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集合 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集合 学案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知识特点〗‎ ‎ 1、集合是高中数学的起始章节,主要是强调其工具性和应用性。另外,由于Venn图的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也很广泛。‎ ‎2、常用逻辑用语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以考查四种命题、逻辑联结词和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为主,属容易题目。‎ ‎3、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也非常密切,常以本章知识为工具考查函数、方程、三角、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中的知识点。‎ ‎〖重点关注〗‎ ‎1、集合的概念、集合间的关系及运算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正确理解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2、对命题及充要条件这部分内容,重点关注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的等价;二是充要条件的判定。‎ ‎3、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正确理解两种命题的否定形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4、本章内容为补集思想、正难则反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应注意这两种思想的应用。‎ ‎〖地位与作用〗‎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这一章主要是讲述集合的初步知识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两部分,集合的初步知识是现行高中数学教 书中原来就有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的表示、集合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常用逻辑用语知识则是新增内容,这部分主要是介绍逻辑联结词“或”、“且”、“非”,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及含有它们的命题以及充要条件等有关知识。‎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学 ,如数学中的数理逻辑、近世代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概率统计等,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因此在历年高考中都有考查集合问题的题目。一是考查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运算等;二是考查集合的工具性,主要考查集合语言的应用,集合思想的应用。‎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规律的一门基础学 ,学习数学,需要全面理解概念,正确地进行表述、推理和判断,这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广泛地说,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基本的逻辑知识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人们文化素质的组成部分。‎ 常用逻辑用语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中量词是新课标新增的内容,是考查的重点。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考查两种命题的否定 命题的写法,是高考的热点;二是充要条件的推理判断以及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问题等,这些内容大多是以其他数学知识为载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般在解答题中出现,考查对概念的理解与应用,难度不会太大。‎ 第一节 集 合 ‎【高考新动向】‎ 一、考纲点击 ‎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二、热点难点提示 ‎1.集合的运算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2.常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交汇,考查学生借助Venn图、数轴等工具解决集合的运算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数形结合的思想意识.‎ ‎3.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属容易题.‎ ‎【考纲全景透析】‎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若b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 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 ‎(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 或N+;‎ 整数集,记作 ;‎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2.集合的基本关系:‎ ‎(1)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称A是B的子集(或B包含A),记作AB(或);‎ 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若AB且BA,则称A等于B,记作A=B;若AB且A≠B,则称A是B的真子集,记作 A B;‎ ‎(2)简单性质:1)AA;2)A;3)若AB,BC,则AC;4)若集合A是n个元素的集合,则集合A有2n个子集(其中2n-1个真子集);‎ ‎(3)集合的基本关系以列表的形式表示如下:‎ ‎3.全集与补集:‎ ‎(1)包含了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记作U;‎ ‎(2)若S是一个集合,AS,则,=称S中子集A的补集;‎ ‎(3)简单性质:1)()=A;2)S=,=S ‎4.交集与并集:‎ ‎(1)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交集 ‎(2)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 注意:①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②集合的基本运算以列表的形式表示如下:‎ ‎5.集合的简单性质:‎ ‎(1)‎ ‎(2)‎ ‎(3)‎ ‎(4);‎ ‎(5)(A∩B)=(A)∪(B),(A∪B)=(A)∩(B)。‎ ‎【热点难点全析】‎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 ‎1、相关链接 ‎(1)由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可以分析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在解决集合的概念的问题时,要注意养成自学使用符号的意识和能力,运用集合的观点分析、处理实际问题。‎ ‎(3)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和Venn图,在解题时要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方法。‎ 注:①要特别注意集合中的元素所代表的特征。‎ 如:A={y y=x2+2},B={(x,y) y=x2+2}.其中A表示数集,B表示二次函数y=x2+2的图象上所有点组成的集合,二者不能混淆。‎ ‎②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对于含有字母的集合,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的元素是否满足互异性.‎ ‎③常见集合的意义 集合 ‎ ‎{x f(x)=0} ‎ ‎{x f(x)>0} ‎ ‎{x y=f(x)} ‎ ‎{y y=f(x)} ‎ ‎{(x,y) y=f(x)} ‎ 集合的 意义 ‎ 方程f(x)=0的解集 ‎ 不等式f(x)>0的解集 ‎ 函数y=f(x)的定义域 ‎ 函数y=f(x)的值域 ‎ 函数y=f(x)的图象上的点集 ‎2、例题解析 例1. (1)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a+b a∈P,b∈Q},若P={0,2,5},Q={1,2,6},则P+Q中元素的个数是( )‎ ‎(A)9    (B)8    (C)7    (D)6‎ ‎(2)已知-3∈A={a-2,‎2a2+‎5a,12},则a=______.‎ ‎【解题指导】(1)从P+Q的定义入手,可列表求出a+b的值.‎ ‎(2)-3是A中的元素,说明A中的三个元素有一个等于-3,可分类讨论.‎ 解析:(1)选B.根据新定义将a+b的值列表如下:‎ 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P+Q中有8个元素,故选B.‎ ‎(2)∵-3∈A,∴a-2=-3或‎2a2+‎5a=-3,‎ ‎∴a=-1或 当a=-1时,a-2=‎2a2+‎5a=-3,不合题意;‎ 当时,A={,-3,12},符合题意,‎ 故 答案:‎ 例2.集合,,若,则的值 为 ( )‎ A.0 B‎.1 C.2 D.4‎ 答案 D 解析 ∵,,∴∴,故选D.‎ 例3.下列集合中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C )‎ ‎ A.M = {(3,2)},N = {(2,3)} B.M = {(x,y) x + y = 1},N = {y x +y = 1}‎ C.M = {4,5},N = {5,4} D.M = {1,2},N = {(1,2)}‎ 答案:C 解析:由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无序性、唯一性)即得。‎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和运算 ‎1、相关链接 ‎(1)子集与真子集的区别与联系:集合A的真子集一定是其子集,而集合A的子集不一定是其真子集;若集合A有n个元素,刚其子集个数为2n,真子集个数为2n-1,非空真子集个数为2n-2.‎ ‎(2)全集是一个相对概念,一个全集又可以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或真子集,是我们为研究集合关系临时选定的一个集合.‎ ‎(3)集合A与其补集的区别与联系:两者没有相同的元素,两者的所有元素合在一起,就是全集.‎ ‎(4)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交集、并集和补集.在解题时要注意Venn图及补集思想的应用。‎ ‎(5)集合的简单性质:‎ ‎①‎ ‎②,,,‎ ‎③‎ ‎④;‎ ‎⑤(A∩B)=(A)∪(B),(A∪B)=(A)∩(B)。‎ ‎⑥;若AB,BC,则AC ‎(6)方法指导:‎ ‎①解决集合相等问题的一般思路 若两个集合相等,首先分析已知元素在另一个集合中与哪一个元素相等,有几种情况等,然后列方程组求解,要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②判断两集合关系的常用方法:‎ ‎<1>化简集合,从表达式中寻找两集合间的关系;‎ ‎<2>用列举法表示各集合,从元素中寻找关系.‎ ‎③集合运算的常用方法 ‎<1>集合元素离散时借助Venn图运算;‎ ‎<2>集合元素连续时借助数轴运算,借助数轴运算时应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2、例题解析 例1:(1)(2011·山东高考)设集合M={ 2+x-6<0}, N={x 1≤x≤3},则M∩N=( )‎ ‎(A)[1,2)  (B)[1,2   (C)(2,3   (D)[2,3 ‎ ‎(2)(2011·湖南高考)设全集U=M∪N={1,2,3,4,5},M∩={2,4},则N=( )‎ ‎(A){1,2,3} (B){1,3,5} (C){1,4,5} (D){2,3,4}‎ ‎(3)(2011·辽宁高考)已知M,N为集合I的非空真子集,且M,N不相等,若N∩=Ø,则M∪N=( )‎ ‎(A)M   (B)N   (C)I   (D)Ø ‎【解题指导】(1)化简集合M,借助数轴求解.‎ ‎(2)借助于Venn图知从而 ‎ ‎(3)借助于Venn图寻找集合M,N的关系.‎ 解析:(1)选A.∵M={x -30},B={y y2-6y+8≤0},若A∩B≠φ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总是从正面入手,即从已知条件出发,经过一系列的推理和运算,最后得到所要求的结论,但有时会遇到从正面不易入手的情况,这时可从反面去考虑.从反面考虑问题在集合中的运用主要就是运用补集思想.本题若直接求解,情形较复杂,也不容易得到正确结果,若我们先考虑其反面,再求其补集,就比较容易得到正确的解答.‎ 解:由题知可解得A={y y>a2+1或y0},则A∩B等于( )‎ ‎(A)R (B)Ø (C)[0,+∞) (D)(0,+∞)‎ ‎3.(2012·蚌埠模拟)已知集合M={x y=},集合N={y y=x2-2x+1,x∈R},则M∩N=( )‎ ‎(A){ ≤2} (B){ ≥2}‎ ‎(C){x 0≤x≤2} (D)Ø ‎4.设集合A={x x-a <1,x∈R},B={x 10得x<1,∴B={ <1},‎ ‎∴UB={ ≥1},‎ ‎∴A∩(UB)={x 1≤x<2}.‎ ‎2.【解析】选C.A={ }={ ≥0}=[0,+∞),B={y y=log2x,x∈(0,+∞)}=R,∴A∩B=[0,+∞).‎ ‎3.【解析】选C.由2-x≥0得x≤2,∴M={ ≤2},‎ ‎∵y=x2-2x+1=(x-1)2≥0.‎ ‎∴N={y y≥0},∴M∩N={x 0≤x≤2}.‎ ‎4.【解析】选C.由 x-a <1得a-1a-1⇒a>-2.‎ 又∵A∩B=Ø,则有‎2a+1≤0或a-1≥1⇒‎ a≤- 或a≥2,∴-2时,B={x 12},‎ ‎①当m<时,B={x 2m时,B={x 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