逐步占领了跨越非洲和亚洲的诸多重要贸易据点,编织起庞大的商业贸易网络。 ——摘编自汪曙申《试论十七世纪荷兰海权 的崛起与对台湾的侵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初“朝贡贸易”的特点。(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重商主义在荷兰海上贸易活动中所起的作用。(9分) (3)上述材料表明中国和荷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商业贸易圈,结合各自的时代背景进行评析。(8分) 解析 第(1)问,根据“在实行海禁的同时,要求海外国家……”得出与海禁相结合;根据“ 由官方出面组织商人来华进行贸易”“招徕其遣使入明朝贡”得出政治目的为主;根据“绝大多数是商人,其载运进来的朝贡货物中绝大多数是完全用来进行贸易的”得出商业成份重;根据“对朝贡使者放宽各种限制,予以免税优惠”得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根据“在浙江、福建、广东复设三市舶司,专门负责海外诸国贡使附带进来的货物转送问题”得出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根据“遍赐海外诸国”得出朝贡国多。第(2)问,根据“航海技术、贸易资本、机构制度等基本条件逐步具备”得出推动了航海技术、商业资本、机构制度的进步;根据“荷兰开始加快对东方商业贸易的扩张步伐”得出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根据“编织起庞大的商业贸易网络”得出推动了贸易网络的形成;结合所学还可得知成就了荷兰“海上马车夫”的地位。第(3)问,评析分两部分,首先分析原因,再进行评价。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根据具体原因作出评价。 答案 (1)特点:与海禁相结合;政治目的为主、厚往薄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朝贡国多,商业成份重。 (2)作用:推动了航海技术、商业资本、机构制度的进步;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推动了贸易网络的形成(推动荷兰贸易的发展、促成荷兰商业帝国的形成);成就了荷兰“海上马车夫”的地位。 (3)中国:政治上君主专制、经济上重农抑商,导致排斥市场规律,忽视民间海上贸易;荷兰:政治上民族独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经济上新航路的开辟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鼓励对外扩张,重视商业贸易。(也可从特点、影响等方面进行评析,言之成理即可) 14.(2016·重庆诊断)(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哥伦布交流: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 1492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生物交流开始 16世纪初 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年 西班牙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55年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 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80年代 巴西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产地 约1700年 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80% 18世纪初 咖啡风靡欧洲和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 ——摘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著 《世界:一部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给“哥伦布交流”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并评价“ 哥伦布交流”。(12分) 解析 首先根据材料,归纳哥伦布交流的内容并形成定义,包括动植物、疾病、宗教、文化、人口的互相传播和交流。然后依据材料进行评价,如:动植物的交流对世界生态面貌、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人口流动对部分地区的人口结构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对文明区域分散、隔绝的状态以及世界市场的影响。 答案 (1)定义:历史上的“哥伦布交流”是指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后,“新大陆”和“旧大陆”之间的各种植物、动物以及疾病、宗教、文化、人口的互相传播和交流。 (2)评价:促进了物种的相互交流,改变了世界的生态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促进了人口的交流,但也改变了部分地区的人口结构(印第安人锐减);使文明区域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