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江西省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解析版)
1.下列关于基因、染色体、性状说法正确的是( ) A.性状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B.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C.性别这一性状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 【答案】D 【解析】性状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A错误。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错误。性状是受基因控制,C错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或是相同的表现型或是相对的表现型,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染色体和性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 2. 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者实验材料都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B.两者的研究方法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C.摩尔根的实验证明了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D.摩尔根观察到基因的存在,而孟德尔没有 【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孟德尔杂交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 下列对于有性生殖生物进行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保证前后代遗传稳定性,需要二者在产生后代过程中均发生 B. 对于后代遗传多样性,减数分裂有重要意义,受精作用无贡献 C.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体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 减数分裂使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受精作用使细胞出现同源染色体 【答案】B 【解析】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少,受精作用使其恢复本物种染色体数目,所以保证前后代遗传稳定性,需要二者在产生后代过程中均发生,A正确。受精时的随机结合也对后代遗传多样性有重要作用,B错误。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正确。减数分裂使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受精作用使细胞出现同源染色体,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4. 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只进行一次染色体复制 B.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核膜均会消失和重现 C.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D. 所有中期,每条染色体上着丝点所附着的纺锤丝都来自两极 【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细胞图像比较 (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果: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果:A为有丝分裂中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3)三个后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果:A为有丝分裂后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5. 萨顿和摩尔根都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观点,对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萨顿的结论不具逻辑必然性,摩尔根用事实证明了其结论 B.萨顿和摩尔根都分析了染色体和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行为 C.萨顿和摩尔根在分析实验过程中都以孟德尔的结论为基础 D.萨顿和摩尔根都是提出假说后再对新实验进行预测并验证 【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6.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女性患者生的儿子一定患病 B. 短指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C. 红绿色盲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 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答案】C 【解析】伴X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生的儿子不一定是患者,A错误。短指是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人群中男女发病率相同,B错误。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因为只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C正确。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一般有隔代遗传的特点,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不同类型人类遗传病的特点 遗传病类型 家族发病情况 男女患病比率 单基 因 遗 传 病 常染色体 显性 代代相传,含致病基因即患病 相等 隐性 隔代遗传,隐性纯合发病 相等 伴X染色体 显性 代代相传,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隐性 隔代遗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伴Y遗传 父传子,子传孙 患者只有男性 多基因遗传病 ①家族聚集现象;②易受环境影响;③群体发病率高 相等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往往造成严重后果,甚至胚胎期引起流产 相等 7. 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以及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对比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的共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两个实验基本上都能把DNA和蛋白质区分开 C.两个实验的实验材料在培养基上都易直接培养 D.他们在开始实验之前并不知道遗传物质的作用 【答案】B 【解析】两个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共同点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的直接地去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B正确。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直接培养,必须依赖活细胞,C错误。他们在开始实验之前已经了解到遗传物质的作用,但遗传物质是什么不太清楚,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遗传物质探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异同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不同点 方法不同 直接分离:分离S型细菌的DNA、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 同位素标记:分别用32P和35S标记DNA和蛋白质 结论不同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相同点 ①均使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处理,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②都遵循了对照原则;③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都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8.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实验模拟的只是等位基因的分离过程 B. 乙同学实验可模拟所有非等位基因的组合过程 C. 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25% D. Ⅰ和Ⅱ桶中的小球数量必须相等,而且抓取完后必须放回原桶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的遗传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9. 下列有关杂合子后代的遗传发现,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实例是 A B C D 果蝇的体色与翅形 香豌豆的花色与花粉 牵牛花的叶形与花色 玉米的粒形与粒色 灰身长翅50% 黑身残翅50% 紫花、长粒44% 紫花、圆粒6% 红花、长粒6% 红花、圆粒44% 红花阔叶37.5% 红花窄叶12.5% 白花阔叶37.5% 白花窄叶12.5% 有色饱满73% 有色皱缩2% 无色饱满2% 无色皱缩23% 【答案】C 【解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控制的性状也能自由组合。A中各占1/2,不能说明A错误。B中每对性状比例都是1:1,如果自由组合后应是1:1:1:1,题中不是, B错误。C中红花:白花为1:1,阔叶:窄叶为3:1,如果自由组合应是3:1:3:1,C正确。D中有色:无色为3:1,饱满:皱缩为1:1,如果自由组合应是3:1:3:1,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的解题思路 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等位基因就可分解为几组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组: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10.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指F1产生的雌雄配子之间自由组合 C.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的两亲本基因型不一定是AaBb和 aabb D.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产生4个比例为1:1:1:1的配子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 规律: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拆分为分离定律的分离比,确定每一相对性状的亲本基因型,再组合。如: ①9∶3∶3∶1⇒(3∶1)(3∶1)⇒(Aa×Aa)(Bb×Bb); ②1∶1∶1∶1⇒(1∶1)(1∶1)⇒(Aa×aa)(Bb×bb); ③3∶3∶1∶1⇒(3∶1)(1∶1)⇒(Aa×Aa)(Bb×bb); ④3∶1⇒(3∶1)×1⇒(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 11. 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B ) 【答案】B 【解析】F1测交结果可知ac总是在一起,AC总是在一起,所以这两对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C错误。并且A和C在一条染色体上,B正确,C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2. 孟德尔研究了豌豆七对相对性状,这七对相对性状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七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右图。已知豌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14,含七对同源染色体。孟德尔不仅研究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也做过三对相对性状(豆粒饱满和皱缩(R/r)、子叶黄色和绿色(I/i)、花冠红色和白色(A/a))杂交实验,子二代数据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花粉内精子可能含有X或Y性染色体 B.七对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都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C.孟德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可能不包含七对中所有两两组合的杂交实验 D.I号染色体在A/a和I/i基因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很低 【答案】C 【解析】豌豆是两性植株没有性染色体,A错误。由图可知这七对等位基因并不都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B错误。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这七对有的不遵循,C正确。I号染色体在A/a和I/i基因距离较远,它们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较高,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3. 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可判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是相同的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细胞图像比较 (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果: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果:A为有丝分裂中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3)三个后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果:A为有丝分裂后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4. 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分析应用能力。 【名师点睛】亲代为AaXBY产生配子时发生异常 (1)若配子中出现Aa或XY在一起,则减Ⅰ分裂异常。 (2)若配子中A-a分开,X-Y分开,出现两个AA/aa或两个XX/YY则是减Ⅱ分裂异常。 (3)若配子中无性染色体或无A也无a,则既可能减Ⅰ也可能减Ⅱ分裂异常。 15. 突变基因杂合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片段交换,这种染色体片段交换的细胞继续完成有丝分裂后,可能产生的子细胞是 ①正常基因纯合细胞 ②突变基因杂合细胞 ③突变基因纯合细胞 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但形成的子染色体是随机分配到细胞两极的,所以有可能含正常基因纯合细胞,也可能是突变基因杂合细胞也有可能是突变基因纯合细胞,D正确,A、B、C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16. 某一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图如下。下列叙述分析正确的有( ) 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甲乙两图对应丁图中的CD段 C.甲乙丙三个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器官 D.丙图对应图中的DE段 【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细胞图像比较 (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果: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果:A为有丝分裂中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3)三个后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果:A为有丝分裂后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 判断细胞名称(针对减数分裂,以二倍体生物2N=4为例) 17. 甲乙丙为具有血缘关系的三个正常男子,甲生育乙,乙生育丙。正常情况下,甲传给丙的染色体条数是( ) A.1~22条 B.23条 C.1~23条 D.0~23条 【答案】C 【解析】他们都是男性,甲至少会传给乙23条染色体,而乙生育丙,至少会将来自甲的Y染色体传给丙,而其余的22条染色体可能来自甲液可能来自乙的母亲,所以应是1-23,C正确,A、B、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8. 右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I上还是片段II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性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③雌雄均为显性,可推断①、②③三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 A.I;I;I B.II -1;I;II -1 C.II-1或 I;I;I D.II -1;II -1;I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判断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1)方法:隐性雌性×纯合显性雄性 (2)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 ②若子代中雌性个体全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表现为隐性性状,则相应的控制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19. 通过对患某种遗传病(该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家系进行调查,绘出如图系谱,假定图中第Ⅲ1患该遗传病的概率是1/6,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Ⅱ3和Ⅱ4的父母中有一个是患病者 B.Ⅰ1和Ⅰ2都是携带者 C.Ⅱ3和Ⅱ4的父母中都是携带者 D.Ⅱ2和Ⅱ3都是携带者 【答案】A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I1和I2都没有该病,而其女儿有该病说明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2有2/3是杂合子,1/3是纯合子。而II3没有病,而其兄弟有病,但不知其父母的基因型,他们的孩子患病的概率是1/6,应是2/3*1/4=1/6,说明II3一定是Aa,说明II3和II4的父母有一个是患病者,A正确。I1和I2都是携带者,是已经得出的,B错误。II3和II4的父母都是携带者的话,II3携带者的概率是2/3,C错误。II2和II3都是携带者,孩子患病概率是1/4,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系谱图的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及判断依据。 序号 图谱 遗传方式 判断依据 ① 常隐 父母无病,女儿有病,一定是常隐 ② 常显 父母有病,女儿无病,一定是常显 ③ 常隐或X隐 父母无病,儿子有病,一定是隐性 ④ 常显或X显 父母有病,儿子无病,一定是显性 ⑤ 最可能是X显(也可能是常隐、常显、X隐) 父亲有病,女儿全有病,最可能是X显 ⑥ 非X隐(可能是常隐、常显、X显) 母亲有病,儿子无病,非X隐 ⑦ 最可能在Y上(也可能是常显、常隐、X隐) 父亲有病,儿子全有病,最可能在Y上 20. 某种果蝇野生型个体的翅为圆形。该种果蝇有两种纯合的突变品系,一种为椭圆形翅,另一种为镰刀形翅。将这三种果蝇相互杂交得到下表所示结果。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 杂交 亲本 F1 雌蝇 雄蝇 雌蝇 雄蝇 1 镰刀形 圆形 镰刀形 镰刀形 2 圆形 镰刀形 镰刀形 圆形 3 镰刀形 椭圆形 椭圆形 镰刀形 A.镰刀形相对于圆形为显性 B.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镰刀形相对于椭圆形为显性 D.F1椭圆形与圆形杂交可产生镰刀形后代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受精过程中精卵的染色体发生融合,所以染色体上的基因也会融合 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从数量上讲,父方和母方贡献相等 C.有一对夫妇不论生男生女,男女患病概率相同,则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因为伴性遗传男女患病概率是不同的 D.伴性遗传现象不仅存在于某些动物中,同样也存在于某些植物中 【答案】D 【解析】受精过程中精卵细胞的染色体发生融合,但上面的基因不会融合,具有独立性,A错误。受精卵中的而遗传物质,染色体是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是来自母方的,B错误。致病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时子代男女患病概率也可能相同,C错误。伴性遗传现象在具有性染色体的植物中也存在,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受精作用和伴性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2. 遗传学家在两个纯种小鼠品系中均发现了眼睛变小的隐性突变个体,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两个隐性突变基因是否为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 A.突变个体与本品系正常个体杂交 B.突变个体与非本品系正常个体杂交 C.两个品系突变个体之间相互交配 D.同一品系突变个体之间相互交配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突变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分析应用能力。 【名师点睛】解答遗传类实验探究题应注意的问题 (1)看清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不需要分情况讨论直接写结果或结论,探究性实验则需要分情况讨论。 (2)看清题目中给定的亲本情况,确定用自交还是测交。自交只需要一个样本即可,而测交则需要两个亲本。 (3)不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因为两对等位基因不管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单独研究时都符合分离定律,都会出现3∶1或1∶1这些比例,无法确定基因的位置,也就无法证明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3. 猫的性别决定是XY型,当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已知猫的毛色黑色对黄色显性,且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的有无,确定正常猫的性别 B.若出现黑黄相间的雄猫,其基因型可能是XAXaY C.由该早期胚胎细胞发育而成的猫,其毛色最可能是黑色 D.黄色雌猫与黑色雄猫杂交产生的正常后代,可根据毛色判断其性别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雌性有1个巴氏小体,雄性没有,染色体在显微镜下能直接观察到,所以可以根据巴氏小体的有无确定正常猫的性别,A正确。若出现黑黄相间 的雄猫,其基因型可能是XAXaY,B正确。该早期胚胎发育而成的毛,毛色最可能是黑黄相间,C错误。黄色雌猫与黑色雄猫杂交产生的正常后代,黄色是雄猫,黑色是雌猫,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4.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甲组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 ) A.上清液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B.甲组沉淀物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C.沉淀物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D.甲组上清液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答案】B 【解析】S标记的放射性应出现在上清液中,而不进行搅拌会在沉淀物中出现较高的放射性,A、D错误。P标记的放射性应出现在沉淀物中,但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释放出来,上清液中放射性偏高,B正确,C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探究结果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1)用35S标记的噬菌体,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 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吸咐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 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②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也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B.真核和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D.DNA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DNA 【答案】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生物体内核酸种类及遗传物质类型 生物类型 核酸种类 遗传物质 实例 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真核生物 DNA和RNA DNA 玉米、小麦、人 原核生物 乳酸菌、蓝藻 无细胞结构的生物 DNA病毒 DNA DNA 噬菌体 RNA病毒 RNA RNA 烟草花叶病毒 易错警示 关于如何确定遗传物质的2个要点 (1)细胞内既有DNA又有RNA,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 (2)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26. 下图是基因型为RrEeDd的某种动物的一个卵细胞基因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种动物体细胞内含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在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共含______个DNA分子;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含______条染色单体。 (2)由此图可判断该动物雌性个体能形成______种卵细胞。 (3)请在下边画出形成图所示卵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的示意图(染色体上请标出有关基因)。 【答案】(1)2 8 8 (2)8 (3)如下图。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细胞图像比较 (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果: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果:A为有丝分裂中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3)三个后期图的判断 判断步骤: 结果:A为有丝分裂后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 判断细胞名称(针对减数分裂,以二倍体生物2N=4为例) 27. 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1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_____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请写出一组杂交组合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杂合子 (2) (3)非裂翅(♀)×裂翅(♂)(或裂翅(♀)×裂翅(♂))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分析应用能力。 【名师点睛】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判断 (1)若已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则可用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杂交进行判断。若后代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则为伴X染色体遗传;若后代全为显性且与性别无关,则为常染色体遗传。 (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则可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进行判断。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8. 果蝇的Ⅰ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Ⅱ号染色体上有粉红眼基因r,Ⅲ号染色体上有黑体基因b,短腿基因t位置不明。现有一雌性黑体粉红眼短腿(bbrrtt)果蝇与雄性纯合野生型(显性)果蝇杂交,再让F1雄性个体进行测交,子代表现型如表所示(未列出的性状表现与野生型的性状表现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现型 性别 野生型 只有 黑体 只有 粉红眼 只有 短腿 黑体 粉红眼 粉红眼 短腿 黑体 短腿 黑体粉红眼短腿 雄性 25 26 25 27 27 23 26 25 雌性 26 24 28 25 26 25 25 24 (1)体色与眼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 定律。 (2)短腿基因最可能位于 号染色体上。若让F1雌性个体进行测交,与表1比较,子代性状及分离比 (填“会”或“不会”) 发生改变。 (3)任取两只雌、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中灰体(B)粉红眼短腿个体的比例是3/16,则这两只果蝇共有 种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其中基因型不同的组合分别是 。 (4)已知控制果蝇翅脉数目的基因在Ⅱ号染色体上。假如在一翅脉数目正常的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多翅脉的雄性个体,究其原因,如果多翅脉是由于多翅脉基因的“携带者”偶尔交配后出现的,则该多翅脉雄性个体最可能为 (纯合子/杂合子);如果多翅脉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则该多翅脉雄性个体最可能为 (纯合子/杂合子)。 【答案】(1)(基因的)自由组合 (2)Ⅳ 不会 (3)4 BbRrTt×Bbrrtt、BbRrtt×BbrrTt (4)纯合子 杂合子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分析应用能力。 【名师点睛】解答遗传类实验探究题应注意的问题 (1)看清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不需要分情况讨论直接写结果或结论,探究性实验则需要分情况讨论。 (2)看清题目中给定的亲本情况,确定用自交还是测交。自交只需要一个样本即可,而测交则需要两个亲本。 (3)不能用分离定律的结果证明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因为两对等位基因不管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单独研究时都符合分离定律,都会出现3∶1或1∶1这些比例,无法确定基因的位置,也就无法证明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9.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体内的β-淀粉样蛋白(Aβ)会引起神经小胶质细胞活化并分泌某些物质,导致病情加重。为探究Aβ和药物X的作用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1)科研人员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神经小胶质细胞中IL-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 ①据图1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2组实验可确定药物X_________。 ②3组与1组结果比较,说明_________。通过比较2、_________三组实验结果分析,药物X能够缓解Aβ的作用,3、4、5、6组的结果说明_________。 (2) NF蛋白是促进IL-1基因转录的转录因子。科研人员检测下列不同处理条件下神经小胶质细胞的细胞核内NF蛋白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2分析,Aβ可促进NF蛋白_________。 (3)正常细胞中,大部分NF蛋白与IK蛋白在细胞质中形成复合物稳定存在,Aβ能够促进IK蛋白的降解,释放出NF蛋白。为探究药物X的作用,实验组用_________处理,若细胞质中IK蛋白含量_________对照组,则说明药物X抑制Aβ的作用。 【答案】(1)①Aβ、药物X和药物X的浓度 不影响IL-1基因的表达 ②Aβ促进IL-1基因的表达 3、5 药物X浓度越高,缓解Aβ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2)进入细胞核 (3)药物X和Aβ 高于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实验和基因表达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