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专版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方案第三部分第08课时文明与家园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淮安专版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方案第三部分第08课时文明与家园课件

第 8 课时 文明与家园 第三部分   知识思 维导图 考点一 守望精神家园 【 延续文化血脉 】 1. 中华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 其内容、特点是什么 ? (1) 长期以来 , 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 , 相互学习 , 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 ,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 (3)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 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 深度解析 】 源远流长 —— 纵向角度 ; 博大精深 —— 横向角度。 2.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 如何认识中华文化 ? (1)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 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4. 该如何认识文化自信 ? (1)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 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 坚定文化自信 , 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 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继承革命文化 ,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不忘本来 , 吸收外来 , 面向未来 ,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6. 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 (1)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 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 , 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 , 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 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 , 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 , 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3) 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 , 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7. 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内容 ? 有什么特点 ? (1) 内容 : 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 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 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 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 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 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 等等。 (2) 特点 :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 , 博大精深。 8. 青少年怎样践行民族传统美德 ?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 青少年责无旁贷 ; 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 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 凝聚价值追求 】 9. 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 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品格 ? (1)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 , 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 特别提醒 】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 爱国主义。 10. 该如何认识爱国主义 ?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 , 去不掉 , 打不破 , 灭不了 ,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代中国 , 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11. 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 (1)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 , 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 , 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 ,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 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 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 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 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12.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青少年应该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 (1) 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 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 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2)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 自觉高扬民族精神 , 放飞梦想 , 创造精彩人生。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13. 中国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 ? (1)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2) 生而为中国人 , 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 , 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3) 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 , 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为什么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2)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 , 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 ,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 经典总结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 : 价值追求、价值导向、价值引领、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15. 青少年应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 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 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 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 , 注重修养、勇于实践 , 明辨是非、善于选择 ,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二 建设美丽中国 【 正视发展挑战 】 1. 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有哪些 ? (1) ①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 , 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 ②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 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 ①基本特点 : 人口基数大 , 人口素质偏低 ; ②新的特点 : 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 ③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 特别提醒 】 在做题时 , 要注意人口现状的特点设问中是否有“基本”二字。 2. 我国人口形势呈现出怎样的严峻性 ?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 , 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 , 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 , 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3.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有什么作用 ? 在 2016 年我国对这一基本国策作出了怎样的调整 ? (1) 国家推行计划生育 , 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 有效地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 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2016 年 , 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 , 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 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 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 经典概括 】 三个“不会根本改变” 4. 为什么说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 (1)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 , 总量大 , 种类多 , 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 开发难度大 , 总体上资源紧缺。 (2) 长期以来 ,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 , 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 , 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5. 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有什么影响 ? 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 (1) 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 , 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2)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 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 , 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 经典概括 】 我国既是资源“大国” , 也是资源“小国”。 6. 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的原因是什么 ? 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 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措施 ? (1) ①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 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 , 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 ②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 , 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2)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 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 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 ①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 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 ; ②坚持绿色发展 ,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 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 共筑生命家园 】 7.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是什么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怎么办 ? (1)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 ③作为自然的一部分 , 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 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 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 , 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 , 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 ⑤生态兴则文明兴 , 生态衰则文明衰。 (2)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 共生共荣 , 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3)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 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 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 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深度解析 】 ①可持续发展战略 ; ②基本国策 ; ③新发展理念。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8.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 实现可持续发展 ? (1)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 坚持绿色富国 ,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 , 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 , 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 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 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 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 , 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 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 , 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5)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 经典概括 】 处理好关系 ; 绿色富国惠民 ; 坚持方针、方式、理念 ; 严守“一限”“两线” ; 建设“两型”社会。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1. 为什么要号召广大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 青年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 , 国家就有前途 , 民族就有希望。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 , 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3)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2. 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对比表。 项目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形势  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产生 原因 ①自然资源丰富 , 总量大 , 种类多 , 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 开发难度大 , 总体上资源紧缺 ; ②长期以来 ,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 , 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 , 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 ②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 , 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 续表 ) 项目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对经 济社 会发 展的 影响 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 , 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 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 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结论 与 出路 (1) 结论 :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 , 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2) 出路 : 坚持绿色发展 ,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 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重难考点拓展 中考考向探究 核心考点梳理 3. 为建设美丽中国 , 青少年可以采取哪些行动 ?( 如何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 (1) 认真学习、宣传环保知识 , 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2) 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 节水节电 , 不浪费粮食 , 践行“光盘行动”。 (3) 坚持绿色消费 , 购买无包装、简易包装的产品。 (4) 坚持绿色出行 , 少坐私家车 , 多乘公交车 , 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5) 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 , 敢于并善于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探究一 延续文化血脉 例 1 【2019· 辽阳 】 坚定文化自信 , 事关国运兴衰。下列做法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的有 ( ) ①大力弘扬沂蒙精神 , 传承红色基因 ②举办“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赛 ③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 ④运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思路点拨 】 本题考查增强文化自信。①②③④都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 都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 都符合题意。故选 D 。 【 参考答案 】D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变式 1 】 为传承中华文化 , 长春市群众艺术馆承办 2019 端午诗会 , 采用吟诗、唱诗等形式将中国传统诗词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创新性结合。材料启示我们传承中华文化要 ( ) ①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②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③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④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解析 】 采用吟诗、唱诗等形式将中国传统诗词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创新性结合 , 体现了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说明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 启示我们传承中华文化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 ②④正确 ; ①③材料没有体现。故选 C 。 【 变式 2 】【2019· 通辽 】 下列语句中 , 不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 ) A. 忧国忧民 , 道济天下 B. 大道之行 , 天下为公 C. 塞翁失马 , 焉知非福 D.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C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解析 】 A 体现的是胸怀天下的奉献精神 ,B 体现高尚的社会理想 ,D 体现的是以天下振兴为己任的责任 , 故 A 、 B 、 D 都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排除 ;C “塞翁失马 , 焉知非福”体现的是辩证的思想 , 不是传统美德 , 符合题意。故选 C 。 探究二 凝聚价值追求 例 2 【2019· 遂宁 】 下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不正确的是 ( ) ①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②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③是我们的最高行为准则 ④是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思路点拨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 ①正确 , 不符合题意 ; ②错误 , 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 ③错误 , 宪法是我们的最高行为准则 ; ④错误 , 发展是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故选 D 。 【 参考答案 】D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变式 1 】 我国自古就有为民请命的人 , 有舍身求法的人 , 有埋头苦干的人 , 他们光耀历史 , 是中国的脊梁。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的是 ( ) A. 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 B.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C.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D. 寄意寒星荃不察 , 我以我血荐轩辕 A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解析 】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 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 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A 体现了思友的情怀 , 符合题意 ;B 、 C 、 D 均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感。故选 A 。 【 变式 2 】【2019· 烟台 】 某学校运动会开幕式升国旗 , 一名小学生因脚趾骨折无法站立 , 只好坐在操场空地上 , 可当听到国歌响起时 , 他情不自禁地举起手向国旗敬礼。这名小学生的行为 ( ) ①体现了对祖国的热爱 ②体现了时代精神的核心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要求 ④是自觉遵守 《 国旗法 》 的表现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A 【 解析 】 题干中的小学生行为 , 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 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 符合 《 国旗法 》 的要求 , ①④说法正确 , 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 , 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 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 ③说法错误 ,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故选 A 。 【 变式 3 】 菏泽市实施“红心向党”工程以来 , 广大市民自发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 , 共同演绎祖国的华美篇章 , 感受新时代中国朝气蓬勃的气息。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有利于 ( )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弘扬以英雄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激发爱国情感 , 涵养家国情怀 ④凝聚起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C 【 解析 】 题干中菏泽市市民自发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 , 体现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有利于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 凝聚民族力量 , 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③④说法正确 , 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 ,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故选 C 。 探究三   正视发展挑战 例 3 【2019· 福建 】 下图是小闽搜集的信息。针对信息反映的问题 , 我们应 ( ) ①合理消费 , 适量点餐避免浪费 ②重视环保 ,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③关注卫生 , 用什么餐具无所谓 ④节约资源 , 选择可重复使用餐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思路点拨 】 本题考查资源环境问题。观察图表 , 可以看出外卖选择一次性餐具的比例较大 , 选择可重复使用餐具的比例较小 ,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 表明人们缺乏资源环境意识 , 我们应该重视环保 ,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 节约资源 , 选择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等 , 故②④符合题意。故选 C 。 【 参考答案 】C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变式 1 】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 ) A. 老龄化加剧 B. “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 C. 增速趋缓、出生率低 D. 人口基数大 , 人口素质偏低 D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解析 】 根据教材知识 ,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 人口基数大 , 人口素质偏低。故 D 符合题意 ;A 、 B 、 C 不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 与题意不符。故选 D 。 【 变式 2 】 公益广告语“不要让眼泪成为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广为流传 , 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 ①资源可再生 , 不用担心不够用 ②我们追求高速发展 , 只能过度开发资源 ③我国面临非常严峻的资源形势 ④坚持绿色发展 , 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D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解析 】 公益广告语表明我国面临非常严峻的资源形势 , 我们要节约资源 ,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③④正确 ; ①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②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故选 D 。 【 变式 3 】 下图漫画 《 医养结合 》 中的举措有助于实现我国人口发展主要目标中的 ( ) A. 人口总量适度 B. 人口分布合理 C. 人口结构优化 D. 重点人群得到有效保障 C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解析 】 我国人口基数大 , 人口素质偏低 , 人口老龄化严重 ,《 医养结合 》 可以使人口结构得到优化 , 促进人口、经济长期均衡发展 ,C 符合题意 ;A 、 B 、 D 与漫画寓意不符。故选 C 。 探究四 共筑生命家园 例 4 【2019· 广东 】 2019 年我国全面启动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 北京等 46 个重点城市要在 2020 年底、其他地级市及以上城市要在 2025 年底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这体现我国 ( ) A. 公民人人自觉保护环境 B. 致力于落实绿色发展的理念 C. 民众都与自然和谐相处 D. 把垃圾分类摆在环保工作首位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解题点拨 】 题干中我国全面启动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 体现了我国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 落实绿色发展的理念 ,B 符合题意。 A 、 C 错误 , 过于绝对 ;D 错误 ,“ 首位”的说法夸大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故选 B 。 【 参考答案 】B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变式 1】 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 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下列行为体现公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 ①某市在公共区域使用节能路灯 ②李华上学坚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③某造纸厂随意将污水排入河水中 ④王亮用旧塑料瓶制作了手工艺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B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解析 】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 要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 题干中②李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绿色出行 , ④王亮用旧塑料瓶制作手工艺品 , 废物利用 , 都是公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表现 , 符合题意。①不是公民角度 , 不符合题意 ; ③说法错误 , 是破坏环境的表现。故选 B 。 【 变式 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下列不符合此观点的是 ( ) A. 绿色出行 , 低碳生活 B.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 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C. 买卖和食用国家珍稀保护动物 D. 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C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解析 】 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依存 , 共生共荣 , 必须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 要绿色出行 , 低碳生活。 A 、 B 、 D 说法正确 , 不符合题意。 C 说法错误 , 买卖和食用国家珍稀保护动物是违法行为。故选 C 。 【 变式 3】 “现在别说是打鸟 , 上山砍柴的人都没有了。”村民农宏伟说。崇左市龙州县逐卜乡弄岗村村民依靠给鸟类摄影“发烧友”当导游 , 吃上了“旅游饭” , 并衍生出一条观鸟产业链 , 山村“观鸟经济”日渐红火。“观鸟经济”的红火 ( ) ①有利于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 迈向总体小康 ②是在努力探索一条广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③说明只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 就能促进经济发展 ④表明村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C 知识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中考考向探究 【 解析 】 分析材料可知 ,“ 观鸟经济”的红火 , 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 ②④正确 ; ①我国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 ; ③说法太绝对。故选 C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