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高一年级摸底考试地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 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 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 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 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2. 2013年后该省 A. 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 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 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D. 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1. B 2. C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的增长极人口迁移相关知识。‎ ‎【1题详解】‎ 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经济欠发达,大量人口外出务工,从而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故B正确,D错误。我国招生是有计划进行的,不会在某年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外出旅游不会改变居民常住人口的身份,故A、C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考查安徽省2013年以来的常住人口变化特征,容易题。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需要省外人口的迁入来补足两者的差距,C选项正确,排除A 选项。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实际上不大可能)及老龄化问题,是无法从图文信息中得到依据的,排除B、D选项。故选C。‎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 A. 产业转型升级 B. 食品价格大增 C. 环境质量下降 D. 交通拥堵加重 ‎4. 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 ‎①服务设施齐全 ‎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 ‎④生态环境较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3. A 4. C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上海产业升级,考查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反映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升级,传统工业比重下降,技术导向型企业和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要求从业人员要有较高的水平和技能。“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反映传统工业正向周边地区转移。外来务工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达不到要求,只能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所以选择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及产业转移,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外来常住人口来上海的目的是务工,因此上海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和适宜就业机会多,所以C正确。‎ ‎【点睛】人口迁移原因的分析方法 ‎(1)结合下图全面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2)找出主要原因。在某种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例如,美国部分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这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而年轻人从东北部老工业区向西部、南部迁移,主要是考虑就业等社会经济因素。总体来说,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逐渐减弱,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下图为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客量(单位:万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矿产资源 B. 淡水资源 C. 地形地势 D. 科技水平 ‎6. 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关于人口发展的正确做法是 A. 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 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 C. 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 D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 ‎【答案】5. B 6. D ‎【解析】‎ ‎【分析】‎ 小题1,河流沿岸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大,而干旱的南部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因此淡水资源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小题2,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适度开展生态移民是宁夏南部人口发展的有效措施。‎ ‎【5题详解】‎ 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矿产资源的相关信息,A排除;据图可知,靠近河流沿岸的环境人口容量大,远离河流的城市环境人口容量小,可知淡水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B正确;地形地势和科技水平均与图中城市的环境人口容量无明显关系,C、D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6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淡水资源是影响该区城市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故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适度开展生态移民是宁夏南部人口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D正确。‎ ‎【点睛】该题考生只需认真读图,理解图中的各项信息即可作答。‎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A. 森林公园 B. 中心商务区 C. 大型住宅区 D. 产业园区 ‎8.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 围绕-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答案】7. B 8. D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甲为一级站点,乙、丙为二级站点,综合服务等级较高;甲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人口流动量大,市场广阔;乙、丙位于内环线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因此甲、乙、丙适合中心商务区的分布,故选B。‎ ‎【8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不是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的、也不是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的;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河流东西两侧都有几个相邻的一级站点集中区,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故选D。‎ 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下题。‎ ‎9. 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 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 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 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10. 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A. ①处和③处 B. ①处和④处 C. ②处和③处 D. ②处和④处 ‎【答案】9. B 10. A ‎【解析】‎ 考查城市布局模式的优点;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的布局。‎ ‎【9题详解】‎ 通过读图分析,该图中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林地分布在城区之间,并且面积较大,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B正确项;但这种布局延长了居民出行距离,不利于各区之间联系,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因此A、C、D错。故选B。‎ ‎【1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和风频图示:物流园区应布局在交通便利、地租较低、面积较大的①处;而化工园区应布局在风频较小的③处或④处。但④处位于河流的上游,易污染水源,并且④处距离城市较近,易污染城区大气,因此化工园区布局在③处较合适。故选A。‎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 A. B. ‎ C. D. ‎ ‎【答案】11. A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要看清图例,住宅区一般面积最大,从图中可以看出①面积最大,所以它最有可能是住宅区。故选A。‎ ‎【12题详解】‎ 城市有热岛效应,市区温度高;地租一般来说城市中心较高,交通便利的地方较大,C较符合。故选C。‎ ‎【点睛】解答城市功能分区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图中的图例,看看各图例在图中表示的区域范围和位置。一般来说城市中面积最大的是住宅区,面积小的在城市中心的为商业区,工业区一般在城市的外围、交通条件比较好的地方。‎ 下图为山地城镇农业产业垂直布局特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图示低海拔地区发展精细农业的主导因素是 A. 土地面积广大 B. 土壤肥沃,单产高 C. 人多地少,土地价值高 D. 气候适宜,水热组合好 ‎14. 图示表明,山地城镇农业不同海拔上布局何种类型农业区取决于 ‎①农民意愿 ②市场需求 ③土地租金 ④生态因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13. C 14. B ‎【解析】‎ ‎【分析】‎ 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13题详解】‎ 据图可知,海拔越低地租越高,海拔越高地租越低;低海拔地区人多地少,地租水平较高,适合精细农业,C正确;当地是山地地形,平原面积较小,适合发展精细农业,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山地地区,土地面积有限,A错误;且土壤肥力不高,B错误。山麓水分条件没有山腰好,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农业生产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①错;‎ 山地城镇农业的生产容易引发生态的破坏,应该考虑生态的平衡,以环境的保护为主,②错、④正确;海拔越低地租越高,海拔越高地租越低,可结合不同海拔布局不同的农业生产,③正确。故选B。‎ ‎【点晴】精细农业就是一种现代化农业理念。是指基于变异的一种田间管理手段。农田里田间土壤、作物的特性都不是均一的,是随着时间、空间变化的。精细农业本身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获得田间数据;再根据收集的数据作出作业决策,决定施肥量、时间、地点;需要机器来完成。精细农业通过采用先进的现代化高新技术,对农作物的生产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和控制,并根据其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而在传统的、目前仍在采用的农田管理中,都认为是均一的,采用统一的施肥时间、施肥量。精细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1)合理施用化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源污染 ‎(2)减少和节约水资源 ‎(3)节本增效,省工省时,优质高产 ‎(4)农作物的物质营养得到合理利用,保证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五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题。‎ ‎15. 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A. 西瓜品种优 B. 种植成本低 C. 种植利润高 D. 市场需求大 ‎16. 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此时间 A. 温州正值农忙季节 B. 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 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 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答案】15. C 16. D ‎【解析】‎ 考查农业的区位选择。‎ ‎【15题详解】‎ 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由于海南气候条件好,生长快,成熟早,获得利润高,C正确;根据题干的提示“瓜农在海南岛承包土地,销往全国各地”,西瓜品种优、种植成本低和市场需求大不是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的原因。故选C。‎ ‎【16题详解】‎ 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是因为此时间其它地区西瓜已经成熟了,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D正确。故选D。‎ 下图为我国某地的蔬菜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该农业面向国内外市场,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 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 A. 土壤沙化 B. 土壤酸化 C. 土壤盐碱化 D. 土壤有机质减少 ‎18. 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采用滴灌技术 B. 适量掺沙改造 C. 增施速效肥料 D. 及时深耕土壤 ‎19. 该蔬菜大棚最可能位于( )‎ A. 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塔里木盆地 D. 黄淮海平原 ‎【答案】17. B 18. D 19.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土壤退化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7题详解】‎ 读某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示意图可知,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0‎-20cm土壤的PH值减小到小于7,使土壤呈酸性,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土壤酸化,故选B。‎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连作使大棚内表层土壤呈酸性,而深层土壤PH值变化不大,故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措施中和土壤酸碱度,以致减缓大棚内土壤酸化及退化速度,故选D。‎ ‎【19题详解】‎ 读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示意图可知,表层土壤(0‎-20cm)刚耕作1‎ 年时呈碱性,说明当地土壤呈碱性,可能位于北方地区,A、B错,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塔里木盆地中有机质含量低的的荒漠土,C错、D对。故选D。‎ 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 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 1980 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A. 技术要求高 B. 劳动力投入大 C. 种子成本高 D. 单位面积产量低 ‎21. 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A. 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 B. 建设特色商品基地 C.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D. 满足村民膳食需要 ‎22. 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 A. 甲类村位置较偏僻 B. 乙类村坐落于山顶 C. 丙类村地形较平坦 D. 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 ‎【答案】20. D 21. C 22. A ‎【解析】‎ 试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20题详解】‎ 结合材料“1980 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可知,1980 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单位面积产量低,D正确。‎ ‎【21题详解】‎ 从图中看乙类村以观光农业为主,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有利于开发特色旅游产品,C正确。‎ ‎【22题详解】‎ 从图中看甲类村农业自给自足,可推断甲类村位置较偏僻,A正确;乙类村以观光农业为主,以种植业为主,不可能坐落于山顶;由材料“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可知,丙类村以梯田为主,地形不平坦;当地商品粮以水田作物水稻为主,D正确。‎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 ‎①保持恒温环境 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减小地面震动影响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4. 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 A. 防渗水 B. 防噪声 C. 防地震 D. 防坍塌 ‎25. 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 A. 保证产品品质 B. 增强保密程度 C. 满足战备需要 D. 集约利用土地 ‎【答案】23. D 24. C 25. A ‎【解析】‎ ‎【23题详解】‎ 精密机械设备的生产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且对精密度要求较高。在高端机床设备生产过程中,细微的变形可能就会造成构件和设备不匹配,影响设备的精度。厂房设在地下就是以节能环保的方式恒温恒湿,确保设备的精密制造。除此之外,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周边路上重型卡车经过也不会造成颤动,更好地保证了车间的稳定性,保障了设备的精度,①④正确;建地下工厂会使生产成本上升,③错误;储存原材料和产品不是主要目的,②错误。故选C。‎ ‎【24题详解】‎ 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而大连地处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因此与日本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防地震,D正确;其它选项均为两地都要考虑的问题,ABC均错误。故选D。‎ ‎【25题详解】‎ 据第1题的分析可知,精密机械设备将工厂建在地下主要是确保设备的精密制造,保障设备的精度,因此可推断其直接目的是保证产品品质。故选A。‎ ‎【点睛】首先要注意题干关键词“精密机械设备”和“建在地下”,考生要清楚精密机械设备生产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对精密度要求高,而建在地面‎10米以下受气温变化影响小,距离地面远,可减轻地面震动的影响。第2题就比较简单,考生熟悉日本位于地震带即可选择。第3题是承接第1题,只要第1题没问题,第3题就很容易选出了。‎ 下表中数字1~5表示海运、河运、航空、公路、铁路5种交通运输方式优劣的大体排序(“1→‎5”‎表示“优→劣”)。分析表格数据,回答下面小题。‎ ‎26. 阿拉伯半岛各国缺少的运输方式是(  )‎ A ⑤ B. ④ C. ③ D. ②‎ ‎27. 2010年1月,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生了罕见的雪灾,国家民政部向新疆灾区紧急调拨棉帐篷、棉大衣、棉被等救灾物资。此次救灾物资的调运所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  )‎ A. ⑤ B. ② C. ③ D. ①‎ ‎【答案】26. D 27. A ‎【解析】‎ ‎【26题详解】‎ 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地表水资源缺乏,故各国缺少的运输方式是水路运输;结合表格信息可知,②为水路运输,故D项正确。‎ ‎【27题详解】‎ 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输紧急物资,要求速度要快,此次救灾物资的调运所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航空运输,图中⑤为航空运输,故A项正确。‎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8. 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 河流 B. 聚落 C. 耕地 D. 地形 ‎29. 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 线路过长 B. 距城镇过远 C. 易受洪水威胁 D. 工程量过大 ‎30.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 地形分布 B. 绿洲分布 C. 河流分布 D. 沙漠分布 ‎【答案】28. D 29. B 30. B ‎【解析】‎ 试题分析:‎ ‎【28题详解】‎ 根据铁路线修建的原则,在山区应尽量少穿越等高线。读图,图示铁路沿‎1000米等高线修建,主要是因为不穿越等高线,地势起伏较小,所以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D对。图示天山地区河流短小,铁路线没有沿河修建,A错。线路没有经过主要城市,主导因素不是聚落,B错。该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上,也是聚落主要分布区,C错。‎ ‎【29题详解】‎ 铁路修建的意义是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图中铁路线与城市吐鲁番之间高差较大,距离远,不利于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距城镇过远,B对。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线路长短,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该地区是干旱区,洪水灾害少,C错。沿等高线修建,工程量较小,D错。‎ ‎【30题详解】‎ 图示区位于干旱地区,城镇分布在水源较充足的山麓地带的绿洲上,绿洲上农业基础较好,适宜人类生存,B对。干旱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水源,铁路沿线如果没有水源,也不会形成城镇,所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地形、河流、沙漠分布对城镇分布有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A、C、D错。‎ 考点:影响城镇分布的主导区位因素,交通线路布局的原则。‎ 读南京高铁站区各行业圈层分布密度图,回答下列各题.‎ ‎31. 企业密度集中度最高的区域距离高铁站 A. 0.5~1.0千米 B. 1.‎5千米附近 C. 2.0千米附近 D. 2.0~2.‎‎5千米 ‎32. 各行业中批发和零售数量比重最大,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A. 场地租金低廉 B. 人口流动频繁 C. 周边环境优美 D. 距离货源地近 ‎【答案】31. C 32. B ‎【解析】‎ 试题分析:‎ ‎【31题详解】‎ 读图,横轴表示距离,纵轴表示数量比重。在某 一距离上,数量比重越大,表示企业密度越集中。图中距离‎2千米处比重最大,C对。‎ ‎【32题详解】‎ 根据图例,各行业中批发和零售数量比重最大,所以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是人口流动频繁,B对。租金、环境、货源地不是对批发、零售的主要因素。A、C、D错。‎ 考点:企业密度与距离的关系,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梧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有着“百年商埠”“小香港”之关誉。新中国成立后,南宁、柳州、桂林的发展相继超过梧州。下图示意广西部分主要城市分布(国家测绘局2008年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3. 梧州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主要是由于( )‎ A. 当地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 B. 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交通的枢纽位置 C. 位于珠三角与北部湾经济圈交会点 D. 当地物产丰饶人口多,经济发达 ‎34. 新中国成立后,梧州发展落后于南宁等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 缺少铁路联系,发展动力不足 B. 区域山地众多,水路运输衰落 C. 地处省区交界,地理位置偏远 D. 政策扶持较少,开放力度较小 ‎【答案】33. B 34. A ‎【解析】‎ ‎【33题详解】‎ 在历史上,梧州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枢纽位置,并借西江通向大海,水路交通十分便利,为“百年商埠”提供交通条件,逐渐发展成为广西第一大城市。故本题选 B。‎ ‎【34题详解】‎ 由于梧州没有铁路这一现代运输大动脉的经过,发展动力不足,新中国成立后其发展逐渐落后于有铁路经过的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故本题选 A。‎ 农村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自家庭院的空间和各种资源,从事集约化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模式,是一种优化的生态系统模式,该模式由塑料大棚系统、沼气池系统、猪舍厕所系统、庭院园田系统和居民组成。下图为“我国某地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平面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各生态系统产出占总产出百分比)。‎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5. 猪舍建在地下沼气池之上的主要目的是(  )‎ A. 节约庭院地面有限的空间 B. 利于夏季猪舍内的通风 C. 为大棚提供充足的肥料 D. 方便处理猪舍粪便 ‎36. 大棚式养猪(猪舍置于大棚内)适用的地区和季节主要是(  )‎ A. 北方 夏季 B. 北方 冬季 C. 南方 夏季 D 南方 冬季 ‎37. 该庭院生态系统的主体是(  )‎ A. 塑料大棚系统 B. 沼气池系统 C. 猪舍厕所系统 D. 庭院园田系统 ‎【答案】35. D 36. B 37. A ‎【解析】‎ ‎【35题详解】‎ 本题以我国某地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平面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循环生态系统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沼气主要的原料是植物的秸秆和牲畜的粪便,因此为了方便将猪舍粪进入沼气池,因此可以将猪舍建在地下沼气池之上,故答案选D项。‎ ‎【36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具有大棚式养猪,大棚具有保温作用,我国的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大棚式养猪使猪舍内的地温及气温相应提高,有利于生猪饲养。故答案选B项。‎ ‎【37题详解】‎ 本题以我国某地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平面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各个子生态系统在庭院生态系统中所占比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读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主要由塑料大棚亚系统、沼气池亚系统、猪舍厕所亚系统、庭院园田亚系统、居民组成,在各亚系统中,塑料大棚亚系统的产出占总产出的76%,是该生态系统中产出比例最高的亚生态系统。因此,塑料大棚亚系统是该庭院生态系统的主体。故答案选A项。‎ 下图为山东鲁北企业集团的“磷铵、硫酸、水泥联产”生态产业链条,多条结构紧密、共享共生的产业链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鲁北生态工业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 若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容易引起(  )‎ A. 土壤盐碱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地荒漠化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39. 鲁北企业集团生态工业模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 公平性原则 B. 共同性原则 C. 持续性原则 D. 发展性原则 ‎40. 鲁北企业集团生态工业模式(  )‎ ‎①重视对废弃物的利用 ②阻断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 ‎ ‎③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④增强第一、二产业之间的联系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38. D 39. C 40. A ‎【解析】‎ ‎【38题详解】‎ 读图信息可知,该工业模式的主体为重化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污染严重,如果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D正确;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都不是由于工业废水的排放引起的,A、B、C错误。故选D。‎ ‎【39题详解】‎ 读图信息可知,该企业循环经济实现了对废弃物重新再利用,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有利于降低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C正确。故选C。‎ ‎【40题详解】‎ 读图信息可知,该企业重视对废弃物的利用,变废为宝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①③正确;通过构建“结构紧密、共享共生的产业链条”,加强了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但是生产过程中没有体现与第一产业(农业)的联系,②④错误。故选择A。‎ ‎【点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强调“权利”,包括 ‎①“共享资源和环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剖析,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生物群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其中任何一方对资源和环境的利用都不能处于绝对支配地位;②财富的分配也要公平合理。‎ ‎(2)持续性原则:强调“发展”‎ ‎①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离开资源的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②资源持续利用的前提是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3)共同性原则:强调“义务”‎ ‎①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要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进行国际合作;②尊重各国的主权和利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本卷共3小题,共40分。‎ ‎4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来源地对比图(2010年统计数据)。‎ 材料二 《201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至2015年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33.62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同比下降1.5%,2014年度外来常住人口为996.42万。这是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十五年来首现负增长。‎ ‎(1)分析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来源地构成的异同之处及影响原因。‎ ‎(2)分析2015年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开始减少的原因。‎ ‎【答案】(1)相同:来源地较广泛,周边省级行政区域更多。原因:上海和北京都是国家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广;由于距离近,周边省级行政区域人口流入更方便。不同:北京来源更广泛。原因:北京是首都(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辐射范围更大。‎ ‎(2)上海近年来生活成本持续上升,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严重,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下降;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对普通劳动者的需求减少,而普通劳动者多为外来人口;上海对城市环境的整治和外来人口的控制也使外来人口减少。‎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 ‎(1)结合“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来源地对比图”分析可知,两地人口来源地都比较较广泛,而且都以周边行政区为主。原因是上海和北京都是国家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广;从空间距离来看,周边省级行政区因为距离近人口流入更方便。不同之处在于北京临近省份的外来人口占比较上海低,其他省市的外来人口占比较上海高,说明北京外来人口的来源更广泛,这是因为北京市中国的首都,也是国家的政治、文化和国家交流中心,辐射范围更加广泛。‎ ‎(2)结合材料二和“上海市常住人口数量和增速变化图”可分析出上海常住人口数量2015年之前一直增加,2015年开始减少;增速变化是1995年前波动下降且增速较慢,1995—2010年波动上升且速度较快,2010年之后增速较快下降且2015年为负数。原因可以用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原理进行分析,上海城市化问题严重,生活成本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下降;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使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对普通劳动力需求减少;上海当地的人口政策也使外来人口减少。‎ ‎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新疆若羌红枣以个大、皮薄、肉厚、核小、香甜堪称枣中极品。近十几年来,该地红枣种植面积扩大,形成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干枣销往国内外。近年来,该地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若羌红枣。2013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74195万元,其中,红枣产业实现产值260437万元。‎ ‎(1)简析若羌种植红枣的优势自然条件。‎ ‎(2)分析若羌销往国内外的红枣以干枣为主的原因。‎ ‎【答案】(1)地处高山山麓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层深厚;气候干旱,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地下水)可供灌溉。‎ ‎(2)鲜枣不易保存,不适合长距离运输;本地市场狭小,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干枣附加值较高,且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利于红枣的自然晾干。‎ ‎【解析】‎ ‎【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及可持续发展措施,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分析作物品质优势的自然原因一般要从区域自然条件和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思考。区域自然条件可以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角度具体思考。枣树是温带核果类植物,适应性强,喜温暖,耐旱涝,在山地、平原、河滩、沙地均可种植,以土层深厚、沙质土壤最好。读图可知,若羌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作物养分积累多;纬度高,冬季低温,病虫害少,使用农药少,品质好;位于山麓冲积扇上,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雪山冰川水源灌溉,水质优良。‎ ‎(2)本题为原因分析类题,关键词“红枣以干枣为主”,答题方向“原因”。一般可以从若羌当地枣的品质、当地市场大小、结合运输角度、产业深度等角度思考。根据材料分析可知,由于若羌气候干燥,蒸发量大,自然晾干制作成本低,且品质优良;当地市场狭小,消费市场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干枣比湿枣易储存,方便运输;干枣有更高的附加值,有利于产业链的延伸,增加就业和创收。‎ ‎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亚吉铁路连接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首都,铁路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设而成,设计时速120千米。‎2016年10月5日亚吉铁路正式通车,吉布提亚的斯亚贝巴的运输时间从公路运输的7天降至10个小时。下图示意亚吉铁路周边部分地理事物分布。‎ ‎(1)亚吉铁路设计时速160千米,中方从沿线实际考虑,最终将铁路时速调整为120千米,说明中方调整时速的理由。‎ ‎(2)说明亚吉铁路对亚的斯亚贝巴工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 ‎(1)西段穿越高原和深切河谷,地势起伏大;东北段途经沙漠地区,风沙活动多,降低车速保证列车运行安全;两国经济欠发达,降低时速能节约建设成本;两国货运量较少,降低车速足以满足货运需求。‎ ‎(2)亚吉铁路为亚的斯亚贝巴提供了便捷的出海通道,有利于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加快工业化进程;铁路便于工业产品向海外出口,扩大工业产品的市场,提高了工业企业经济效益;铁路运输降低了工业产品的运输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线路建设的区位因素、交通线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交通运输”属于高考重点考查内容,应加强对常见问题答题角度的积累,如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区位因素、交通线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同时,结合材料有效信息,灵活分析作答。‎ ‎【详解】(1)降低列车的运行时速,一方面为了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列车所经沿线地区货运的需求量。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铁路干线在西段穿越高原山地和河谷,地势起伏较大,而在东北段途经沙漠地区,风沙活动较多,降低列车运行时速可以保证其行车安全。同时,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均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降低时速可以节约建设成本,其两国的货运量较少,降低车速可以满足货运需求。‎ ‎(2)该题分析铁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注意分析对工业发展的有利影响。首先,铁路的建设为亚的斯亚贝巴提供了便捷的出海通道,其运输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加快工业化进程;根据材料“埃塞俄比亚90%以上的物资都经吉布提出口”可知,铁路的建设有利于工业原料进口和工业产品出口,有利于工业的发展;铁路运输效率的提高也降低了工业产品的运输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