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9-2+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练)-2018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2018年高考数学讲练测【新课标版】【练】第九章 解析几何 第二节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A 基础巩固训练 1. 【2018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过点,且在轴上的截距为3的直线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设直线方程:, 又直线过点, ∴1=k+3 ∴k=-2 ∴直线方程是 故选:D. 2. “”是 “直线与直线互相平行”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3.【2017届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12月测试】若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则点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A. B. C. D. 【答案】A 4.【2017届江西省赣中南五校高三下学期期中】直线与两条直线,分别交于、两点,线段的中点坐标为,那么直线的斜率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设 , , ,解得: ,所以 ,所以直线的斜率,故选C. 5.设分别是中所对边的边长,则直线与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重合 C.垂直 D.相交但不垂直 【答案】C 【解析】要寻求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只要先求两直线的斜率,然后由斜率的关系判断直线的位置即可.由题意可得直线的斜率,的斜率的斜率, 则直线与垂直 故选C. B能力提升训练 1.【2017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二模】已知命题:“”,命题:“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则命题是命题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答案】A 【解析】命题中,直线 的斜率是 所以 命题是命题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选A. 2.【2017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4月检测】设, 分别是两条直线, 的斜率,则 “”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因为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所以若,则 ,反之,若,则.故选择C. 3.如图所示,已知A(4,0),B(0,4),从点P(2,0)射出的光线经直线AB反射后再射到直线OB上,最后经直线OB反射后又回到P点,则光线所经过的路程是( ) A.2 B.6 C.3 D.2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点P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D(4,2),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C(-2,0),则光线所经过的路程为|CD|=2.故选A. 4.下列说法的正确的是 ( ) A.经过定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表示 B.经过定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表示 C.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表示 D.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表示 【答案】C 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1关于点(1,1)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 A.y=2x-1 B.y=-2x+1 C.y=-2x+3 D.y=2x-3 【答案】D 【解析】在直线y=2x+1上任取两个点A(0,1),B(1,3),则点A关于点(1,1)对称的点为M(2,1),点B关于点(1,1)对称的点为N(1,-1).由两点式求出对称直线MN的方程为y=2x-3,故选D项. C思维扩展训练 1.已知点P在y=x2上,且点P到直线y=x的距离为,这样的点P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点P在y=x2上,∴设P(t,t2),则=,|t2-t|=1, 解之得t1=,t2=,∴P点有两个,故选B. 2.已知光线通过点,被直线:反射,反射光线通过点, 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关于直线:对称点为,所以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3.若直线:经过点,则直线在轴和轴的截距之和的最小值是 . 【答案】. 4.已知的三个顶点的坐标为. (1)求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 (2)若直线与平行,且在轴上的截距比在轴上的截距大1,求直线 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 【答案】(1);(2). 【解析】 (1),∴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又∵直线过点 ∴直线的方程为:,即; (2)设直线的方程为:,即 , 解得: ∴直线的方程为:, ∴直线过点三角形斜边长为 ∴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注:设直线斜截式求解也可. 5.已知,直线, 相交于点P,交y轴于点A,交x轴于点B (1)证明:; (2)用m表示四边形OAPB的面积S,并求出S的最大值; (3)设S= f (m), 求的单调区间. 【答案】(1)见解析;(2)1;(3)在(-1,0)上为减函数,在(0,1)上为增函数. 【解析】(1)证明:可把两条直线化为 而 (3), 又是单调递减的函数, 而在(-1,0)上递增,在(0,1)上递减, 在(-1,0)上为减函数,在(0,1)上为增函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