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版 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版 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生命科学(合格)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1. 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提出,将生命科学研究提升到( )‎ A. 分子水平 B. 细胞水平 C. 个体水平 D. 原子水平 ‎【答案】A ‎【解析】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标志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故选A。‎ ‎2. 欲将视野中左上方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则玻片的移动方向为( )‎ A. 左上方 B. 左下方 C. 右上方 D. 右下方 ‎【答案】A ‎【解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右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显微镜成像的原理,明确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 ‎3. 存在于叶绿体中起储存作用的糖类是( )‎ A. 淀粉 B. 麦芽糖 C. 糖原 D. 纤维素 ‎【答案】A ‎【解析】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植物细胞叶绿体中起储存作用的糖类,A正确;麦芽糖是植物二糖,含有的能量较少,B错误;糖原是动物二糖,植物细胞中不可能出现,C错误;纤维素是植物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但是不能储存能量,D错误。‎ ‎4. 制作皮蛋时需将生鸡蛋埋在含有NaOH等强碱物质的土中,蛋白质变性呈现特殊的颜色,这是由于强碱破坏了蛋白质的 ( )‎ A. 空间结构 B. 肽链 C. 氨基酸 D. 肽键 ‎【答案】A ‎【解析】强碱破能够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发生变性,A正确;强碱不影响肽链的结构,肽链水解离不开酶的作用,B错误;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将生鸡蛋埋在含有NaOH等强碱物质中,蛋白质变性失活的过程氨基酸没有被破坏,C错误;高温不会破坏肽键,肽键断裂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D错误。‎ ‎5. 对双缩脲试剂叙述不正确的是( )‎ - 14 -‎ A. 使用时先将CuSO4 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B. 双缩脲试剂鉴定时不需要加热至沸腾 C. 双缩脲试剂鉴定的物质是蛋白质 D. 双缩脲试剂反应的颜色变化为蓝色à紫色 ‎【答案】A ‎【解析】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NaOH溶液后再加入CuSO4 溶液,A错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不需水浴加热,B正确;双缩脲试剂鉴定的物质是含有肽键的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双缩脲等,C正确;双缩脲试剂本身是蓝色的,与蛋白质反应后产生紫色,D正确。‎ ‎6. 核糖体主要是由哪些物质组成( )‎ A. DNA和蛋白质 B. 蛋白质和RNA C. 蛋白质和脂类 D. RNA和DNA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核糖体不含DNA,A错误;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B正确;核糖体无膜结构,不含脂类,C错误;核糖体不含DNA,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核糖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7. 所有的原核细胞都具有( )‎ A. 核糖体和线粒体 B. 细胞膜和叶绿体 C. 内质网和中心体 D. 细胞膜和核糖体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形细胞核,故A、B、C都错,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原核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8. 在叶绿素的提取实验中,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 A. 提取叶绿体色素 B. 保护叶绿体色素 C. 充分研磨 D. 分离叶绿素a ‎【答案】C - 14 -‎ ‎【解析】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中,加入丙酮或者无水乙醇的作用是提取色素,A错误;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保护叶绿体色素,B错误;加入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使得研磨更充分,C正确;在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实验中,加入层析液分离叶绿素a等色素,D错误。‎ ‎9.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 )‎ A. ADP、NADPH B. ADP、CO2 C. ATP、NADPH D. ATP、CO2‎ ‎【答案】C ‎【解析】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首先发生了水的光解产生了氧气、NADPH,然后ADP与Pi反应产生了ATP,其中NADPH、ATP用于啊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故选C。‎ ‎10. 有氧呼吸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 )‎ A.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B. 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 C. 释放出CO2时 D. [H]和O2化合成水时 ‎【答案】D ‎【解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ATP,A错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ATP,BC错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和O2结合产生水,并释放大量能量,产生大量的ATP,D正确。‎ ‎11. 细胞内的蛋白质转化成糖类,必须先经过( )‎ A. 转氨基作用 B. 氧化分解作用 C. 脱氨基作用 D. 消化作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转氨基作用是用于合成氨基酸,A错误;‎ B、通过氧化分解作用会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B错误;‎ C、蛋白质转化成糖类,首先要经过脱氨基作用,不含氮的部分才能转化为糖类,C正确;‎ D、消化作用是指营养物质被消化酶水解成小分子的过程,D错误.‎ 故选:C.‎ ‎12. 在皮肤中,既能感受物理刺激,又能感受化学刺激的感受器是( )‎ A. 痛感受器 B. 温度感受器 C. 压力感受器 D. 接触感受器 ‎【答案】A ‎【解析】皮肤内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产生多种感觉,一般认为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由对皮肤的机械刺激引起的触、压觉,由温度刺激引起的冷觉和热觉,以及由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痛觉;不同感觉的感受区在皮肤表面呈互相独立的点状分布,在皮肤感受器中,痛感受器既能感受物理刺激,又能感受化学刺激,故选A。‎ ‎13. 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方向是( )‎ - 14 -‎ A. 细胞体→轴突→树突 B. 轴突→细胞体→树突 C. 树突→细胞体→轴突 D. 树突→轴突→细胞体 ‎【答案】A ‎【解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只能从突触前膜到突触间隙再到突触后膜,突触前膜就是轴突的末梢,突触后膜就是树突或胞体的膜,突触的结构决定了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到轴突,再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故选A。‎ ‎14. 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 望梅止渴 B. 膝跳反射 C. 缩手反射 D. 吮奶反射 ‎【答案】A ‎【解析】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 ‎【考点定位】 反射 ‎15. 内分泌腺的分泌物不会存在于( )‎ A. 消化液中 B. 组织液中 C. 血液中 D. 淋巴中 ‎【答案】A ‎【解析】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物为激素,直接进入内环境,故存在于细胞外液中,故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都有,而不会进入消化液中,故选A。‎ ‎16. 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相应分泌功能,这是一种( )‎ A. 拮抗作用 B. 负反馈调节 C. 协同调节 D. 正反馈调节 ‎【答案】B ‎【解析】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够刺激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这属于激素的负反馈调节,故选B。‎ ‎17. 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共有的特点是( )‎ A. 产生抗体 B. 产生记忆细胞 C. 导致抗原细胞裂解 D.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答案】B ‎【解析】抗体是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合成与分泌的,A错误;B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T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B正确;导致抗原细胞裂解的是效应T细胞,C错误;淋巴细胞参与的是特异性免疫过程,D错误。‎ - 14 -‎ ‎18. 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燕麦胚芽鞘尖端的切面左侧,然后至于暗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结果是( )‎ A. 弯向左侧生长 B. 弯向右侧生长 C. 直立向上生长 D. 不弯曲也不生长 ‎【答案】B ‎【解析】把胚芽鞘尖端切掉,用含有适当浓度生长素的琼脂放在切面的左侧,由于生长素是极性运输,所以左侧基部生长素含量多于右侧,生长快,导致胚芽鞘向右侧弯曲生长,故选B。‎ ‎19. 桃花的雌蕊经过受粉,其子房发育成果实,在发育中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 )‎ A. 正在生长的幼叶 B. 正在生长的顶芽 C. 发育中的种子 D. 发育中的果皮 ‎【答案】C ‎【解析】种子发育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促进子房壁发育成果实,即种子发育过程产生的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和作用,解决关键是掌握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和对应的作用。‎ ‎20. 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内含有( )‎ A. 32P、31P和32S B. 35S C. 32P 和35S D. 二者都没有 ‎【答案】A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且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来自细菌,因此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均不含有35S;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少数子代噬菌体的DNA含有32P和31P,大量子代噬菌体仅仅含有31P,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明确进入大肠杆菌的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没有进入。‎ ‎2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 A.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 RNA是遗传物质 D. 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D - 14 -‎ ‎【解析】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能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S菌活细菌.艾弗里及其同事的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S型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R菌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果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考点定位】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名师点睛】 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他们的作用.‎ ‎22. 若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A:T:C:G=1:2:1:2,则该DNA分子中相应碱基比例是( )。‎ A. 1:2:1:2 B. 2:1:2:1 C. 2:2:1:1 D. 1:1:1:1‎ ‎【答案】D ‎【解析】已知一条链上A:T:C:G =1:2:1:2,即A1:T1:C1:G1=1:2:1: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1=T2、T1=A2、C1=G2、G1=C2,因此A2:T2:C2:G2=2:1:2:1,则在双链DNA中A:T:C:G =(1+2):(2+1):(1+2):(2+1)= 1:1:1:1,故选D。‎ ‎23. 牛羊吃同样的草料,但产生的产品牛肉、羊肉风味不同,根本原因是牛和羊( )‎ A. 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B. DNA分子结构不同 C. 染色体数目不同 D. 同化方式不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牛和养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因为DNA不同,故B正确。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是直接原因,故A错误。染色体数目不同说明遗传物质可能不同,故C错误。同化方式应是相同的,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4. DNA分子的解旋发生( )‎ A. 只在转录过程中 B. 只在翻译过程中 C. 在复制和转录过程中都能发生 D. 只在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中 ‎【答案】C ‎【解析】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的过程中都会发生解旋过程,AD错误、C正确;转录是以mRNA为模板,不会发生DNA分子的解旋,B错误。‎ ‎25. 下列关于a、b、c、d所代表的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14 -‎ A. a为质粒RNA B. b为DNA连接酶 C. c为RNA聚合酶 D. d为外源基因 ‎【答案】D ‎【解析】质粒的化学本质是小型环状DNA,A错误;图中利用b将质粒上的AATT序列进行切割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因此b表示限制酶,B错误;图中利用c将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因此c表示DNA连接酶,C错误;图中d为外源基因,即目的基因,D正确。‎ ‎26. 既能进行孢子生殖又能进行出芽生殖的生物是( )‎ A. 水螅 B. 马铃薯 C. 曲霉菌 D. 酵母菌 ‎【答案】D ‎........................‎ ‎27. 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时的形态是( )‎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且着丝点现行,所以移向两极时,两条染色体臂的方向是相反的,而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臂的方向是相同的,故选D。‎ ‎28. 下列图像中,能表示初级精母细胞的是( )‎ A. B. C. D. ‎ - 14 -‎ ‎【答案】D ‎【解析】初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后期时均等分裂。‎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 ‎29. 正常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 A. 22+XY B. 22+XX C. 44+XX D. 44+XY ‎【答案】D ‎【解析】正常男性的体细胞中含有22对(或44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为X和Y,故选D。‎ ‎30.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不存在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 A. 后期和末期 B. 前期和末期 C. 后期和中期 D. 间期和中期 ‎【答案】A ‎【解析】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所以后期和末期都不存在染色单体,A正确;有丝分裂前期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B错误;有丝分裂中期,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CD错误。‎ ‎31.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 )。‎ A. 使染色体清晰 B. 使根尖酥软,易于分散 C. 使根尖细胞分散 D. 使根尖细胞易于染色 ‎【答案】B ‎【解析】解离用的是解离液,其主要成分是盐酸和酒精,主要作用是使根尖酥软,易于分散,还能起到固定细胞的作用,故选B。‎ ‎32. 在牛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 )。‎ A. 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粒分裂为二 B. 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粒也不分裂 C. 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粒分裂为二 D. 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粒不分裂 ‎【答案】D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但着丝点不分裂,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不分裂,C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D正确。‎ ‎33. 下列细胞中,属于正常人体中暂不增殖细胞的是( )‎ A. 骨髓细胞 B. 肝细胞 C. 肌细胞 D. 神经细胞 ‎【答案】B - 14 -‎ ‎【解析】从增殖角度看,连续分裂的细胞,如动物的骨髓细胞、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植物的形成层细胞和植物的生长点细胞等,可在细胞周期中连续运转,A错误;暂不增殖细胞,如某些免疫淋巴细胞、肝、肾细胞及大部分骨髓干细胞等,在适当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B正确;终端分化细胞,如动物的肌肉细胞、神经细胞、骨细胞、成熟的红细胞和植物的筛管细胞等,不可逆地脱离细胞周期,永远不再分裂,C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细胞分裂后可能存在三种状态,不一定继续分裂,并识记常见的暂不增殖细胞的名称。‎ ‎34. 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可以离体培育出完整的植株,说明植物细胞具有( )‎ A. 特异性 B. 全能性 C. 适应性 D. 多样性 ‎【答案】B ‎【解析】胡萝卜根尖韧皮部细胞能发育成完整的胡萝卜植株属于植物组织培养,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故选B。‎ ‎35. 在“多利”羊的克隆过程中,完全不需要精子,这种克隆方法的特点是( )‎ A. 促进有丝分裂 B. 采用受精卵体外培养的方法 C. 采用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核进行核移植 D. 采用孤雌生殖的方法 ‎【答案】C ‎【解析】在“多利”羊的克隆过程中,将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将重组细胞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即多莉,该完全不需要精子,也没有发生受精作用,故选C。‎ ‎36. 人类双眼皮性状对单眼皮为显性。一对双眼皮夫妇婚配后,所生2个孩子的性状可能是( )‎ A. 都具有双眼皮 B. 都具有单眼皮 C. 一个孩子是双眼皮、另一个孩子是单眼皮 D. 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D ‎【解析】已知人类双眼皮性状对单眼皮为显性,正常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者Aa,若正常夫妇中有一个基因型为AA,则后代都是双眼皮;若正常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则后代AA:Aa:aa=1:2:1,则两个孩子可能都是双眼皮、可能都是单眼皮,也可能一个是双眼皮,一个是单眼皮,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明确每一个个体都有可能是显性性状,或者隐性性状。‎ - 14 -‎ ‎37.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每个容器中小球数量均为12个。则下列装置正确的是( )‎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实验中甲、乙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根据题意卵巢应能产生A和a两种卵细胞,比例为1:1;而精巢也能产生A和a两种精子,比例也为1:1,因此两种小桶中均放了两种A和a的小球,并且比例是均等的,也就是6:6,以模拟配子的比例,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两个容器中产生的两种配子的比例都是1:1,即两个容器中的两种配子的数量应该相等。‎ ‎38. 某男性患色盲,下列他的细胞中可能不存在色盲基因的是( )‎ A.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B. 精原细胞 C. 精子 D. 神经细胞 ‎【答案】C ‎【解析】男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为XbY,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体细胞,肯定存在色盲基因Xb,A错误;精原细胞是特殊的体细胞,肯定存在色盲基因Xb,B错误;精子细胞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其基因型为Xb或Y,不一定存在色盲基因Xb,C正确;神经细胞是体细胞,肯定存在色盲基因Xb,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色盲的遗传方式确定色盲男性的基因型,明确其正常体细胞中都有致病基因,而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可能不含致病基因。‎ ‎39. 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植株能产生的配子是( )‎ A. YY B. Rr C. Yy D. yR ‎【答案】D ‎【解析】Y和y、R和r是两对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因此,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能产生四种配子,即YR、Yr、yR、yr,但是不可能产生YY,故选A。‎ - 14 -‎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配子中不可能存在相同基因或者等位基因。‎ ‎40.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是杂合子 B. 羊的黑毛和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C. 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一定相同 D. 等位基因A和a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A ‎【解析】杂合子自交后代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A正确;羊的黑毛和卷毛是同一种生物的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B错误;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高茎的基因型有DD和Dd,C错误;等位基因A和a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D错误。‎ 二、简答题 ‎41. 下图是初次免疫反应与二次免疫反应的曲线,请据图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首次感染与二次感染的免疫反应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免疫反应曲线的细胞一般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_细胞,抗体由__________细胞制造,该反应是____________(体液/细胞)免疫 ‎(3)离体B淋巴细胞在模拟正常人体环境条件下,其对首次入侵机体的抗原产生抗体的曲线,可能的是________________(I部分/II部分)。‎ ‎【答案】 (1). 反应更快、更强 (2). B淋巴(B) (3). 浆(E) (4). 体液 (5). 曲线I部分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首次感染抗原,机体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使得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 - 14 -‎ ‎(1)据图分析,首次感染反应较慢、较弱,而再度感染的反应更快、更强。‎ ‎(2)图乙中的B细胞是产生图甲免疫反应曲线的主要细胞,该反应为体液免疫,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 ‎(3)离体B淋巴细胞在模拟正常人体环境条件下,其首次入侵机体的抗原产生抗体的速度比较慢,数量也比较少,如图甲中的I部分。‎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明确第二次免疫产生的抗体的曲线效率更大、高度过高,即产生的速率和数量都大大提高。‎ ‎42. 概念图是一种能够比较直观体现概念之间关系的图示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与“生物的遗传物质”相关的概念:‎ ‎(1)填写有关内容:①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 ‎ ‎(2)由A、T、C参与构成的①和⑥的基本组成单位共有_________ 种。‎ ‎【答案】 (1). DNA (2). 翻译 (3). 密码子 (4). tRNA (5). 5‎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因此图中①为DNA分子;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密码子是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相邻3个碱基,因此图中④为密码子;⑤为氨基酸;⑥为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①为DNA,③表示翻译过程,④为密码子,⑥为tRNA。‎ ‎(2)由A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有2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由T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有1种(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由C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有2种(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因此由A、T、C参与构成的①DNA和⑥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共有5种。‎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白遗传信息储存于DNA分子中,再根据中心法则等内容确定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物质或者生理过程的名称。‎ ‎43. 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多莉”的培育程序如下图所示。看图后回答问题:‎ - 14 -‎ ‎(1)“多利”的性别等性状与哪一个绵羊相同?(_______)‎ A.白面绵羊 B.黑面绵羊 C.受孕母羊 D.均不相同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生殖的种类看,“多利”的产生属于(_______)‎ ‎ A.无性生殖 B.有性繁殖 C.卵式生殖 D.孤雌生殖 ‎(3)在“多利”培养过程中,乳腺细胞核的作用是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去核卵细胞的作用是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2). 其遗传物质来自白面绵羊 (3). B (4). 遗传物质 (5). 营养物质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细胞核移植,而对重组细胞进行电脉冲刺激的目的是有利于细胞融合,b表示胚胎移植。‎ ‎(1)多利”羊是由一个体细胞克隆来的,它的性别也就取决于这个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性染色体组成,也就是说其性别与提供克隆细胞的羊性别相同,至于其面貌和其他性状主要受细胞核遗传控制,更接近于白面绵羊,当然,细胞质中也含有少量遗传物质,也可能会影响“多利”一些微小性状的变化。‎ ‎(2)从生殖的种类上看,“多利”的产生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体细胞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 ‎(3)在“多利”的培养过程中,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核中含有绵羊的全部遗传信息,即细胞核全能性,能够为“多利”提供遗传物质;黑面绵羊去核卵细胞,体积较大,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完整的细胞酶系统和各种细胞器,有利于使融合细胞发育成健康、完整的胚胎。‎ - 14 -‎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由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所以多莉的性别等性状与白面绵羊相同。‎ ‎44. 下图为一家族的遗传病系谱图(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请据图回答:‎ ‎(1)该病属于____________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Ⅱ5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3)Ⅲ9的可能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4)Ⅲ9如果与有该病的男性结婚,则生出病孩的几率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 隐 (2). 常 (3). Aa (4). AA或Aa (5). 1/3‎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Ⅱ5的基因型为Aa。‎ ‎(3)由于Ⅱ5和Ⅱ6基因型均为Aa,则Ⅲ9的基因型为为AA或者Aa。‎ ‎(4)Ⅲ9的基因型为为1/3AA或者2/3Aa,与有该病的男性aa结婚,后代发病的概率=2/3×1/2=1/3。‎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亲本与子代的表现型关系,确定该病的遗传方式,进而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进行概率计算。‎ - 14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