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七区域可持续发展微专题28中国地理学案(浙江选考)Word版
微专题28 中国地理 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 加试要求 (1)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b) (2)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b) (3)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b) (4)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b) (5)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c) 比较不同区域的差异 1.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1)东部季风区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青藏高寒区 2.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及西部大开发 (1)我国四大地区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方向的差异 地区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东部 地区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是海运便利,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水平高 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多洪涝灾害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中部 地区 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农林产品的重要产区,有色金属及重工业发达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长江沿岸水患灾害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商品粮、农林渔基地,东西交通建设 西部 地区 国境线漫长,利于沿边贸易,能源、矿产、旅游资源丰富 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开发能源、矿产 东北 地区 主要农林基地,能源、矿产资源丰富,重化工业发达 黑土流失,土地退化,沼泽破坏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农林基地、原材料基地,调整产业结构 (2)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条件与重点措施 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对比分析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差异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在自然与人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分析时以气候方面的差异为切入点,逐步展开分析,如下图所示: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纬度位置 32°N~34°N以北 32°N~34°N以南 主要地形 以平原、高原为主 以低山、丘陵为主 气温(一月 平均气温) 0℃以下 0℃以上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年降水量 400mm~800mm之间,雨季短,降水少,降水集中于夏季 800mm以上,雨季长,降水多,降水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干湿状况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河流流量 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 流量丰富,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含沙量 含沙量大 含沙量小 汛期 汛期短 汛期长 结冰期 冬季结冰 冬季不结冰 植被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与落叶阔叶林为主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能源 以煤、石油为主 以水能为主 金属矿产 以铁矿为主 以有色金属为主 农业耕 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土壤类型 黑土、棕壤、钙质土、盐碱土 贫瘠的红壤、砖红壤(酸性)、水稻土 粮食作物 以小麦、玉米为主,稻谷分散产区 以水稻为主,稻谷集中产区 主要水果 苹果、梨等 柑橘、荔枝等 油料作物 以花生、大豆为主 以油菜为主 糖料作物 以甜菜为主 以甘蔗为主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 主食 以面食为主 以大米为主 传统交 通工具 以马车为主 以船为主 传统民居 房屋多平顶,注重防寒保暖 房屋多尖顶,注重通风、散热、排水 加试级方法技巧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分析方法 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分析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真题设问 1.(2018·4月浙江选考)与图中同纬度地区相比,说明丁地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2.(2017·11月浙江选考)下列有关浙江省水资源、水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3.(2017·4月浙江选考)图示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A是________,该主体工程西起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区。 4.(2017·4月浙江选考)2015年下列省份软件业收入增长额最大的是 5.(2016·10月浙江选考)形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考向和规律 1.考向: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及原因;区域的特征及成因;区域差异的表现及原因。 2.命题规律 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是本专题主要的考查形式,非选择题以填空题和简述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材料特征:多以区域图或区域示意图为主,并结合简单的文字材料呈现信息,要求考生对所考区域地理事物、特征及成因比较熟悉。 设问特征:设问难度差异较大,最简单的方式是要求判断、填写出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较难的设问主要是分析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及成因。 选项或答案特征:围绕材料,结合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判断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归纳总结自然、社会特征或区域差异的表现及原因。 例1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 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 答案 (1)C (2)D (3)D 解析 第(1)题,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后黄河改由山东入海,淮河故道淤塞,因此作为南北方分界的标志,在洪泽湖以东部分缺少明显的自然地物标志。第(2)题,由于长江的阻隔作用,导致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习惯上划分为苏南和苏北。第(3)题,由于苏南和苏北地区以长江为界,以前陆路交通联系不密切,不便于两区域经济联系;进入21世纪,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方式的便捷程度提高,促使苏南和苏北地区经济合作更加广泛。 例2 (2017·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我国2015年软件业收入前十位省(市)统计图。完成(1)~(2)题。 (1)2015年下列省份软件业收入增长额最大的是( ) A.陕西B.浙江C.辽宁D.广东 (2)图中可以反映出( ) A.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部 B.软件产业在长三角地区集聚明显 C.东北地区软件产业增速快于西部 D.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于东部 答案 (1)D (2)B 解析 (1)收入增长额可以根据收入和增速进行估算。根据各省的收入和增速,可以计算出广东在2015年软件业收入增长额最大,江苏次之。(2)图示十个省(市)中,位于东部的有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北京、福建和广东,位于东北的有辽宁,位于西部的有四川和陕西,位于长三角地区的有江苏、上海和浙江。软件业产值并不能完全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西部软件产业并不高于中部地区,故A错。从图中看,长三角地区省市(浙江、上海、江苏)的软件产业产值和增速均普遍很高,故B正确。东北的辽宁增速在十个省(市)中最低,故C错。中部地区软件产业较东部落后,其对外开放程度较东部低,故D错误。 (2018·浙江龙泉检测)读“我国东部季风区简图”,完成1~2题。 1.①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对这条界线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线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B.该线是我国畜牧区和耕作区的分界线 C.该线是我国1月均温0℃等温线分布处 D.该线是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窑洞常见于甲处,该地人们的主食以稻米为主 B.乙地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丁处高原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丰富 D.因降水多,水系发达,乙、丙两地河流水运较甲地发达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①为我国秦岭— 淮河一线,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旱作区与水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1月均温0℃等温线的分布处。第2题,甲地区为黄土高原,窑洞常见于此处,该地人们的主食以面食为主;乙为我国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下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因降水多,水系发达,长江和珠江水运比黄河发达;丁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显著,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故D项正确。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的地形区中。据下表回答3~4题。 地区 经纬度 海拔(米) 一月平均 气温(℃) 七月平均 气温(℃) 甲 102°E,25°N 1891 7.7 19.8 乙 113°E,28°N 68 4 32 3.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4.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甲地的海拔较高,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再结合甲地的经纬度位置可知,甲地为云贵高原;乙地海拔很低,应该为平原,冬季气温在0℃以上,应该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温较高,再结合经纬度位置可知,乙地为洞庭湖平原。第4题,由上题可知,甲地位于云贵高原,乙地位于洞庭湖平原地区,甲地海拔远比乙地高,所以甲地夏季气温比乙地低。 (2018·浙江磬安月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区域( ) A.山脉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 B.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C.河流流量大且稳定,含沙量小 D.山地与小兴安岭相比,生物种类更丰富 6.该区域( ) A.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 B.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C.建设水电站可以有效地缓解区域能源紧张状况 D.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可加重植被破坏和土地盐碱化 答案 5.D 6.C 解析 第5题,图示区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脉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不大;图示区域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因而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图示区域多山地,受地形的影响,降水从沿海向内陆先增多,后减少。小兴安岭位于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山地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图示区域基带为亚热带,生物种类较小兴安岭更丰富。第6题,该区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易出现洪涝灾害,植被覆盖率高,滑坡、泥石流的危害不大;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大力发展种植业和有色金属开采会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该区域降水丰富,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建设水电站可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 (2017·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联盟联考)上海和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龙头,能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下图为“上海和珠三角(及两者共同)经济腹地省区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与两大经济腹地省区形成和划分关系最密切的是( ) A.河流等交通的联络程度 B.地缘距离的远近程度 C.政府间联系的疏密程度 D.经济互补的强弱程度 8.上海在向其经济腹地进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 ①转移大型重工业,保留轻小型工业 ②转移生产企业,保留研发中心 ③转移资源型工业,保留技术型工业 ④转移第二产业,保留第三产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 7.A 8.C 解析 第7题,上海经济腹地省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水运便利;珠三角经济腹地省区主要分布在珠江流域,水运等交通便利。第8题,上海经济发达,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随着生产成本上涨,逐渐转出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企业,保留科技研发等技术型企业。 双塔灌区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良。读“2010年双塔灌区农作物单方水净产值表”,完成9~10题。 作物类型 用水定额 (m3/hm2) 单方水净产 值(元/m3) 单位面积净产 值(元/hm2) 作物种植 面积/hm2 小麦 8700 0.13 1164 1414 棉花 8700 3.62 31493 5390 蔬菜 12300 1.81 22313 5393 瓜类 4500 5.30 23861 604 9.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品质优良,其主导因素是( ) A.昼夜温差大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 D.地形平坦 10.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双塔灌区今后种植面积最可能扩大的作物类型是( ) A.棉花B.蔬菜C.瓜类D.小麦 答案 9.A 10.C 解析 第9题,由材料可知,双塔灌区位于河西走廊,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机质的积累,故品质优良。第10题,该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紧缺,水资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图中数据可知,瓜类种植面积较小,单位面积净产值较高,用水定额小,单方水净产值高;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今后应大力发展耗水少、单方水净产值大的瓜类作物。 (2018·浙江平湖段考)下图为“中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甲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 A.38°CB.40°CC.42°CD.45°C 1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区域地形特征正确的是( ) A.以高原地形为主 B.中部高,四周低 C.中部低,东西两侧高 D.东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山地 答案 11.C 12.D 13.(2017·浙江台州教学评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2016年末,深圳市人均GDP为16.74万元(同期中国大陆人均GDP为5.4万元),下表为深圳市2016年GDP和三次产业产值统计表。 GDP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绝对值(亿元) 19492.60 6.29 7700.43 11785.88 比上年增长(%) 9.0 -3.7 7.0 10.4 (1)对A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图示跨区域能源调配工程是____________。 (2)图示区域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___区,自然植被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3)某学生据材料二判断深圳市目前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请说出其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能源和交通角度,简析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答案 (1)充分利用水力资源 西电东送 (2)东部季风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第二、三产业占主导 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或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高(任答两点) (4)能源角度:水能资源丰富,石油资源丰富;交通角度:海运条件好,内河航运较便利。 14.下图中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两区域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区域 位置优势 政策优势 主要开发 的能源 主要环 境问题 甲 乙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两区域都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试分析各自的原因。 (3)甲、乙两区域内都有我国著名的河流,但它们对各自区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却有很大不同,试说明原因。 (4)从两区域的合作基础来看,两区域最适合合作的工业部门应当是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工业,与此相关的国家重大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工程。 (5)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分析两区域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方式。 答案 (1) 区域 位置优势 政策优势 主要开发 的能源 主要环 境问题 甲 与多国相邻,有边贸优势 西部大开发,沿边开放 石油、天然气、煤 荒漠化严重 乙 沿江临海,交通便利 改革开放的前沿及著名侨乡 核能 环境污染严重 (2)甲区域吸引大量流动人口迁入的原因是发展边境贸易与资源开发给人们提供了较多的经商与就业机会;乙区域则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等因素有关。 (3)甲区域河流主要作用是解决了灌溉水源不足的问题,乙区域河流主要作用是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 (4)纺织 能源 西气东输 (5)甲:铁路;乙:水运。 28、29加试加练 15.(2018·浙江东阳中学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龙岩花生是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农业的一大产业。由政府组建的龙岩花生加工集团,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统一为农户进行种植技术的培训,还统一为农户购买农业保险,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材料三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向西延伸到南平、三明、龙岩的台湾海峡西部海域与陆地。该经济区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实现产业高级化、环境友好化。 (1)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区常常由于台风登陆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分析其原因。 (2)分析龙岩花生加工经营方式对当地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3)2017年9月4日上午9点,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迎宾仪式在厦门举行。下图表示北半球,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图示经线间隔15度,阴影部分表示开幕式开始举行时日期为4 日的部分,空白部分为3日,请画出该日的晨昏线,并注明晨线和昏线。 (4)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海西经济区的主要区位优势,并从环境友好角度指出该经济区未来工业生产应具备的要求。 答案 (1)台风造成的强降雨导致沿海地区河流水位上升,容易产生洪涝灾害;沿海地势低平地区,排水不畅;台风经过沿海地区容易引发风暴潮,加剧洪涝灾害;福建省人口城市和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所以受灾严重。 (2)促进当地的金融保险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当地农业咨询科研机构等服务业的发展。 (3)画图要求:晨线、昏线标注准确,6时、18时对应两条经线正确,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应在极点与极圈之间并保证极点为极昼。 (4)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邻;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往西通过江西省与广大内陆地区贯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16.(2017·浙江杭州模拟)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1为福建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毫米)。 材料二 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图2为该区域近十年地质灾害各月年平均发生次数的统计。 材料三 图3中福鼎市太姥山岩石为粗粒花岗岩。位于泰宁的丹霞景观(红色砂岩)是中国东南诸省中丹霞地貌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 (1)简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的总体分布特征。 (2)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变化特点。 (3)从岩石成因的角度比较福建泰宁丹霞地貌和福鼎太姥山地区岩石的差异。 (4)简析武夷山脉东西两侧冬季气温的差异及原因。 答案 (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递增;西北地区受地形影响,降水最多。 (2)每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主要分布在5~8月;分布不均匀;6月发生次数最多。 (3)福建泰宁地区的岩石为红色砂岩,主要属于沉积岩,是外力侵蚀、搬运、堆积形成的;福鼎太姥山地区岩石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地下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 (4)我国冬季盛行西北风;武夷山脉能够阻挡冷空气的入侵;所以东侧温度较高,西侧温度较低。 (2017·浙江嵊州联考)高原夏菜指在夏季气候凉爽地区生长的蔬菜,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夏季气温17~25℃的高原地区。每年5~10月,甘肃省榆中县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运往杭州、上海、广州等南方市场,给暑热的南方带去黄土高原蔬菜的清香。据此完成1~2题。 1.榆中县种植优质高原夏菜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势低平,土壤疏松 B.光照充足,气温适宜 C.热量充足,雨热不同期 D.水源充足,外运便利 2.形成夏季北菜南运的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 ) ①耕地比重小 ②劳动力不足 ③市场需求大 ④高温多雨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黄土高原海拔较高,沟壑纵横,A错误。榆中地处黄土高原,降水较少,光照充足;因海拔较高,夏季气温不高,适合种植优质高原夏菜,所以选B。黄土高原位于暖温带,热量充足;地处季风区,雨热同期,C错误。黄土高原降水较少,水资源不充足,D 错误。第2题,北方高原温度适宜,南方正值高温多雨时期,不适合蔬菜生长,加上南方地区市场需求量大,所以夏季北菜南运。 下图为“黄河某支流流域年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该支流上已经建设了多个水电站,实现了梯级开发。读图,完成3~4题。 3.影响图中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 4.根据图中信息推断,该支流上可建水电站数量最多的河段可能是( ) A.①②水文站之间河段 B.①水文站以上河段 C.②③水文站之间河段 D.③水文站以下河段 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下游地区地势较上游地区低,气温较上游地区高,故该地区年均温等值线总体上呈现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升高的特点,所以影响图中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第4题,理论上地势落差越大越有利于水电站建设。根据上题可知,影响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而图中年均等温线密集处即地势起伏较大处,所以①②水文站之间河段符合题意。其他河段等温线较稀疏,说明地势起伏较小,地势较平坦。 (2018·浙江绍兴适应性考试)下表为1986~2015年刘家峡以下黄河上游河段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状况(%)。完成5~6题。 河流 -1.468 林地 1.843 坑塘 4.653 水库 -0.015 水渠 -0.709 草地 -2.165 建设用地 8.462 撂荒地 1.793 祼地 -1.929 5.该地区变化明显的湿地类型是( ) A.裸地、草地 B.坑塘、河流 C.草地、河流 D.撂荒地、坑塘 6.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说明( ) A.湿地萎缩,气候变干热 B.人口集聚,农业规模扩大 C.产业集聚,城镇化加快 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 答案 5.B 6.C 解析 第5题,表格中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并非全部属于湿地,其中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撂荒地和裸地不属于湿地。从湿地变化数据中可以判断坑塘和河流的变化最大。第6题,数据显示不同湿地有增有减,且以相对值方式表示,因此不能说明湿地是否萎缩;林地增加,草地减少,水面有增有减,无法说明农业规模是否扩大;林草地、撂荒地和裸地的变化也是各不相同,同样不能得出水土流失加重的结论;建设用地增加比例最明显,说明产业集聚,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 读“2013年我国三个邻近省级行政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统计表”,完成7~8题。 省级行 政区 人口密 度(人/平 方千米) 城镇化 水平(%) 第一、二、 三产业 结构(%) 中心城市 之间的交 通时间距离 ① 1261 86.2 0.8∶22.3 ∶76.9 ①②∶38分钟 ②③∶2小时 ①③∶1.3小时 ② 1183 81.6 1.3∶50.6 ∶48.1 ③ 386 48.2 12.3∶52.2 ∶35.5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区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增强 B.②区产业结构最优 C.①区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③区处于低水平平衡 8.未来三区将会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则( ) A.②区因交通时间距离最短产业优先转移到①区 B.③区因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只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 C.因交通拥堵,三区之间的交通时间距离将不断变大 D.三区未来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差距越来越小 答案 7.C 8.D 解析 第7题,根据表格信息,①区产业结构最优、交通便利,应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③区处于加速发展的不平衡阶段,选C。第8题,根据表格信息,②区交通时间距离并不是最短;③区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并不丰富;伴随着三地经济一体化发展,三区未来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差距越来越小;随着经济发展,三区之间的交通时间距离将不断变小,选D。 下图为“2008年我国四大地区与主要出口贸易伙伴的出口额统计图”。完成9~10题。 9.工业结构以重型工业为主的是( ) A.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B.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 C.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 D.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 10.据图分析可知( ) A.东部地区出口额最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面积 B.影响中部地区出口地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位置 C.东北地区出口中国香港少是因为经济水平低 D.较长的国界线促进了西部地区与东盟的贸易 答案 9.C 10.D 解析 第9题,我国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以重型工业为主,C正确;东部和中部以综合工业和轻工业为主。第10题,东部地区出口额最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从图中看中部地区出口额最大的地区是欧盟和美国,因此主要区位因素不是位置;东北地区出口中国香港少的主要因素是位置;较长的国界线促进了西部地区与东盟的贸易,D正确。 (2017·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联盟联考)下图表示2013年我国各省汽车产业与市场的空间耦合度。产业与市场的耦合度是指产业系统与消费市场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若产业与市场发展同步,则耦合度较高;反之,则耦合度较低。读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关于各地区耦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沿岸地区耦合度都低 B.西南地区耦合度普遍较低 C.东北三省耦合度普遍较高 D.东部沿海耦合度普遍较高 12.浙江省耦合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汽车“限牌”政策的推行,消费市场萎缩 B.公共交通发达,居民私家车的拥有量不高 C.汽车消费市场广大,但汽车产业相对较弱 D.全省环境保护要求高,限制汽车产业发展 答案 11.B 12.C 解析 第11题,根据图例符号的耦合度高低,观察图中可知,西南地区(贵州除外)、华北地区(北京除外)、长三角地区(上海除外)等耦合度均较低。第12题,浙江省经济发达,汽车消费能力强,但浙江省的汽车制造业不发达,缺少品牌汽车工业,汽车制造与汽车消费不协同,耦合度较低。 13.(2017·浙江绍兴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近年来,长春市汽车工业部分零部件生产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1)大兴安岭是东部季风区与______________(填自然区)的界线,山脉以东地区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和________;甲地的湿地类型主要为________。 (2)乙、丙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其主要生态功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资源分布状况看,鞍山市的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__________,该工业部门与长春市汽车工业的生产协作属于________联系。 (4)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长春市汽车工业部分零部件生产转移对周边地区的积极影响。 答案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林地 沼泽 (2)防治荒漠化(防风固沙) 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3)钢铁工业 投入—产出 (4)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化水平);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增加了就业机会。 解析 (1)大兴安岭为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兴安岭以东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平原以耕地为主,山地以林地为主。甲地为三江平原,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气温低,地下有冻土层;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加上凌汛的影响,使该地沼泽广布。(2)乙地生态功能区主要为草地,主要功能是防治土地沙化;丙地生态功能区主要为林地,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3)鞍山铁矿资源丰富,为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适合发展钢铁工业。钢铁工业的产出是汽车工业的投入,它们之间的生产协作是“投入—产出”联系。(4)长春市部分汽车零部件向周边地区转移,从经济角度来看,周边地区零部件企业数目增多,提高了区域工业化水平,优化了产业结构,同时,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从社会角度来看,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14.(2017·浙江丽水模拟)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西藏局部地区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图乙为拉萨附近的降水、河流流量变化图。 材料二 西藏具有圣地好水得天独厚的优势,雅鲁藏布江谷地盛产极富营养价值的青稞。出产于拉萨的西藏青稞啤酒以当地优质矿泉水和青稞为主要原料酿造生产。 (1)从河流补给角度分析拉萨河径流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成因。 (2)描述西藏城镇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并简析其原因。 (3)评价西藏青稞啤酒生产的主要优势与限制性因素。 答案 (1)特点:径流量季节变化大;6~10月径流量较大,变化明显;11月~次年5月径流量小,变化和缓。 原因:6~10月河流以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11月~次年5月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2)特征: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主要沿河谷(河)分布。 原因:地势高,气温低,人口稀少;河谷地带(自然条件较好)农牧业较发达。 (3)优势:原料丰富(接近原料产地);环境优良,原料品质优良。限制性因素:本地消费市场狭小,交通不便。 解析 (1)该题需要结合图乙和所学的知识,描述拉萨河径流季节变化的特点并归纳原因。(2)首先需要结合图示,描述西藏城镇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然后从地形、人口、气温等方面回答原因。(3)青稞啤酒生产的主要优势,可以从原料、环境等方面回答,限制性因素可以从消费市场狭小,交通不便等方面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