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4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中语文墨子3尚贤课件新人教版先秦诸子
* 三、尚 贤 【 基础自测 】 一、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读书用功 譬 (bì ) 若掘井 , 贵在“掘井及泉” , 今年不 精 , 明年再读。如此久久为功 , 才能行稳致远。 ﹒ B. 对人民而言 , 他是稳定社稷 (jì) 的栋梁、公义正理的 源泉 , 更是团结统一的核心。 C. 和珅能在朝政上有恃 (shì) 无恐 , 肆 (sì) 无忌惮 , 除了 深受乾隆的信任 , 和他的弟弟也有关系。 ﹒ ﹒ ﹒ D. 是生活的快节奏使我们不得不选择了简单方便的面 食 , 还是君子远 庖 (páo ) 厨的我们丧失了做菜的技能 , 现 在的我们很少能从容地做出一顿饭菜了。 【 解析 】 选 A 。“譬”应读“ pì” 。 ﹒ 二、名句默写 1. 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 ,______________; 贤良之士寡 , ______________ 。 2.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 , 言曰 :“__________, 不义不贵 ,__________, 不义不近。” 3. 故得士则谋不困 ,__________, 名立而功成 ,_______ _______, 则由得士也。 答案 : 1. 则国家之治厚 则国家之治薄 2. 不义不富 不义不亲 3. 体不劳 美章而恶不生 【 文言梳理 】 一、通假字 1. 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___” 通“ ___”) 2. 四鄙之萌人闻之 (“___” 通“ ___”,___) 3. 谨上为凿一门 (“___” 通“ ___”) 4. 泰颠于罝罔之中 (“___” 通“ ___”) 辟 避 萌 氓 民 谨 仅 罔 网 5. 莫不敬惧而施 (“___” 通“ ___”) 6. 美章而恶不生 (“___” 通“ ___”,___________) 7. 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___” 通“ ___”) 施 惕 章 彰 明显、显著 尚 倘 二、一词多义 三、根据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对词语释义 1. 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 名词作动词 )_____ 2. 无能则下之 ( 名词作动词 )_____ 3. 则是本失其所欲 ( 名词作状语 )_________ 4. 谨上为凿一门 ( 名词作状语 )_______ 任用 降低 从根本上 在上面 ﹒ ﹒ ﹒ ﹒ 5. 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 动词作名词 )_______________ 6. 美章而恶不生 ( 形容词作名词 )__________________ 7. 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 形容词作名词 )_____________ 8. 然则众贤之术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___________ 辅助的人、帮手 美好的事 ; 丑恶的事 贫穷低贱的人 使 …… 增多 ﹒ ﹒ ﹒ ﹒ ﹒ ﹒ 9. 必将富之贵之 (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 …… 富有 ; 使 …… 尊贵 ﹒ ﹒ 四、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 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 古义 :___________ 今义 : 成人 , 区别于“小孩儿” 指在高位者 ﹒ ﹒ 2. 上之所以使下者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 连词 , 表示因果关系 表凭借或依据 , 用来 …… 的 ﹒ ﹒ 五、翻译文中重要句子 1. 贤良之士寡 , 则国家之治薄。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之所以事上者 , 一术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德兼备的士少 , 那么国家就治理不好。 臣下所用来侍奉君王的 , 是一种方法 ( 即行义 ) 。 3. 有能则举之 , 无能则下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举公义 , 辟私怨 , 此若言之谓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才能就选用他 , 没有才能就降他的官职。 举荐人员依照公义 , 避免私怨 ( 的干扰 ), 上面这些 就是这句话所说的意思。 【 文本研读 】 一、阅读文中语段 , 完成 1 、 2 题。 子墨子言曰 :“ 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 , 皆欲 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 , 然而不得富而得贫 , 不得众而得寡 , 不得治而得乱 , 则是本失其所欲 , 得其所 恶。是其故何也 ?” 子墨子言曰 :“ 是在王公大人为政 于国家者 , 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 众 , 则国家之治厚 ; 贤良之士寡 , 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 , 将在于众贤而已。” 1. 从本语段中可以看出 , 把国家治理好的关键是“ __________” 。治理国家达不到目的 , 就是因为没有抓住 ____________ 这个根本。 【 明确 】 尚贤事能 尚贤事能 2. 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请简单分析。 【 明确 】 这段文字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 举王公大人治国“失其所欲”的例子 , 从反面论证“尚贤事能”的重要性。 二、阅读文中语段 , 完成 3 、 4 题。 子墨子言曰 :“ 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 , 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 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 ! 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 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 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 , 言曰 :‘ 不义不富 , 不义 不贵 , 不义不亲 , 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 , 皆 退而谋曰 :‘ 始我所恃者富贵也 , 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 然 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 , 亦退而谋曰 :‘ 始我所 恃者亲也 , 今上举义不辟疏 , 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 者闻之 , 亦退而谋曰 :‘ 始我所恃者近也 , 今上举义不避 远 , 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者闻之 , 亦退而谋曰 :‘ 我始以远为无恃 , 今上举义不辟远 , 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 , 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 ? 曰 : 上之所以使下者 , 一物也 ; 下之所以事上者 , 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 , 宫墙既立 , 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 , 阖其自入而求之 , 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 ? 则上得要也。”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墨子认为 , 对国家的贤良之士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 只有这样 , 才能吸引更多的贤良之士参与国家的管理与建设 , 这样国家才能更好地发展。 B. 其实 , 墨子在这里说的“贤良之士”就是指那些“国之善射御之士” , 因此说墨子的人才观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C. 在选文第二段里 , 墨子分别指出了富贵人、亲者、近者、远者等人不得不为义的情形 , 突出了君王“尚贤事能”的重要影响及意义 , 从而亮明了自己“尚贤”的观点。 D. 墨子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 , 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如文章开头用善射御之士的故事作比 , 说明举贤的途径。 【 解析 】 选 B 。“贤良之士”并非指“国之善射御之士” , 而是指“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之士。 4. 选文第二段结尾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 【 明确 】 第二段结尾以修墙筑门作比 , 生动阐明了治理国家的有效方法 , 即“尚贤事能”。 【 要点探究 】 1. 墨子评判“贤才”的标准是什么 ? 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 点拨 】 墨子提出了选贤的标准有三个 , 具体为 : “ 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 从现代观点来看 , 这些标准包含了德行、才能和学识三个方面。这不仅是墨子自己所追求的社会理想 , 也是当时平民所追求的社会理想 , 更是墨子所谓之 “ 贤 ” 的终极意义。 2. 作者写让“国之良士”增多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时为什么提到“善射御之士” ?“ 善射御之士”与“国之良士”有什么区别 ? 【 点拨 】 (1) 作者提到“善射御之士”是采用了类比的方式。作者认为 , 国家要想使“善射御之士”增多就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 同样 , 国家要想使“国之良士”增多 , 也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2) “ 善射御之士 ” 是在某一领域中有突出才能的人。因为他们的才能只局限于某一技能 , 所以还不能算真正的 “ 国之良士 ” 。 “ 国之良士 ” 指那些道德品行纯正、有口才、在治国方法方面知道得多的人才 , 是 “ 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 。这体现了墨子对治国人才的高要求。 3. 在所谓的“上”和“下”上 , 墨子和孔子的观点有何不同 ? 【 点拨 】 墨子 主张官员队伍要有一定的流动性 , 要能上能下 , 做到择优汰劣。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孔子 认为 “ 上知与下愚不移 ” 。即统治者是智慧的 , 百姓是愚昧的 , 这种状况雷打不动 , 具有浓厚的等级观念和愚民思想 , 应该批判 【 备选要点 】 墨子指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 , 有能则举之 , 高予之爵 , 重予之禄 , 任之以事 , 断予之令” , 这体现了墨子什么样的思想 ? 【 点拨 】 在古代 , 统治阶级对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看不起的 , 那些出身下层的人即使德才兼备 , 也往往受到压制。墨子的尚贤思想有突破性的意义。 他大胆地提出 “ 官无常贵 , 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 , 无能则下之 ” 的观点 , 这种思想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状态 , 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 , 突破了任人唯亲的弊政。 【 综合性学习活动 】 墨子“尚贤”的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 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 说说你的理解。 【 明确 】 在春秋以前 , 基本上依据宗法血缘的“世卿世 禄”制度的规定来进行任官和封赏 , 所谓“亲亲”“立 嫡以长不以贤”。 春秋中后期 , 政治、军事斗争日趋 激烈 , 贤能人才的作用日益突出 , 各国统治者开始认识 到人才的重要性 , 如晋文公虽仍“昭旧族 , 爱亲戚” , 但更重视“明贤良”“赏功劳” , 以至“左右皆卿 才 ”。吴公子季札甚至说 :“ 君子务在择人。” 真正 系统地提出“尚贤”思想的是孔子。孔子不仅论述了 “尚贤”的重要作用、贤能的标准 , 而且也提出了识贤 的原则和用贤的策略。而孔子的“尚贤”还局限在贵 族阶级内部 , 与一般平民无涉。 墨子在继承孔子“尚 贤”思想的基础上 , 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 又发展了这 种“尚贤”思想 , 在选贤、用贤、众贤等方面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观点和具体方案 , 含有平等选拔人才的民主因素和合理使用人才的思想 , 这是具有创新意义的 , 体现了其思想的进步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