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3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相传,周公作论六乐。《乐记》云:“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由此可见,周公制乐的主要意图在于 A. 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 B. 严格贵族之间的等级秩序 C. 调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D. 规范贵族之间的权力分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可知周公制乐的主要意图在于协调君臣、族长乡里、父子兄弟关系,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故选A项;分封制严格贵族之间的等级秩序,排除B项;“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可见周公制乐的主要意图在于协调君臣、族长乡里、父子兄弟关系,排除C项;宗法制规范贵族之间的权力分配,排除D项。 2.《史记》记载,禹死前禅位给伯益,后来伯益将天下让给了启。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却记载,启在禹死后立即讨伐伯益,夺取了天下。上述记载表明 A. 对先秦史的研究应更注重实物史料 B. 成书于西汉的《史记》叙述更加客观 C. 两书相互印证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 D. 明辨史料的可信度是研究历史的前提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于启取得天下的方式,两部史书记载是不同的,这表明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要明辨史料的可信度,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更注重”;《史记》是史书,加上作者的主观意志,故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错在“更为接近”。 3.管仲说:“利出一孔者(孔,指孔道、途径),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 这从根本上反映了管仲 A. 深刻反思了西周灭亡的原因 B. 认识到统一军权是历史的必然 C. 主张国家应当掌握财政大权 D. 意识到建立中央集权的重要性 【答案】D 【解析】 这段话阐述的核心是“利出一孔”。福禄赏赐、物质条件等谓之利;孔,源于铜钱的小孔,后喻为途径。其表达的思想是国家采用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垄断全国所有资源,并控制了社会财富的分配,集所有“利”于一身,国民要生存和发展,就得仰仗于国家的施予。这是统治者统治国家的有效手段,并能随心所欲地支配治下的民众,故D项正确;BC项包含在D项之中;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4.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说:“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在特权政治下的政治权力,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们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于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他认为官僚政治的本质是 A. 皇帝享有至高无上权力特权政治 B. 打着“国民幸福”旗号的特权政治 C. 中央高度集权的特权政治 D. 努力为人民谋幸福的政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 从材料中的“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于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可以看出,王亚南认为中国官僚政治的本质是打着“国民幸福”旗号的特权政治。故答案为B项。材料信息是对整个官僚体制的评价,不是仅仅针对皇帝,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中央集权,排除C项;从材料中的“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来看,D项说法错误,排除。 5.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规定“工师善教之,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A. 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B. 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C. 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D. 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特别注重技术的培训,没有体现出对新技术的研究,排除A。官营手工业没有垄断当时的手工业技术,民间手工业不断的兴起和发展,排除B。 中国官营手工业的技工学校专门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并且规定了技术传授的时间阶段,一切都是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官营手工业产品的质量,且官营手工业是不计生产成本,主要是满足政府的消费需求,C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出手工业生产的工序只是体现出手工业技术,要经过培训和学习,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6.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位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 A. 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 B. 用华丽辞藻描绘盛世局面 C. 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 D. 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中信息可得,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均为汉代著名的文学家,这一时期“赋”为主要的文学体裁,其特点是“辞藻华丽、气势恢弘”,B选项符合题意。为现实主义奠定基础的是《诗经》,A选项排除。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是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特征,C选项排除。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的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D选项排除。 7.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答案】B 【解析】 古代“雀” “爵” 相通,“猴”“侯”同音,“射爵射侯”就是追求封爵、封侯,因此这类画像石刻体现了人们希望加官进爵甚至封侯,即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故B项正确;抑制王侯势力是在西汉(推恩令大大削弱了王国势力),东汉时期的王侯势力已经对中央够不成威胁,故A项错误;射雀、射猴和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相违背,故C 项错误;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是对画像石的误读,不符合材料关键信息“射爵射侯”的真实含义,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东汉画像石为切入点,考查考生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本题题目新颖,紧跟全国卷的命题思路,是江苏历史卷中的亮点。汉代画像石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史学家翦伯赞在《秦汉史》中曾对画像石的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指出“除了古人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形象”“假如把这些石刻画像有系统地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由此可见汉代画像石对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8.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 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 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 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 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说明尚书省在中央与地方行政运行中处于中枢的位置,故D项正确;唐朝三省各有其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反映的是尚书省在履行自身的职责,故A项错误;拥有起草诏令制敕权力的是中书省,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点睛;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史料实证,是通过新材料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常规思路,这就启示我们一定不要忽视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9.考古学家在徽州先后发现了《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徽州吴拱卖山地契》、《元至元十七年(1367年)徽州吴凤郎卖山地契》、《宋龙凤五年(1359年)徽州谢志高卖山地契》、《宋龙凤十年(1364年)徽州谢公亮退地契》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可以证实当时 A. 土地国有制遭到破坏 B. 农业生产集约化趋势 C. 土地私人所有制性质 D. 契约守信机制已完善 【答案】C 【解析】 地契是土地所有权凭证,这些地契文物可以证实当时的土地私人所有制性质。故答案为C项。南宋时期不存在土地国有制,排除A项;B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点睛:地契是买卖土地的双方所立的契约,地契作为见证我国土地权属变更的重要历史资料,真实地反映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权属变更及对土地的管理制度。本题材料中的“某某某卖山地契”,说明当时土地私有,据此确定答案。 10.如图表明古代中国历史上共有四个寒冷期,分别为:西周寒冷期、东汉南北朝寒冷期、两宋寒冷期和明清寒冷期。气候的变迁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A. 温暖期比寒冷期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B. 寒冷期造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大分裂 C. 明清两朝的兴衰深受到当时气候的影响 D. 气候变化影响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因此气候是促成经济重心的南移深层原因,宋代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故D选项正确;中央集权的强化是不断上升的趋势,与图片中气候的变迁的曲线图不一致,故A 选项错误;寒冷期也不是南北大分裂的主要原因,故B选项错误;明清两朝的兴衰是政治、经济、民族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故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属于数据分析类选择题,解题的方法一般是:区分时空范围和阶段、提取各个阶段不同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归纳,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结论和规律,例如,两宋时期的气候寒冷的数据密集,结合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即可判断。 11.“驿使图”(下图)为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地区的墓葬壁画,该画绘于公元3世纪左右,画面是一个驿使头戴黑帽,身着短衫,一手持缰,一手拿“邮件”,驿使面部五官缺少嘴巴。对该文物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 是研究西汉邮驿制度的第一手史料 B. 能够说明当时西北边境军情紧急 C. 其史料价值主要在于信息的完整性 D. 体现了真实而又写意的绘画手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驿使图”是艺术作品,不是第一手史料,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军情紧急,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信息的完整性,排除C;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既有写实,又有写意的特点,故D正确。 12.唐太宗时期编撰的《氏族志》,将皇族定为第一等,外戚定为第二等,山东崔氏等大士族定为第三等。后在新兴庶族地主的努力下,武则天主持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武氏成为第一等,其余各等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科举制的进一步推行 B. 中央集权的加强 C. 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 D. 宗法制得到完善 【答案】A 【解析】 由《氏族志》到《姓氏录》的转变,可以看出新兴庶族的力量在不断地壮大,新兴氏族依靠科举制度,才可以入仕做官,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加强的有关信息,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女性地位的提高信息,故排除C;宗法制度指的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调整、维系政治等级、维护国家统治的制度,材料与宗法制无关,故排除D。 13.唐代前期,全国划分诸道,并设置黜陟、按察、采访使等官职,代表中央巡察地方考察官吏;玄宗后期,诸道采访使逐渐介入地方事务处理;安史之乱后与节度使合二而一。这表明唐朝 A. 监察职权独立,导致地方割据 B. 有效加强了各州与中央的联系 C. 监察区逐渐转化为地方行政区 D. 专注官吏监督,强化专制皇权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唐代前期划分道代表中央巡察地方考察官吏,玄宗后期逐渐介入地方事务处理,增加了行政职能,说明监察区逐渐转化为地方行政区,故C正确;材料主要反映道由最初监察去逐渐转变为地方行政区,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道由最初的监察去逐渐转变为地方行政区,D不符合材料,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代表中央巡察地方考察官吏”“诸道采访使逐渐介入地方事务处理”,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14. 《东京梦华录》记载:“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铺,街北都亭骚相对,梁家珠子铺,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街心市井,至夜尤盛。”由此可知宋代 A. 城市布局依然保留市坊分离传统 B. 商业经营凸显品牌特色 C. 商业活动仍未突破时间限制 D. 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说明宋代南门大街商业经营的类别和种类众多,但是经营都是分类进行,“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体现出品牌的特点,故B正确;宋代打破传统商业模式,故A和C错误;区域经济模式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错误。 15.宋代理学家试图在行为领域,而不仅是在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强调符合儒学传统的生活秩序,还试图抵制佛、道二教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据此可知,宋代理学 ( ) A. 探寻格物致知和天人感应的明理方法 B. 促进了宇宙观与修养论的有机结合 C. 提出了与佛、道学说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D. 探究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行为准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理学家通过吸收佛道思想,发扬先秦儒家思想来抵制佛道思想对儒学的冲击,促进了宇宙观和修养论的有机结合,选项B正确;天人感应是汉代儒学的主张,排除A;宋代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三者并非对立,排除C;选项D属于道家学说,排除。 16.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 A. 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B. 内阁掌握决策大权 C. 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D. 相权一度得以恢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表明明朝中枢权力运行较为讲究有序,故A项正确;明朝内阁没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明朝内阁的设立是加强了皇帝的权力的重要措施,故C项错误;明太祖已经废除丞相,故D项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紧扣材料并结合所学内阁的设立的史实分析解答。 17.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A. 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B. 明清时期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C. 明清官员考核标准以德行为主 D. 明清时期的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代政府对官员“丁忧”执行严格,对官员形成潜在的道德及权力约束,反映了明代对官员道德品行的重视,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丁忧”是孝道的体现,并不是西周礼乐制度的产物,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明清时期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受到冲击,排除。D项,题干未涉及法制与道德的关系,排除。 18. 顾炎武认为:“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据此,顾炎武强调的是 A. 社会教化 B. 经世致用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政通人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夫子所以教人者”中的教就是教化的意思,经过夫子的教化后,才有了人伦、风俗、政事、国家,所以顾炎武强调的当然是A.社会教化。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社会教化 19.有学者指出“领事裁判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据此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②直接引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③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④严重侵犯近代中国的司法主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领事裁判权“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故①正确;直接引发向西方学习的是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故②错误;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故③错误;领事裁判权严重侵/犯近代中国的司法主权,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领事裁判权 20.《海国图志》原本是为了打开中国人的眼睛,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初级启蒙读物,但却被当时的中国拒绝,无意中启蒙了日本人,对明治维新起到催化作用。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富国强兵道路,反过来一次次侵略中国。《海国图志》在中日不同的命运,从根本上反映了两国 A. 对外开放的程度 B. 思想解放的尺度 C. 政治改革的力度 D. 社会转型的难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海国图志》是中国人的著作,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实质的推动作用,却启蒙日本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这反映了两国对外开放和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同,但这不是根本上的反映,故排除A、B项;《海国图志》出版后没有推动中国进行政治改革,所以不能反映两国政治改革的力度,故排除C项;根据“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初级启蒙读物,但却被当时的中国拒绝,无意中启蒙了日本人,对明治维新起到催化作用”可知当时的中国人对外来思想持排斥态度,而日本人则开始大力对外学习,所以《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根本上反映了两国社会转型的难度,故选D项。 21. 近代某条约规定,“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意存睦好不绝,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这一规定出自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可知这反映了《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内容,故B项正确。《南京条约》未涉及公使问题,故A项排除。《马关条约》重点在割地设厂,也没有公使驻京,故C项排除。《辛丑条约》也没有相关条款,故D项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天津条约》 【名师点睛】鸦片战争包括两次:第一次鸦片战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其影响是1、使中国从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开始。2、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3、战后的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巨大破坏。中国的司法、关税、海关等主权遭到巨大破坏。4、开创了通过不平等条约侵略中国的先例。《天津条约》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2.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 A.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B. 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C. 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D. 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答案】C 【解析】 “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等字眼足以证明太平天国运动有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不足之处而非有利于近代化、打碎旧世界等,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太平天国并不是反帝斗争,因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还尚未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 23.下图漫画题为《探囊取物》,囊中装着中国各地的矿产资源,英、日、德、意、俄、奥、葡、法等国纷纷伸手探入囊内进行抢夺。该漫画主要反映出列强 A. 在华划分势力范围 B. 加紧对华资本输出 C. 加强对清政府控制 D. 在中国抢占租借地 【答案】B 【解析】 从“英、日、德、意、俄、奥、葡、法等国”可以确定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时,此时的对华侵略主要形式就是资本输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此时已经完成;C选项没有体现出实际含义;D选项此时已不是中心。 24.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骥、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义,称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这一现象共同说明( ) A. 中央失去对地方有效控制 B. 国家权力出现“外(地方)重内(中央)轻”格局 C. 国家权力呈现“内(中央)外(地方)皆轻”格局 D. 地方督抚与外国侵略者日益勾结 【答案】B 【解析】 东南互相保护,是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对抗明显表现,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表现说明国家权力出现“外(地方)重内(中央)轻”格局,B正确;A中失去控制说法错误;C与材料主旨相反;D中还勾结说法错误。 25.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 A. 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 B. 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C. 反映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D. 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清朝末年国家对于奏请开埠通商是认可的,这是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B正确;1895年洋务运动破产,故与材料无关,A错误;材料信息与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无关,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自开商埠,与列强经济侵略无关,D错误。 26.如图所示是一组反映20世纪初期中、俄两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它们所代表的历史事件都 A. 推翻了专制王朝 B.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改变了社会性质 D. 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二者均促进了本国在政治领域的近代化,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右图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而非专制王朝,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左图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左图没改变社会性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 【详解】 27.1912年3月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制定与颁行的。它既规定了总统各项实际权力,又极尽可能地赋予参议院和国务员各种广泛的权力和实际的责任。这表明该法 A. 是当时各政治派别妥协的产物 B. 旨在确保各政治派别和各阶层的利益 C. 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思想 D. 具有典型的因人设法的工具主义倾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制定与颁行”“既规定了总统各项实际权力,又极尽可能地赋予参议院和国务员各种广泛的权力和实际的责任”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孙中山为了限制袁世凯专权而设立的。孙在卸任临时大总统后给袁世凯设置了三项条件之一,把原来的美国式的总统制改为法国式的责任内阁制。A本身说法正确,但是不是主要的;BC说法错误。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临时约法 28.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这一事件 A. 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B.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C.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促成第一个民主革命纲领的诞生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的信息“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可以得知该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和思想基础,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传播,A排除。C项是北伐战争的影响。D项第一个民主革命纲领是三民主义,与五四运动无关,故排除。 29.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反映了民主革命的目标 B. 符合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C. 表达了国共合作的意愿 D. 宣扬了民主自由的观念 【答案】A 【解析】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处于国民革命时期,材料反映了反帝反封建军阀的主张,这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目标,故A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天赋人权的思想内容,故B错误;材料也未涉及国共合作的内容,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民主自由的观念,而是主张反帝反封建军阀,故D错误。故选A。 30.1928年,布哈林(当时任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在中共六大上说,中国的红军会“像一个肥胖的大肚子的女人,坐到某一个地方,便在那里大吃大嚼个精光”,甚至会把老百姓的“最后一个老母鸡吃了”。他认为,红军应该“分散到各个地方,经相当的时间,再转一个地方,到这个地方住一些时间,杀一杀土豪劣绅,吃一吃饭,喝一喝鸡汤,再到另一个地方,照样杀土豪吃鸡,过了相当时间再前进”。这表明 A. 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重要性 C. 他要求重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的建设 D. 共产国际和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1928年”可知,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依据题干“中国的红军会‘像一个肥胖的大肚子的女人,坐到某一个地方,便在那里大吃大嚼个精光’,甚至会把老百姓的‘最后一个老母鸡吃了’”,结合所学可知,1928年当时中共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题干布哈林观点说明他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持反对态度,A正确;布哈林认为中国的红军会“像一个肥胖的大肚子的女人,坐到某一个地方,便在那里大吃大嚼个精光”,说明他不重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的建设,没有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重要性,排除BC;1928年中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D错误。 31.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出《关于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在中小学课程教材中凡“八年抗战”字样,全部改为“十四年抗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 对抗战时间的正确纠正 B. “八年抗战”的起点是九一八事变 C. 对全民抗战的充分肯定 D. “十四年抗战”的起点是西安事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十四年抗战将抗战的起点定位于九一八事变,此事变之后,局部抗战开始,因此十四年抗战是对全民抗战的充分肯定,选项C正确,排除D;抗战时间并不存在谬误,选项A排除;八年抗战的时间起点是卢沟桥事变,排除B。 【点睛】解题关键是明确十四年抗战起点是九一八事变,当时是局部抗战,说明十四年抗战对全民族抗战的充分肯定。 32.鸦片战争之后,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供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的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 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综合上述史料可以得出 A. 近代时期在华外国人不受任何法律约束 B. 近代初期通商口岸社会局面动荡不安 C. 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近代部分沿海城市迅速畸形地繁荣起来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的黄金国”可知鸦片战争后,上海作为通商口岸,非常繁荣;由“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可知上海繁荣背后隐藏着种种罪恶、唯利是图;故可知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在华外国人不受任何法律约束,而是强调近代部分沿海城市迅速畸形地繁荣起来,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近代初期的通商口岸动荡不安,而是强调近代部分沿海城市迅速畸形地繁荣起来,排除B。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材料强调近代部分沿海城市迅速畸形地繁荣起来,故排除C。 33.某作者在其博客《晚清“春天的故事”》一文中提到,“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该作者描述的现象 A. 是近代自然经济瓦解的必然结果 B. 违背了中国近代客观的历史事实 C. 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 承认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较快,有利于中国近代化,但不符合“短短三十年”范畴,排除A;通过材料“1900年庚子国变”“短短三十年”判定可知,洋务运动开展了30多年,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故排除B,选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性质上不同于洋务经济,排除C。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34.据统计,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工人平均月工资是5元银元左右,同一时期武昌织布官局的工人月工资是7-10元,熟练的技术工人能达到30元甚至更多。而1883年直隶普通农民除去各种赋税折算每月收入不过1元多。这说明了 A. 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 B.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C. 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与农民收入相比,工人收入水平高,这主要是因为上海、武昌等地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故工人的收入要比从事小农生产的农民收入高,C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排除A。不同通过收入的高低,推断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排除B。题干信息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35.1928年某报刊登了啤酒公司的广告:“国货啤酒,商标马棋,中西医士,迭经化验,众口一词,卫生妙剂,功能杀菌,开胃健脾。”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 法币改革的实施 C. 经济危机的影响 D.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国货啤酒”,以国货作为卖点,利用了国内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故D项符合题意;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法币政策的实行都是在1935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A、B两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1928年”,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间不符,故C项不符合题意。 36.学者傅斯年曾说:“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对以上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国力的觉悟”是指开始摈弃天朝上国的盲目自信态度 B. “政治的觉悟”是指努力在中国尝试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 C. “文化的觉悟”是指抨击封建道德,倡导民主与科学思想 D. “社会的觉悟”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课用排除法。“国力的觉悟”之后开始洋务运动,A正确。“政治的觉悟”之后开始维新变法、辛亥革命,B正确。“文化的觉悟”之后开始新文化运动,C正确。“社会的觉悟”指的是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D错误。因此选择D。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影响 37.梁启超说:“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吾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材料论述的是( ) A. 君主立宪的理论基础 B.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C. 对民权共和理论的宣传 D. 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吾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可知,明末清初的思想和晚清宣扬的民主共和有相通之处,而且从材料“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思想应当是对君主专制的批判,选项D正确;君主立宪理论在明末清初并未出现,排除A;根据材料“三代之治可复”可知,这一思想并不是对先秦政治制度的批判,排除B;明末清初并未宣传民主共和理论,排除C。 38.陈独秀说:“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纵一时舍旧谋新,而根本思想,未尝变更,不旋踵而仍复旧观者,此自然必然之事也。由此可知,陈独秀 A. 以民主科学作为反对尊孔复古的武器 B. 主张政治革命、文学革命与伦理革命并重 C. 视儒学道德为新文化运动的首要目标 D. 冲破传统道德礼教的束缚,倡导女性解放 【答案】C 【解析】 从“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可以看出陈独秀认为中国当时主要问题在于思想上,所以他认为新文化运动的首要对象就是封建思想文化,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民主科学的内容;B选项错误,材料更注重的是伦理革命;D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39. 右图是361度的标志和广告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千年前,宋代开始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指南针和造纸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一百年前,我们一度落后的原因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和帝国主义的侵略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我们再度起飞的关键 ④十三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我们再度起飞铺平了道路 A. 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①是错误的;西汉的时候中国已经有了纸。指南针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叫司南。雕版印刷术在隋唐。④是错误的;应该是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为我们再度起飞铺平了道路。通过排除法,所以选B。 【详解】 40.1950年7月,新中国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在《关于统一航务港务管理指示》中规定:“嗣后,外轮一般不许驶入中国内河,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并经政政府批准,才能驶入长江,但必须悬挂中国国旗,在指定码头停泊。”此规定主要体现了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C.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新中国废除了西方列强在中国内河的航运特权,体现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原则,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政策均不能在题干中体现,排除。 41.在古代雅典民主的极盛时期,真正的权力并不由抽签选举产生的官员掌控,而是操纵在十将军和民众领袖手中。这些所谓的民众领袖,主要是通过其雄辩的演说、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来施展其权力。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 ( ) A. 工商业经济的发达 B. 城邦官员任期较短 C. 城邦民主制的机制 D. 公民缺乏参政能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真正的权力并不由抽签选举产生的官员掌控,而是操纵在十将军和民众领袖手中”,而且这些人主要依靠能力来施展权力,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现象的根源是雅典民主政治具有直接选举和轮流执政的机制导致,选项C;工商业的发达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但是和权力掌握在谁的手中并无直接联系,排除A;城邦官员任期长短并不能决定权力归属,排除B;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 42.公元前454年,古罗马贵族与平民终于达成协议,立法委员会全部由贵族担任,但起草委员和法律须经由贵族和平民共同组成的军伍大会选举和通过,经元老院批准,才能生效。这一协议 A. 扩大了古罗马统治的社会基础 B. 实现了贵族与平民政治上的平等 C. 是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标志 D. 适应了罗马疆域不断扩大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起草委员和法律须经由贵族和平民共同组成的军伍大会选举和通过”表明这一协议使平民参与到法律的创制工作,从而扩大了古罗马统治的社会基础,故A项正确;罗马法是维护贵族利益的,故B项错误;C项是指《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排除;D项是指万民法,故D项排除。 【点睛】材料“起草委员和法律须经由贵族和平民共同组成的军伍大会选举和通过”是关键。 43.西方学者伯尔曼说:古希腊罗马“幸存下来的东西”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仅仅占一小部分”;“1050年—1150年之前的欧洲与此后的欧洲之间却存在根本的断裂”。伯尔曼意在强调 A. 古希腊罗马文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民主政治 B. 1050年—1150年是欧洲历史发展的转型期 C. 近代欧洲文明与古希腊罗马文明没有延续性 D. 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1050年—1150年之前的欧洲与此后的欧洲之间却存在根本的断裂”说明近代欧洲文明与古希腊罗马文明没有延续性,故C项正确;AD项不符合材料“1050年—1150年之前的欧洲与此后的欧洲之间却存在根本的断裂”,故错误;材料没有说明1050年—1150年是欧洲历史发展的转型期,故B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1050年—1150年之前的欧洲与此后的欧洲之间却存在根本的断裂”,由此可直接判定答案。 44.海涅把马丁·路德称为“一个由天意选中出来粉碎罗马霸权的贫苦修道士”,其主要理由应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A. 消除了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 B. 推翻了教皇的精神统治 C. 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 全面更新了基督教教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中把马丁·路德称为“一个由天意选中出来粉碎罗马霸权的贫苦修道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贴出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提倡虔诚信仰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破除了教会的精神独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故C项正确。马丁·路德推行的宗教改革并没有让人们不信仰宗教,只是强调信仰的自主权,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推行的宗教改革打击了教皇的精神独裁,并没有推翻,故B项错误;马丁·路德推行的宗教改革对原有天主教的教义作了修改,但并不是全面的修改,故D项错误。 45.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材料旨在说明启蒙运动 A. 更加猛烈地抨击天主教会 B. 用理性照亮近代发展道路 C. 追求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D. 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制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结合启蒙运动的知识内容,可以得出材料强调启蒙运动中理性对近代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故B项正确;抨击天主教会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与对新的制度的构想,并没有强调追求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具体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与对新的制度的构想,以及对世界其它地区的影响,D项的表述不够准确与全面,故D项错误。 46.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认为上帝的存在可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们在自由行动的同时又能确保社会的持续。这表明伏尔泰 A. 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初衷 B. 仅靠上帝来确保社会的稳定 C. 肯定宗教的文化传承作用 D. 主张用宗教来约束人的自由 【答案】C 【解析】 【详解】“认为上帝的存在可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们在自由行动的同时又能确保社会的秩序”表明伏尔泰认可宗教的教化功能,肯定宗教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故C正确;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并未偏离人文主义方向,故A错误;材料表明宗教能够一定程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但并不意味着只依靠宗教,故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宗教的教化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并不是主张用宗教来约束人的自由,故D错误。 47.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他们(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的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这种对政府干涉的反对,是对通常被称为重商主义的这种对经济生活全面、严格控制的一种反应。材料表明 A. 启蒙运动催生自由贸易 B. 启蒙思想家反对干预经济 C. 重商主义阻碍经济发展 D. 经济政策是启蒙思想核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的“他们(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的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可知,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提倡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自由主义思潮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与材料表述的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重商主义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理性,而不是经济思想。故D项错误。 48.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 ) A. 实现了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 B. 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C. 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D. 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应是指文艺复兴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应是指启蒙运动则强调人摆脱专制统治和宗教愚昧的束缚,确立起民主、平等、法治的价值观念;人与上帝直接沟通是宗教改革运动,但与材料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不符,故A项排除;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的主体地位,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与材料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相符,故B项正确;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与“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不符,故C项排除;宇宙运行的奥秘是科学而非个人的解放,与材料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不符,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不同;材料“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表现为文艺复兴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宗教改革运动把人的信仰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启蒙运动则强调人摆脱专制统治和宗教愚昧的束缚,确立起民主、平等、法治的价值观念;掌握理性主义的内涵,就可以分析出本题的答案。 49.有学者认为,16世纪的宗教改革者和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虽在哲学世界观上表现迥异,但在世俗生活中却也有着“共同的信仰”。这里“共同的信仰“的主要含义是( ) A. 反抗权威 B. 重视法制 C. 崇尚理性 D. 相信神灵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权威,启蒙运动反对君主专制和天主教会,因此两者的共同信仰是反抗权威,选项A正确;宗教改革中并未体现出重视法制和崇尚理性的特征,排除B、C;启蒙运动中崇尚科学理性,排除D。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反对内容之间的共性的掌握。 50.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多数人民专制之在美国,和皇帝之在欧洲,是一样的可怕。”由此推知,麦迪逊认为美国应该 A. 限制总统权力过大以保障民主 B. 实行联邦制以强化中央集权 C. 限制选举权以防范民主被滥用 D. 实行民主原则选举国家元首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反映限制总统的权力,排除A;B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多数人民专制……是一样的可怕”表明,麦迪逊主张限制民主的范围,防范“多数人民专制”,故选C。 51.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制造出第一辆汽油动力的汽车,第二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意大料无线电之父马可尼1897年成立无线电报公司。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A. 注重技术的发明与创造 B. 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化 C. 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D. 仅在通讯与交通上有突破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电话公司……奔驰汽车厂……无线电报公司”反映了当时科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技术,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当中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技术的发明与创造,而是反映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技术,故A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化指垄断组织的形成,材料没有涉及垄断组织,故B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在通讯与交通以外的领域也有成就,故D错误。故选C。 52.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1833年工厂法案》,要求禁止雇佣9岁以下的儿童,将9~13岁儿童的工作时间限定为每周48个小时,13~18岁的青少年每周的工作不能超过69个小时。英国议会的这一做法 ( ) A. 违背工业资产阶级的意愿 B. 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平等原则 C. 代表工人阶级的普遍要求 D. 反映了英国解决社会问题方式的一般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英国通过立法的形式限制童工使用,这正是英国解决社会问题方式的一般特征,选项D正确;1833年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经过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权力大增,法案能够通过,说明工业资产阶级一定程度上赞成这一法案,排除A;法案规定中并未完全禁止童工使用,因此无法体现平等,排除B;童工使用说明当时工人阶级生活困苦,因此这一法案并不能代表工人阶级的诉求,排除C。 53.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并成立公司管理局,调查各公司的财务状况。1903年和1906年,国会又先后通过了《埃尔金斯法》和《赫伯恩法》,这些法案禁止铁路公司擅自定价和给大公司优惠,授权州际商务委员会确定铁路最高运费。其举措意在 A. 稳定经济秩序 B. 保护中小企业 C. 全面干预经济 D. 打击垄断组织 【答案】A 【解析】 【详解】《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埃尔金斯法》和《赫伯恩法》,有利于防止极少数垄断组织来通过行业垄断操控国计民生,二者都是为了维护公平秩序,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故选A项;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客观上有利于反垄断运动,保护中小企业,但与《埃尔金斯法》和《赫伯恩法》无关,排除B项;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埃尔金斯法》和《赫伯恩法》,从工业角度干预经济,排除C项;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客观上打击垄断组织,保护中小企业,但与《埃尔金斯法》和《赫伯恩法》无关,排除D项。 54.从1930年~1933年,美国联邦政府对各州在公路修筑方面的年底补贴,从8600万美元一跃而增加到1.72亿美元。一座名为“胡佛水坝”的工程也于1930年在科罗多河动工。美国政府的上述举措 A. 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 表明仍在固守自由放任政策 C. 有利于彻底根除经济危机 D. 赢得民众对政府的普遍支持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是政府出资修建大型公共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特点,选项A正确;根据材料可见当时政府在干预经济,没有体现出自由放任政策,选项B排除;胡佛的政策不能彻底根除经济危机,选项C排除;美国胡佛政府的政策没有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 55.苏(俄)联某领导人将实现社会主义和谋求国家强大的战略同步实施,提出:只有在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才能消灭俄国的落后;只有走“捷径”,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这种认识 A. 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推动了斯大林体制的形成 C. 违背了苏联当时基本国情 D.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强调所谓走捷径,应该是要快速实现俄国的工业化,在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过程之中,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促进了俄国快速实现了工业化,选项B正确,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这一特点,选项A排除;当时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与国际国内环境密切相关,没有违背苏俄(联)国情,选项C排除;斯大林模式是对新经济政策的一种改变,并没有延续新经济政策的精神,选项D排除。 56.杜鲁门宣称,美国应首先在欧洲“肩负起恢复世界经济秩序和阻止苏联特殊招牌的‘集权主义’和‘共产主义扩张’的双重任务”,其近期目标是消弭欧洲民族复仇主义和战争隐患,将德国及其它潜在的战争危险势力,栓在欧洲内部。材料反映出的美国对欧政策 ( ) A. 有利于促进西欧国家的联合 B. 是导致德国分裂的根源 C. 使欧洲建立起平等伙伴关系 D. 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杜鲁门认为当前的主要目标是“消弭欧洲民族复仇主义和战争隐患,将德国及其它潜在的战争危险势力,栓在欧洲内部”,这一对欧政策有助于西欧的联合,选项A正确;德国分裂的根源是美苏冷战而非美国的对欧政策,排除B;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排除D。 5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行“廉价货币”政策,大量美元涌入欧洲,同时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造成美元贬值的压力,动摇了人们对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1960年10月,伦敦黄金市场价格猛涨,美元大幅贬值,形成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此次危机表明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 B. 英美两国争夺经济霸权 C.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D. 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 【答案】A 【解析】 “大量美元涌入欧洲,同时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造成美元贬值的压力,动摇了人们对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1960年 10月,伦敦黄金市场价格猛涨,美元大幅贬值,形成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表明,没有充分的黄金储备作基础,严重地动摇了美元的信誉,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故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C不符合材料主旨;美元危机不能说明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排除D。 58.1960年,法国宣布收回空军指挥权;1963年,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一体化军事指挥系统。法国的上述做法反映出 ( ) A. 欧洲一体化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 B. 欧洲政治局势由缓和趋于紧张 C. 世界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已基本形成 D. 冷战时代的强权政治受到挑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行动反映出其挑战美国的倾向,选项D正确;选项A与题无关,排除;法国主要针对的是美国而非欧洲,排除B;选项C不符合史实,多极化是趋势,尚未形成,排除。 59.阅读下边漫画,画面上“‘基地’组织货车”正将满载的货物(炸弹)运往“美国”“阿联酋”“也门”“印尼”“沙特”以及更多的未知的地方。这表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特点是 A. 地区冲突不断加剧 B. 民族矛盾逐渐加深 C. 跨国犯罪有所抬头 D. 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信息有效获取能力。根据图片信息和材料可以看出,恐怖主义严重泛滥。所以答案选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60.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这反映出 A. 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 B. 历史解释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事实 C. 时代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D. 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从不同时代的学者对晚明李贽的不同评价来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历史解释是历史叙述的一部分,基于同一历史事实,历史解释由于学者所处时代、所持立场以及学识等各方面的原因呈现多元化。黄宗羲、方以智都生活在封建专制时代,侯外庐、岛田虔次生活在近现代,故本题选择C项;材料反映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对李贽的评价不同,并没有涉及到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与历史解释的目的无关,排除B项;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无法揭示历史本质,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共计2题,61题25分,62题15分) 61.国际经济协调,是一种由于认识到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现实,而改变单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从而使各国的有关政策趋于一致的合作。阅读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后期大萧条彻底摧毁了以金本位制与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各国以邻为壑,导致国际经济合作面临严重障碍。二战爆发后,美国在援助同时竭力压榨英国的战时储备,加深英国战后对其依赖。1942年,“怀特计划”出台。在美国所构想的国际平准基金组织中,它将拥有重大决策的一票否决权。英国则设计了自己的“凯恩斯计划”。但“凯恩斯计划”的切入点是为这个新设立的国际清算银行创造某种用于清算的国际“货币”单位,力图将黄金在这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去货币化,更确切地说是去美元化……但鉴于双方在二战中所处的不同地位以及经济实力的巨大差距,英国只能同意以“怀特计划”为基础构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 ——宋效峰,黄家亮《国际金融视角下的英美权力转移及其启示》 材料二 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美国将G20作为提振其全球领导力,进行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平台。G20峰会的召开,顺应了国际经济体系变化的现实,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与发达国家平等协商的平台,开启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序幕。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要加强彼此之间的协调,抵制美国的机会主义倾向,使G20峰会从应对危机的应急之举向机制化建设迈进,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黎兵《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理论与实践评析》 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分析“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的相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怀特计划”为基础构建的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征。 (2)综合材料一二,以“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协调”为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二战以来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答案】(1)相同点:都希望建立新的国家货币体系(成立新的国际组织)实现经济合作;都是为了争夺世界经济主导权,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主要特征:美元为中心,美元和黄金挂钩,各成员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2) 论点 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效的国际协调,有效的国际协调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只提一个方面得1分。 论据 阐述:二战结束后在要求加强各国经济协调与合作的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建立起来,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1995年以关贸总协定为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8年金融危机后召开的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更是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协调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有助于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和全球经济的发展。 论证 结构完整,论述清晰,语言准确。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在美国所构想的国际平准基金组织中,它将拥有重大决策的一票否决权”“为这个新设立的国际清算银行创造某种用于清算的国际‘货币’单位,力图将黄金在这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去货币化,更确切地说是去美元化”可知相同点是都希望建立新的国家货币体系(成立新的国际组织)实现经济合作;都是为了争夺世界经济主导权,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回答即可。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可以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协调的关系提炼出观点,然后结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G20峰会等史实阐述即可。 62.(2018年江苏卷文综历史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冶”。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 【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 (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 【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并结合时代背景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变法的要求、科举制的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等角度分析。 第(2)问,依据材料一信息“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和材料二信息“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评价,积极方面可从打击旧学、传播新学、促进思想解放、促进新式教育发展等方面分析,消极方面可从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等方面分析。 【点睛】本题以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改革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戊戌变法的认识。本题契合的热点是高考改革,引导学生关注新时代国家的重大改革和发展战略举措,体现了高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命题特点。本题考查的素养有唯物史观、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