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武冈二中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24﹦48分) 1.西周初年,武王去世,周公辅佐成王,开创周朝大业。战国时,魏国率先模仿西周产生了文侯、武侯和惠成王,而后,诸侯国间此风盛行。这本质上说明( ) A. 各国想藉此继承周王权威 B. 周王室衰微,宗法制趋向崩溃 C. 诸侯争霸,周王地位受到挑战 D. 魏王们非常尊崇周朝先王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战国时期,诸侯国模仿周天子时期的封王,这在本质上体现了对宗法制所形成的严格的等级秩序的破坏,削弱了天子的权威,因此B选项正确。A、C选项是对材料现象的描述,不是本质的说明;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诸侯僭越礼制,并非尊崇先王。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隋文帝曾多次下诏提倡儒家的礼仪道德,上台伊始,依照儒家典籍的规范,复汉魏之旧。然而《隋书》中却这样记载:“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这表明当时 A. 复兴儒学成为士大夫首要任务 B. 三教合一的趋势明显 C. 儒学的发展面临困境 D. 统治者大力推行三教并行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信息可知,这反映了当时佛道兴盛,儒学受到剧烈冲击的状况,表明当时儒学发展陷入困境,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表述正确,但并非材料主旨;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当时儒学受到佛道冲击的情况,并未涉及三教合一的趋势;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当时儒学受到佛道冲击的情况,并未体现统治者推行三教并行政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唐朝初年,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这一措施 A. 巩固了三省长官的地位 B. 分化相权并加强了皇权 C. 解决了效率低下的问题 D. 加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可知,皇帝让一些官员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实际上分化了宰相权力,从而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故B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三省长官地位巩固,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出行政效率的问题,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加剧,排除D。 4.古时帝王田猎具有“昭孝德”、“训武事”的意义。在北宋前期,因其军事色彩、易滋长骄奢之心又劳民伤财而饱受争议。“澶渊之盟”后,田猎之礼逐渐消解,直至废除。这一变化( ) A. 推动宋代理学思想的新发展 B. 反映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C. 说明儒家礼制观念淡化 D. 折射出当时政治文化的取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前期,士大夫积极利用自身的文化权威引导皇帝端正身心,对富于军事色彩、易于滋长骄奢之心而又劳民伤财的皇帝狩猎活动,提出了全面的反思与抨击。特别是“澶渊之盟”后,宋辽关系相对缓和,北宋实行消极防御的对外政策,田猎之礼逐渐消解,直至废除,这一变化折射出当时政治文化的取向,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宋代理学的发展推动了田猎之礼的废除,材料不能体现这一变化对理学思想发展的反作用;B选项错误,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旨在限制武将权力、压制武将地位,并非轻视武备,懈怠国防;C 选项错误,取消田猎之礼体现了君主恤民勤政的形象,受到了儒家士大夫的推崇,不能说明儒家礼制观念淡化。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5.有学者对《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中明代部分的进士阶层按户籍分布进行了统计,民籍16767人占6.39%,民籍以外占33.60%,后者中含军籍占22.54%,匠、厨、马船占3.34%,灶、盐占1.46%,官籍占3.73%。这表明明代 A. 重农抑商政策被打破 B. 社会阶层流动较为开放 C. 四民平等观念已形成 D. 选官制度与方式多样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民籍16767人占6.39%,民籍以外占33.60%,后者中含军籍占22.54%,匠、厨、马船占3.34%,灶、盐占1.46%”,说明明朝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明代部分的进士阶层按户籍分布的情况,和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A;在明朝封建社会不可能四民平等,排除C;明朝通过科举制选官,材料反映的是明代部分的进士阶层按户籍分布的情况,无法体现选官制度与方式多样化,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民籍16767人占6.39%,民籍以外占33.60%,后者中含军籍占22.54%,匠、厨、马船占3.34%,灶、盐占1.46%”,联系所学科举制影响分析解答。 6.修昔底德在分析雅典民主时指出,普通人常常容易不用批判的方式去接受所有古代的故事,“事实上,大多数人不愿意找麻烦去导求真理,而很容易听到一个故事就相信它了”。据此可知,修昔底德 A. 主张雅典城邦实行精英政治 B. 否定了雅典民主政治功绩 C. 认为雅典民主忽视个体权利 D. 认为民众已失去政治热情 【答案】A 【解析】 【详解】“事实上,大多数人不愿意找麻烦去导求真理,而很容易听到一个故事就相信它了”,在修昔底德笔下,大多数人容易受人蛊惑、煽动,性情多变,政策缺乏连续性,普通民众缺少政治智慧和判断能力,只能接受拥有智慧的精英人物的领导,故A正确;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弊端,并非否定了雅典民主政治功绩,排除B;材料反映出普通民众缺少政治智慧和判断能力,并非说明雅典民主忽视个体权利,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众已失去政治热情”,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事实上,大多数人不愿意找麻烦去导求真理,而很容易听到一个故事就相信它了”,联系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分析解答。 7.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说:“每个共同体为自己制定的法是它自己的法,称为市民法,即市民自已的法;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并且称为万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据此可知,在盖尤斯看来,万民法的创立 A. 是自然法观念的实践 B. 导致罗马法律内部冲突 C. 加剧了政治局势的动荡 D. 动摇了公民法法学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并且称为万民法”可以看出,万民法是以自然法原理而制定的,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罗马法律内部冲突”,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万民法的创立“加剧了政治局势的动荡”,排除C;根据“每个共同体为自己制定的法是它自己的法,即市民自己的法”,属于市民法,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并且称为万民法”,结合所学罗马法的特点、内容分析解答。 8.1701年,英国议会规定,法官审判不受个人或行政干预,法官只要称职,就不能被解除职务,只有议会拥有对法官的任命权。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 国王行政权被剥夺 B. 借鉴美国联邦宪法 C. 宪政体制逐步完善 D. 贯彻分权制衡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法官审判不受个人或行政干预,法官只要称职,就不能被解除职务,只有议会拥有对法官的任命权”可以看出,当时英国法官审判相对独立,不受个人或行政干预,说明英国宪政体制逐步完善,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英国法官审判相对独立,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国王行政权被剥夺”,排除A;1787年制定美國联邦宪法,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英国法官审判相对独立,无法体现分权制衡,排除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信息是“法官审判不受个人或行政干预,法官只要称职,就不能被解除职务,只有议会拥有对法官的任命权”,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英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完善的知识分析解答。 9.根据1975年美国参议院通过的第22条规则,如果全院五分之三的议员投票赞成,即可实施中止辩论规则,任何人的发言均不得超过一小时。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 简化辩论程序 B. 提高议事效率 C. 维护宪政体制 D. 保障国会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如果全院五分之三的议员投票赞成,即可实施中止辩论规则,任何人的发言均不得超过一小时”可知,这一规定是中止辩论规则以及辩论时间的限制,有利于缩短时间,提高议事效率,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简化辩论程序”,排除A;中止辩论规则以及辩论时间的限制与维护宪政体制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参议院中止辩论规则以及辩论时间的限制,与“保障国会权力”无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如果全院五分之三的议员投票赞成,即可实施中止辩论规则,任何人的发言均不得超过一小时”,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10.19世纪末,帝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国家社会保障立法,宰相傅斯麦不遗余力地推行这些社会保障制度,他说:“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 A. 政府用非暴力手段促进社会控制 B. 经济高速发展率先建成福利国家 C. 马恩直接领导德国共运成效显著 D. 民主化程度提高建立责任内阁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俾斯麦强调用社会保障制度来消除工人阶级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德国政府采用非暴力手段抵制社会革命,加强社会控制,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将德国与其他国家比较,无法得出德国率先建成福利国家;C选项错误,马克思去世于1883年,恩格斯去世于1895年,两人并未直接领导德国的共产主义运动;D选项错误,当时德国并未建立责任内阁制。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1.当代著名史学家秦晖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无论作为民变还是作为西化,它都显得十分另类。”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A. 仍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 B. 旨在化解外来的民族危机 C. 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 是近代文明转型初期的产物 【答案】D 【解析】 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既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又是中西文明碰撞的产物,说明该运动与近代中国转型时期的特征相符,故D正确;A只是材料中部分信息;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是阶级矛盾,故B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打击清王朝,有利于中国近代化,故C错误。 12.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各项表述中与梁先生观点一致的是 A. 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B. 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 C. 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 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展开爱国运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包括两层意思:既要捍卫民国初年的法治,也要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即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故B项正确;AC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 1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 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B. 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C. 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 D.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从侵略与反抗的角度看待鸦片战争,则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但从“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近代化或工业化的角度来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是从文明史观角度得出的结论;C选项错误,鸦片战争客观上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历程;D选项是从侵略与反抗的角度看待鸦片战争。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4.沈从文在《辛亥革命的一课》中指出:“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A. 中国军事制度仅发生一定改变 B. 中国社会没有出现丝毫的变化 C. 对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贡献巨大 D. 从专制到民主不可能一蹴而就 【答案】D 【解析】 【分析】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是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说明不可能一蹴而就,专制到民主转变具有艰难性,故D正确;A不是从文明演进角度阐释;辛亥革命促进了近代社会生活等发生变化,故B错误;C与材料内涵相反。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5.公元前494年,罗马平民不满土地、债务、政治权利等问题,集体撤离罗马城。元老院被迫与平民妥协,设立保民官,其地位神圣不可侵犯。保民官的设立( ) A. 促进了共和政体发展 B. 推动了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 C. 体现了贵族与平民政治平等 D. 取代了元老院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公元前494年是罗马共和国时期,保民官的设立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贵族专制,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促进了共和政体的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转变是随着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变过程中,公元前494年是罗马共和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罗马共和国的统治阶级是贵族,保民官的设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贵族和平民在政治上不可能平等;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保民官并未取代元老院的权力。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6.有学者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两千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古典时期少数东西方伟大思想家主导的百家争鸣现象,也将变化为世界众多国家的思想群体导演或表演的交响与合奏。”上述现象表明 A. 文化保护主义的倾向明显 B. 世界文化多元化格局破裂 C. 世界文化基本实现一体化 D. 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融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东西方先进文化,将变化为世界众多国家的思想群体导演或表演的交响与合奏”信息可知,全球化有利于文化多元发展,交流融合,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文化开放而非文化保护主义;B选项错误,文化多元化格局破裂的表述过于绝对,明显错误;C选项错误,世界文化基本实现一体化的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7.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继受挫后,共产国际曾指示中共先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一些“稳固”的地区去,“积蓄力量,以便重新展开全面进攻”。共产国际的这一指示 A. 全面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 B. 主张走农村包城市的道路 C. 存在严重的“右”倾错误 D. 利于新型革命道路的探索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指示中共先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一些‘稳固’的地区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领军队走向井冈山,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选D。材料显示共产国际之所以指示中共先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一些“稳固”的地区去,是为了重新展开全面进攻,即表示其仍坚持城市中心道路,没有全面地分析城市敌我力量的悬殊,存在严重的“左”倾错误,故ABC说法均错误,排除。 18.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通过农村调查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这一观点 A. 体现了中共当时的工作重心 B. 丰富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 C. 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 D. 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表明毛泽东对传统的革命理论进行了补充,阐述了农民问题的地位,丰富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故选B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的重心是工人运动,排除A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排除C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没有“工农武装割据”,排除D项。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出发,结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9.抗战期间,国民党对敌后根据地实行新闻封锁。1944年,美国记者福尔曼等人冲破阻碍到延安等地采访,写成《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介绍了根据地的基本情况。这些报道 A. 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 扩大了敌后战场的国际影响 C. 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 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美国记者福尔曼等人报道的是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这有利于扩大了敌后战场的国际影响,故选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1942年时已经形成,不符合材料的时间限定,排除A;美国记者的报道只能让大家对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更加了解,更加明白中共作出的贡献,但不可能在军事层面和经济层面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排除CD。 【点睛】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表示空间的相关信息。 20.有外交家认为,它之所以具有强人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为各国如何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它“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同时也指出了建立美好世界的途径”。这里的“它” A. 使新中国外交完全摆脱意识形态的限制 B. 彻底打破了美国孤立封锁中国的局面 C. 扩大了中国与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联系 D. 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根本原因 【答案】C 【解析】 材料“它为各国如何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反映了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1953年中国外交没有完全摆脱意识形态的限制,且“使新中国外交完全摆脱意识形态的限制”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彻底”打破美国孤立封锁中国的局面,说法也过于绝对,故B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不是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外交依据,有利于扩大中国与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联系,故C正确;1971年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不符合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间,故D错误。故选C。 21.下图是一幅反映劳资协商、克服困难的漫画,其描绘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A. 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近代民族企业中 B. 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公私合营企业中 C. 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国家经营企业中 D. 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中外合资企业中 【答案】B 【解析】 劳资协商反映的是建国初期私营企业资本家和工人协商的事情,这一事件可能是1953-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故B正确;材料涉及改造资本家,故A错误;国营经济不存在劳资协商问题,故C错误;中外合资不是私营企业,故D错误。 22.明清时期,晋商以山西富有的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这反映出当时( ) A. 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 B. 区域位置决定商业贸易发展 C. 晋商经济地位得以快速提升 D. 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明清时期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说明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将长途贩运贸易与其他贸易形势对比,不能说明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B选项错误,区域位置不是商业贸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将不同时期晋商的经济地位进行比较,不能说明晋商经济地位得以快速提升。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3.分析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下表)可知,从宋代至明清,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并超过民办书院。这一变化可以说明 官办% 民办% 其他% 不明% 宋代 1528 7069 0 14.03 元代 17.23 61.15 0.33 21.29 明代 57.21 29.84 0.24 12.71 清代 56.67 24.11 0.56 18.66 A. 官办书院比例上升制约着古代文化的发展 B. 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 C. 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 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明清民办书院的衰落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并超过民办书院,体现政府对人们的思想控制加强,故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反映主旨,应排除;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并超过民办书院无法说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项错误;从题干材料无法得出明清民办书院的衰落是西方殖民侵略导致的,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 (1)两头看,项间比: ①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 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2)察变化、译文字: 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3)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24.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节气不等人,春曰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 A. 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 B. 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 C. 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 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二十四节气”“节气不等人,春曰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为农业生产服务,讲究不违农时,顺时劳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故答案为C项。A项,天人感应是西汉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反映的是天与人的关系,与材料适时而种,不违农时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排除;D项,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与材料中“民间……谚语”不符,排除。 二、非选择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举制“始于隋,成于唐”,衰亡于明清。作为封建社会中人才录用的典范,科举制度使古代中国文官制度臻于完善。唐朝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及诗赋、词章,策论即时务等。北宋王安石取消制举、明经等科,仅存进士一科,学校作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明代“科举必由学校”,评价标准就一導于“朱子学”,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考试程序 材料二 1689年,葡萄牙来华传教士撰文介绍,中国人所获三种科名含义与西方的博士、项士和学士相当,并称其为培养“统治艺术和优良举止的方法”。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文化热”科举在欧洲尤其是在英国已为知识界所熟知。19世纪中叶之前,英、美等国政坛均实行“政党分赃”,即一般由执政党根据录用对象的政治立场、政治忠诚和经济支持来决定官员取舍。于接照单一政治标准的选官制存在明显不足,英国于1853年率先进行官制改革,效仿科举制,但考试试题均为量学、法律、国际关系等与各种文官职位密切相关的学科学问。英国所建立的独立于政党政治之外的“考选制”,开启了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变革之先河。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确立现代文官制度。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海峰《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科举制推行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在19世纪中期以后被西方国家接受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西传对近代西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1)特点:科举制持续时间长;逐渐完备,程序严格;考试内容逐渐固定为儒家经典;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逐渐相结合。 作用: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推动官员文化素质提高;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人才来源,为封建国家行政机器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管理效能;把选拔人才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场面。 (2)原因: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迫切需要较高素质的文官;近代政党政治易于造成官场腐败和政府不稳定,借鉴科举制有助于形成相对隐定的文官队伍;科举制所蕴含的公平、客观、择优录取等原则与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相契合。 (3 )积极意义:促进近代西方民主化进程;推动高素质官员队伍建设,有助于各国社会阶层流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始于隋,成于唐’,衰亡于明清”得出科举制持续时间长;根据“科举制度使古代中国文官制度臻于完善”“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考试程序”得出逐渐完备,程序严格;根据“评价标准就一導于‘朱子学’”得出考试内容逐渐固定为儒家经典;根据“到明代‘科举必由学校’”得出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逐渐相结合。 作用:结合所学,可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人才来源、加强中央集权等角度分析回答科举制的作用。 (2)原因:根据“19世纪中叶之前”,结合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分析得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根据“即一般由执政党根据录用对象的政治立场、政治忠诚和经济支持来决定官员取舍”分析得出近代政党政治易于造成官场腐败和政府不稳定;根据所学得出,科举制所蕴含的公平、客观、择优录取等原则。 (3)积极意义:根据材料二,可从促进近代西方民主化、推动官员队伍建设、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和社会秩序稳定等角度分析总结。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时段) “新中国”一词内涵的历史发展脉络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康有为为改变清王朝危机,设想在巴西建立和管理殖民地时首次提出了“新中国”的概念,希望通过向外移民来挽救民族国家危机;梁启超也提出了“新中国”一词,这源于其对戊戌变法失败的思考。 1907年 美籍传教士威廉﹒蒲鲁士作《新中国在演进》一书,揭示某些洋人活动的殖民性、有害性及其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冲突,并从这些冲突中凸显“新中国”出现的必要性。 1910年 陆士谔写理想小说《新中国》,该书以幻想形式对未来新中国进行了设计和构建,希望建立一个立宪民主的现代化新中国。 辛亥革命时期 《新中国报论自由真理》中提到:“人群之自由者文明也,外国惟文明故人群之自由胜。” 五四运动前后 国人纷纷提出建设“新中国”,各种“新中国”构想的呼声覆盖全中国,特别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观的推动下,“新中国”一词的涵义进一步深化,囊括了民族独立的内容。 1921年后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概念和实践两方面深化了“新中国”的内涵,并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新中国”一词的无限能量释放出来。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新中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 ——摘编自史宏波《近代以来“新中国”名词的历史考察》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多个时间(时段)提取信息,围绕“‘新中国’一词的内涵”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 论题: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新中国”的基本内涵。 阐述: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此背景下,康有为首先提出了“新中国”的概念,具有鲜明的挽救民族危亡的意图。此后,仁人志士们不断丰富“新中国”的内涵,五四运动后,反帝反封建成为时代主流,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也成为“新中国”的基本涵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历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由此诞生,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人民获得了解放,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总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新中国”的基本内涵。 (示例仅供参考,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可) 【评分说明】 一等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多个时间(时段)提取信息,围绕“‘新中国’一词的内涵”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例如依据材料中“人群之自由者文明也,外国惟文明故人群之自由胜。”、“‘新中国’一词的涵义进一步深化,囊括了民族独立的内容。”等信息可拟定“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新中国’的基本内涵”的论题。然后结合史实从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康有为首先提出“新中国”的概念体现挽救民族危亡的意图、五四运动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新中国”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等角度简要阐述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新中国”基本内涵。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言之有理即可。 2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吕后)除去了秦时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挟书律”、“三族罪”、“妖言令”等苛刑。公元前191年,吕后诏令郡国“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还恢复了刘邦时一度取消的“十五税一”的税制。 刘邦颁布“盗铸令”,严禁私人铸钱,犯者弃市。吕后继续严禁私人铸钱,并规定钱重八铢。后来因为八铢钱不能流通,又改铸五铢钱,与三铢钱并用。与此同时,吕后还“弛商贾之律”,在公元前189年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摘编自彭卫《应当正确评价吕后》 材料二 高祖犹微,吕氏作妃。及正轩掖,潜用福威。志怀安忍,性挟猜疑。置鸩齐悼,残彘戚姬。孝惠崩殒,其哭不悲。诸吕用事,天下示私。大臣菹醢,支孽芟夷。祸盈斯验,苍狗为蒈。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吕后当政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司马贞评价吕后所涉及的基本史实及其消极影响。 【答案】(1)政治上:减除酷刑;经济上:减轻赋税,鼓励农民生产;稳定币制,放宽对商人的限制;利用行政手段促进人口增长。作用: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2)史实:打击政敌,排除异己;大封诸吕,培植外戚势力。 消极影响:造成外戚干政并引发叛乱,加剧了西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除去了秦时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挟书律’‘三族罪’‘妖言令’等苛刑”可知,吕后政治上减除酷刑;根据材料“吕后诏令郡国‘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还恢复了刘邦时一度取消的‘十五税一’的税制”“吕后继续严禁私人铸钱,并规定钱重八铢。后来因为八铢钱不能流通,又改铸五铢钱,与三铢钱并用。与此同时,吕后还‘弛商贾之律’,在公元前189年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可知,吕后经济上减轻赋税,鼓励农民生产;稳定币制,放宽对商人的限制;利用行政手段促进人口增长。结合所学可知,吕后当政采取的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2)材料二的大意为:汉高祖刚刚起事的时候,吕雉就成为他的妻子了。等到平定天下,吕后就暗地里作威作福了。吕后是个内心坚忍的人,性格残暴多疑。派人拿着毒酒让赵王喝,又残忍地把戚妃砍断手脚叫做人彘。等到惠帝死了,吕后假哭却并不悲伤。任用自己的同姓亲戚,私据天下。杀死大臣,放纵蛮夷,祸害百姓,民不聊生。由此概括具体史实为,打击政敌,排除异己,大封诸吕,培植外戚势力。其消极影响造成了外戚干政并引发叛乱,加剧了西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