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通史版:课时(十四)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通史版:课时(十四)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作业】

课时检测(十四) 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又被英国称“通商战争”,英国人如此看待这场战争是为了(  )‎ A.肯定战争的正义性     B.强调战争爆发原因 C.粉饰侵略战争性质 D.纪念这次战争影响 解析:选C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逐利性和扩张性,而英国殖民者之所以将其美称为“通商战争”,其目的就是为了掩饰这场战争的侵略性,故C项正确。‎ ‎2.《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 A.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 B.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 C.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 D.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 解析:选B 依据所学可知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该条约危害性很大,故A项错误;清政府并未意识到关税需要与英国商定不符合国际公法,故B项正确;依据所学可知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而清政府却“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说明其没有主权意识,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清政府不谙熟国际公法,而不是强调提高中国关税收入,故D项错误。‎ ‎3.民国初期,史学界对近代史开端的说法,有“明清之际”与“鸦片战争”两种观点。到了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则大多以鸦片战争为起点,鸦片战争开端说成为史学界主流观点。这一变化说明(  )‎ A.史学研究以近代史为主 B.政府重视发展学术研究 C.民族危机影响史学研究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选C 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关于近代史开端的观点演变,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政府,故B项错误;以“鸦片战争”为史学界主流观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改变,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各阶层开始学习西方,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没有涉及民主共和观念,故D项错误。‎ ‎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形成了只有外国商人才能享受的“子口税”特权。无论进口洋货或出口土货缴纳子口税后,一律免征内地税;而子口税的税率远低于内地税。子口税制度(  )‎ A.增加了清政府的收入 B.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 C.便利了外国商品倾销 D.减轻了民众赋税负担 解析:选C 据材料“子口税的税率远低于内地税”可知减少了本应该缴纳的内地税,减少了政府收入,故A项错误;外商和缴纳内地税的民族工业相比占据优势,会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外商缴纳子口税便利了外商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论述对外商的征税方式而不是对民众征税,故D项错误。‎ ‎5.太平天国曾颁布法令:“凡朝中大小官员,觐见天王、东王需行三叩九拜大礼……王、侯、相等乘轿各按等级,不得逾越……见王轿而不行回避者,斩首不留。”这些规定反映出(  )‎ A.太平天国实行法治 B.太平天国建立天王专制 C.农民政权趋向封建化 D.其不具备反封建的性质 解析:选C 根据题干中的法令内容“各按等级,不得逾越”,可知太平天国的等级化现象严重,即这一农民政权逐步走向封建化,故C项正确。‎ ‎6.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 C.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解析:选C 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反映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故C项正确。‎ ‎7.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是我国商品生产和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从1853年至1863年,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该现象反映(  )‎ A.银行制度取代传统汇兑模式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清朝政府压制商品经济发展 D.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 解析:选D 从1853年至1863年正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口、扬州、南京等地”是太平军的活动区域,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导致票号相继撤庄,故D项正确。‎ ‎8.下表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湘军182名显要成员的出身和晋升情况。由此可知清末(  )‎ 起家身份 进士 武进士 举人 武举 贡生 生员 合计 末弁 无功名 人数 ‎8‎ ‎1‎ ‎10‎ ‎3‎ ‎7‎ ‎31‎ ‎5‎ ‎117‎ ‎182‎ 晋升身份 大学士 总督巡抚 布政、按察使 布政使 提督、总兵 提督、同品 中等文武官员以下及未授职 合计 人数 ‎2‎ ‎25‎ ‎17‎ ‎5‎ ‎37‎ ‎10‎ ‎86‎ ‎182‎ A.阶层流动方式有悖传统 B.科举选官体系完全崩溃 C.长江以南地区动荡不安 D.社会流民问题十分严重 解析:选A 由材料中湘军显要成员的出身和晋升情况来看,同等官职由不同身份晋升而来,说明官员晋升并未遵循常规,故A项正确。‎ ‎9.1895年2月,两江总督张之洞向清政府进言:以台湾作保,向英国借款以抵御日本侵略台湾;台湾巡抚唐景崧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提出台湾租界化、抵押台湾,并直接与法德方面磋商保台之方。这本质上反映了张之洞、唐景崧(  )‎ A.对台湾的得失高度重视 B.为保台湾采取了有效措施 C.为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 D.对侵略者的本质认识不清 解析:选D 题干中张之洞、唐景崧的保台方案无法达到保台的效果,并结合《马关条约》后台湾最终被割给日本,故A、B两项错误;C项材料体现不出,排除;题干中张之洞、唐景崧的保台方案寄希望于英、法、德,且都以抵押台湾为手段,无异于用强盗来抵御强盗,故D项正确。‎ ‎10.如图为19世纪末日本所绘漫画《李鸿章大头痛》:拿着十字架的外国传教士已救不了病入膏肓的李大人了,日本已经兵临城下,中国人用镰刀等农具应战。该漫画表明(  )‎ A.洋务运动开展出现窘境 B.甲午战争中国面临危机 C.清政府遭受众列强瓜分 D.日本与列强的斗争加剧 解析:选B 材料未体现洋务运动的情况,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分析可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西方调停失败,中国面临战争危机,故B项正确;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与材料所体现的时间不相符,故C项错误;从漫画无法看出日本与列强的关系,故D项错误。‎ ‎11.(2019·揭阳一模)‎ 甲午战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美国传教士李佳白等人,纷纷向清政府上书,希望清政府聘请外国人为顾问,“亟行变通改革”,实行“新政”。这种现象反映(  )‎ A.传教士关心中国政治 B.维新变法成了时代主流 C.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D.英美意图夺取对清政府的控制权 解析:选D A项表述有违史实;B项表述与题目无关;根据题意,并非列强干涉中国内政,而是借用传教士表达自身意图,故C项错误,D项正确。‎ ‎12.《拳事杂记》记载“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联军入京后,则一变为“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 A.民众复杂且矛盾的心理状态 B.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全体共识 C.清政府沦为列强治华的工具 D.西式服装成为社会主流服饰 解析:选A 材料反映了民众复杂且矛盾的心理状态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全体共识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清政府沦为列强治华的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服饰的信息,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沧州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利益和特权,清初、中期推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清廷注重提高地方督抚中满员的比例,出任总督的旗员比例尤高。以1837年为例,先后任总督者共10人,其中有7位旗人,占70%。同年任巡抚者共20人,其中有8位旗人,占40%。1860年后,湘淮军取代八旗、绿营兵成为清军主力,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手中。据统计,仅湘系集团,官至总督、巡抚、尚书、侍郎、提督者即有数十人之多;官至道员、总兵以上者又有100多人。而在1864年,在10名总督中,旗员只有3人,占30%,在担任过巡抚的19人中,则是清一色的汉员。其势力从长江中下游各省扩展至华南、西南及直隶、山东、河南、陕西等北方省份。自湘军起,兵归国有一变而为兵为将有,同时湘淮军的饷需也由将帅“就地筹划”得来,而非由清廷户部调拨,总督、巡抚就利用手中的兵权,独揽地方上的民政、财政、司法诸大权。‎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 清王朝的覆灭,固然因革命的冲击所致,但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清王朝何以在武昌起义后迅速土崩瓦解?宣统年间,摄政王载沣极力集权于皇族亲贵,将中央集权推至极致。然而,清廷的实际主政者摄政王载沣与隆裕太后都不是强有力的核心人物,通过新政所企求的中央集权,并没有真正地强化中央政权,同时还失去了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在清廷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地方督抚权力相应地大为削弱,实际上是一种“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清廷把各省新军的指挥权、调遣权统归军谘府、陆军部,削去地方督抚的兵权,是最为致命的。地方督抚面对革命,除少数顺应世变潮流以外,多数督抚想效忠清王朝,但大都有心无力而已。当清廷中央与地方督抚权威一并衰落之时,军人势力乘势而起,出现军人干政,袁世凯正是依靠其北洋系军人的支持,而顺利地逼清帝退位,并攫取了民国大总统职位。‎ ‎——摘编自李细珠《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 的出处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60年前后清朝政局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王朝迅速垮台的原因。综上所述,谈谈晚清政府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教训。(1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1860年后……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手中”可知汉族官员比例迅速攀升;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的信息分析;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一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削弱中央权力等两方面综合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时代背景信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综合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二中的相关信息,从中央对地方的权力控制以及对地方军队的控制等方面综合分析。‎ 答案:(1)变化:在地方权力结构中,满汉势力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满族官员的比例大幅度下降,汉族官员的比例迅速上升。‎ 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湘淮军成为清军主力;清廷政策调整,重用汉族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兴起。‎ 影响:短期来看有助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清王朝统治;长期来说,汉族地方势力的兴起,出现了内轻外重、“督抚专政”的局面,削弱了清王朝的中央集权。‎ ‎(2)原因:辛亥革命的冲击;皇族内阁导致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北洋军阀势力崛起,军人干政。‎ 教训:地方权力过大,造成中央政府政令不行,严重威胁了中央的权威与统治;新政及“预备立宪”影响了地方的稳定与发展;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86年 清政府将对外贸易的商人从牙行中分离出来,招募了十三家较有实力的牙行经纪人,指定他们与到达黄埔港的外国商船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史称“广州十三行”。在十三行设立的“洋货行”,被认为是外贸组织建立的标志 ‎1757年 清政府关闭闽、浙、江三海关,特许粤海关“一口通商”,作为中国唯一合法的海上对外贸易口岸 ‎1795年 对外贸易全归十三行垄断。广州一口通商和十三行贸易垄断一直延续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长达156年之久 ‎1838年 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1842年 清政府鸦片战争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其中第五款宣布废除十三行行商制度,“外商与何商贸易,听其自便”,规定“英商可赴中国沿海五口自由贸易”,代替“一口通商”,十三行失去外贸垄断的特权。广州十三行独揽对外贸易的行商制度宣告结束。清政府让十三行商人筹款作战争赔款,令富庶天下的行商家庭也纷纷破产 ‎1856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广州十三行成为中外交锋的战场。‎12月15日深夜,炮火将具有170年历史的商馆化为灰烬,行商各奔东西,十三行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在十三行没落以后,中国的外贸中心转移到香港和上海。不少有实力的十三行商人带着大笔财富北上到上海,成为上海开埠的先行者)‎ ‎1859年 英法强行租借广州沙面,建立租界 ‎1865年 沙面英租界已初具规模,英国领事馆首先搬入沙面。随后美、德、葡、日等国领事馆相继搬入沙面。许多原设在十三行的外国洋行,纷纷迁到沙面设立分行。沙面英租界区逐渐繁荣 从表中提取政治或经济变化的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或古今贯通,史论结合。)(12分)‎ 解析:先从材料中提炼出中外关联的历史信息,形成论题,如:对外贸易机构;对外贸易政策等,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史实论述时必须多角度地进行论证,史实必须准确。‎ 答案:示例一 论题:对外贸易机构 阐述:十三行作为清政府设立的外贸组织,独揽外贸垄断一百多年,也有效地维持了当时对外贸易的秩序。但十三行的设立是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产物。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宣布废除十三行制度,十三行失去外贸垄断特权。清政府对十三行商人的盘剥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破坏,使十三行淡出历史舞台。‎ 示例二 论题:对外贸易政策 阐述:十三行垄断外贸和一口通商局面的形成,表明清政府长期以来坚持“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发展资本主义的良好契机;《南京条约》规定废除十三行制度和要求五口通商,自由贸易,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西方开始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政治控制。随着租界的出现,外国领事馆和洋行的设立,中国逐渐被动的融入国际社会,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的世界体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