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北京师范大学蚌埠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北京师范大学蚌埠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北师大蚌埠附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政治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请考生按要求将所有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考生不允许使用修正带、改正液等涂改工具,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共25题,计50分)‎ ‎1.2018年世界哲学大会将在北京举行。100多年来,历届世界哲学大会一直在不断反思,研讨关于科学、文化、宗教、人生的重大哲学问题。哲学家们不断反思、研讨重大哲学问题的原因是 ‎①探索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哲学家的使命所在 ‎②哲学给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能够直接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④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哲学家们之所以不断反思、研讨重大哲学问题,是因为探索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哲学家的使命所在,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题肢①和题肢④符合题意;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只有科学的哲学才能给人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题肢②表述错误,排除;哲学能够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但不能直接转化,题肢③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 ‎2.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向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了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C.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答案】A ‎【解析】‎ ‎【详解】A:“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A符合题意。‎ B:当你为未知的未来许下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向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了这个预言的实现。强调的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说法错误。‎ C:材料强调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不体现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C与题意不符。‎ D:材料强调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正确但没有A更合适。‎ 故本题选A。‎ ‎【点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3)二者辩证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②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是“科学之科学”‎ ‎④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说法错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意识的范畴,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②符合题意,“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与本质,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③说法错误,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的观点没有正确处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否认了具体科学的重要性;④符合题意,“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故本题答案为B。‎ ‎【点睛】本题重点剖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从其产生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一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前提上产生的,是在对人类哲学思维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产生的。‎ ‎(2)从其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 ‎(3)从其使命来看,以往的哲学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科学地解释世界,更强调要革命地改造世界。‎ ‎(4)从其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自封为终极真理,而把自己看作是一门发展的科学,强调随着实践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完善。‎ ‎4.“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讨论 ‎②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③是对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辩论 ‎④根本分歧在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上述两种观点中,前者认为先有意识,后有物质,后者认为先有物质,后有意识,他们回答的都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故①错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②④符合题意;③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D。‎ ‎5.与下列两幅漫画所反映的哲学史上的“对子”相同的是 ‎ A. “气者,理之依也”与“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 B.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与“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 C.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D. “我思故我在”与“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答案】B ‎【解析】‎ ‎【详解】“没米下锅,怎么做粥”,看到了物质的决定性作用,属于唯物主义观点,“有了避邪石和风水球我一定官运亨通”,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构成了哲学史上的“对子”。“气者,理之依也”与“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二者均属于唯物主义观点,A与题意不符;“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是承认物质决定性作用的唯物主义观点,“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否认了物质的决定性作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二者构成哲学的“对子”,故B符合题意;“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属于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体现了认识的过程,C与题意不符;“我思故我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属于形而上学观点,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6.“要把制造业带回国”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承诺,但由于特朗普的贸易战,美国的知名摩托车制造商哈雷宣布,“打算将出口欧盟的摩托车生产从美国本土转移出去,从而避免关税负担。”特朗普“要把制造业带回国”的愿望未能实现的原因在于:‎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尊重规律是人们做事情成功的前提 ‎②特朗普对经济发展规律作了不恰当的改造 ‎③主观愿望脱离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实际 ‎④片面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特朗普“要把制造业带回国”违背了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即违背了客观规律,脱离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实际,所以,特朗普“要把制造业带回国”的愿望未能实现,这告诉我们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规律是人们做事情成功的前提,①③正确。‎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创造、改造或消灭规律,②错误。‎ ‎④:材料中特朗普的做法是片面强调主观愿望,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却忽视了物质的决定作用,④错误。‎ 故本题选A。‎ ‎7.下列观点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 A.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术易为春 B.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 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也 ‎【答案】D ‎【解析】‎ 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体现联系普遍性,A项不合题意;“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体现矛盾的特殊性,B项不合题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体现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C项不合题意;“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也”强调“器”是“道”的依据,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D项符合题意。答案选D。‎ ‎8.截至2019年8月12日5时50分,山东受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灾情涉及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等14市79个县(市、区)的522个乡镇(街道)。对此,人们思考了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人们能否提前发出准确预警?人们如何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这表明 A.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B.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C.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 开展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台风过后,人们思考了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B符合题意。‎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应该是哲学发展要适应开展实践活动的需要,D错误。‎ 故本题选B。‎ ‎9.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有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 ‎②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 ‎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 ‎④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孟子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①项观点认为心生万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符合题意;②项观点认为道生形体、精神,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不合题意;③项观点认为“理”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不合题意;④项观点认为心外无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答案选D。‎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当今时代真正的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完善 ‎③把握了时代脉搏,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 ‎④是对规律的正确把握并达到了真理的最高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科学之科学”否认了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科学之科学”,①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完善,②入选;“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是当今中国时代精神上的精华,③入选;“达到了真理的最高峰”否认了认识是发展的,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为C。‎ ‎2019年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延庆出席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1. 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辩证唯物论的哲理:‎ ‎①遵循规律的客观性          ‎ ‎②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统筹兼顾,应当树立全局观念    ‎ ‎④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地球是全人类赖以 生存的唯一家园。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材料体现了 ‎①自然界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1. B 12. 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延庆出席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背景考查唯物论的有关知识。‎ ‎【11题详解】‎ ‎①④:“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从唯物论角度强调遵循规律,科学规划,保持高昂的精神,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统筹兼顾,树立全局观念都属于辩证法,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2题详解】‎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错误。‎ ‎②:应该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错误。‎ ‎③: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③正确。‎ ‎④: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体现了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体现类选择题解题方法 1.题型特点 (1)设问一般以“体现”“反映”“蕴含”“说明”等为关键词。 (2)通常选用现实生活中突出的事例创设情境,这些事例一般是近期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 (3)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目的是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推理、归纳的能力和综合认识及评价现实问题的能力。 2.解题方法 (1)正确解读材料——信息是关键。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要注意整体感知、理清层次、抓好关键词、明确重点。 (2)把握题干的联结语,如“这个事例说明”“这表明”“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上述材料体现了”等,从给出的事例中归纳相应的道理。 (3)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采取归纳法,联系所学知识,正确地指出事例揭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道理。‎ ‎13.马克思在近代科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科学地解决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对此,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为“新唯物主义”,即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唯物主义”表现在它 ‎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有机结合 ‎②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实现了科学基础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④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①说法错误;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②中“实现了”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科学基础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③④符合题意。本题选D。‎ ‎14.经过科研人员刻苦攻关,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拥有了国际顶级水平的脉冲磁场实验装置。在脉冲强磁场环境中,线圈与金属材料相互作用,产生极大的洛仑兹力,在1至2毫秒的时间内将坚硬的金属材料塑造成特定形状,真正实现“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发挥人的主动创造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②人们实践基础上的创造性活动改变了物质的属性 ‎③改变物质的特定形状导致了物质世界的不确定性 ‎④人们可凭借技术条件按照需要改变物质具体形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真正实现“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进一步佐证了意识具有能动性,发挥人的主动创造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①符合题意;②表述错误,物质的属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认为改变物质的特定形状导致了物质世界的不确定性是不可知论的观点,③表述错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因此人们可凭借技术条件按照需要改变物质具体形态,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15.相传唐代诗人李白一生六登岳阳楼,最后一次登楼时,有人在岳阳楼墙壁上留下了“一、虫、二”三字。众人不解其意,遂向李白请教。李白沉思后说道:这是一副对联,“一”意为“水天一色”,“虫、二”意为“风月无边”。众人叹服,认为这八个字贴切而生动地描绘了东洞庭辽阔壮美的胜景。如今,“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被刻成雕屏,悬挂在岳阳楼三楼主门两侧。该传说中李白对壁上留字之意的精彩解读 ‎①源自于他作为诗人独有的奇特想象力 ‎②得益于他具有普通人鲜有的丰厚学识 ‎③符合东洞庭的特征和汉字的造字规律 ‎④实现了壁上留字由不可知向可知转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传说中李白对壁上留字之意的精彩解读得益于他具有普通人鲜有的丰厚学识,符合东洞庭的特征和汉字的造字规律,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该传说中李白对壁上留字之意的精彩解读不是源自于他作为诗人独有的奇特想象力,①错误;李白是对壁上留字之意的精彩解读,壁上留字本来就是可知的,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16.“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 ‎①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②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出具体发展思路 ‎③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 ‎④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地发展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立足本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既利用了本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走上富裕道路,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③④符合题意;“客观与主观相统一”表述错误,排除①;“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表述错误,排除②。故选D。‎ ‎17.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中国嫦娥四号代表人类首次软着陆月球背面。由于自转和公转的特点,月球永远只有一面对着地球。此前,国际上仅有极少数环月飞行器从太空中看到过月球背面的样子,而由于通信受限和技术原因,人类此前从未真正踏上过这片秘境。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基础 ‎②伴随实践发展,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而非重要基础,①错误。‎ ‎②:伴随实践发展,追求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涉及到的是实践与真理的关系,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中国嫦娥四号代表人类首次软着陆月球背面,而此前由于通信受限和技术原因,人类此前从未真正踏上过这片秘境,这表明了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8.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未来装有驾驶脑的智能车会比人驾驶的车更好更安全。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我们不但要解决“车”的问题,将车做成软件定义的机器;还要解决“人”的问题,用驾驶脑替代驾驶员驾驶认知,并获得驾驶知识和驾驶技巧,使得汽车成为驾驶员自己。材料表明 ‎①作为一种新型思维工具,“驾驶脑”可以全面替代驾驶员 ‎②“驾驶脑”替代人脑,体现人工智能的主动创造性 ‎③“驾驶脑”不等于人脑,只是驾驶员的智能代理 ‎④借助“驾驶脑”驾驶汽车,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③④:材料表明借助“驾驶脑”驾驶汽车,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但“驾驶脑”不等于人脑,只是驾驶员的智能代理,③④符合题意。‎ ‎①:“驾驶脑”只是对人脑的思维模拟,本身不具备思维,不能够全面替代驾驶员,①说法错误。‎ ‎②: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驾驶脑”只是对人脑的模拟,本身没有意识,人工智能不会有主动创造性,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人工智能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无法形成意识。人工智能只是一种物质工具,是对人的智能的延伸,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它缺乏人类的原创、互动、谈判等能力。“无论最终结果是什么赢家都是人类”,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物化,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只能接受人的指令,其发展依赖于人类实践水平。‎ ‎19.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出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并致辞。习近平在致词中指出,“奇迹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这是因为:‎ ‎①实践是按照主观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③实践是处在主客观交汇点上的直接现实活动 ‎④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实践是客观的,并不是按照主观内在本性改造世界,①错误。‎ ‎②③:不论是奇迹还是社会主义都是干出来的,我们一定能实现,这表明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处在主客观交汇点上的直接现实活动,②③正确。‎ ‎④: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不是人类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0.最近中宣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一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闸释与广泛传播。12集精良制作及名家的经典释义和思想解读,使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思想相映生辉。对下列习近平引用过的名句所包含哲理揭示正确的是 ‎①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一一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②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一一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 ‎③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一要重视实践,求真务实 ‎④堤溃蚁孔,气泄针芒一一要重视事物的质变,把握机遇促进飞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说法正确,“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体现了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②说法错误,“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意思是说宰相一定从基层州部兴起,猛将一定从基层卒伍发端。这两句用于强调国家的文臣武将,特别是高层的官员和将领,一定要从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中选拔,但不能说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 ③说法正确,“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要重视实践,求真务实。 ④说法错误,“堤溃蚁孔,气泄针芒”体现了重视量的积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故选:A。‎ ‎【点睛】名言名句和古诗词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 ‎21.两条小鱼遇到一条大鱼,大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小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一条:什么是水?……不少人就像故事中的小鱼一样,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已不知道“水”是什么。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 认识具有无限性 B.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认识具有反复性 D.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认识具有无限性指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指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材料中有些人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却不知道水是什么,没有体现对水的认识是否存在曲折性、也未体现对水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和拓展,AC不符合题意;“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说明物质决定意识,而材料侧重意识的反作用,B不符合题意;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材料中的人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从而选择性的无视了“水”的存在,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D符合题意。故选D。‎ ‎22.王守仁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对我们的有益启示在于 ‎①正确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要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 ‎③有助于我们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加强道德修养,重视心灵态度对行为方式的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知行合一启示我们正确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既强调实践,也强调认识,不能只强调实践第一,①不选;“行是知的工夫,行是知之成”强调要把思想转化为行动,②正确;“行是知之成”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有助于我们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③正确;心灵态度不决定行为方式,④错误。‎ ‎23.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的“未来投资倡议”大会上,“女性”机器人索菲娅被授予沙特公民身份。索菲娅采用人工智能和谷歌的语音识别技术,号称可以模拟超过62种面部表情,被媒体称为最像人的机器人。下列关于机器人“索菲娅”说法正确的是 ‎①她是人类智能的物化,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 ‎②她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其思维与功能必然落后于人类 ‎③她代表着科技与未来,与人类一样具有意识 ‎④她只能接受人的指令,其发展依赖于人类实践水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工智能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实质上是人类智能的物化,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模拟,代表着人类在该方面的认知水平,①符合题意;人工智能是人类科学实验的产物,人类的实践水平决定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④符合题意;人工智能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其某些功能是可以超过人类的,②错误;人工智能没有意识,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项。‎ ‎2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党的这一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作为国家指导思想载入了宪法。此举的意义在于()‎ ‎①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完善我国的法律上层建筑以更好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④通过写入宪法去检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目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党的这一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作为国家指导思想载入了宪法。此举的意义在于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完善我国的法律上层建筑以更好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故②③选项入选。①选项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意识的范畴,不具有客观性。④选项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选C。‎ ‎25.目前,生物打印几乎可以完全复制生物组织的微观与宏观结构,达到功能的再生。通过合理调节生物打印的参数,科学家能制备不同的人造组织和器官,包括肝脏、血管甚至心脏。10年前,生物打印对人们而言可能还是一个神话,如今已经发展成一项平常的治疗手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物打印必将实现对于人体组织和器官在结构、功能和形貌上更好的模拟,将再生医学推上一个新高峰。从认识论角度来看,这说明 ‎①勇于探索敢于超越就能突破真理的界限和范围 ‎ ‎②生物打印技术的发展以取得正确的医学认识为最终目的 ‎③生物打印技术的进步印证了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④受主客观 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生物打印从神话走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一项平常的治疗手段,几乎可以完全复制生物组织的微观与宏观结构,达到功能的再生,从认识论角度来看,这说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追求真理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生物打印技术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探索不断进步,这也印证了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③④项符合题意;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的界线和范围不能突破,①项说法错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实践,对生物打印技术的认识目的是为了人类疾病的治疗,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原理内容:(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 ‎(4)(方法论要求:)认识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同时要正确认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样都需要逐步适应,要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结合材料,运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态度。‎ ‎【答案】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目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民营企业要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功不可没,国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方针丝毫不会动摇。‎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在对待民营经济的态度上,国家既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又要支持民营经济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适应经济发展形势。‎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为背景组织设问,检测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相关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核心素养。设问对知识限定明确,难度不大。‎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运动和静止 相关知识说明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态度。设问要求运用运动和静止的知识分析问题。首先分析设问,运动和静止的知识包括:运动的含义和特点,静止的含义和特点,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所以从这三个具体的知识点分析设问即可。据材料可知,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态度可归纳为:民营经济需要持续发展,这做到了用运动的观点看问题;“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这是在用相对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从二者关系看,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所以国家对待民营经济的政策稳定且具有延续性,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克服困难,做大做强。‎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泉,家中一切安好,匆念。这个月生活费已经邮出,细末(节约)点用,要发愤学习,切莫贪玩。”这是1982年,湖南一个在县城读书的中学生收到的家书。‎ 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却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引发共鸣的,何止是《见字如面》,同样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也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 结合材料,运用“把握思维奥妙”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几档文化综艺节目能“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集体回望”的认识。‎ ‎【答案】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反映了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②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体现在人们主动对传统文化进行集体回望,并有计划的开展多种活动进行传承。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传统优秀文化作为—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凝聚各族人民积极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化传统化要与时俱进,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解析】‎ 本题以《见字如面》等文化综艺节目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把握思维奥妙”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几档文化综艺节目能“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集体回望”的认识,属于认识类的解答题。“把握思维奥妙”共有两部分,一是意识的本质,二是意识的能动作用。考生可根据材料从意识的本质、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等角度说明即可。‎ ‎28.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新中国的诞生,为中国人民把各项方针政策的构想付诸实践,奠定了前提、创造了条件。‎ 材料一 70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勇敢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并根据实践发展的新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重大时代课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重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国70年社会主义的实践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材料二 准确判断与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发展变化,是一个国家制定正确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历史时期 时代背景 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 ‎1956年(党的八大)‎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重新正确认识国情,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改革开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党的十九大)‎ 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们生活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变,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结构性的深刻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 ‎(1)结合材料一,建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标准、最终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它随着历史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具体地历史地统一;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 ‎②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建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2)①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对象、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决定了人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人们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虽然经历了文革时期的反复,但是总体来看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④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党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认识,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建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深化为背景材料,从哲学角度考查有关认识论的知识。‎ ‎【详解】(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建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以说明,属于说明类试题。解答本题首先考生需要明确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动力以及检验的标准,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然后需要考生熟悉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依据材料根据实践发展的新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重大时代课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重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考生可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角度作答。‎ 依据材料我国70年社会主义的实践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考生可考虑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角度作答。‎ 依据材料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考生可从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的角度作答。‎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考生必须熟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包含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实际考查认识的特点。‎ 依据材料中不同历史时期对主要矛盾做出的不同的判断,考生可考虑从认识具有反复性的角度作答。‎ 依据材料不同历史时期对主要矛盾做出的不同的判断,不断深化对主要矛盾的认识,考生可从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角度作答。‎ ‎【点睛】说明类主观题解法 1.题型特点 说明类主观题一般来说,其设问形式主要有两种: (1)运用某原理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 (2)说明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做法的正确性或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2.解题方法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弄清命题者的意图。 要做到“两审”:审材料和审问题。一般先审问题后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审问题,就是要弄清问题的中心,看清问题的特殊要求(如要求说明原因、意义或做法的正确性),从而弄准答题应当运用的课本知识。审材料,先粗读再细读,尽快抓住它的关键词句、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 第二步:根据材料内容对接教材知识,落实知识点内容。 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出问题、材料、教材三者之间的相关点,这是答题的关键。‎ 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 答案应具有针对性,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涉及多个知识点,要考虑其主次与先后,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规范。切不可答非所问,偏离题意。 对于分析说明某一说法(做法)的题目,要从是什么、为什么、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做法(错误的危害)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题目(如要求说明产生某现象的原因、意义、应采取的措施),还要在答案组织中使用凸显特殊要求的词语,可以参见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主席说,“马克思至今依然被世界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5月5日中国赠送给德国的5.5米高马克思铜像在德国特里尔西梅翁教堂广场正式落成揭幕。2018年4月27日,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有理论深度、有实戏温度的大型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开播。‎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马克思是对的。‎ ‎【答案】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于实践,又经过了实践的反复检验。③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解析】‎ ‎【详解】此题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背景材料,考查《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马克思是对的。”属于原因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哲学”的知识,属宏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作用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点睛】“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2.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