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民版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作业(江苏专用)
课时检测(二十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9·苏州一模)铜活字印书在明代曾盛极一时,大体上是海内外学术界的共识。但辛德勇教授的最新研究指出,由于明朝铜资源紧张,原料昂贵,以及铜的硬度太高,中国过去缺乏大量刻制铜字的技术手段,事实上明朝并不存在铜活字印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史料实证贵在独树一帜 B.研究者立场影响历史解释 C.历史研究无法达成共识 D.历史研究的结论可以争鸣 解析:选D 史料实证是核心素养之一,并不体现独树一帜,故A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提到研究者立场问题,故B项错误;无法达成共识显然是错误的,故C项错误;辛教授依据史料实证,对原来的结论提出不同的看法,说明历史研究的结论可以争鸣,故D项正确。 2.历史学家连横说:“夫无火药则不足以整军开矿,无罗经则不足以航海略地,而无印版则思想闭塞,学术停滞,不能人人读书。故欧洲今日之文明,其受福于此者不少。”从文明史的角度,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火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战胜封建贵族 B.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 C.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D.三大发明推动了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殖民征服 解析:选D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凭借先进武器战胜落后的封建贵族,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建立,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使得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印刷术在欧洲地区的广泛传播促进了欧洲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提供了客观可能性,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殖民扩张与掠夺,故D项错误。 3.(2019·常州一模)宋代的印刷技术发达,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历史现象说明( ) A.国家治理推动了技术发达 B.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 C.科举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D.宋词兴盛推动了文化普及 解析: 选B 材料反映的是印刷术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印刷术推动了书籍生产和消费,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谈及科举制,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宋词,故D项错误。 4.下列宋代词人中,有一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这位推动了宋词突破性发展的词人是( )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解析:选B 根据“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可知该词的风格豪迈奔放,属于豪放派,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故B项正确;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与材料不符,故A、C两项错误;辛弃疾也是豪放派词人,但没有推动宋词突破性发展,故D项错误。 5.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解析:选B 材料中强调《唐本草》是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多部官修本草,明代由朝廷颁行《本草纲目》,这说明我国药学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故B项正确;我国古代药学早在原始社会已经萌芽,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商品经济的因素,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汉代、唐代还没有出现宋明理学,药学的发展不可能受其推动,故D项错误。 6.“说话”(讲故事)是宋代的文学形式。《陆游集·剑南诗稿》中有载:“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做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说明宋代文学( ) A.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B.集中表现农村生活 C.内容凸显历史故事 D.世俗化的趋势加强 解析:选D “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说明“说话”(讲故事)这种文学形式下移,为广大平民所接受,反映了世俗化的趋势加强,故D项正确。 7.(2019·常州一中期初)唐代高适有诗云:“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下列各项与诗中的“骚”属于同一种风格的是( ) A.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D.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解析:选B 材料“骚”为《离骚》,属于浪漫主义风格,B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属于浪漫主义风格,正确;A、C、D三项属于现实主义风格,排除。 8.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他所说的文学体裁( ) A.通俗易懂、豪放飘逸 B.重章叠句、四言为主 C.平实浅近、句式工整 D.辞藻华丽、手法夸张 解析:选A 根据材料“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宋元之际,北方少数民族如契丹、女真、蒙古相继入据中原,他们带来的胡曲番乐与汉族地区原有的音乐相结合,孕育出一种新的乐曲——散曲,其特点是通俗易懂、豪放飘逸,故A项正确;重章叠句、四言为主是《诗经》的特点,故B项错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多平实浅近、句式工整的特点,如白居易《卖炭翁》等,故C项错误;辞藻华丽、手法夸张为汉赋的特点,故D项错误。 9.(2019·盐城期中)清人李渔《闲情偶寄》载:“(元杂剧)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满足统治阶级宴乐需要 B.适应市民阶层的诉求 C.更好体现社会教化功能 D.社会环境的相对宽松 解析:选B 材料表明元杂剧尽力追求通俗易懂,这是适应市民阶层的诉求,故B项正确。 10.古代一位书法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做如下描述:“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竦企鸟趶,志在飞移;狡兽暴骇,将奔未驰。”与这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 ) 解析:选C 材料中“竦企鸟趶,志在飞移;狡兽暴骇,将奔未驰”表明是草书,A项是行书,B项是小篆,C项是草书,D项是楷书。 11.(2019·南京调研)如图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祭姪文稿》。在安史之乱时,他与堂兄颜杲卿同举义旗,抗击叛军。杲卿父子英勇就义。颜真卿感情激昂悲愤,墨妙通神,情切意真,写下此稿。对其评价最为贴切的是( ) A.气粗字险,气郁字敛 B.矫若惊龙,飘若浮云 C.狂不离神,乱不离意 D.书写方正,而韵有余 解析:选A 颜真卿《祭姪文稿》被后人评价为“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感情激昂悲愤,墨妙通神,情切意真,”,故气粗字险,气郁字敛是其风格,A项正确;矫若惊龙,飘若浮云是对王羲之书法的评价,故B项错误;狂不离神,乱不离意指的是草书,故C项错误;书写方正,而韵有余指的是楷书,故D项错误。 12.(2019·苏州调研)如图是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的写意画《孤禽图》,对于该作品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追求个性和神韵意境 B.注重对景物的逼真摹写 C.特别讲究布局与构图 D.具有气势雄壮的特色 解析:选A “写意画《孤禽图》”是典型的文人画,它集书法、绘画等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创作手法是留白,故A项正确;写意画追求神韵意趣,不看重对景物本身的逼真描绘,故B项错误;“特别讲究布局与构图”为欧洲新古典主义绘画的主要风格,故C项错误;写意画强调意趣神韵,借物抒情,不会具有雄壮的气势,故D项错误。 13.如图为清中期杰出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图》。画面简洁,三五枝竹竿依着瘦石一块,神态挺拔潇洒,充满生机,而老竿新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该画作( ) A.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B.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 C.抒发风神消散的傲世风骨 D.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绘 解析:选C 《竹石图》所展示出来的意境可以看出此画属于文人画,注重个性的表达,有抒情达意的特点,故C项正确;风俗画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故A项错误;材料“挺拔潇洒,充满生机,而老竿新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体现的是写意画,故B项错误;此画属于写意画,注重写意传神,而不是写实描绘,故D项错误。 14.(2019·镇江一模)唐人司空图《诗品》里论诗的“形容”艺术说:“ 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下列与他描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作品是( ) A.柳公权《玄秘塔碑》 B.王冕《墨梅图》 C.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D.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解析:选B 柳公权《玄秘塔碑》用楷书字体,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与材料中“离形得似”不符,故A项错误;文人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与材料中“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相符,故B项正确;C项是风俗画,与材料中“离形得似”不符,故C项错误;吴道子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创作出《送子天王图》,与材料中“离形得似”不符,故D项错误。 15.(2019·苏州调研)“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这种“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的艺术特征与下列哪一艺术形式最符合( ) A.唐诗 B.写意画 C.京剧 D.草书 解析:选C 在京剧舞台上,演员模仿的生活动作是逼真的,但动作指向的物质实体并不存在,这种不用实物或只用部分实物模仿生活的表演,在戏曲中叫做虚拟表演,与材料中“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相符,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5分) 16.(2019·苏州调研)在启蒙思想家看来,明清时期是个“天崩地解”的时代。这不仅有王朝兴亡的感慨,也是在一种新的“经济型态”崛起时,对旧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理念冲击后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开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因素”,而且在这个历史时期,在某些地域“发生压倒一切的影响”。徽州地区出现“昔为末富,今为本富”;在世俗层面上,商业习气已冲垮“重义轻利”等传统观念;一大批士人科举无望转而与平民阶层结合,冲破传统贾儒观而进入商人群体。 明中叶以前的商人活动很难为自己的盈利欲找到合适的道德理由。明清启蒙思想家尝试并成功地使宋明的“理欲对立观”转向了“以欲为本的理欲统一观”,不遗余力地试图为“人欲”正名,找到合法的外衣。但它们并未完全取得独立之地位,往往通过天理的形式加以肯定。 ——摘编自段江波等《试论明清社会的 变迁及其商业伦理的发育》 材料二 十六世纪末以至十七世纪的中国思想家的观点,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国社会条件的反映。他们是历史的觉醒者,他们在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学诸方面“别开生面” ,还写出了将来社会全面图景的理想著作。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过程和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先进阶级的要求,既有适应历史发展的进步的因素,又有受传统的思想所束缚的因素。 ——摘编自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当时启蒙思想家所持的态度。举例说明“士人与平民阶层结合”对当时中国文学形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明清史的所学相关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证,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9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商业习气已冲垮‘重义轻利’等传统观念”“冲破传统贾儒观而进入商人群体”得出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不遗余力地试图为‘人欲’正名,找到合法的外衣”得出辩护;第三小问,据材料一“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开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因素”结合所学分析得出小说(戏曲)的繁荣。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十六世纪末以至十七世纪的中国思想家的观点,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国社会条件的反映”得出,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家的观点,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国社会条件的反映,据材料二“既有适应历史发展的进步的因素,又有受传统的思想所束缚的因素”得出,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第二小问,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论证,注意进步性与局限性两个角度缺一不可。 答案:(1)影响: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本末观、义利观、贾儒观的转变)。 态度:辩护(正名,提供合法理据)。 说明:小说(戏曲)的繁荣。 (2)示例: 观点: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家的观点,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中国社会条件的反映,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 论证:①政治方面:明清时期,感慨于王朝的兴亡,封建专制制度腐朽衰落,黄宗羲等抨击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等,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他们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构想。 ②经济方面: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黄宗羲等主张“工商皆本”,发展工商业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但他们受传统思想束缚,往往通过天理的形式加以肯定。 ③思想文化方面:针对文化专制,理学空谈和僵化,李贽挑战正统思想,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家空谈义理等,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但他们未能突破儒家思想的框架,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