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全部为笔答题,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禁止答题。‎ ‎3.用钢笔或签字笔直接答在试卷(或答题纸上)。‎ ‎4.本试题为闭卷考试,请考生勿将课本带入考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古代思想家认为:“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哉!”该思想家可能是 A. 董仲舒 B. 朱熹 C. 王阳明 D. 顾炎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哉!”可知注重内心的反省,属于王阳明心学,故C项正确。A属于神话儒学;B是理学:的批判儒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心学 ‎【名师点睛】‎ 主张 代表 ‎ 宇宙观 ‎ 伦理观 ‎ 认识论 ‎ ‎(南宋)陆九渊 ‎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 将人心与心外无物联系起来 ‎ 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 ‎(明朝)王阳明 ‎ 宣扬“反省内心”“心外无理” ‎ 将人心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 ‎①致良知:去掉私欲,恢复良知 ②知行合一: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 ‎2.下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1507~1508年所画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关于这幅画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最初觉醒 B. 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 C. 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D. 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欧洲“画圣”拉斐尔于1507~1508年所画的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的信息说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该时期倡导人文文主义,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故B项正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文艺复兴·影响 ‎3.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 A. 反对君主专制 B. 以天下为己任 C. 提倡公平法治 D. 反对宋明理学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扶危定倾之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和黄宗羲的思想都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经世致用的特点,是“以天下为己任”,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提倡公平法治,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两者反对宋明理学,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明道也,以救世也……扶危定倾”,学生应该可以正确理解这反映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4.有学者对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评论道:“科学的探讨与实证,代替了过去神学的教条与武断:民约论及法律观念也替代了君权。从此以后,一般平民尝试用选票决定如何治理自己的国家。”这场运动是 A. 智者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代替了过去神学的教条与武断”“ 民约论及法律观念也替代了君权”等信息可知这场运动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崇尚理性,反对君主专制,构建资产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与材料“一般平民尝试用选票决定如何治理自己的国家”这一信息主旨也是相符的,故D正确;ABC三项的运动中并没有涉及到反对君主专制,“如何治理自己的国家”这些主张,故排除。‎ ‎5.《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孙中山“三民主义”。其中指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上述主张意在 A. 施行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 B. 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 C. 改善工人农民的生活 D. 立法保障工农的权利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中可以看出,新三民主义注重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故C项正确,D项比较片面;A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6.“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 A. 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B.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C. 破除了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D. 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反对教权主义、专制主义和非理性,主张以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可知这里的运动指的是启蒙运动,所以正确答案是A项;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和推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是文艺复兴,17世纪的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破除了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CD三项错误。‎ ‎7.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中关于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时,毛泽东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那就不成其为党了”。这说明了 A. 中共七大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 B. “毛泽东思想”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C. 毛泽东不同意“毛泽东思想”这一槪念 D. “毛泽东思想”已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B ‎【解析】‎ 材料表明,毛泽东认为“毛泽东思想”并非自己一个人创造的,自己只能算“毛泽东思想”的代表,如果把“毛泽东思想”看做是他一个人的成果,那么其就不可能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由此可见,其强调的是“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而非个人成果,因此选B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A项错误;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中共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8.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 A. 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B. 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 C. 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D. 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汉武帝时期”“培养《五经》博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官学的建立推动了儒学发展,有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建立,故A项正确,D项错误;中央官学不是选官制度,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中无法体现。‎ ‎9.‎2017年2月12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科院院士任新民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下列对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964年中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成功 B. l967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防科技水平 D. 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964年中国的确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成功,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两弹一星”的确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防科技水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两弹一星”‎ 事业也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结果,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而非l967年。‎ ‎10.“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费孝通曾经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对“君子和而不同”的极好的阐释。下列能够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B.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C. 乾隆时期的文化专制 D. 21世纪初美国单边主义 ‎【答案】B ‎【解析】‎ ‎“君子和而不同”实际上就是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是主张各种思想自由开放,兼容并包,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A项属于巩固 政权的措施,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文化专制同样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单边主义与材料“合而不同”矛盾,故D项错误。‎ 点睛:对材料“君子和而不同”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1.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四大发明西传后,火药为新兴资产阶级打败封建势力提供了技术条件,故排除第①项;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技术条件,故第②项的表述正确;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故第③项的表述正确;公元8世纪,造纸术开始西传,晚于智者运动兴起的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期”,故排除第④项。本题应选B项。‎ ‎12.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一观点强调 A. 政治革命,推翻专制 B. 批判质疑,理性思考 C. 主权在民,人人平等 D. 信仰自由,社会契约 ‎【答案】B ‎【解析】‎ 根据“但却绝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说明康德强调思想解放,理性思考,故B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但却绝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分析解答。‎ ‎13.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主要内容包括“出版前言、中国概况、文明的诞生、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帝国的再生……”其中“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是 A.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 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唐代的崇儒尚佛 D.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活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社会变革发表自己的看法,抨击其他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故称之为“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点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14.自从有了“美团”、“饿了吗”等订餐软件,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了更多的工作、娱乐的时间。材料反映了 A. 餐饮业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 B.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 人们饮食习惯的革命性变化 D. 人们饮食结构的革命性变化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订餐软件……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了更多的工作、娱乐的时间”,说明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餐饮业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排除A;材料主要突出上班族的餐饮受互联网的影响大,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饮食结构问题,排除D。‎ ‎15.鸦片战争之后,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大致从“器物”学习渐次深入到“制度”学习和“思想文化”学习,这一变化 A. 说明中国启蒙思想不断深化 B. 得益于资产阶级的大力推动 C. 中华文明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 D. 推动了制度层面的真正转型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明显体现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思想的不断深化,故选A项;“器物”阶段的推动力量主要是洋务派,而不是资产阶级,故排除A 项;材料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而不是中华文明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故排除C项;中国近代并没有推动制度层面的真正转型,故排除D项。‎ ‎16.下图是奥运会场馆的标识。标识以汉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这种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的书法字体为 A. 篆书 B. 楷书 C. 草书 D. 行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文字图片信息显示:该字体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这就体现了篆书的特点,故选A。B项,楷书,即所谓的“方块字”,相对比较方正,中规中矩;C项,草书,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D项,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楷书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 ‎17.孟德斯鸠在《波斯人信札》中讲述了一个“穴居人”的故事:在那里,人们“以正义待人”,财产“永远混在一起”,人们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田园生活。这说明孟德斯鸠 A. 追求社会平等 B. 反对教会特权 C. 主张回归自然 D. 倡导权力制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人们‘以正义待人’,财产‘永远混在一起’”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平等,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教会,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平等,并非回归自然,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权力制约问题,排除D。‎ ‎18.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用文学形式分别是 A. 楚辞、汉赋、唐诗 B. 楚辞、唐诗、宋词 C. 唐诗、宋词、楚辞 D. 唐诗、宋词、元曲 ‎【答案】C ‎【解析】‎ ‎【详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李白《行路难》,是唐诗,“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宋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骚》,是楚辞,故C正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唐诗,AB错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楚辞,D错误。‎ ‎19.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下列作品与《人间喜剧》创作风格一致的是 A. 《等待戈多》‎ B. 《自由引导人民》‎ C. 《格尔尼卡》‎ D. 《大卫·科波菲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风格,A是荒诞派;B是浪漫主义;C是现代主义;D是现实主义。所以答案选D。‎ 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人间喜剧》‎ ‎20.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 伽利略——提出了运动三大定律 B. 普朗克——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 牛顿一一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D. 爱因斯坦——提出了计算机工作的原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牛顿于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把地球上的物体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故答案为C项。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排除A项;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排除B项;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26分,第22题14分,共40分。)‎ ‎21.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三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902年)‎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张。程朱理学与儒学思想是何关系?‎ ‎(3)依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4)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思想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5)概括材料四中的主要观点。简要分析此观点产生的社会背景。‎ ‎【答案】(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 ‎(2)主张:节用爱民。‎ 关系:程朱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深化和发展。‎ ‎(3)标准:百姓的忧乐。‎ 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4)共同: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 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 ‎(5)观点:儒家学说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工具。‎ 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断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解析】‎ ‎【详解】(1)因素:根据“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得出民心。主张:根据所学可知,孟子提出仁政。‎ ‎(2)主张:根据“故爱民必先于节用”得出节用爱民。‎ 关系:联系所学可知,程朱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发展。‎ ‎(3)标准:根据“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得出百姓的忧乐。‎ 主张:联系所学可知,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4)共同:根据“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故爱民必先于节用”“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概括得出以民为本。‎ 认识: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儒学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 ‎(5)观点:根据“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得出儒家学说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工具。‎ 背景: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背景,分别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等角度分析回答。‎ ‎22.在18世纪的欧洲,人们对启蒙运动,存在在着不一样的看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 卢梭不仅是启蒙思想家,而且是反启蒙的启蒙思想家,是启蒙思想的自我批判者,他在批判启蒙思想的同时构建自己的思想。‎ ‎——摘自曾誉铭《启蒙的自我批判:论卢梭与启蒙运动》‎ 材料二 在《罗马书》中,保罗认为如果想获得救赎,就必须无条件地相信耶稣;这与贺拉斯的“敢于认识”相对立,而这一格言被康德视为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明确表述了信仰上帝与启蒙运动的运用理性之间的冲突,并意识到这种冲突是难以克服和不可避免的。在最终试着去澄清他所谓的“启蒙”的含义之后,康德也并不能回避“我们目前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这一关键问题。他同时代的人都热切期盼着这个问题的答案,康德对此问题的回答是:并不是。‎ ‎——摘编自【意】文森佐·费罗内著《启蒙观念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自己的思想”主要内容是什么?‎ ‎(2)材料二中被康德视为启蒙运动的口号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口号的认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内容、影响等角度论证“18世纪是一个启蒙运动时代”。(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00字左右)‎ ‎【答案】(1)内容: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浪漫主义。‎ ‎(2)口号:敢于认识。‎ 认识:人不是他人的工具,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3)评分建议:‎ 论点 ‎18世纪是一个启蒙运动的时代。‎ ‎1分 错误论点不得分 论据 ‎(1)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启蒙运动于18世纪进入高潮阶段。‎ ‎(2)内容:18世纪,一批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平等自由、分权制衡等理性精神,并广泛传播。‎ ‎4分 超过时间、空间范围的知识不得分。‎ ‎(3)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勾画了“理性王国”的蓝图,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思想武器。‎ 论证 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准确,表达流畅。‎ ‎1分 立论完全错误,字数特别少的,给0分。‎ ‎【解析】‎ ‎【详解】(1)内容:从材料“他在批判启蒙思想的同时构建自己的思想。”联系所学知识答出卢梭个人所独有的思想内容,即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浪漫主义。‎ ‎(2)口号:从材料“这与贺拉斯的‘敢于认识’相对立,而这一格言被康德视为启蒙运动的口号”很容易得出答案为敢于认识。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康德的针对“敢于认识”提出思想自由,人不是他人的工具,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3) 本题是一篇小论文,没有标准答案。这类题目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准确,表达流畅,论证要合理,字数要达标。题目论点已经给出-----“18世纪是一个启蒙运动的时代”, 针对这个论点首先从背景去论证论点,主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启蒙运动于18世纪进入高潮阶段这几个方面来论证18世纪是启蒙运动的时代。内容方面从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观点进行阐述,如他们提出了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平等自由、分权制衡等理性精神,并广泛传播。最后从影响方面来论述。本题要求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