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34小题,每题1.5分,共51分)‎ ‎1.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 B.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 C.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 D.华夏族已经形成 ‎2. 厘金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及外商。厘金制度的推行 A.解决了清政府财政收入不足问题 B.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C.有利于西方国家占领中国的市场 D.成为阻碍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根本因素3.宋初的学者对佛教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力倡排佛。宋中叶以后,出现士人“不学则已,如学焉,未有不归于禅”的局面。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学对佛教的吸收融合 B.市民兴起瓦解理学统治 C.政治稳定推动文化发展 D.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文化 ‎4. 有学者指出: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该学者这样评价君主制的依据是 A. 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 B. 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僭越的 C. 君主制违背历史发展趋势 D. 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5. 明代洪武三十年科举春榜所录51人全系南方人,故称南榜,这招致北方落榜举人联名上疏,告主考南方人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榜61人,全系北方人,故称北榜。“南北榜案”本质上反映出 A. 明朝南北方区域矛盾突出 B. 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C. 北方仍然是经济文化中心 D. 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6. 自殷周以来,中国古代宗族制度经历了先秦典型宗族制、秦唐间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间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绅衿富人宗族制。这一变化表明,中国古代宗族制度 A. 主体呈平民化趋势 B.政治功能趋向增强 C. 社会功能逐渐减弱 D.始终坚持儒学主导 ‎7. 秦始皇虽以法家手段统治中国,“焚书坑儒”禁绝百家,但是正如李斯撰稿的碑文的陈述,秦王朝高举的意识形态,其实与儒家价值相当符合,也是着重于儒家提倡的孝、悌、忠、贞。这反映了秦朝(   )‎ A.注重规范伦理秩序 B.儒法价值趋向融合 C.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D.始终坚持外儒内法 ‎8. 台湾学者许悼云评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该论断强调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官员任期制相结合 C.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9. 唐朝前期,担任国子祭酒(中央官学最高长官)一职的官员总共有48人,基本上都是大儒。唐德宗以后,可考的国子祭酒共78人,其中仅藩镇军将兼任国子祭酒的就有24人。国子祭酒的职事作用相对缩小,成为文臣武将的迁转之资。材料意在说明唐朝(   )‎ A.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B. 科举制度下儒学逐渐僵化 C.儒学地位遭受佛道的冲击 D. 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转变 10. 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上述材料体现的是 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     B.墨子的“除乱尚同”说 ‎ C.荀子的“止争息乱”说 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 ‎11. 1912年,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物理、地理、算学、木工等皆在此列)、公民道德素质教育、世界观教育(突出强调积极进取)、美感教育(以美育取代宗教,旨在宣传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皆今日教育所不可偏废”。就是带着这些教育经验和观念,蔡元培决心将京师大学堂改造为一所符合世界潮流的大学。这说明 A.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B.蔡元培注重全方位提升学生素养 C.北京大学是当时的一流学府 D.蔡元培为资产阶级革命培养人才 ‎12.陈独秀、胡适等人原本约定,将《新青年》定位为一纯粹论理的刊物,二十年不谈政治。但是,《新青年》迈入第三年,就开始出现议论政治的文章。如《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劳工精神》《庶民的胜利》《欧战与哲学》等。《新青年》的立场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共产国际的帮助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发展 ‎13.宋朝台谏官“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言及廊庙,则宰相待罪”。苏轼感叹说:“历观秦汉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北宋太祖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材料体现了北宋 A.统治者有更多自律反省意识 B.谏诤官与君主矛盾尖锐 C.理学主张影响施政观念 D.台谏制度充分发挥监察效能 ‎14.《后汉书·百官志》载汉光武帝时期取士:“丞相故事,四科取士:‎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材料反映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是 A.注重门第 B.公平竞争 C.多元选拔 D.德才兼顾 ‎15.下表为清朝前期对明末东林党评价的不同观点。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 观点 出处 不有东林,乾坤崩塌久矣!东林岂亡明者?攻东林者亡之也 江有典《史外》‎ ‎(东林)以道学之名号召天下。凡生长其地、宦游其地者,或实意仰高,或葛藤相绊而斐然从之,门户之名立矣。遥制朝绅,迫抉台辅,夷跖唯其所造。复有一二奸雄彼此借资,门户之威炽矣 许重熙《宪章外史续编》‎ 虽(东林)宪成等主持清议本无始祸天下之心,而既已聚徒,则党类众而流品混,既已讲学,则议论多而是非生。其始不过一念之好名,其究也流弊所极遂祸延宗社 ‎《四库全书总提要》‎ A.宋明理学被统治者认可 B.内阁制度导致阉党乱政 C.清初启蒙思想初步发展 D.明末政治腐败党争剧烈 ‎16.在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一直都是封建王朝统治的重要命题,秦实行郡县制,东汉实行州郡县制;唐实行道州县制;宋实行路府州县制;元则实行省路府州县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这些王朝都对地方实施了绝对控制 B.三级管理体制优于两级管理体制 C.各朝地方管理体制因皇帝的好恶而调整 D.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17.对于法律与君主的关系,战国时期的韩非认为君主要用严刑峻法确立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而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则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限制君权,两者的观点截然不同。形成这样的历史叙述,首先需要 A.据史料提出自己的认识 B.搜集整理相关史料 C.研究分析比较史料异同 D.考证相关史料真伪 ‎18. 《陕甘宁边区土地所有权证条例》规定,在已完成土地革命的地区推行土地登记,发放所有权证,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同时,对逃亡地主的态度变得较为温和,妥善安排他们的生计。这种做法 A.体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有利于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 C.适应了民族革命战争新形势 D.扩大了解放战争的群众基础 ‎19.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中规定:“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和解即通过支付一定的经济赔偿解决争端)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形体。”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规定取消同态复仇,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这种变化反映罗马法律 A.由习惯法向成文法演变 B.由公民法向万民法演变 C.由野蛮习惯向文明演变 D.从不公平向公平的演变 ‎20. 八柱国是南北朝北周时期的权力中枢,贞观年间编撰的《周书》将八柱国排序为宇文泰、李虎、元欣、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对此,中国历史学界历来少有怀疑。日本学者前岛佳孝发现中国传世文献记载八柱国顺序并不一致,如宋朝的《文献通考》将李虎降至元欣之后,同时代的《资治通鉴》更是将李虎序于李弼之后,而除李虎外,诸书记载其他七人顺序则都一致,前岛佳孝据此认为《周书》因李虎为李唐先祖,故将其拔高。这说明 A.时代靠后的文献因态度中立更加客观 B.史料批判为辨析史实提供了重要视角 C.中外学术交流促使历史解释发生变化 D.只用传世文献史料很难复原历史真实 ‎21. 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B.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C.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D.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对外国人在华企业,采取按国籍、系统、行业区别对待的办法,分别轻重缓急给予正当处理;又有计划、有步骤、有区别地处理了外资企业和外国政府或外国人在中国兴办或津贴的各种文化、教育、卫生与救济机构。这些措施 A.融洽了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 B.确立了新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C.奠定了与各国平等交往的基础 D.实现了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握 ‎23. 克里斯提尼执政后的近200年期间,雅典仅有过两次推翻民主制度的尝试,两次都发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沉重压力下,而且都是短命的。材料说明雅典 A.民主逐步发展到顶峰 B.民主政治能够减少战争 C.战争与民主制度对立 D.民主制度符合雅典国情 ‎24.“起初,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抱敌视态度的,还在西欧六国酝酿筹组共同市场时,英国政府就赶忙于1956年10月抛出了所谓的‘C’计划,企图用一个包罗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所有成员国在内的‘工业自由贸易区’,把拟议中的六国共同体‘化’掉。”英国此举 A.确立了其在欧共体中的核心地位 B.旨在抗衡美国主导的关贸总协定 C.为欧洲联盟成立提供了基本框架 D.体现了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 ‎25.孙中山曾自我慰藉地说:“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局外人不 察,多怪弟之退让,然弟不退位,则求今日之假共和,犹未可得也。”这表明 A.共和未成皆因孙中山之退让 B.袁世凯是经民主选举产生 C.民主共和不适合当时的国情 D.适时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 ‎26.1917年,陈独秀说:“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 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 B.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 C.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 D.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27.1929年,国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税则改革,对需要限制进口的货物提高关税,以保护 本国工业和抑制消费,对某些工业原料降低税率并废除过境税、常关税等。这些措施旨在 A.实现关税主权的独立 B.加速官僚资本的膨胀 C.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D.刺激中外贸易的发展 ‎28.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 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内容,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 转让。”这说明 A.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C.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变化 D.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29.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伏尔泰在其著作《风俗论》中提到如果说 有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狄德罗曾高度评价《四书》《五经》;孟 德斯鸠认为中国的统治者因为严格遵守礼教而取得成功,这说明 A.中国文化为西方启蒙运动提供理论依据 B.中国文化与启蒙思想具有一定的共通性 C.大部分启蒙思想家具有崇洋媚外的心理 D中国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更具有生命力 ‎30.周王灭商以后,在授土授民的同时,还把殷商遗民中从事手工业的一些族氏封赐给诸侯。‎ 如将条氏(编织工)等六族赐给鲁公,将陶氏(陶工)等七族赐给康叔。这一举措 A.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B.保证了官府手工业技术力量 C.笼络了门阀贵族阶层 D.巩固了士农工商的社会体系 ‎31.《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盂兰盆 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孟兰盆斋节。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 衰。这一衍变的原因是 A.故事主题契合传统伦理 B.佛教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 C.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 D.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趋同 ‎32.宋人孟元老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洋京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 土习俗等。后人在研究宋史时,除官修史书外,还重视对此类书籍的利用。由此可知 A.区分官修史书与私人著述是研究历史的前提 B.官修史书可以弥补私人著述视角单一的缺陷 C.私人著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原本面目 D.亲历者见闻形成的私人著述最接近历史真相 ‎33.在统一西南的过程中,清政府规定当地土司的子弟须人学习礼,还积极兴办义学,并专 为义学设训导一职。清政府采取这些措施,旨在 A.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B.巩固移风易俗的成果 C.推行汉族传统礼制 D.达成绥服边地的目标 ‎34.1950年10月2日,面对“联合国军”逼近中朝边境的严重威胁,毛泽东做出了抗美援 朝的重大决策。原拟以“支援军”名义出兵朝鲜,后经慎重考虑,决定以“志愿军”名义 赴朝参战。这一改变的主要意图是 A.显示中国政府反对侵略的坚强决心 B.严格遵循跨国参战的国际惯例 C.表达人民军队捍卫和平的钢铁意志 D.避免局部战争升级为世界大战 二、非选择题(35题22分,36题12分,37题15分,共49分)‎ ‎35、(22分)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四: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8分)‎ ‎(2)综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4分)‎ ‎(3)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8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2分)‎ ‎3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变化(节选)‎ 时期 饮食文化特色 先秦时期 贵族饮食有“八珍”之说,对用料、烹饪、数量、餐具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士大夫之下“不以鼎食”。‎ 秦汉时期 外来食物黄瓜、菠菜、胡萝、茴香、芹菜、扁豆、大葱、大蒜登上国人餐桌,炸油饼、芝麻糊、烧饼等受到热捧。‎ 隋唐时期 士人任官或升迁举办“烧尾宴”招待亲朋同僚,意指“鲤鱼跃龙门,烧鱼尾高升”。唐诗中还大量提到西域胡家酒店和胡姬。‎ 两宋时期 ‎“北麦南稻”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烧饼、饺子、包子、刀削面等散布于江南市镇,通宵达旦沿街叫卖。‎ 元明清时期 忽必烈力主的“涮羊内”火锅风行全国,“乳扇”也由蒙古大军带到大理:朱棣迁都后,实现了“南京板鸭”与“北京烤鸭”的混搭。美洲马铃薯、玉米成为底层国人充饥的主食。顺治、康熙时代的“满汉全席”则将中华饮食文化推向新高度。‎ ‎ ——摘编自王学奏《中国饮食文化史》‎ ‎ 材料蕴含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诸多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所拟论题明确,阐述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3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宰相匡衡改“郊祀”之议:“…即于云阳(地名,立泰畸祭天神之处)。今行常幸长安,郊见皇天,反北之泰阴,事与古制殊。又至云阳,行溪谷中,厄陕且百里……皆非圣主所宜数乘。郡、县治道共张;吏民困苦,百官烦费。劳所保之民,行危险之地,难以奉神灵而祈福祜。昔者周文、武郊于丰、镐,成王郊于雒邑。由此观之,天随王者所居而飨祭祀)之,可见也。‎ ‎——摘编自《汉书﹒郊祀志下)》‎ 材料二:在汉儒刘歆帮助下,王莽根据《周礼》制定了《元始仪》,它既囊括了西汉中期以来泰畴后土祠及雍地两大祭祀中心的重要祭祀,也涵盖了其他所有祠畴的功能。自元始成立,遍布于全国的祠畸就此退出了国家祭祀舞台,长安南北郊成为国家最高祭祀所在地,也是皇帝唯一需要亲临祭祀的场所。‎ ‎——摘编自田天《西汉末年的国家祭祀改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匡衡提议“郊祀”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郊祀”最终取代遍布全国的“祠畸”的社会根源。(6分)‎ 历史答案 ‎1—5:CCADD; 6—10:AADDB 11—15:BDACD;‎ ‎16—20:DBCCB:; 21—25:CCDDD; 26—30:BCABB;‎ ‎31—34:ACDD:‎ ‎35.(22分)答案(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代,奴隶制趋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步确立。(2分)具体为:‎ 经济:①铁犁牛耕推广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②私田不断增多、井田制日益瓦解、土地私有化加强;‎ 政治:①诸侯割据争雄、需要大量人才;②地主阶级日益堀起、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 思想文化:①百家争鸣、思想活跃;②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三方面各任答l点2分、共6分)‎ ‎(2)相同点:①都由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②都呈现制度化(4分)‎ ‎(3)特点:①官吏选拔权、任免权和考核权都收归中央;②采取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③选官以才学为标准;④相对公平公正。(8分)‎ ‎(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2分)‎ ‎36.(12分)‎ 示例:‎ 论题: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2分)‎ 阐述:先秦时期,中国饮食文化注重社会等级观念。折射出宗法制与分封制的政治特征。秦 汉时期,伴随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外来食物和烹饪技术丰富中华饮食文化,隋唐实行科举制,饮食文化反映社会阶层的流动,并体现交流频繁的时代特色。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传统饮食结构的变化。元明清时期,中华饮食文化吸收了蒙满民族气息并打上了新航路开辟后全球物种交流的时代烙印。(8分)‎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凝聚了时代气息,体现了开放性和包容性,丰富了中国的传统 文化。(2分)‎ ‎37.(15分)(1)理由:原来的祭祀地点(云阳的泰畴)方位不合古制。皇帝祭天地需要长途旅行,安全无保障。皇帝为祭祀频繁出行,劳民伤财。郊祀是古代帝王的传统做法。郊祀符合“天随王者所居而飨之”的天人感应理论。(每点3分,计9分)‎ ‎(2)汉代国家的统一;汉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发展;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每点2分,计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