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第二十五中2019-2020高一下学期分科考试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开封市第二十五中2019-2020高一下学期分科考试历史试卷

www.ks5u.com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商朝建立后,实行内外服体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西周时期,分封制下的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但也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这一变化表明西周 A.“天下一家”的理念趋向强化 B.王位世袭制开始形成 C.官僚政治逐渐取代了贵族政治 D.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在秦朝,御史大夫的地位仅次于承相,作为丞相之副职,其职权包括掌管天下文书图籍、呈递公卿奏章,颁布皇帝诏令和负责内外监察等。这反映出 A.御史大夫的职能分工已逐步明晰 B.御史大夫的职权仍然不明确 C.秦朝中央监察体系已经形成 D.御史大夫监察职能由此确立 ‎3.唐代皇帝对重要官员的子弟任职多有限制,尤其是很多诏令都对宰相子弟进行严格限制,如谏官回避和翰林学士的任职限制主要是针对宰相子弟,选士回避中也将宰相子弟列为主要限制对象。唐朝的这一做法 A.使得科举制的作用有限 B.旨在维护君主的权威 C.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 D.有利于官僚队伍稳定 ‎4.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表1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由此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 ‎ 表 1‎ ‎ ‎ A.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 B.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 C.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 D.反映了体制的不断创新 ‎5.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中国必须认清世界大势,因时制宜,取法西方各国的纲常大典,立法定制。该主张 A.完全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的思想 B.开启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C.反映了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D.符合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6. 1875年,英国怡和洋行的“海洋”号轮船在黄海海域将中国轮船招商局的“福星”号货轮撞沉,造成中国大量财物损失和63人罹难。然而“海洋”号及其船长却被上海的英国领事法庭放走,没有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究其原因是英国在中国享有 A.领海航行权 B.领事裁判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自由通商权 ‎7. 剪辫运动自清军入关以来与政治运动密切相关。其中《阿Q正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 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只有一件可怕的事是另有几个不好的革命党夹在里面捣乱,第二天便动手剪辫子,听说那邻村的航船七斤便着了道儿,弄得不像人样子了……但未庄也不能说是无改革。几天之后,将辫子盘在顶上的逐渐增加起来了。”从史学角度来看,下列选项对上述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材料中“革命党进城”事件指的是辛亥革命 B.民众对革命缺乏认识,认为革命就是剪辫子 C.民众对革命表示怀疑,不相信革命能成功 D.此次革命在中国农村掀起了一股剪辫风潮 ‎ ‎8.毛泽东说:“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首先点燃的“星星之火”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 ‎9.八路军在根据地的宣传工作力求通俗化和大众化,使用话剧、歌曲等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讲述战争中的英雄事迹,有些八路军部队还邀请地方群众代表到部队参观。这些宣传工作 A.为巩固根据地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B.加速了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C.增强了群众对反蒋抗日方针的认同 D.推动了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0.表2是新中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员组成情况表。这表明当时中国 类别 副总理 政务院领导成员 政务院下属机构正副职 总人数 ‎4人 ‎21人 ‎109人 民主人士数 ‎2人 ‎11人 ‎49人(其中15人为正职)‎ 表 2‎ A.多党合作政治格局初步形成 B.民主党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C.人民当家作主愿望得以实现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完善 ‎11.下图为1950—2013年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图,下面对促进五十年代出现建交高潮的重要因素包括 图 1‎ A.美国在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 B.中美外交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一边倒”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行 D.美苏在世界范围进行冷战的有利时机 ‎1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一条规定,“除威士塔修女外,妇女受终身的监护”;在《罗马民法大全》里规定,“禁止剥夺妇女的自由。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禁止其自由受到限制”。这一变化表明 A.罗马法律体现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 B.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 C.罗马法超越了种族与性别的界限 D.罗马女性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提高 13. 英国议会关于是否通过发动鸦片战争提案的争论首先于1840年在下院展开。最终,执政党以271票对262票通过了发动战争的决议。事实上,维多利亚女王早在同年1月就在议会发表了措辞强硬的演讲,声称对事件“极其关注”“并将继续注意”,甚至还要求首相必须明确禀报她要处理事务的实情,并且在她做出决定后不得随意更改,否则便是不忠。由此可知,此时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是 A.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的下院 B.英国的两党制度还未基本形成 C.国王在政治上没有一点影响力 D.英国的内阁对国王或女王负责 ‎14.托克维尔指出:美国人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将主权划分得既能使组成联邦的各州继续在一切与本州的繁荣有关的事务上管理自己,又能使联邦所代表的全国政府仍然是一个整体和满足全国性的需要。据此美国采取的原则是 A.联邦制的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 C.三权分立原则 D.中央集权制原则 ‎15.表3是欧美部分国家政体的建立情况,其内容反映出 A.世界形成了欧美两个政治中心 ‎ B.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表 3‎ C.欧美主导世界政治的发展方向 ‎ D.欧洲是世界政治文明的发祥地 ‎16.马克思在某论著中指出: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社会主义原理和消除资本主义弊病的手段,都是从头脑中发明出来的,而不是西欧那个生产的现存事物中和现实的阶级的斗争中发现出来的,不是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却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该论著的发表表明 A.空想社会主义被抛弃了 B.社会主义开始由理论变为现实 C.社会主义理论走向科学 D.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唯一动力 ‎17.1917年4月,列宁指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应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实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专政。列宁领导实现这一过渡的行动是 A.领导二月革命 B.发表《四月提纲》‎ C.领导十月革命 D.颁布《和平法令》‎ ‎18.1947年2月,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在国会发表演讲时说:“目前世界上只剩下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而苏联是富于侵略性的一方。美国需要采取措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国家,这也是在保卫美国,保卫自由。”为此,美国采取的政治措施是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组建北约组织 C.推行杜鲁门主义 D.推动欧洲联合 ‎19.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美苏双方在核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但最后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材料描述的史实是 A.柏林墙的修建 B.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 C.越南战争爆发 D.古巴导弹危机 ‎20.战国时期,地方政府在每一年的年终时,要将这一年的户口、田地数额和赋税总额乃至治安状况都记录在上计簿上,呈交国君。这一制度 A.标志着官僚政治的确立 B.保证了地方政治清明 C.强化了中央财政控制权 D.健全了地方基层组织 ‎21.明朝时期,松江府“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奉贤县的农村“居民繁绸,布楼充斥”;华亭县的拓林有“居民稠密,商贾辐辏”之称。上述材料说明明朝时期江南地区 A.推行重农抑商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资本主义萌芽 D.农村商品经济发展 ‎22.近代中国某个阶段出现了如下诸多情景:“土布在市场上滞销”、“老婆婆旧纺车在衰败”、“织妇入纱厂为女工”、“武夷农民漫山遍野种茶”,等等。这些情景整体反映出,当时中国 A.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B.经济结构的变动 C.农业商品化的加强 D.纺织分离的加快 ‎23.1938年3月中国国民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规定此后的经济方针是“应实行计划经济,奖励海外人民投资,扩大战时生产”。确定上述经济方针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经济形势进-步恶化 B.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功 C.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表 4‎ ‎24.如表为1949—1952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生产情况。这说明当时 ‎ A.重工业的基础薄弱 B.“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社会主义革命推动经济发展 ‎25.据薄一波回忆说:“当时(1958年),甘肃的省委书记告诉我,有的干部执行这个口号很积极,看到过路的人走远了,还强拉他回来,说天晚了还不吃饭?反正不要钱,非要他吃不行”。这从侧面反映了 A.人民生产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26.从17世纪初开始,荷、英、法等国家相继成辛“东印度公司”,全凭从美洲得来的白银换取欧洲所需的大量亚洲产品。这说明大量白银输入欧洲 A.促进了欧洲对亚洲的商品输出 B.导致世界贸易中心转移至亚洲 C.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D. 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 ‎27.19世纪后期,欧洲和北美的工业发展提升了其经济和军事实力,欧洲和美国的工业家在非洲、澳大利亚等地区寻找自然资源和农产品,阿根廷、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都通过主要产品的出口以及外国资本和劳动力增长带动起来。这反映出 A.工业革命开始促进国际交流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 B.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巨大推动作用 C.工业化展开使欧洲和北美发展差距趋于平衡 ‎ D.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已经完全形成 ‎28.大萧条下,西方国家通过征收关税、制定进口限额等措施,希望使经济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建立关贸总协定,希望各国降低关税,减少贸易限额,削弱贸易壁垒。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主要是 A.法西斯主义严重威胁各国安全 B.世界市场进一步深入发展 C.意识形态冲突下形成冷战格局 D.关税壁垒加重了经济困境 ‎29.1921年3月苏俄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农民被准许在公开市场出售他们的农产品。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对该政策的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为斯大林体制产生奠定基础 B.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 C.从此小农经济在苏俄占优势 D.促使社会主义在苏俄结束 ‎30.有学者指出:“国际分工是物质前提……国际协调机制是保障手段。这些均属于技术层面的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而计划经济国家市场化的体制转型,显然归属于制度的层面,是经济全球化真正得以实现的基础性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充分条件。”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B.经济全球化带来世界范围内的制度变革 C.技术因素是实现经济全球化最重要原因 ‎ D.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转型 二、非选择题(共2道,满分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古至今各国开创了多样化的民主模式,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 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可以从多种维度来考察。当我们对这两种政治文化从宏观上作一个粗略的观察后,有一种现象十分醒日。这里权且将中国封建杜会和希醋的政治制度概括为“一”与“多”……它们包括这两种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道路,它们在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层面的表现,以及隐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深处的政治思维定势和政治模式。西方国家的雅典政治体制以多元主义为特征,这种多元主义的突出表现,就是在国家权力体系的最高层面,并存着两个以上平行的权力机构或掌权者。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水平的平面,是一个平顶山转构而不是一个金字塔式的尖顶。‎ 材料二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测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继承。这种综合开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姜高超约技巧。‎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三 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新成立的临时政府屈服于普鲁士并互相勾结,企图解除巴黎工人武装。在国家陷入危难,面临生存威胁之际,巴黎工人奋起抵抗,向入侵的普鲁士帝国主义和本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进行武装革命,于1871年3月18日成立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政权—巴黎公社。由于坐失良机,孤军作战,5月28日,巴黎公社革命在血泊中沉默下来。‎ ‎ ——摘编自卢文忠《论巴黎公社革命的历史经验——纪念巴黎公社革命140周年》‎ 材料四 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总之:“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古代中西政治制度中“一”与“多”的含义。(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的多元主义政治体制是如何运作的。(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巴黎公社的特点。(6分)‎ ‎(4)材料四中毛泽东所设想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在新中国建国之初的政治实践中有何体现。(4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材料一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一是所有制的单一性……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包括了所有经济部门和领域,其他的所有制形式遭到否定……二是国家直接对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 三是始终坚持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不惜牺牲轻工业和农业,以保证重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很明显,苏联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使苏联经济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斯大林模式:苏联强大与衰落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材料三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遭。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四 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直接过渡”转向“利用资本主义”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5分)‎ ‎(3)据材料三,概括《全国工业复兴法》中涉及社会保障的内容。(4分)‎ ‎(4)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与罗斯福新政有何相似之处?(2分)‎ 一、选择题(30题,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A B A D B D C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A A B C B C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C A B C B D B A 二、非选择题(2题,共40分)‎ ‎31、(1)“一”:在中国政治制度中表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多”在西方政治制度中表现为古希腊民主政治体制(2分);运作: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的决议;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与监督机关。(4分,任答两点4分)‎ ‎(2)妥协: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缓和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缓和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宪法间接地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缓和了南方州和北方州的矛盾。(6分,三点6分,言之成理即可。)‎ ‎(3)特点:国家面临危机时的产物;通过暴力手段建立;是无产阶级政权;存在时间短。(6分,任答三点6分,言之成理即可。)‎ ‎(4)体现:①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4分,任两点4分。)‎ ‎32.(1)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政治和经济危机(2分);‎ 影响;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分)‎ ‎(2)特点: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 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积极性不高;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3分)‎ ‎(3)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与资方有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禁用童工。(四点4分)‎ ‎(4)特点:敢于创新;及时总结;不断深化改革。(一点3分);‎ 相似之处:都是坚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涉及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