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七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课件(共50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七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课件(共50张)

专题七 西方文明的 源头 ——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 2 -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考查视角一   准确通达的历史时空观念 1 .(2018 课标全国 Ⅲ ,32) 公元前 5 世纪 , 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 公民的成功 “ 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 。据此可知 , 在当时雅典 (    ) A. 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 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 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 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 , 题干强调的是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通过论辩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公民参政议政的现象十分活跃 , 故 B 项正确。材料反映公民在参政过程中论辩的能力非常重要 , 但并不是必须能言善辩 , 故 A 项错误 ; 题干无法反映当时的雅典民主政治出现了危机 , 故 C 项错误 ; 题干强调的是公民通过论辩表达自己的想法 , 并没有强调出现了思想纷争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3 -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2 .( 2017 课标全国 Ⅰ ,32) 在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 , 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 , 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 , 而且还争权夺利 , 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 A.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 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 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在希腊神话中有诸神的存在 , 说明当时希腊人的宗教信仰意识并非淡薄 , 故 A 项错误 ; 根据材料可知古希腊人神同形共性的特点 , 有利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 故 B 项正确 ;“ 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 是在启蒙运动时期 , 与材料时间 “ 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 ” 不符 , 故 C 项错误 ; 希腊神话的影响与民主进程没有必然联系 , 且材料未涉及古希腊的民主进程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4 -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考查视角二   合乎逻辑的历史推理意识 3 .(2018 课标全国 Ⅰ ,32) 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 :“ 作恶的人每每致富 , 而好人往往贫穷 ; 但是 , 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 , 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 , 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 据此可知 , 梭伦 (    ) A. 反对奴隶制度 B. 主张权利平等 C. 抨击贫富差别 D. 具有人文精神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古希腊的人文精神。材料中梭伦的诗句的主旨是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 即强调人的精神境界 , 这是人文精神的表现 , 故 D 项正确 ; 梭伦改革中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 并保留了奴隶制度 , 故 A 、 B 两项错误 ; 材料承认贫富差别 , 并没有抨击贫富差别 , 故 C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5 -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4 .( 2017 课标全国 Ⅱ ,32) 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 , 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 , 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 , 政绩斐然 , 重视平民利益 , 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 , 在当时的雅典 (    ) 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 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 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寡将雅典公民分为 4 个等级 , 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 ,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 而且材料只是提及僭主一般出身贵族 , 并不代表贵族就垄断国家政权 , 故 A 项错误 ; 据材料 “ 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 ”“ 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 ” 说明政治生活有一定法制基础 , 故 B 项错误 ; 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 , 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 而且材料提及僭主重视平民利益 , 故 C 项错误 ; 由于未经正当选举上台 , 尽管僭主们 “ 政绩斐然 ”,“ 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 ”, 说明不是经过民主程序上台的领导人不能得到拥护 ,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 故 D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6 -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5 .( 2016 课标全国 Ⅰ ,32)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 , 罗马法 “ 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 , 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 , 但却从来没有消失 , 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 , 罗马法 (    )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罗马法 “ 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 反映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的影响 , 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制定法律的基础 , 故 A 项正确 ; 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制定法律的基础 , 但与欧洲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无关 , 故 B 项错误 ; 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主要在于法律制度 , 而不是民主制度 , 古代雅典对后世的影响才是民主制度 , 故 C 项错误 ; 罗马法对近代欧洲的法律产生影响 , 但并不能就此判断它不断地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 这种说法过分夸大了罗马法的影响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7 -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6 .( 2014 课标全国 Ⅰ ,32)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 : 如果公民试图自杀 , 必须事先提出申请 , 以获得批准 ; 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 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 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材料信息强调 , 古代雅典公民自杀前必须提出申请 , 而未经允许的自杀将被视为犯罪行为 , 这充分说明古代雅典对公民个人自由的严格限制 ,C 项符合题意。 A 项不符合史实 , 雅典的法律体系在当时并不完备 ; 雅典法律视为犯罪的是未经允许的自杀 , 反过来说 , 经过允许的自杀就是合理的 , 显然题干材料不是强调雅典法律尊重人的生命价值 , 故 B 项错误 ; 自然法则强调人的自由是天生的 , 根据自然法则 , 自杀也应该是人自由选择的权利 , 故排除 D 项。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8 -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考查视角三   回到现场的历史思维特征 7 .(2018 课标全国 Ⅱ ,32) 罗马共和国时期 , 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 , 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 :“ 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 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    ) A.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 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 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相关知识。罗马法的实质是维护贵族的利益 , 贵族的特权并没有被取消 , 故 A 项错误 ; 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是 6 世纪汇编成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 故 B 项错误 ; 据材料 “ 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 ”“ 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 可知在这一斗争中 , 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使得公民与贵族在法律上平等 , 故 C 项正确 ; 标志自由民获得相同权利的是万民法的颁布 , 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9 -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8 .( 2016 课标全国 Ⅲ ,32)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 , 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 , 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 :“ 说句老实话 , 我憎恨所有的神。 ”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 A. 宗教意识淡薄 B. 反对神灵崇拜 C. 注重物质生活 D. 强调人的价值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 并不能说明雅典人宗教意识淡薄 , 故 A 项错误 ; 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就是神话故事 , 因此不能反映当时雅典人反对神灵崇拜 , 故 B 项错误 ; 观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属于精神享受层面 , 故 C 项错误 ; 根据 “ 为人类盗取火种 ”“ 我憎恨所有的神 ”, 可以看出作者重视人的价值 , 具有人文精神 , 说明当时的雅典人突出强调人的价值 , 故 D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10 -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考查视角四   求真求实的历史证据意识 9 .(2017 课标全国 Ⅲ ,32) 在古代雅典 , 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 , 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 , 年满 18 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    ) A. 限制权力滥用 B. 防止官员腐败 C. 培育权利观念 D. 增强责任意识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材料提及官员就职宣誓、陪审员宣誓、青年男子成人宣誓 , 这些宣誓都是为了让他们增强责任意识 , 并不是为了限制权力滥用 , 且宣誓也不能真正限制权力的滥用 , 故 A 项错误 ;“ 年满 18 岁的青年男子 ” 并非都是官员 , 因此不能说明这些宣誓旨在防止官员腐败 , 故 B 项错误 ; 材料强调的是青年男子在参加宣誓仪式后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 故 C 项错误 ; 官员、陪审员、青年男子都要履行责任 , 可见这些宣誓旨在增强责任意识 , 故 D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11 -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10 .(2016 课标全国 Ⅱ ,32) 公元前 5 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 , 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 , 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 , 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 , 题干 “ 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 , 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 ” 说明了公民大会在当时的重要性 , 并非形同虚设 , 故 A 项错误 ; 题干材料强调的是驱使公民 ( 不是民众 ) 去参加公民大会 , 公民和民众的内涵不同 , 故 B 项错误 ; 材料 “ 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 , 他将被处以罚款 ” 说明参加公民大会是当时雅典公民应尽的义务 , 否则将受到惩罚 , 故 C 项正确 ; 材料主要提及政府迫使公民参政 , 没有提及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问题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12 -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11 .(2015 课标全国 Ⅰ ,32) 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 , 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 , 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 , 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 , 法官审案应 (    ) A . 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 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 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 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本题关键信息是 “ 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 ” 。题干关键词 “ 裁量公平 ”“ 法律的强制力 ” 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和威严 ,“ 双眼蒙布 ” 说明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 , 以作出公正的判决 , 故答案选 C 项。 A 、 B 、 D 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13 -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考查视角五   关照现实的历史价值引领 12 . 〔 2015 课标全国 Ⅱ ,40( 节选 ) 〕 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 399 年 , 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 , 他却认为 , 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 , 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 , 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 , 而且是更大的正义 , 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 , 就等于践踏法律 , 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 , 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 , 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 , 从容赴死。 —— 摘编自 [ 古希腊 ]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概括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 并说明这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法制。第一小问 , 从材料 “ 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 ” 可概括出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是守法是正义行为 , 从 “ 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 , 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 , 城邦将无法存在 ”, 可概括出苏格拉底的观念是法制关乎城邦存亡 , 从 “ 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 , 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 ”“ 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 , 从容赴死 ”, 可概括出苏格拉底的观点是法律至上 , 严格守法。第二小问 , 结合苏格拉底生活的古希腊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史实 , 总结出法制观念形成的背景。 答案 解析 关闭 苏格拉底 : 守法是正义行为 ; 法制关乎城邦存亡 ; 法律至上 , 严格守法。 背景 :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 ; 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 ; 各种社会思潮活跃 ; 法律作用突出。 - 14 - 考查视角一 考查视角二 考查视角三 考查视角四 考查视角五 探规寻律 - 15 - 时空坐标 时段特征 - 16 - 时空坐标 时段特征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 公元前 8 世纪至公元 6 世纪 ) 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 政治方面 : 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奴隶制民主政治 , 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 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 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 , 对近现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方面 : 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经济发展迅速 , 尤其是海外贸易、工商业经济发达 ,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 文化方面 : 古代希腊出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 强调人的价值。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1 .(2018 广东广州一模 ) 古代雅典公民的住宅围绕着神庙、广场等公共建筑而建。富人和穷人的住宅差别不大 , 都按同样的建筑原则来建造 , 普遍都是狭小而简朴的平房。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    ) A. 经济发展落后 B. 贫富差别不大 C. 城邦意识至上 D. 人文思想盛行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雅典的城邦制度。材料中建筑突出了公共建设的中心地位 , 住宅差别不大 , 反映了雅典人对公共利益的重视和平等意识 , 是城邦意识的具体表现 , 故 C 项正确 ; 雅典航海业和工商业发达 , 故 A 项错误 ; 材料中存在富人与穷人 , 故 B 项错误 ; 材料与人文思想无关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24 - 2. 苏格拉底 将道德和知识融合 , 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提问 , 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 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据此推知 , 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 (    ) A. 寻找到哲学研究的崭新方向 B. 强调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 C. 揭示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 说明知识多寡决定道德水准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 “ 美德即知识 ” 的主张 , 苏格拉底提问的方法并未为哲学提供新方向 , 故 A 项错误 ; 苏格拉底强调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来认识人的无知并进行反思的主张体现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 , 故 B 项正确 ; 材料未提及雅典的民主政治 , 故 C 项错误 ; 材料强调的是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而非知识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25 - 3. 《十二铜表法》 规定 :“ 若 ( 当事人双方 ) 不能和解 , 则 ( 他们 ) 应在午前到市场或会议场进行诉讼。出庭双方应依次申辩 ( 自己案件 ) 。 ” 这反映出当时的司法审判 (    ) A. 侧重于当事人的申辩 B. 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 C. 遵循严格的司法程序 D. 摈弃旧有的风俗习惯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材料反映了司法审判的顺序是先诉讼 , 后申辩 , 并没有体现侧重申辩 , 故 A 项错误 ; 从诉讼到申辩只是审判的两个环节 , 所以无法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性 , 故 B 项错误 ; 从诉讼到申辩反映了审判的两个环节 , 这体现了要遵循司法程序 , 故 C 项正确 ; 旧俗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 故不能得出摈弃旧有的风俗习惯的结论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26 - 4. 古罗马 诗人贺拉斯说 :“ 希腊成为俘虏以后 , 把艺术介绍给了野蛮的拉丁民族 , 俘虏了粗野的胜利者。 ” 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    ) A. 古罗马与古希腊国情相似使其文化相似 B. 罗马法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的理性精神 C. 古罗马文化与古希腊文化风格完全契合 D. 古罗马选择了与古希腊相似的政治体制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根据材料可知 , 古希腊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 , 被古罗马人延续下去 ,A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 故排除 ; 根据材料可知 , 古希腊文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如罗马法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的理性精神 , 故 B 项正确 ;“ 完全契合 ” 说法过于绝对 , 故 C 项错误 ; 古罗马与古希腊的政治体制并不相似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27 - 5 .(2018 福建厦门一模 ) 古罗马奉行 “ 没有告诉人 , 就没有法官 ” 的信条 , 无论是私诉还是公诉都不能由法官主动发起 , 诉讼提起后承审员的选择乃至传唤被告和执行判决 , 都由当事人自主进行。古罗马司法权的被动性 (    ) A. 使得法官在诉讼中无所作为 B. 确保了司法权的中立性 C. 有利于司法权与行政权分离 D. 捍卫了罗马的共和体制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原则。材料信息的原则即 “ 不告不理 ”, 这有效地区分了司法权与行政权 , 行政权必须主动作为 , 故 C 项正确 ; 在司法过程中 , 一旦进入司法程序 , 法官必须公平公正审理案件 , 故 A 项错误 ; 题干材料体现的原则属于程序问题 , 与司法公正没有关系 , 故 B 项错误 ; 司法原则与政体无关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28 - 一 二 一、源远流长的罗马法 1 . 多角度认识罗马法的历史特征 (1) 从地位上看 : 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 , 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 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2) 从形成过程上看 : 体现出与时俱进、为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 (3) 从内容上看 : 内容丰富 , 体系完善 , 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多个领域。 (4) 从作用上看 , 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 , 对后世影响深远。 (5) 从实质上看 : 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 , 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 29 - 一 二 - 30 - 一 二 对应演练   1 . 有 学者认为 , 罗马法包含了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在该学者看来 , 罗马法 (    ) A. 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B. 渊源呈现多元性 C. 主要维护平民利益 D. 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特点。材料主要反映了罗马法的来源 , 没有涉及适用范围 , 故 A 项错误 ; 由 “ 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 ” 都是罗马法的来源 , 可知其渊源呈现多元性 , 故 B 项正确 ; 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保护的对象 , 故 C 项错误 ; 习惯法只是罗马法的部分来源 , 因此罗马法不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 31 - 一 二 2 . 罗马法 被近代社会广泛借鉴采用 , 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为被重视 , 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这表明罗马法契合近代社会的主要是 (    ) A. 罗马共和精神与近代吻合 B. 自然法的人人平等原则 C. 对个人权利的规范与尊重 D. 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 “ 罗马共和精神 ” 本质维护的是奴隶制社会的秩序 , 与近代社会不同 , 故 A 项错误 ;“ 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 ” 不能体现自然法 , 故 B 项错误 ;“ 罗马法被近代社会广泛借鉴采用 , 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为被重视 ”, 其中 , 私法即对个人私权的保护 , 故 C 项正确 ;“ 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 ” 不能体现政治的三权分立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32 - 一 二 二、人文精神的滥觞 1 . 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 轴心时代 (1) 诠释 : 雅斯贝斯在 1949 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 , 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 , 尤其是公元前 600 年至前 300 年间 , 是人类文明的 “ 轴心时代 ” 。 “ 轴心时代 ” 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 30 度上下 , 即北纬 25 度至 35 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 , 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 ——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古印度的释迦牟尼 , 中国的孔子、老子 …… 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 , 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更重要的是 , 虽然中国、印度、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 , 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 33 - 一 二 (2) 进步性 : 以 “ 轴心时代 ” 为核心 , 将世界历史的文明成果汇聚在一起进行研究 , 体现了文明的整体性和源远流长的特点 , 有利于加强世界各文明区域的文化认同感 , 增进交流和彼此的理解。 (3) 局限性 : 遮蔽或淡化了 “ 轴心时代 ” 之前人类文明的漫长发展历程 , 对于中国等国家的历史研究存在一定片面性。 - 34 - 一 二 - 35 - 一 二 对应演练   3 . 在 信仰问题上 , 普罗泰格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 , 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 ; 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 “ 灵机 ” 而不是传统的邦神 , 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上表明两人 (    ) A. 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 B. 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C. 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 D. 都注重对人的思考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相同点。根据材料 “ 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 ”“ 相信自己的 ‘ 灵机 ’ 而不是传统的邦神 ”, 可知两人宣称自己不信仰神 , 而非反对宗教神学 , 故 A 项错误 ; 结合所学知识 , 普罗泰格拉主张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 而忽视了道德 , 故 B 项错误 ; 材料中 , 两人因不信仰神而受到惩罚 , 但其不是二者 “ 实质 ” 层面的共同点 , 故 C 项错误 ; 材料 “ 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 ”“ 相信自己的 ‘ 灵机 ’ 而不是传统的邦神 ” 表明二者对神持怀疑态度 , 实质上反映了二者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和尊严 , 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 , 故 D 项正确。 答案 解析 关闭 D - 36 - 一 二 4 .(2018 河北石家庄一模 ) 苏格拉底说 :“ 只要我还活着 , 还有力量 , 我就永远不放弃哲学 , 或停止劝告你们 , 对你们中每一个我所碰到的人指出真相 , 以我惯常的口吻说 : 最优秀的人们 , 最强大、最以智慧和力量著称的雅典民主 , 你只关心钱财、名声和荣誉 , 却不注意或想到智慧、真理以及你们灵魂的完善 , 难道你不觉得羞愧吗 ?” 可见当时的雅典 (    ) A. 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盛行 B. 人文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 C. 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暴露 D. 城邦宗教信仰自由的缺失 答案 答案 关闭 A - 37 - 1 2 3 4 5 6 7 8 1 . 《剑桥古代史》 中描述 : 希腊人 “ 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 , 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 , 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 ” 这种饮食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 人文主义思潮兴盛 B. 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 C. 政治环境民主宽松 D. 古希腊近海多山少平原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希腊的社会状况。人文主义思潮兴盛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 故 A 项错误 ; 据材料 “ 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 , 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 , 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 ”, 可得出古希腊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 , 故 B 项正确 ; 政治环境民主宽松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 故 C 项错误 ; 古希腊近海多山少平原是商品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 但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9 10 11 - 38 - 1 2 3 4 5 6 7 8 2 . 古希腊 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在将雅典城邦划分为十个部落的同时又给每个部落确定一位名祖英雄。这一举措意在 (    ) A. 确立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B. 培养公民对共同体的认同感 C. 提高雅典公民参政积极性 D. 麻痹雅典公民以维护城邦制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材料信息反映了克利斯提尼改革开始确定以地域为标准划分选区的政治选举模式 , 为使这种新的选区划分稳定下来 , 并在政治运作中发挥效力 , 克利斯提尼认识到培养公民对共同体的认同感非常重要。为达到这一目的 , 克利斯提尼给每个部落确定一位名祖英雄 , 故 A 项错误 ,B 项正确 ; 提高雅典公民参政积极性不符合题意 , 故 C 项错误 ; 麻痹雅典公民以维护城邦制不符合题意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9 10 11 - 39 - 1 2 3 4 5 6 7 8 3 . 斯 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一书中说 :“ 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 , 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 ” 这说明 (    ) A. 苏格拉底的思想得不到社会认可 B. 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C. 雅典城邦的公共意志开始遭到践踏 D. 苏格拉底以死捍卫了民主政治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苏格拉底的思想在当时也得到部分人的认可 , 故 A 项错误 ; 苏格拉底之死体现了雅典实行直接民主的局限性 , 故 B 项正确 ; 苏格拉底之死是经过公民大会投票决定的 , 体现了公共意志受到尊重 , 故 C 项错误 ; 材料并未提及苏格拉底之死与捍卫民主政治的关系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B 9 10 11 - 4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2018 河北唐山一模 ) 雅典思想家柏拉图在评价民主制时说 :“ 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 , 在这种制度下 , 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 , 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 ” 由此看来 , 柏拉图 (    ) A. 坚持贵族等级制度 B. 坚决反对民主治理 C. 严厉批评民主弊端 D. 认为雅典无可救药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制的弊端。柏拉图强调了 “ 无政府状态的 ”“ 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 ”, 实际上指出了直接民主的弊端 , 故 C 项正确 ; 柏拉图反对直接民主的弊端 , 并不能判断为坚持贵族等级制度或反对民主治理或对雅典的失望 , 故 A 、 B 、 D 三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41 - 1 2 3 4 5 6 7 8 5 . 在 《政治家》中 , 柏拉图认为治国 ( 管理 ) 之术是一门专门技艺 , 管理者对人的管理必须是自愿而非强迫 , 并且管理者是能照顾人的心灵、关注人的灵魂健康的人。可见柏拉图的治国理念 (    ) A. 把公民作为城邦主体 B. 是通过教化实现民主政治 C. 闪耀着人文主义色彩 D. 重在培养公民的健全人格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柏拉图的政治主张。材料主要涉及的是 “ 治国 ( 管理 ) 之术 ”, 与城邦主体无关 , 故 A 项错误 ; 材料论述的是治国 ( 管理 ) 技艺 , 不涉及教化问题 , 故 B 项错误 ; 材料 “ 对人的管理必须是自愿而非强迫 , 并且管理者是能照顾人的心灵、关注人的灵魂健康的人 ”,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 闪耀着人文主义色彩 , 故 C 项正确 ; 根据材料可知 , 题干并不涉及公民人格的培养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9 10 11 - 4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2018 北京文综 ,20) 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 , 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 , 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 , 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 (    ) A. 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 B. 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 C. 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D. 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题干中的抽签选举、部分主管职位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负全部费用 , 分别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及理性的政治理念 , 这有助于雅典社会及政治的稳定 , 故 C 项正确。题干中没有反映贫富之间的对立 , 故 A 项错误 ; 题干中未涉及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 , 故 B 项错误 ; 题干中的措施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平等 , 但不是绝对平等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4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2018 浙江单科 ,17) 古罗马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 , 在长期司法实践中 , 罗马人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 , 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 , 因而他们制定了新的法律 —— 万民法。下列项中不属于该法律体系的是 (    ) A. 贵族垄断立法权 B. 具有灵活性和实效性 C. 广泛借鉴外邦人的法规 D. 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贵族垄断立法权 , 在万民法之前已经存在 , 不属于该法律体系 , 故 A 项错误 , 符合题意。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44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十二铜表法》 第七表规定 ,“ 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 , 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 ”,“ 树上的果实落于邻地时 , 得入邻地拾取之 ” 。由材料可知 , 这一规定 (    ) A. 强化了物权的归属 B. 注重规范公民的行为 C. 协调了邻里的关系 D. 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对土地界限和果实的规定 , 明确了物权的归属 , 故 A 项正确 ; 这一规定与规范公民行为没有直接关联 , 故 B 项错误 ; 材料内容是关于物权的规定 , 目的在于保护私有财产 , 不能体现协调邻里关系 , 故 C 项错误 ; 这一规定出自《十二铜表法》 , 而《十二铜表法》是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公民法 , 故不能起到稳定罗马帝国统治的作用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A - 4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 2017 全国名校高考冲刺 ,32) 罗马法规定 : 诉讼当事人一方过了午时仍不到庭的 , 长官应即判到庭的一方胜诉。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    ) A. 诉讼双方存在不平等 B. 司法审判具有随意性 C. 注重维护法庭的权威 D. 审判程序有待于完善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题干材料并未提到诉讼双方的地位 , 故 A 项错误 ; 题干中并未提到法官随意判案 , 故 B 项错误 ; 由题干中 “ 诉讼当事人一方过了午时仍不到庭的 , 长官应即判到庭的一方胜诉 ” 可知 , 材料反映了罗马法注重维护法庭的权威 , 故 C 项正确 ; 题干材料并未提及审判程序 , 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关闭 C - 46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 2017 浙江宁波十校期末 ,32) 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既有杰出人物的推动 , 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业商品化不仅意味着获利 , 也意味着负债 , 尤其对小土地所有者来说。 …… 往昔在战场上起决定性作用的贵族骑兵这时已由穿戴盔甲、沉重地武装起来的步兵 , 也就是重甲兵所取代的缘故。 …… 这一新事物不仅瓦解了贵族政治权力的军事基础 , 而且提高了那些独立的、能为进入方阵而装备自己的农民和工匠的地位。 …… 经济变革与军事变革一起 , 导致了相应的政治变革。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希腊人的胜利 , 特别是雅典海军的胜利 , 也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因为划船投入战斗的划手都是无财力将自己装备成重甲步兵的公民 , 所以 , 城市贫民这时在军事上所起的作用甚至比有财产的重甲步兵还要重大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47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 分析当时实现雅典政治变革的社会背景。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分析希波战争胜利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 (1) 背景 : 贵族骑兵为重甲步兵所取代 ; 农业商品化使平民破产负债 , 激化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 工商业迅速发展造就了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 (2) 原因 : 雇工贫农踊跃参与希波战争 , 其政治地位随之大为提高。 - 48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 阅读下列材料 ,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法规定 : 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 , 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 , 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 , 向他申明 : 根据某某法律 , 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 , 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 , 否则即是无罪之人 ; 一个被控有罪的人 , 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 材料二   虽然法律已经颁布 , 但一般人并不知道法律具体规定 , 完全由祭司集团确定哪一天是黄道吉日可开会或可开庭。因此 , 罗马史学家李维说 :“ 市民法深藏于祭司团的神龛之中。 ” 公元前 254 年 , 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大祭司科伦卡尼乌斯公开传授法律知识 , 解答人们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 , 法律从秘密走向公开 , 广受欢迎。 - 49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材料三   公元前 367 年和公元前 242 年 , 罗马相继确立了内务大法官和外务大法官 , 处理罗马市民相互间、外国人相互间的民事纠纷。 …… 公元 212 年 , 卡拉卡拉皇帝颁布《安托尼亚那敕令》 , 废除市民与臣民的区别 , 准予居住在罗马帝国境内的居民或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市民权。 (1) 根据材料一罗马法有关规定 , 归纳出罗马法的特点。 (2) 结合材料二 , 分析公元前 3 世纪中期罗马法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3) 材料三所反映的罗马法又有什么转变 ? 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4) 从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古罗马人对法律有怎样的态度 ? - 5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参考答案 (1) 注重证据 ; 法律至上 ; 不告不理 ; 辩护制度等。 (2) 由秘密走向公开 ; 由祭司贵族垄断到平民参与 ; 平民由知道到理解法律内容。 (3) 转变 : 由公民法走向万民法。随着罗马人对外扩张步伐的加速 , 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 且公民法无法应对这些变化。罗马国家为了调整和处理罗马人与非罗马人 , 以及非罗马人之间的权利关系 , 相继通过和颁布了一系列决议或法令。 (4) 崇尚法治 , 追求法律地位的平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