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宁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ww.ks5u.com 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年3月,水星和金星两次近距离接触,上演“星星相吸”的天象好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天体系统中,同时包含水星和金星且级别最低的是(   )‎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总星系 ‎2. 目前尚未发现水星和金星上存在生命,与地球相比,其原因可能是(   )‎ A. 水星和金星的质量体积比地球大得多 B. 水星和金星与地球绕日公转方向不同 C. 水星和金星比地球绕日公转偏心率大得多 D. 水星和金星距日较近,温度较高 ‎【答案】1. A 2. 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水星和金星两次近距离接触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天体以及天体运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星和金星处于太阳系中,太阳系与银河系、河外星系以及总星系相比,太阳系级别最低,可知BCD错误,故A正确。‎ ‎【2题详解】‎ 水星和金星的质量体积都没有地球大,故A错误;水星和金星与地球绕日公转方向是相同的,故B错误;水星和金星比地球绕日公转偏心率和地球绕日公转的偏心率相差无几,故C错误;水星和金星离太阳的距离要比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近,其表面的温度要比地球表面的温度高,不适宜生物生存,故D正确。‎ ‎【点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大行星的绕日公转方向是一致的,都是逆时针绕日运动的。‎ ‎《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各题。‎ ‎3. 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 A.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4. 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色球层上 ②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是1 1年 ‎③太阳活动增强与否,对地球无大的影响 ④耀斑爆发时间短,释放的能量巨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3. B 4. C ‎【解析】‎ 该题考查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 ‎【3题详解】‎ 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大气层由内到外的顺序,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故选B。‎ ‎【4题详解】‎ 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上;太阳活动对地球有较大影响,其增强与否,对地球影响程度不同;而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是11年;耀斑爆发时间短,但释放的能量巨大。故选C。‎ ‎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次航天飞行的亮点之一是太空授课,北京时间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王亚平展示了微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物理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移居日本东京(东九区)的中国小朋友李阳要想全程收看本次“太空授课”,他最迟必须在当地时间几点打开电视机(   )‎ A. 6月20日11时04分 B. 6月20日9时04分 C. 6月20日11时55分 D. 6月20日9时55分 ‎6. 下图为地球的昼夜分布情况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与太空授课直播时最接近的是(   )‎ A. B. ‎ C. D. ‎ ‎【答案】5. A 6. 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神州十号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5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京属于东九区,北京属于东八区,东京在北京以东,可知东京时间比北京快了一个小时,可知移居日本东京(东九区)的中国小朋友李阳要想全程收看本次“太空授课”,必须在东京时间6月20日11时04分打开电视机,可知A正确,故BCD错误。‎ ‎【6题详解】‎ 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知太空授时非常接近夏至日,此时北极圈内出现了大面积极昼,读图可知A图是逆时针运动的,可知该图表示的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且该图所示北极圈内完全出现了极昼,可知A图所示的时间是夏至日,因此可知与太空授课直播时最接近的是图A,故A正确;读图可知B图是昼夜平分的,可知该图所示的是春分日或者秋分日时的图,故B错误;C图为太阳光照的侧视图,该图是昼夜平分的,为秋分日或者春分日,故C错误;D图中的箭头是顺时针旋转的,可知该图表示的是以南极点中心的俯视图,可知此时南极点处于极昼状态的,太空授课直播时为南半球的冬季,故D错误。‎ ‎【点睛】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京为东九区,北京为东八区,东京时间比北京时间快一个小时。‎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 结合图回答下列各题。‎ ‎7.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 ‎8. 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 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 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 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自上而下明显加快 ‎【答案】7. B 8. D ‎【解析】‎ ‎【7题详解】‎ 在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一般把软流层看作岩浆的发源地,B正确。故选B。‎ ‎【8题详解】‎ 熔岩所在圈层为地幔,地幔与地壳的界面为莫霍面,地震波的横波和纵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故D正确,A、B错误。地壳厚度不均匀,陆壳与洋壳厚度不同,陆壳平均厚度33公理,洋壳平均厚度7公理,陆壳的物质组成为上部硅铝层,下部硅镁层,而洋壳的物质组成只有硅镁层,因此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小,故C错误。故选D。‎ 下图是某地北京时间3月21日13时20分的景观照片(图中阴影部分为树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该日(   )‎ A. 宁德市昼长夜短 B. 南极中山站有极昼现象 C 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D. 北京白昼时间长于上海 ‎10.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 (100°E,0°) B. (140°W,0°)‎ C. (140°E,0°) D. (100°W,0°)‎ ‎【答案】9. C 10. 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地北京时间3月21日13时20分的景观照片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9题详解】‎ ‎3月21日,该日为春分日,可知此时全球昼夜平分的,宁德市、北京以及上海三地的昼夜长短一样,因该日全球昼夜平分,因此可知南极的中山站不会出现极昼现象,故ABD错误;读图可知图中的几乎没有树影,可知此地是被太阳直射点所直射到的,即该地在赤道上,故C正确。‎ ‎【10题详解】‎ 由第1题的解析可知该地是被太阳直射点直射到的,即该地的纬度为0°,可知当地为12:00,已知此时北京时间是13时20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在120°E以西且与120°E相差了20个经度,可知该地的经度为100°E,可知BCD错误,故A正确。‎ ‎【点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若某地被太阳直射点直射,那么该地的物体是几乎没有影子的。‎ 下图是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是 A. 由高纬向低纬递减 B. 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C.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D. 由平原向高原递减 ‎12. 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A. 矿物燃料的形成 B. 山地的形成 C. 火山 D. 地震 ‎【答案】11. C 12. 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太阳辐射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1题详解】‎ 读“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图”可知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总量是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的,即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 ‎【12题详解】‎ 矿物燃料,例如煤炭等的形成都是地质时期生物对太阳辐射能的一种储存,可知矿物燃料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是密切相关的,故A正确;山地的形成、火山以及地震等现象的发生和太阳辐射没有关系,这些和地球内部的能量有关,可知BCD错误。‎ ‎【点睛】煤炭以及石油等石化燃料的形成都和太阳辐射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都是对太阳能的间接转化。‎ ‎《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③‎ ‎14. “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是因为“烟气”可以(   )‎ A. 吸收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温度 B. 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 阻挡冷空气南下,防止冻害发生 D. 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答案】13. B 14. 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部分,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部分,地表在吸收了太阳辐射,在不断增温同时也向外以长波辐射的形式释放热量即地面辐射,读图可知④为地面辐射,近地面的大气不断地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逐渐升温,可知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①→②→④,可知ACD错误,故B正确。‎ ‎【14题详解】‎ 烟气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的,故A错误;烟气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故B错误;烟气是无法阻挡冷空气南下的,故C错误;在田地里释放一定量地烟气,相当于把近地面地大气浓度增加了,这样这些烟气可以拦截一部分地面散失地热量,烟气在吸收地面散失的热量的同时自身也在升温,当烟气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其自身也会释放一定量的热量还给近地面,相当于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即增强了大气的保温作用,故D正确。‎ ‎【点睛】读图可知①是太阳辐射,②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部分,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 下图是“宁德市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列节气,正午时遮阳棚的影子最短的是(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16. 当太阳光线为③时,该日宁德市(   )‎ A. 昼长夜短 B. 秋高气爽 C.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 正午日影朝南 ‎【答案】15. B 16. 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宁德市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太阳高度角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5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那么当地正午时分物体的影子就越短,可知当夏至日时宁德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可知当夏至日正午时遮阳棚的影子最短,可知ACD错误,故B正确。‎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当太阳光线为③时即宁德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时,可知此时为冬至日,冬至日宁德的昼短夜长,故A错误,可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故C正确; 冬至日时节宁德为冬季,此时宁德不可能为秋高气爽的天气,故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冬至日时节宁德正午的太阳方位时位于其南方的,可知该日宁德的正午日影是朝北的,故D错误。‎ ‎【点睛】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午时分,物体的影子的朝向是和太阳所在的方向相反的,即太阳在物体的南方,那么物体的影子朝北的。‎ 相传,孔明灯具有神奇的功效,只要人们将心愿写在孔明灯上,随着孔明灯的冉冉升起,人们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下图四幅图能够正确示意孔明灯点燃时灯内气流状况的是(   )‎ A. B. C. D. ‎ ‎18. 依据孔明灯的原理,判断下图中热力环流的正确画法是(   )‎ A. B. ‎ C. D. ‎ ‎【答案】17. B 18. 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孔明灯为背景材料,考查了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7题详解】‎ 当孔明灯中的火焰点燃时,火焰处的温度是比较高的,此时火焰处的气流会受热膨胀上升,上升的气流运动至火团的正上方即将接近孔明灯的顶部时,气流会分为两只,向两侧继续运动,当向两侧运动的气流在即将撞到孔明灯灯壁时,这两只气流会下沉至孔明灯的底部,火焰处由于温度较高,周围的空气会持续流向火焰所在的位置,这样在孔明灯的内部便形成了一对完整的热力环流,故B正确;读图可知A处孔明灯内部的热力环流时不完整的,故A错误;孔明灯中间的气流时上升的,而C图的孔明灯中间的气流是下沉的,故C错误;读图可知D图中的靠近孔明灯壁处的气流应该是下沉的,而D图中的是上升的,故D错误。‎ ‎【18题详解】‎ 在气温较高的地方气流是应该上升的,而图A中的温度较高的地方的气流是下沉的,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裸地在白天升温是比较快的,气温较高,该处的气压较低,而草地在白天升温较慢,温度较低,该处的气压较高。因此可知在近地面气流是由草地流向裸地的,在高空裸地上方的空气是流向草地的,在草地处气流是下沉运动的,在裸地处气流是上升运动的,故B正确;读图可知C表示的夜晚,结合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可知,夜晚在山谷里应该吹的是山风,而C图中吹的是谷风,故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区的温度较高,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而D图中的市区处的气流是下沉的,故D错误。‎ ‎【点睛】本题组考查了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温度较高的地方,气压较低,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温度较低的地方气压较高,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 左图为“2016年5月1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是(  )‎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乙、丁 C. 丁、乙、丙、甲 D. 乙、丙、甲、丁 ‎20. 此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于右图中的(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答案】19. C 20. A ‎【解析】‎ 题目通过2016年5月1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日落时间的不同,考查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 ‎【19题详解】‎ 通过图中四地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可以计算四地该日的昼长,甲、乙、丙、丁分别是约15小时30分、约13小时30分、约14小时、约13小时。因该日是5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该日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自南向北递增,四地昼长都大于12小时,都位于北半球,所以由南向北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丁、乙、丙、甲,C项正确。‎ ‎【20题详解】‎ 因为该日是5月1日,在春分后,夏至前,直射点进入北半球正在向北移动,所以位于图中a点,A项正确。‎ ‎21.下图为一条河流沿35°N自西向东流,河中有一沙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南岸沉积作用强烈 B. 北岸受冲刷严重 C. 沙坝将与南岸相连 D. 沙坝将与北岸相连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转偏向力对地表运动物体的影响。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使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详解】‎ 根据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规律可知,北半球河流向右偏,右岸冲刷,左岸沉积,故图中沙坝将与北岸相连。故选D。‎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蓝。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下图为香格里拉房屋模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香格里拉气温低原因是 A. 海拔高,空气稀薄 B.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 C. 大气逆辐射强 D. 纬度高,太阳光照少 ‎23. 关于暖棚房的工作原理表述正确的是 A. 热空气从通风口2进入室内 B. 暖棚与室内形成顺时针循环气流 C. 太阳长波辐射透过绝热窗户加热暖棚 D. 夏季排风口主要作用是增加室内湿度 ‎24. 下列地区适合推广着这种房屋模型的是 A 海南省 B. 四川省 C. 福建省 D. 青海省 ‎【答案】22. A 23. B 24. D ‎【解析】‎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2题详解】‎ 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香格里拉气温低原因是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空气稀薄,太阳光照强。故选A。‎ ‎【23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绝热窗户搭建暖棚,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透过窗户使内室增温,热空气从通风口1进入室内,室内空气通风口2流出,形成顺时针循环气流,即A错,B对,太阳短波辐射透过绝热窗户加热暖棚,C错,夏季排风口主要作用是更新室内空气,不会增加室内湿度。故选D。   ‎ ‎【24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白天太阳辐射强,但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差,气温低。青海省与云南一样,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气温低,因此,适合推广着这种房屋模型。故选D。   ‎ ‎25.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  )‎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风向的判断,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故B、D两项错误。C项近地面风向由低压指向高压,错误。故选A。‎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甲)及华北某地地膜覆盖景观图(乙)。‎ 完成下面小题。‎ ‎26.‎ ‎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增强了① B. 减弱了② C. 增强了③ D. 增强了④‎ ‎27.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 增强地面辐射,降低地温 C.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D.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答案】26. B 27. 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地膜覆盖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大气受过程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26题详解】‎ 进行地膜覆盖是无法影响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故A错误;进行地膜覆盖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挡部分地面长波辐射损失的热量,使得地表温度不至于过低,相当于削弱图中的②环节即地面辐射,故B正确;若地膜是悬空覆盖形式(如温室大棚),地面长波辐射不断地对近地面加热,近地面大气对长波辐射具有很强吸收能力,并以大气逆辐射形式不断返还地面,这种加温原理是增强大气逆辐射,而华北地区春播的地膜覆盖是紧贴地面的,空气较少,大气逆辐射较弱,C错误;读图可知图中的④环节为太阳辐射,进行地膜覆盖一定程度上是会削弱太阳辐射的,故D错误。‎ ‎【27题详解】‎ 山东胶东夏季气温是比较高的,该地的地温在夏季也是比较高的,因此没必要再保持地温,故A错误;地膜覆盖是可以保持地温的,不会降低地温的,故B错误;山东胶东夏季气温是比较高的,地温也是比较高的,因此没有必要再增加地温了,故C错误;读图可知地膜是白色的,地膜的反光效果比较好,覆盖地膜可以反射太阳光,使得苹果接受的光照更加均匀,可以使苹果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故D正确。‎ ‎【点睛】第2题本题答案容易误选A项,因此在解答本题时要特别注意。‎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5小题,共46分。‎ ‎28.图1是地球的公转轨道示意图、图2是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2中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_______。‎ ‎(2)请填出下列各点节气:甲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丁_______‎ ‎(3)图1中A,B,C三点,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点,其位置接近图2中的_______。‎ ‎(4)地球公转从甲到乙的过程中,宁德地区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 ;从丙到丁的过程中,宁德地区的正午物影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 ‎【答案】 (1). 自转和公转都为逆时针 (2). 春分(日) (3). 夏至(日) (4). 秋分(日) (5). 冬至(日) (6). C (7). 丁 (8). 昼长夜短 (9). 昼变长,夜变短 (10). 逐渐变长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逆时针运动的。‎ ‎(2)读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示意图可知甲为春分日,乙为夏至日,丙为秋分日,丁为冬至日。甲乙丙丁对应的节气分别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3)结合所学知识读“地球的公转轨道示意图”可知A为远日点,C为近日点,可知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处于近日点时其公转速度是最快的,即在C点时地球的公转速度最快;当地球处于图1中的近日点时,即最靠近图2中的丁点,即冬至时节的地球的位置。‎ ‎(4)读图可知当地球从甲到乙的过程即从春分日到夏至日,这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其昼是逐渐变长的,夜是逐渐变短的,因此可知此时宁德地区是昼长夜短,其昼是逐渐变长的,夜是逐渐变短的;读图可知从丙到丁的过程即从秋分日到冬至日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宁德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逐渐变小的,因此可知宁德地区的正午物体影子时逐渐变长的。‎ ‎【点睛】第4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地方的太阳高度角是和物体的影子的长度 成反比的,即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长度越长。‎ ‎29.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______(单项选择题 )。‎ A. B. C. D. ‎ ‎(2)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_______(单项选择题)‎ A. 热力环流 B. 温室效应 C. 热岛效应 D. 大气受热过程 ‎(3)图中流入区气温_______流出区气温,流入区气压_______流出区气压(高于或者低于)。 ‎ ‎(4)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单项选择题)。‎ A. 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减少下渗,增加湿度 C. 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D. 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答案】 (1). D (2). A (3). 低于 (4). 高于 (5). 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过堂风”为背景材料,考查了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石质地面的比热容最小,该性质的地面升温快,降温也快。在本题所示的四幅图中,图A的白天和夜晚都是多云的天气 ‎ ‎,这种天气,白天由于空中有大量的云,削弱了太阳辐射,白天的温度不会太高,而夜晚空中的云量比较大,大气的保温作用比较强,夜晚的温度不至于过低,因此图A的昼夜温差不是最大的,同理可知C图中的昼夜温差也不是最大的,故AC错误;读图可知B图中的地面为山林,其地面的比热容相较于D图中的石质地面的比热容是较大的,读图可知BD两图的昼夜都是晴天,这样D图石质地面白天升温较快,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比较弱,热量散失比较严重,综合以上分析可知D图所示的昼夜温差最大,故D正确。‎ ‎(2)石质地面在白天升温比较快,气压比较低,而山林组成的地面比热容较大,白天升温较慢,气压较高,此时在近地面,气流会从山林处流向石质地面处,那么这股气流在流向石质地面时经过房屋内部就形成了穿堂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热力环流,故A正确,可知BCD错误。‎ ‎(3)气流在流入房屋的时候由于是从山林过来的,其温度是比较低的,因此在流入房屋时该气流的温度比较低,气压是比较高的,而当经过屋子内部时,会把屋内大量的废热带出来,此时从屋内流出时气流的气温是比较高的,气压是比较低的,因此可知图中流入区气温低于流出区的气温的,流入区气压高于流出区的气压。‎ ‎(4)“石质地面”的比热容要山林组成的地面的比热容小,白天升温比较快,气温比较高,气压较低,而山林处升温比较慢、气温比较低,气压比较高,那么大量的气流会从山林处流向石质地面处,因此可知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房屋前后温差,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 ‎【点睛】第4题山林组成的地面其比热容高一些,其升温速度比较慢,而石质地面的比热容低一些,升温速度比较快。‎ ‎30.下图是北半球某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等压面弯曲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_,气温最高的是_____。‎ ‎(2)图示环流系统呈___时针方向运动,这种环流现象出现在一天中________(白天、晚上),此时A地与B地之间吹____风(填“海”或“陆”)‎ ‎(3)受海陆风影响,滨海地区的日温差________(增大或减小)。‎ ‎(4)在图中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弯曲状况_______。‎ ‎【答案】 (1). A (2). B (3). 逆 (4). 晚上 (5). 陆 (6). 减少 (7). 丙处气压高,等压面向上拱起,丁处气压低,等压面乡下凹,正好与高空形态相反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北半球某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气压以及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CD两点处同一水平面上,且C处等压面是下凹的,D处的等压面是上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处的气压高于C处,而高空和近地面的气压相反,可知近地面A处的气压大于B处的气压,由于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可知CD两点的气压肯定要小于AB两点,因此可知ABCD四点的气压从大到小的关系是A>B>D>C,因此可知A点的气压最高;由前面的解析可知B处的气压低于A处且B处高空的等压面是上凸的,可知B处的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可知B处的气温较高,由于CD两点高度较高,其气温是较低的,因此可知ABCD四点中B点的气温最高。‎ ‎(2)由第1题的解析可知A处的气压较高,A处的气流是下沉的,B处气压较低,B处的气流是上升的,在近地面气流从A流向B,在高空D的气流流向C,可知该热力环流是逆时针运动的;由于A处的气流即陆地的气流是流向B处的即流向海洋的,由于陆地的比热容小于海洋,夜晚陆地降温比较快,海洋降温比较慢,此时,高压停留在了陆地上,低压停留在了海洋上,气流从高压吹向低压,可知图示时期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时为夜晚。‎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陆风对滨海地区的气温具有调节作用,可以使得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减小。‎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空和近地面的气压是相反的,读图可知C处的等压面是下凹的,D处的等压面时上凸的,可知AB两地的等压面与其对应的高空的等压面的弯曲方向相反,即A处的等压面是上凸的,B处的等压面是下凹的。‎ ‎【点睛】第4题解答本题时需要运用“高凸低凹”的原理,即当某处的等压面下凹时,说明该处的气压较低,当某处的等压面上凸时,说明该处的气压比较高。‎ ‎31.下图是某时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弧ABD为_______(晨线或昏线)。‎ ‎(2)此时,①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时,②地的日落时间是_______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 ‎ ‎(3)图中新旧两天范围的比例为_______,此时北京处于_______(新或旧)的一天。‎ ‎(4)①②③④四点的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依次是_______;A、B、C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依次是_______;A、B、C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排序依次是_______。 ‎ ‎(5)杭州(30°N)某校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此时,集热板与地面夹角应为_______;六个月后,为了使热水器使用获得最好的效果,滑动支架应该_______(上调或者下移)。 ‎ ‎【答案】 (1). 晨线 (2). 0或24 (3). 20 (4). (23°26′N,180°) (5). 1:1 (6). 新 (7). ②①③④ (8). CBA (9). BCA (10). 6°34′ (11). 上调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时刻地球光照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球运动以及太阳高度角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ABD西侧为黑夜,其右侧为白昼,顺着地球运动方向由黑夜进入白昼的即为晨线,可知ABD为晨线。‎ ‎(2)读图可知①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黑夜的,可知该点的地方时为0:00或24:00;读图可知图中两条经线相差30°,因此可知②地所在纬度的昼弧长度为240°,经计算可知②地昼长为16小时=240°÷15°,可知②地的昼长为16小时,其日出时间为20时=12+(16÷2);由前面的解析可知A点的经线为0:00,可知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00,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即被太阳直射的经线,图示时节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23°26′N,因此可知图示时期的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180°。‎ ‎(3)由第1题和第2题的解析可知180°上的地方时为12:00,可知此时零点落在了0°上,因此可知新的一天占全球的一半,旧的一天也占全球的一半,可知图中新旧两天范围的比例为1:1;零点经线向东至180°为新的一天的范围,因此可知北京处于新一天的范围的。‎ ‎(4)读图可知图示时节为夏至日,可知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其白昼越长,黑越短,由①②③④四地所在的地理纬度可知四点的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依次是②①③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纬度越低其自转的线速度越快,纬度越高地球的自转线速度越慢,读图可知A的纬度最高,B的纬度其次,C的纬度最低,可知A、B、C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依次是CB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是最大的,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太阳高度角向两侧是递减的,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可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最大的,由于C点距离B点的距离比较近,可知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其次,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因此可知A、B、C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排序依次是BCA。‎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要想到达最佳,集热板和地面的夹角应当与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呈现互余的关系,已知杭州的纬度为30°N,且图示时期为夏至日,由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可知杭州夏至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30°N-23°26′)即83°26′,因此可知集热板与地面夹角应为6°3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六个月后为12月22日,此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对于6月22日来说变小了,因此为了使热水器使用获得最好的效果,应当使得集热板与阳光保持垂直的关系,因此可知滑动支架应该上调。‎ ‎【点睛】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零点所在的经线向东到180°为新的一天的范围,其余为旧的一天的范围。‎ ‎32.下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 ‎ ‎(1)若相邻两条等压线相差2hPa,则图中②、④两处的等压线值分别为,②______hPa,④是________hPa。‎ ‎(2)图示地区位于___________半球,判断依据是______ 。‎ ‎(3)图中②③④三处中,风力最大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 ‎(4)判断③地吹________风(填方位)‎ ‎【答案】 (1). 1008 (2). 1006 (3). 北半球 (4). 近地面风向向右偏转 (5). ③ (6).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7). 偏北风(东北风、北风)‎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等压线的判读以及地转偏向力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②处闭合等压线内写的是“低”字可知该处应当为低压中心,与之相邻的那条等压线的数值为1010,可知②处的数值为1008 hPa;读图由图中的等压线的分布规律可知③处的等压线的数值为1010,读图可知④处为低压中心,可知从1010 hPa的等压线往④处去其等压线的数值是逐渐减小的,又因为等压距为2hPa,可知④处的数值为1006。‎ ‎(2)由于图中的风向是向右偏转的,可知该图为北半球的图。‎ ‎(3)读图可知图中③处的风力最大,因为该处的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因此该处的风力最大。‎ ‎(4)由第1题的解析可知③处气压大于④处,可知③处气流是流向④处的,再加上该图为北半球区域,其地转偏向力是向右的,可知③处吹的是偏北风(东北风或北风)。‎ ‎【点睛】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其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因此可知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越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