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长征中学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问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填正确,错误的请填错误。)‎ ‎1.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的进步推动着具体科学的发展。‎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题中说法错误。‎ ‎2.“死生由命、富贵在天”说明客观事物都依赖于人主观精神。‎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死生由命、富贵在天”,这说明天命这种客观精神主宰世界,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而不是认为客观事物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故题中命题错误。‎ ‎3.“流水不腐”说明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判断题。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流水不腐”说明了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该判断正确。‎ ‎4.古语说“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这表明事物运动的规律是永恒的。‎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判断题。“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的意思指,云要是从东南方向过来然后天阴,即使下雨也不会过中午,这表明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其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规律不是永恒的。该判断错误。‎ ‎5.发挥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能够创造一个理想或幻想的世界。‎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故本命题正确。‎ ‎【点睛】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6.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故题目观点错误。‎ ‎7.“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故题中观点正确。‎ ‎8.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故题中观点正确。‎ ‎9.太空育种作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是事物的客观联系。‎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太空育种作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但这种人为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因此,是事物的客观联系,具有客观性。故原命题正确。‎ ‎10.“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说明斗争性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对立双方的斗争,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说明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故题目观点错误。‎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科学的科学 ‎④正确的学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教材内容可知,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故①②项正确;哲学不同于具体科学,哲学既包括真正的哲学,也包括错误的流派,故③④错误。故选A。‎ ‎12.关于哲学基本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 ‎②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 ‎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能不能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展开 ‎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④: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②④正确。‎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错误。‎ ‎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3.气候现象是一种“客观实在”,实实在在地作用于人类生活的每时每刻。关于“客观实在”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 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 人们抽象出来的一切现象 D. 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错误,客观实在性体现的是万事万物的共同的属性和本质,而不是万事万物的总和,故排除; ‎ B错误,客观实在性体现的是万事万物的共同的属性,不仅是自然界,故排除; ‎ C错误,客观实在性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属性和本质,而不是一切现象本身,故排除; ‎ D正确,客观实在性体现的是万事万物的共同的属性和本质,故入选。 ‎ 故选D。‎ ‎14.“命,乃失败者的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从哲学角度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失败者的借口体现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②失败者的借口体现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③良好的机遇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④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失败者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天命”所致,这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①不选.‎ ‎②:失败者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天命”所致,这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②正确。‎ ‎③:“运,乃成功者的谦词”说明在成功者看来,“运”(即机遇)并不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③不选。‎ ‎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说明在成功者看来,“运”(即机遇)并不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善于抓住机遇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5.下列各项中,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是 A. 劳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客观的 B.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C. 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D.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B适合题意;A、C、D也说明社会的物质性,但不是集中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16.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著名僧人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A.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 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 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 神创论观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7.不管怎么运动,日月星辰总是沿着一定的轨道运转,电流变化必然引起磁场变化,磁场变化引起感应电流的产生。上述事实主要说明 A.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B. 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C. 事物有时处于静止状态 D.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不管怎么运动,日月星辰总是沿着一定的轨道运转,电流变化必然引起磁场变化,磁场变化引起感应电流的产生。上述事实主要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D适合题意;A、B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18.段子手在事后调侃“人机大战”时说,“我叫李世石,我和阿尔法狗(AlphaGo)最大的区别就是我赢了我高兴,它却不会。”这是因为 ‎①阿尔法狗有智能没智慧 ‎②阿尔法狗是人类思维的产物 ‎③“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④阿尔法狗无法模拟人脑的功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对意识的本质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主旨。“我和阿尔法狗(AlphaGo)最大的区别就是我赢了我高兴,它却不会”,这是因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但阿尔法狗没有,①③符合题意;题干强调人有思维,②不符合题意;阿尔法狗能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④错误。故选B。‎ ‎【点睛】意识与人工智能 ‎(1)两者的活动机制不同。人脑以人的生命机体活动为基础,思维是复杂的精神活动,而人工智能是物的装置,其过程也是机械的物理过程。‎ ‎(2)意识有社会性,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3)意识有能动性和创造性,人工智能接受人的指令工作,没有主动性、创造性。‎ ‎(4)人工智能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人事先给定的,人脑思维除自觉的逻辑过程外,还渗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过程。‎ ‎19.口技艺人的“妙绝”就在于仅以“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用这些简单的道具摹拟出惟妙惟肖各种声响。这是口技者在长期的实际生活中通过仔细观察、专心揣摩、勤学苦练而献给社会的一种艺术。这说明艺术 ‎①来源于人的大脑 ‎②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③是纯意识构建的联系 ‎④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表述错误,艺术来源于社会实践,而不是来源于人的大脑; ②④符合题意,艺术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③表述错误,艺术源于社会实践,而不是纯意识构建的联系; 故选C。‎ ‎20.2017年12月27日,保定定兴县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员根据墓葬的结构、雕刻图案及器物残件,初步推断为明代墓葬。由此可见 A. 意识具有目的性 B. 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C. 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D. 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D不符合题意,这两项与题意主旨无关,排除; B正确,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题干中,考古人员根据墓葬的结构、雕刻图案及器物残件,初步推断为明代墓葬,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C 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故选B。‎ ‎21. 据报道,天文学家分析150光年外一颗白矮星周围的岩石碎片发现,他们可能是含有大量水分的一颗行星留下的残骸。这是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含水行星的残骸,表明很久以前那里可能有类似地球的宜居行星。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④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表述错误,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不断完善不能决定实践; ‎ ‎②符合题意,天文学家的发现表明只有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 ‎③表述错误,物质决定意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而且总会受特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 ‎④符合题意,首次对太阳系外的发现说明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 故选C。‎ ‎22.“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认识论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A. 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有价值 B. 只要经过失败就一定能成功 C. 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D. 真理是在谬误中产生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认识论角度看,这段话表明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C适合题意;A是唯物论角度,不合题意;B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真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D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大量数据的获取、传输、处理、分析等变得越来越便捷。大数据分析的关键就在于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隐藏的关联,从而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这说明 ‎①突破事物现象的联系,才能抓住本质联系 ‎②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大量数据的获取、传输、处理、分析等变得越来越便捷。大数据分析的关键就在于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隐藏的关联,从而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这说明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但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④适合题意;①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排除;联系是有条件的,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既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又承认人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24.浙中生态廊道东起磐安,西至兰溪。廊道集水利、交通、城建等功能于一体,融合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将极大提髙金华环境承载力和区域竞争力。生态廊道建设说明 ‎①认识事物的质联系,能引导亊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②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离开了事物的客观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j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浙中生态廊道集水利、交通、城建等功能于一体,融合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将极大提高金华的环境承载力和区域竞争力,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 可以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从而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①③项符合题意;自在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会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而改变,②项说法错误;离开了事物的客观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正确发挥作用,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联系具有客观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方法论):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25.《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教育要循序渐进,静待花开,要“唤醒”而非“催熟”。这句话体现了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 ‎②事物的联系都是本质的联系 ‎③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④要充分发挥主观意识的作用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③符合题意,依据题意,教育要循序渐进,静待花开,要“唤醒,而非“催熟”。这句话体现了规律具有客观性,要遵循教育规律;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②错误,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而不都是本质的联系;‎ ‎④不合题意,题意主旨强调的是要尊重规律的客观性,而不是强调要充分发挥主观意识的作用;‎ 故选C。‎ ‎26. 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的是( )‎ A. 量体裁衣 B. 因材施教 C. 积劳成疾 D. 居安思危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居安思危是指处于安逸的时候要想到危机,因为安逸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危险转化,这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是矛盾的同一性的体现,D符合题意入选;A、B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符合题意排除;C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选D。‎ ‎27.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开始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实施了30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这一政策变化反映了 A.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 正确的意识有推动作用 C.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D. 同一事物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 ‎【答案】D ‎【解析】‎ ‎【详解】D:“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开始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实施了30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体现了体现了我国人口政策的发展的不同阶段,同一事物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D符合题意。‎ ABC:材料强调的是同一事物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ABC表述正确,但均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8.浙江信息经济的融合应用不断深化拓展,全省20个智慧城市示范试点项目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智慧城市示范试点的唯物辩证法依据有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③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并优于普遍性 ‎④矛盾的特殊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先试点体现矛盾具有特殊性,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体现矛盾具有普遍性,智慧城市示范试点体现的辩证法道理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②符合题意,通过试点从特殊性中总结出普遍性,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③表述错误,普遍性和特殊性没有优劣之分; ④表述错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故选A。‎ ‎【点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问题的精髓):‎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29.无人驾驶技术将对未来的交通带来深刻变革。2018年3月,某公司的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引发了人们对该技术前景的担忧。不过有专家认为,这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材料体现的主要哲理是 A. 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 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虽然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但是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体现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材料未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CD不符合题意。对无人驾驶汽车的认识属于矛盾主次方面,不是主次矛盾,A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30.古话说:“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下列说法中哲学寓意与之相通的是 A.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B.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C.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D.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答案】A ‎【解析】‎ ‎【详解】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题干材料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A适合题意;B是矛盾的特殊性,不合题意;C是唯心主义观点,不合题意;D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不合题意。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属于名言名句选择题,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阅读理解题好题干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答题正确率。‎ ‎31.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2016年新年贺词。在列举了2015年我国取得的主要成就后,他指出:“这说明,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这一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④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指出“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这一论断蕴含着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①②项符合题意;③④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A。‎ ‎【点睛】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途径):‎ ‎(1)(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方法论)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2)(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方法论)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 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的状态):‎ ‎(含义: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方法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原理内容)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方法论)(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扶贫开发是有规律可循的。W县政府认真研究县情,积极创新社会扶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该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入股分红和劳务合作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一年来,该县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均大幅增长,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结合材料,运用“运动是有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该县是怎样成功实施精准扶贫的。‎ ‎【答案】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该县在精准扶贫中认真研究县情,从当地实际出发,自觉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W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积极创新社会扶贫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造性地运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促进贫困户增收,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解析】‎ 整体分析: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中规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相关原理分析问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结合材料,本题可从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角度谈该县是如何实施精准扶贫的。‎ ‎33.‎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浙江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立足实际继续坚持大力引导帮扶企业实施“机器换人”,不断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眼下,越来越多浙江企业从“要我换”到“我要换”,将目光投向了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技术改造,以寻求实现产业升级的最优方案。与此同时,浙江省还将“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放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化创新驱动,积极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全省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结合材料,指出浙江企业从“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活动中,越来越多浙江企业从“要我换”到“我要换”,将目光投向了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技术改造。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为适应浙江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浙江省立足实际,继续坚持大力引导帮扶企业实施“机器换人”,使浙江企业实现从“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浙江企业从“要我换”到“我要换”转变,是寻求实现产业升级的最优方案。‎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浙江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立足实际继续坚持大力引导帮扶企业实施“机器换人”,不断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材料中,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活动中浙江企业从“要我换”到“我要换”,将目光投向了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技术改造,故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为适应浙江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浙江省立足实际,继续坚持大力引导帮扶企业实施“机器换人”,使浙江企业实现从“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故可以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浙江企业实现了从“要我换”到“我要换”理念的转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全省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故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准确把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34.‎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 ‎【答案】整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人类发展方向,契合了世界各国对于发展的共同诉求。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中国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积极响应,共同参与,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实现共赢共享。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哲学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一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整体与部分的知识”,设问是“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结合材料中“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等关键信息,从整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的角度回答即可。‎ ‎【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 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