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8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亲爱的
学 科 语文 课 题 5、亲爱的爸爸妈妈 课 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1、了解作家及作品反映思维时代特征。 2、把握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主题。 过程 方法 揣摩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领会语言的深层含义,增强语感,提高理解力。 情感 态度 让学生铭记历史,正视现实,呼唤和平,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全面深刻的理解文章,揣摩含义深刻的语句,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 揣摩含义深刻的语句,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导语设计 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若学生不了解,教师讲解)同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南斯拉夫,在克拉库耶伐次,一天之内,7000多个无辜生命惨遭杀害,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今天,我们就通过美国华裔作家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来认识战争的罪恶,感受和平的珍贵。 教师简介作家及相关资料(课件展示) 聂华苓(1925年1月11日-),世界著名华人作家。生於武汉,湖北应山人。因创办国际作家写作室,被称为“世界文学组织的建筑师”,“世界文学组织之母”。著有《一朵小白花》、《千山外、水长流》等短篇、长篇小说集。 写作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纳粹在欧洲很多国家实行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1941年10月21日,纳粹在南斯拉夫小城克拉库耶伐次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二战结束后,每年的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聂华苓于1988年10月21日来到这里,参加了悼念活动,并写下了她的所见所感。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 1、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课件展示,教师点名学生读、正音,最后齐读) 2、教师播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学生回答、听,进入本课的学习。 学生朗读作者简介及相关资料并且记忆作者介绍 学生朗读、听录音,感知课文的内容 由司空见惯的身边事引入,既能引起兴趣,又丰富了知识,而且还与本课的内容有关,可谓一箭三雕 了解写作背景,是学好课文的关键,毕竟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知之甚少,有必要介绍 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是深入思考的关键。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3、学生自由朗读,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4、读完课文后,你有何感想?(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三、合作探究,理解文意 教师课件逐一出示问题,音带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讨论: 1、正文前面为什么引用萨特的话? 学生思考,明确:萨特的话是全文的引子,也是本文的点睛之笔。 2、为什么萨特会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 学生小组讨论解决,明确: (1)沉重---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大屠杀,其中300个孩子遇害。 (2)、美丽---整个民族的英勇。 ①一位教师宁死不屈,大义凛然。 ②无辜平民(包括孩子们)的遗言,怀着强烈的爱、仇恨,没人乞怜。 3、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日本人的态度和表现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 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充满犯罪感 日女人:自私的狡辩,企图开脱罪责。 4、大家如何评价这两位作家的行为? (学生自有评价,言之成理就行) 5、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要和平,不要战争。 6、如把文章的题目改为“克拉库耶伐次之行”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不好。课文通过再现被残杀者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动,反衬法西斯的残酷。“亲爱的爸爸妈妈”突出孩子们撕心裂肺的最后一声呼喊,让我们想见当年那场屠杀的情景,对残杀者的凶残感受得更为深刻。 四、揣摩语言,体会文句的深层含义 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允许学生自由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预设: 1、凄风。冷雨。天昏。地暗。 明确:不仅写天气,而且一词一顿,极力渲染无限悲哀的气氛。 2、“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淳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明确:包含了作者对被害者的深切同情,对残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之情。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图画。 明确:历史的印迹,在这凄风苦雨中,与现实融为一体。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但不忘历史,纪念死者,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民族,是何等的荒谬。 五、课堂小结 这确实是一个沉重而美丽的记忆,我们崇敬塞尔维亚人的英勇,认同他们的历史观,让我们用良知、用正义和着作家的心声一同呼吁: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自由朗读,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学生速读课文,思考讨论教师出示的问题。 学生浏览课文,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然后思考、回答问题。言之成理即可。 由于是自读课文,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但教师的引导不容忽视,主导与主体地位的体现要落实。几个子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快速把握文章的主题。 教师先引路,然后让学生自己走一走,跳一跳去摘苹果,才有滋有味,有所收获。相信学生,不束缚学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 作 业 设 计 请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说说你学完本文的感想。 板 书 设 计 引文 正文 ↓ ↓ 沉重 法西斯的残酷 美丽 塞尔维亚民族的英勇 ↘ ↙ 要和平,不要战争 教 学 反 思 相 关 链 接 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来历 国际儿童节的设立,和发生在二战期间一次著名的屠杀有关。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利迪策村屠杀时的6月的第一天为国际儿童节。 当时的很多国家表示赞同,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在欧美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举行社会公众性的庆祝活动。因此有人误解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将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 为了保障全世界儿童的权益,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决定,将每年6月1日作为国际儿童节。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规定,将中国的儿童节与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日军占领上海后,直逼南京。国民党 军队在南京外围与日军多次进行激战,但未能阻挡日军的多路攻击。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乱中被日军占领。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下,在南京地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 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杀害。 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只有数人幸免。 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 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他们分别杀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 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许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与此同时,日军遇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几天不息。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 后来发表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 抗战胜利后,指挥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松井石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以绞刑,谷寿夫被引渡给中国政府处死。 纳粹知名集中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分子为镇压异己和推行种族主义,在国内和被占领国建立了众多集中营。集中营也称“死亡营”,通常建有用于大规模屠杀和进行人体试验的毒气室、尸体解剖室和焚尸炉。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夺走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以下是纳粹德国修建的主要集中营: 奥斯威辛集中营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修建的最大的集中营,始建于1940年4月,是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的奥斯威辛市附近大小40多个集中营的总称。德国纳粹在这里监禁过数百万人,并屠杀了其中的110多万人,受害者绝大部分是犹太人。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7000名幸存者获得了新生。 奥斯维辛集中营11号楼和12号楼之间的"死亡墙"。该墙因党卫军当年在这里随意枪杀囚犯而得名。每当纪念日,人们都会到这里凭吊亡灵。此营发生暴动,暴动者全部被杀。 2005年1月25日,在奥斯威辛集中营2号营地――比克瑙集中营,一名犹太幸存者(前)在同伴的陪同下,缅怀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遇难者。 达豪集中营 达豪集中营位于德国慕尼黑西北约80公里处,1933年建成,1938年扩建。它是德国纳粹建造的第一座集中营,曾被作为培训德国党卫军 集中营军官的教学基地。这里先后关押过21万人,包括许多犹太平民和苏联战俘,其中近3.2万人被迫害致死或遭枪杀。1945年4月29日,集中营被解放,3万多名在押人员重获自由。 萨克森豪森集中营 萨克森豪森集中营位于德国首都柏林附近,是二战期间德国占领区纳粹集中营的指挥总部所在地。集中营占地400公顷,整个布局呈三角形,是按照纳粹党卫军头目希姆莱的要求设计建造的,被认为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集中营。从1936年建立至1945年4月22日获得解放,这里关押过20多万来自欧洲各国的共产党人、社民党人、抵抗运动战士、犹太人、吉卜赛人以及苏联战俘,他们中的半数死于苦役、疾病或被枪杀和焚烧。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坐落在德国东部城市魏玛附近,建于1937年。 二战期间,此处囚禁了大约25万人,其中5.6万人被纳粹分子以各种方式杀害,其中包括德国共产党主席台尔曼。 在集中营内,以德国共产党人为首的一批反法西斯战士一直坚持与纳粹分子进行斗争,他们秘密筹划通过武装起义赢得自由。1945年4月,他们发动武装起义,并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控制了集中营,使近2.1万人获得自由。 拉文斯布吕克妇女集中营 拉文斯布吕克妇女集中营建于1938至1939年间,位于柏林以北50英里。二战期间,这里共关押过13. 3万名妇女、儿童和青年。他们被强迫从事修路等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有部分妇女被用来进行医学试验。在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这里之前,约有近5万人被迫害致死。 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 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建立于1940年,1945年4月15日英国军队解放了该集中营。在集中营存在的5年间,德国纳粹在此共杀害了约7万名被关押者。 毛特豪森集中营 纳粹德国1938年3月吞并奥地利。始建于1938年8月的毛特豪森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奥地利迫害犹太人、反法西斯人士及无辜平民的主集中营。这座集中营及奥地利其他地区的49座附属集中营共囚禁过20万人,有10万人被迫害至死,其中包括至少5名中国人。2003年5月11日,毛特豪森集中营旧址举行了中国遇难同胞纪念碑揭幕仪式,深色的大理石纪念碑上镌刻着:“纪念在此集中营遇难的中国同胞”。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