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7古代诗歌鉴赏第1节Ⅰ补-熟知常考7大题材,确保思考方向不跑偏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专题七 古代诗歌鉴赏 考查内容 试卷 体裁 作者、篇目 题材 涉及考点 2016 年全国甲 卷 唐诗 杜甫《丹青引赠曹 将军霸(节选)》 写人抒怀诗 形象、表达技巧 2016 年全国乙 卷 唐诗 李白《金陵望汉江》 咏物言志诗 形象、思想感情 2016 年全国丙 卷 宋诗 曹翰《内宴奉诏作》 抒情言志诗 语言(炼字)、思想感 情 2015 年全国Ⅰ 卷 唐诗 岑参《发临洮将赴 北庭留别》 边塞诗(羁旅思 乡诗) 表达技巧、思想感情 2015 年全国Ⅱ 卷 唐诗 韩偓《残春旅舍》 羁旅思乡诗 语言(炼句)、思想感 情 2014 年全国Ⅰ 卷 宋词 无名氏《阮郎归》 爱情闺怨诗 思想感情、表达技巧 2014 年全国Ⅱ 卷 唐诗 韦庄《含山店梦觉 作》 羁旅思乡诗 表达技巧、思想感情 宋诗 郭震《宿渔家》 1.从体裁、作者和题材的角度切入,你能发现什么命题规律? ①从体裁上看,所选诗歌以唐宋诗词为主。②名家非名篇作品成为考查热点,有时也会 涉及非名家的名篇作品。③从题材上看,羁旅思乡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等写景、抒 情言志类诗歌成为命题首选和考查重点。 2.分析高考题目设置和考点分布,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①题目设置直问直答,不拐弯抹角,考查点明确。②考点方面,重点考查形象和表达技 巧。2016 年全国乙卷和丙卷均涉及思想情感,而甲卷和乙卷均涉及鉴赏诗歌的形象。 3.命题形式有何特点? ①2016 年全国甲卷、乙卷和丙卷的第一题均设置了两个小问题;而全国丙卷的第二题 还涉及了比较阅读,这应该引起高度重视。②为扩大考查点覆盖面,除传统命题方式外,增 加诗歌鉴赏的客观题也是一种命题方式。 第一节 整体感知 真题剖析 ——研透高考真题,探讨阅读规律 Ⅰ.补——熟知常考 7 大题材,确保思考方向不跑偏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鉴赏诗歌时,我们总能发现有些诗歌题材相同。由于题材相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 手法是相似的。为此,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取得“读一首诗,知一类诗” 的效果。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羁旅思乡诗、爱情闺怨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 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几种类型。当然,这些诗很难有清晰明确的界 限。阅读时,既要把握诗的大致题材,更要把功夫花在对诗词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上。 1.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 对接考纲篇目:《登高》(杜甫)、《次北固山下》(王湾)、《秋思》(马致远)、《夜雨 寄北》(李商隐)、《黄鹤楼》(崔颢)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 涵 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 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 等,对所见所闻有所 感,借此抒发对家乡、 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 生感叹、漂泊愁苦 内 容 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 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 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 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 (1)借景抒情(或叫 “寓情于景”),情 景交融 (2)乐景衬哀情(乐 景写哀) (3)侧面落笔。诗人 在表现怀远、思归 之情时,不是直接 抒发思念之情,而 是从对方着笔,想 象对方思念自己之 深,借以烘托诗人 的苦恨离情 (4)因梦寄情,虚实 结合 标 志 ①诗题中多含有“客 舍”“登高”“望月”“忆” “寄”“行”“思”等词 语以及元宵、中秋、重 阳、除夕等节日名 ②常见意象:月亮、秋 风、秋霜、杜鹃、猿啼、 沙鸥、孤雁、浮云、梧 桐叶落、西楼、高楼、 危楼、危栏等 情 感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 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 定的孤苦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 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 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 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 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注]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 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诗人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自己的这种“寂寞”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寂寞”的原因是诗人谪居偏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这首诗主 要通过营造一种凄清寂寞的意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赏析】 全诗八句四十字,构思新巧,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 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从而衬托他谪居中郁悒的情怀, 即事成咏,随景寓情。 2.爱情闺怨诗——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 对接考纲篇目:《无题》(李商隐)、《涉江采芙蓉》(佚名)、《一剪梅》(李清照)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 涵 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 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 内 容 ①表现诗人对妻子 的真挚感情的作 品,主要包括赠内 诗和悼亡诗两类 ②以妇女角度写的 闺怨诗,它包括宫 怨诗、离妇诗、弃 妇诗、别离相思诗 (1)比兴(托物起 兴)。先从自然之物 写起,然后用比喻、 象征等手法引出所 要表达的事情或情 感,物的描写起烘 托感情、渲染气氛 的作用 标 志 ①标题中多含 “怨”“怀”“思”“别”“忆”“望 夫”“妇叹”“闺怨”“幽恨”或直接 用“无题”等字眼 ②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 纱”“白发”“秋风”“夜雨”“寒 月”“寒衣”“残梦”“泪如雨”“春 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 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 情 感 ①表现夫妻之间相 濡以沫的深厚感情 ②孤苦幽寂的命运 之悲。此类情感主 要体现在宫怨诗中 ③思妇空闺、思念 亲人、盼夫早归、 渴望团聚的哀伤之 情 ④情梦难圆的遗憾 与怅惘之情 ⑤阴阳两隔的悼亡 之痛 (2)衬托(正衬和反 衬)。寒月孤灯、冷 衾泪枕、月落星稀、 凄风苦雨、漏声雁 影等凄凉之景往往 衬托主人公的孤寂 与幽怨,青青杨柳、 斜燕双飞、春风浩 荡等充满活力生机 之景更能反衬闺中 思妇的悲伤与幽怨 (3)抑扬结合(先扬 后抑和欲扬先抑)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遣悲怀① 元 稹 谢公②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③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 ①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②谢公: 指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他的侄女谢道韫。③黔娄:战国时齐国的一位贫士。 (1)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 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 B.“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要概括,用以总 结首联内容。 C.中间两联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地描绘出贤妻 的形象。 D.尾联中的“复”字,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最后两句,出语虽然慷慨,内心深 处却是极其凄苦的。 E.这首诗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 BD [B 项“总结首联内容”有误,应为“用以领起中间四句”;D 项,“出语虽然慷慨” 错误,应为“出语虽然平和”。] (2)颔联和颈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笔下的妻子是一位能关心体贴丈夫、安于贫苦的贤淑的女性形象。颔联 借写妻子为自己翻箱寻衣、卖钗沽酒,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颈联借写妻子甘于以野 菜充饥、以槐树落叶为柴,表现其安于贫苦的美好品德。 3.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 对接考纲篇目:《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赤壁》(杜牧)、《雁门太守行》(李贺)、《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 涵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 内 容 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 坎坷 (1)借景抒情(寓情于 景)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 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 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2)对比手法,描写眼 前衰败、荒凉的景象, 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 形成鲜明的对比 (3)化用典故,借典故 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 国事的讽喻 (4)衬托,诗人往往临 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 悲情 标 志 标题中有“咏史”“怀 古 ”“ 登 某 古 迹 有 怀 ”“ 古 迹 ”“ 古 人 名”等 情 感 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 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 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 哀思 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 今,忧国忧民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与诸子登岘首①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②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 ①岘首:即岘山,又称岘首山,在湖北襄阳南。②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 羊祜在襄阳很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纪念。 这首诗的首联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内容?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首联即抒发一种人事变迁、时光流逝的感慨,富含 哲理。尾联中一“尚”字十分有力,既有对时光流逝中羊公碑依然屹立,令人敬仰的感慨, 又包含了作者至今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的伤感。 【赏析】 此诗因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 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借古抒怀,融写景、抒情和 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 4.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对接考纲篇目:《咏柳》(贺知章)、《卜算子·咏梅》(陆游)、《石灰吟》(于谦)、《望 岳》(杜甫)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 涵 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 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内 容 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 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 (1)从具体描写的方 法看,主要是正面描 写(绘形绘色)与侧 面烘托 (2)从修辞手法看, 主要是比喻、象征、 拟人和对比 (3)从抒情方法看, 主要是托物言志 标 志 ①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 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 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 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 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 精神进行吟咏 ②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 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 物”“题某物”“某物吟” 等为题目形式 情 感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 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 国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 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 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 理想破灭的哀愁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 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 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导学号:76082056】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①思解愠②,愿斫五弦琴③。 【注】 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②愠:疾苦、怨愤。③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 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 愠兮”。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托物言志。梧桐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天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地;越老越强,越是暴晒越是茁壮。表达了诗人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的人生态度 及关心百姓疾苦、甘愿为解救百姓而献身的思想感情。 【赏析】 诗人以孤桐自况,明咏物,暗抒情。“孤高”——写心志,“凌霄”——述 追求:“岁老”——歌老当益壮情,“解愠”——咏宽容豁达怀。“孤桐”,高而且大,壮 而且强,但却甘愿被砍斫为五弦琴一把,颂奏清明之乐音,把老臣坚强不屈、老而弥坚、甘 于奉献之情之心之意,抒发得淋漓酣畅! 5.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对接考纲篇目:《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雨霖铃》(柳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 涵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 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 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 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 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内 容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 极广,有君臣官场赠 别,有市井朋友相 别,有亲人情人送别 (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 景交融 (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 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 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 深 (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 写哀情或反衬) (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 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 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标 志 ①标题中往往有 “送”“别”“赠”“酬” ②常见意象: “柳”“酒”“月”“水” 四大意象。(“长亭”“短 亭”“阳关”“舟”“灞 桥”等意象也在送别怀人诗 中出现) 情 感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 与伤感;②离别后的 思念与牵挂;③对友 人的安慰与勉励;④ 借送别友人表明自 己的心态;⑤抒发对 人生的感慨。要注 意,每首诗表达的情 感往往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种情感交杂 在一起的集合体,它 丰富复杂却不杂乱 无章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日京中有怀①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②,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 ①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 友,第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②游秦:此处指游长安。 尾联诗意转折,请结合全诗,分析该联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诗人寄语自己思念的东都朋友,今年春光好,明年春光更胜于今年。②诗 人一反孤独伤感之情,将思念化为祝福,将孤独化为自信,将感情升华为喜悦自信,抒发了 对洛阳万物无不眷念和热爱之情,表现出昂扬向上的乐观情怀。 6.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 对接考纲篇目:《出塞》(王昌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燕歌行》(高适)、《使 至塞上》(王维)、《十五从军征》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 涵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 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内 容 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 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 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 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 (1)修辞方面: 主要有夸张、对 比、互文、用典 等 (2)人物形象的 塑造方面:常用 侧面烘托、动作 肖像描写、细节 描写等手法 (3)意境的营造 方面:常用景物 烘托、虚实结合 等手法 标 志 ①标题往往有“行”“军”“征 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 的字 ②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 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 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 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 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 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 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 《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 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 单于等) 情 感 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 志豪情 ②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 雄气概 ③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 塞风光 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 地情愁 ⑤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 厉沉痛的反战思考 ⑥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 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出听者沉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 曲都无法排遣的。 7.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 对接考纲篇目:《过故人庄》(孟浩然)、《山居秋暝》(王维)、《归园田居(其三)》(陶 渊明)、《饮酒》(陶渊明)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 涵 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 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 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内 容 山水田园诗的基 本内容是自然山 川与田园风物 (1)比喻、拟人、夸张、 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 用 (2)写景的表现手法 有:①白描与工笔; ②观察角度高、低、 俯、仰的变化与远近 高低的顺序;③光、 影、色彩的渲染,视 觉、听觉、嗅觉、触 觉的运用;④虚实结 合(眼前之景与想象 之景);⑤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化动为静 与化静为动) (3)常用的抒情方 标 志 ①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 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 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 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 象的诗 ②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 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 五柳、明月、渔歌等 情 感 ①寄情山水,赞 美山河,热爱自 然。 ②借凄风苦雨, 表达对自由的向 往及厌倦官场的 超脱之情 ③憎恶黑暗,寄 托恬淡静雅的隐 逸之乐 ④以恬淡之心抒 写山水清幽,表 达闲适淡泊、悠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0 法:①借景抒情,融 情入景;②乐景写哀 情(反衬) 然自得之情 ⑤对现实不满和 怀才不遇的苦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田园乐(其六)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首诗绘形绘色,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的景物描写绘形绘色,生动形象。诗中写桃红、柳绿、莺啼,捕捉住富 于春天特征的景物,并用“红”“绿”两个字进行着色,使景物鲜明怡目。又通过“宿雨” 带出“花落”,而莺啼却不惊梦,透露出“山客”闲适恬静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三、四句运用反衬的 手法,用“花落”“莺啼”的动作、声响,衬托出“山客”居处的安静与“山客”心境的宁 静与愉悦。全诗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美景的闲适心情,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 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