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3章第3节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学案
第三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一、超重和失重 1.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2.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的情况称为完全失重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 1.判断正误 (1)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变大的现象.( ) (2)加速度大小等于g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3)减速上升的升降机内的物体,物体对地板的压力大于重力.( ) (4)根据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可以判断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 ) (5)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完全由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决定,与速度方向无关.( ) 提示:(1)× (2)× (3)× (4)× (5)√ 二、解答连接体问题的常用方法 1.整体法:当系统中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我们可以把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质量等于各物体的质量之和,当整体受到的外力已知时,可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 2.隔离法:当求解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时,常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3.外力和内力 (1)外力:系统外的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 (2)内力: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力. 2.(多选)(2017·大同模拟)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A、B,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运动,用FAB代表A、B间的相互作用力,则( ) A.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FAB=F B.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FAB= C.若地面是有摩擦的,FAB=F D.若地面是有摩擦的,FAB= 提示:BD 超重与失重现象 【知识提炼】 1.对超重、失重的理解: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并不是重力减小了,完全失重也不是重力完全消失了.在发生这些现象时,物体的重力依然存在,且不发生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即“视重”发生变化). 2.判断方法 (1)不管物体的加速度是不是竖直方向,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2)尽管不是整体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但只要物体的一部分具有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整体也会出现超重或失重现象. 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 【典题例析】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力(单位为牛顿),横坐标为时间.由图线可知 ( ) A.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B.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C.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 D.下蹲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审题指导] 下蹲过程:静止→向下加速→向下减速→静止 起立过程:静止→向上加速→向上减速→静止 [解析] 在一次下蹲过程中,该同学要先后经历失重状态和超重状态,所以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先小于自身重力后大于自身重力,而在一次起立过程中,该同学又要先后经历超重状态和失重状态,所以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先大于自身重力后小于自身重力,所以题图记录的应该是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答案] B 如图所示,台秤上有一装水容器,容器底部用一质量不计的细线系住一个乒乓球.某时刻细线断开,乒乓球向上加速运动,在此过程中,关于台秤的示数与线断前相比的变化情况及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乒乓球仍在容器中,所以示数与细线断前相同 B.细线断后不再向上提拉容器底部,所以示数变大 C.细线断后,乒乓球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故示数变大 D.容器、水、乒乓球整个系统的重心加速下移,处于失重状态,所以示数变小 解析:选D.乒乓球加速上升,整个系统重心加速下移,处于失重状态,故D正确. 动力学观点在连接体中的应用 【知识提炼】 1.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由细绳、细杆或弹簧等连接或叠放在一起,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连接体.常见的连接体如图所示: 2.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一是隔离法,二是整体法. (1)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 ①若求解整体的加速度,可用整体法.整个系统看成一个研究对象,分析整体受外力情况,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 ②若求解系统内力,可先用整体法求出整体的加速度,再用隔离法将内力转化成外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2)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若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加速度不同,一般应采用隔离法.以各个物体分别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和运动情况分析,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方程,并注意应用各个物体的相互作用关系联立求解. 3.充分挖掘题目中的临界条件 (1)相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接触处的弹力FN=0. (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接触处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3)绳子断裂的临界条件:绳子中的张力达到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 (4)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张力为0. 4.其他几个注意点 (1)正确理解轻绳、轻杆和轻弹簧的质量为0和受力能否突变的特征的不同. (2)力是不能通过受力物体传递的受力,分析时要注意分清内力和外力,不要漏力或添力. 【典题例析】 质量为M、长为L的杆水平放置,杆两端A、B系着长为3L的不可伸长且光滑的柔软轻绳,绳上套着一质量为m的小铁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影响. (1)现让杆和环均静止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求绳中拉力的大小. (2)若杆与环保持相对静止,在空中沿AB方向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环恰好悬于A端正下方,如图乙所示. ①求此状态下杆的加速度大小a. ②为保持这种状态需在杆上施加一个多大外力,方向如何? [审题指导] (1)题图甲中杆和环均静止,把环隔离出来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列方程可求出绳中拉力. (2)题图乙中,杆与环一起加速,把环隔离出来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可求出环的加速度,再对杆和环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施加的外力. [解析] (1)环受力如图1所示,由平衡条件得: 2FTcos θ-mg=0 由图1中几何关系可知:cos θ=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FT=mg. (2)①小铁环受力如图2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Tsin θ′=ma F′T+F′Tcos θ′-mg=0 由图2中几何关系可知θ′=60°,代入以上两式解得: a=g. ②杆和环整体受力如图3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 α=(M+m)a Fsin α-(M+m)g=0 解得:F=(M+m)g,α=60°. [答案] (1)mg (2)①g ②外力大小为(M+m)g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右上方 1.隔离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或关联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需要求出系统内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2.整体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来分析整体受到的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 3.整体法、隔离法交替运用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 【跟进题组】 考向1 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问题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用细线悬吊一质量为m的小球,M>m,用一力F水平向右拉小球,使小球和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细线的拉力为F1.若用一力F′水平向左拉小车,使小球和其一起以加速度a′向左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也成θ角,细线的拉力为F′1.则( ) A.a′=a,F′1=F1 B.a′>a,F′1=F1 C.a′<a,F′1=F1 D.a′>a,F′1>F1 解析:选B.当用力F水平向右拉小球时,以小球为研究对象, 竖直方向有F1cos θ=mg① 水平方向有F-F1sin θ=ma,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F=(m+M)a, 解得a=gtan θ② 当用力F′水平向左拉小车时,以球为研究对象, 竖直方向有F′1cos θ=mg③ 水平方向有F′1sin θ=ma′, 解得a′=gtan θ④ 结合两种情况,由①③有F1=F′1;由②④并结合M>m有a′>a.故正确选项为B. 考向2 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问题 2.一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地面上,Q为与轻弹簧上端连在一起的秤盘,P为一重物,已知P的质量M=10.5 kg,Q的质量m=1.5 kg,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k=800 N/m,系统处于静止.如图所示,现给P施加一个方向竖直向上的力F,使它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 s内,F为变力,0.2 s以后,F为恒力.求力F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取g=10 m/s2) 解析:设开始时弹簧压缩量为x1,t=0.2 s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2,物体P的加速度为a,则有 kx1=(M+m)g① kx2-mg=ma② x1-x2=at2③ 由①式得x1==0.15 m,④ 由②③④式得a=6 m/s2 F小=(M+m)a=72 N,F大=M(g+a)=168 N. 答案:168 N 72 N 考向3 连接体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3.(多选)(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A、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现对 A 施加一水平拉力 F,则( ) A.当 F < 2μmg 时,A、B 都相对地面静止 B.当 F =μmg 时, A 的加速度为μg C.当 F > 3μmg 时,A 相对 B 滑动 D.无论 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μg 解析:选BCD.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μmg,B和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对A、B整体,只要F>μmg,整体就会运动,选项A错误;当A对B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时,A、B将要发生相对滑动,故A、B一起运动的加速度的最大值满足2μmg-μmg=mamax,B运动的最大加速度amax=μg,选项D正确;对A、B整体,有F-μmg=3mamax,则F>3μmg时两者会发生相对运动,选项C正确;当F=μmg时,两者相对静止,一起滑动,加速度满足F-μmg=3ma,解得a=μg,选项B正确. 传送带问题的分析技巧 【知识提炼】 1.模型特征 (1)水平传送带模型 项目 图示 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 情景1 (1)可能一直加速; (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情景2 (1)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 (2)v0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
- 下载本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