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19学年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中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生命科学卷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l-27 Fe-56 O-16 H-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铝热剂 B. 生铁 C. 漂粉精 D. 纯碱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 【详解】A.铝热剂是铝粉和难熔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A项错误; B. 生铁是铁和碳形成的合金,属于混合物,B项错误; C. 漂白精属于混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C项错误; D.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属于纯净物,D项正确; 答案选D。 2.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考察和研究,认为我国使用的铁锅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并向全世界推广,其主要原因是( ) A. 价格便宜,不易生锈 B. 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导电性好 C. 烹调的食物中留有人体需要的铁元素 D. 传热慢,保温性能好 【答案】C 【解析】 【详解】铁锅在烹调食物的过程中留着有人体需要的铁元素,人体主要吸收亚铁离子,故C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 提出原子分子学说 B. 发现元素周期律 C. 提出分子学说 D. 发现氧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答案选B。 4. 下列性质中,不属于金属共同性质的是 A. 导电、导热性 B. 金属光泽 C. 熔点较高 D. 延展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金属具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例如,常温下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有延展性,而熔点差别较大,故答案为C。 5.人体贫血可能是因为体内缺少( ) A. 铁元素 B. 铁单质 C. 铝元素 D. 钙元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体贫血,是因为缺少了铁元素; 答案选A。 6.合金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用途广泛。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青铜 B. 生铁 C. 不锈钢 D. 水银温度计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详解】A. 青铜是铜和锡形成的合金,A项错误; B. 生铁是铁和碳形成的合金,B项错误; C. 不锈钢是铁的合金,C项错误; D. 水银是汞单质,不是合金,D项正确; 答案选D。 7.从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造成这个先后顺序事实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 金属的延展性 C. 金属的导电性 D. 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答案】D 【解析】 地壳里含量最高的是金属铝,但铝开发利用的时间在铜、铁之后,说明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与地壳里金属含量无关,与金属的导电性和延展性也无关;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主要和金属的活动性有关,活动性弱的金属容易以单质形式存在,易被开发和利用;活动性强的金属一般以化合物形式存在,难以冶炼,故还与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有关,故选D。 点睛:明确金属活泼性强弱与金属冶炼难易程度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熟练掌握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能够考查学生对比分析资料信息,归纳变化规律的能力。 8.铝可以制造多种建筑型材。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A. 铝的活泼性很差 B. 铝的还原性很差 C. 铝与氧气不反应 D. 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 【答案】D 【解析】 铝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为氧化铝,在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金属被氧化,所以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答案选D。 9. 某主族元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则该元素一定是 A. 金属元素 B. 第ⅦA元素 C. 第三周期元素 D. 第ⅠA族元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某主族元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可能是H、Li、Na、K、Rb、Cs、Fr,这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ⅠA族,故选项是D。 考点:考查元素的原子结构在元素的位置判断的知识。 10.常温下,下列溶液可用铁质容器存放的是( ) A. 浓盐酸 B. 硫酸铜溶液 C. 浓硫酸 D. 稀硫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是否能和铁发生反应进行判断。 【详解】A. 浓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A项错误; B. 铁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了铜单质,B项错误; C. 浓硫酸能使金属铁钝化,可用铁质容器存放,C项正确; D. 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D项错误; 答案选C。 11.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变成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中毒,说明维生素c具有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酸性 D. 碱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变成Fe3+,说明亚硝酸盐有氧化性,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中毒,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把亚硝酸盐还原,同时可以把已经转化成的Fe3+还原为Fe2+,故选B。 12.Fe2O3和Al2O3都 A. 是两性氧化物 B. 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可与盐酸反应 D. 可溶于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Fe2O3是碱性氧化物,能和盐酸反应,不溶于水,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和盐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也不溶于水,故C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1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中,含有( ) A. 氢氧化钠 B. 氢氧化铝 C. 氧化钙 D. 碳酸钡 【答案】B 【解析】 【分析】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称为抗酸药,能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缓解胃部不适。 【详解】常见的抗酸药为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等; 答案选B。 14. 为了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氯化铜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铝和铁都属于活泼的金属,都能和酸反应,且都能发生钝化。但铝还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因此要除去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以选取氢氧化钠溶液,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点评:该题表面分析是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实际是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另外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也主要是依据物质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选择适当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15.将少量铝粉投入下列物质中,充分反应后无固体残留的是 A. 热的纯水 B. 热的烧碱 C. 冷的浓硫酸 D. 冷的硫酸铜溶液 【答案】B 【解析】 A、铝与热的纯水也很难反应,残留的固体是铝,选项A不符合;B、铝与热的烧碱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无固体残留,选项B符合;C、铝被冷的浓硫酸钝化,残留的固体是表面有氧化铝的铝,选项C不符合;D、铝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残留的固体是铜,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B。 16.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能和Al3+反应的是( ) A. 水 B. 盐酸 C. 氢氧化钠溶液 D. 氨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 A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A项错误; B. Al3+与H+或Cl-之间都不反应,B项正确; C. Al3+与少量OH-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l(OH)3,与足量OH-反应生成AlO2-,C项错误; D. Al3+与氨水电离出来的OH-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l(OH)3,D项错误; 答案选B。 17.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出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 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 单质熔沸点呈周期性变化 D. 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周期性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出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是元素周期律,它的实质即根本原因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答案选A 1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位于IA的元素与位于ⅦA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B. 元素周期表中ⅡA族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18个纵列 D. 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 A. 第IA的元素包含非金属元素H和碱金属元素,第ⅦA的元素为卤族元素; B. 元素周期表中ⅡA族的元素都是碱土金属金属元素; C. 周期表共有七个横行,18个纵列; D. 氦是2号元素,核外共有2个电子,其余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成均含有8个电子; 【详解】A. 第IA的元素包含非金属元素H和碱金属元素,第ⅦA的元素为卤族元素,H与所有的卤族元素结合生成的产物为共价化合物,碱金属元素与卤族元素形成的均为离子化合物,A项错误,符合题意; B. 元素周期表中ⅡA族的元素都是碱土金属金属元素,都是金属元素,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周期表共有七个横行,即七个周期,共有18个纵列,分为16个族,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氦是2号元素,核外共有2个电子,其余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成均含有8个电子,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点睛】解答本题是要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9.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最适宜选用的试剂是 A. NaOH溶液 B. Ba(OH)2溶液 C. 盐酸 D. 氨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加入碱性试剂可以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由于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 【详解】A、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沉淀又会溶解,故不选A; B、AlCl3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加入过量Ba(OH)2溶液,沉淀又会溶解,故不选B; C、AlCl3溶液与盐酸不反应,故不选C; D、AlCl3溶液中的加入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加入过量氨水,沉淀不溶解,故选D。 20.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第二份加足量盐酸,如要放出等体积的气体(同温、同压下),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 A. 1:2 B. 1:3 C. 3:2 D. 1:1 【答案】D 【解析】 【详解】Al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是:2Al+6HCl=2AlCl3+3H2↑ ;与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见当酸、碱足量时产生的氢气应该按照Al来计算,产生的氢气相同,则发生反应的Al的质量也相等,因此二者的质量比是1:1,答案是选项D。 21.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Al(OH)3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还能吸附色素 B. 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C. Al(OH)3可溶于过量的浓氨水 D. Al(OH)3受热能分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能溶于强碱溶液。 【详解】A. 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能吸附色素,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Al(OH)3难溶于水,易溶于酸和碱,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Al(OH)3能溶于强碱,但不能溶于弱碱,氨水属于弱碱,因此Al(OH)3不能溶于过量的浓氨水,C项错误,符合题意; D. Al(OH)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点睛】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化学性质特殊 化合物 氢氧化铝[Al(OH)3] 物理性质 白色胶状物质,难溶于水 化学 性质 与酸反应 Al(OH)3+3H+=== Al3++3H2O 与碱反应 Al(OH)3+OH-=== AlO+2H2O 加热 2Al(OH)3 Al2O3+3H2O 制备方法 ①Al3+与氨水反应:Al3++3NH3·H2O=== Al(OH)3↓+3NH ②AlO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 AlO+CO2+2H2O===Al(OH)3↓+HCO ③AlCl3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Al3++3AlO+6H2O===4Al(OH)3↓ 主要用途 制药、净水 22.下列各组中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是 A. Mg、Al、P B. O、Na、S C. N、O、Cl D. H、Li、Na 【答案】A 【解析】 【详解】A. Mg、Al、P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符合题意; B. O、Na、S中O是第二周期元素,Na、S是第三周期元素,不合题意; C. N、O、Cl中N、O是第二周期元素,Cl是第三周期元素,不合题意; D. H、Li、Na中,H是第一周期元素,Li是第二周期元素,Na是第三周期元素,不合题意。 答案为A。 23.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 A. S B. N C. P D. Cl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判断。 【详解】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 答案选D。 【点睛】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非金属性比较 本质 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与原子得电子数目无关) 判断方法 ①与H2化合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②单质氧化性越强或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右边或上方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24. 某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则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A. 4 B. 5 C. 6 D. 7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的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可知,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时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选项C正确。 25.短周期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3,则X为( ) A. C B. S C. N D. Cl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可知X的最高正价为+6价。 【详解】短周期元素中,最高正价为+6价的元素位于第VIA族,是O或S,而O没有正价,因此X为S; 答案选B。 26.短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此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A. 第二周期第ⅠA族 B. 第三周期第ⅣA族 C. 第二周期第ⅤA族 D. 第三周期第ⅤA族 【答案】D 【解析】 【分析】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一半的元素有可能在第二周期,也有可能在第三周期,若该元素在第二周期,K层排2个电子,L层排1个电子,是3号元素锂,若该元素在第三周期,K层排2个电子,L层排8个电子,M层排5个电子,是15号元素磷。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该元素可能是锂或磷,由于该元素是短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因此该元素为15号元素磷,位于第三周期第VA族; 答案选D。 【点睛】利用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特征为元素推断的突破口,是元素推断的重要类型之一,题目通常以文字叙述的形式给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位置关系等关键信息,解题时可结合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元素的特殊性质,对元素进行合理的推断。 27.等量的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水蒸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则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 B. 3:4 C. 2:3 D. 4:3 【答案】B 【解析】 分析】 令Fe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方程式计算出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确定两反应中生成氢气体积之比。 【详解】令Fe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 Fe+2HCl=FeCl2+H2↑ 1mol 1mol 3Fe+4H2O(g)Fe3O4+4H2 1mol mol, 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两反应中生成氢气体积之比为1mol:mol =3:4。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方程式的计算,比较基础,清楚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28.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该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有无色气体放出 B. 既有无色气体放出,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C. 先产生白色沉淀,最后沉淀不溶解 D. 先产生白色沉淀,最后沉淀溶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能溶于强碱溶液。 【详解】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开始时AlCl3+3NaOH=3NaCl+Al(OH)3↓,当NaOH溶液过量后,Al(OH)3溶解在强碱NaOH溶液中,Al(OH)3+NaOH=NaAlO2+2H2O,因此现象为先看到白色沉淀,最终白色沉淀完全溶解; 答案选D。 29.制备氯化物时,常用两种方法:①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②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用以上两种方法都可制得的氯化物是( ) A. AlCl3 B. FeCl3 C. FeCl2 D. CuCl2 【答案】A 【解析】 【详解】A、AlCl3可由Al与Cl2反应生成,也可由Al与HCl反应生成,A正确; B、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Fe与HCl生成FeCl2,B错误; 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Fe与HCl生成FeCl2,C错误; D、Cu与Cl2反应生成CuCl2,Cu与HCl不反应,D错误。 答案选A。 30.硫酸厂有一辆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某新工人违反操作规程,边吸烟边用水冲洗,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下列所述引起爆炸的原因,正确的是( ) A. 硫酸遇明火发热爆炸 B. 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 C. 铁与水反应产生氢气,氢气接触空气后遇明火爆炸 D. 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氢气接触明火爆炸 【答案】D 【解析】 【分析】 浓硫酸使铁钝化,冲洗后硫酸浓度降低; 【详解】浓硫酸使铁钝化,冲洗后硫酸浓度降低,铁的氧化层与稀硫酸反应后裸露出金属铁,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氢气遇明火后发生爆炸; 答案选D。 31.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右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 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C. 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D. 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生成氧化铝,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为化合反应,铝与硝酸汞的反应是铝能置换出硝酸汞中的汞,反应物与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为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A正确; B、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可知金属铝易被氧化,所以说明铝是活泼金属,选项B正确; C、红墨水柱右端上升说明试管内气压升高,可判断其温度升高,从而判断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选项C正确; D、从铝的氧化以及铝与硝酸汞的反应可知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因为汞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不可能是氧化汞,而是汞的单质的形式存在,所以是铝从液态汞中被氧化生成氧化铝形成的“白毛”,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3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硫酸铝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I(OH)3↓ B. 氢氧化铝跟盐酸反应:Al(OH)3+3H+=A13++3H2O C. 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D. 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答案】B 【解析】 【分析】 A. 硫酸铝和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氢氧化铝; B. 氢氧化铝跟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 C. 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 D.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详解】A. 硫酸铝和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氢氧化铝,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I(OH)3↓+3NH4+,A项错误; B. 氢氧化铝跟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离子方程式:Al(OH)3+3H+=A13++3H2O,B项正确; C. 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2++2OH-+Cu2++SO42-=BaSO4↓+ Cu(OH)2↓,C项错误; D.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氧化物、过氧化物、弱电解质、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沉淀、气体、非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均不能拆分,易电离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拆成离子形式。 33.现有MgCl2、AlCl3、CuCl2、FeCl3、NH4Cl 五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把它们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A. 氨水 B. AgNO3 溶液 C. 浓NaOH 溶液 D. NaCl 溶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加入氨水,氯化镁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铝也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不选A;B、硝酸银和五种溶液都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别,不选B;C、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铝和氢氧化钠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红褐色沉淀,氯化铵和氢氧化钠产生气体,能鉴别,选C;D、氯化钠和五种溶液都不反应,不选D。 考点: 阳离子的检验 【名师点睛】常用的离子检验的方法有: 1、颜色:铜离子为蓝色、铁离子为浅黄色、亚铁离子为浅绿色,高锰酸根离子为紫色。 2、硫酸根离子: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氯离子: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碳酸根离子:加入氯化钙,产生白色沉淀,沉淀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铝离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 34. F、Cl和Br都是VIIA族元素,关于这三种元素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F>C1>Br B. 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 C. 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 D. 最外层电子数都不相同 【答案】B 【解析】 A.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F<Cl<Br,A错误;B.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均是7个,B正确;C.同主族自上而下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均不相同,C错误;D.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均是7个,D错误,答案选B。 35.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而增多 B. 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因为Na比K容易失电子,所以Na比K的金属性强 D. 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氧比硫的非金属性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A. Li、Na、K三种元素均位于第IA族,同主族的元素; B. 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Na和K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 D. 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详解】A. Li、Na、K三种元素均位于第IA族,同主族的元素,随着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多,核电荷数逐渐增多,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 Na和K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因此K比Na容易失电子,K比Na的金属性强,C项错误,符合题意; D. 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氧比硫的非金属性强,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36.实验室为了防止FeCl3的水解,在配制FeCl3溶液时常采用的办法是( ) A. 加盐酸 B. 加硫酸 C. 加热 D. 加蒸馏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Fe3+水解使溶液显弱酸性,水解的离子反应为:Fe3++3H2O= Fe(OH)3+3H+,防止FeCl3的水解,需让水解平衡逆向移动。 【详解】A. 加盐酸,增大了c(H+),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抑制了Fe3+水解,A项正确; B. 加硫酸,虽然也增大了c(H+),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动,但引入了杂质SO42-,B项错误; C. 加热,促进了Fe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项错误; D. 加蒸馏水,促进了促进了Fe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D项错误; 答案选A。 37.有A、B、C、D四种元素的离子A+、B2+、C-、D2-,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数,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A、B、C、D四种元素可能属于同一周期 B. A、B、C、D四种元素一定属于短周期元素 C. 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D D. 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2+> A+> C-> D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B、C、D四种元素的离子A+、B2+、C-、D2-,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数,说明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是金属,其中B位于A的右侧。C和D是非金属,位于A和B的上一周期,其中C位于D的右侧,例如O2-、F-和Na+、Mg2+或者Cl-、S2-和K+、Ca2+。A、A、B、C、D四种元素不可能属于同一周期,错误;B、A、B、C、D四种元素不一定都属于短周期元素,如Cl-、S2-和K+、Ca2+,错误;C、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D,正确;D、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D2->C-> A+>B2+,错误。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8.将某铁的化合物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不发生颜色变化,再加入适量的氯水,溶液立即呈红色的是( ) A. Fe2O3 B. Fe3O4 C. Fe2(SO4)3 D. FeSO4 【答案】D 【解析】 【分析】 铁的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发生颜色变化,说明不含有Fe3+,再加入适量的氯水后,出现红色,说明溶液中Fe2+被Cl2氧化后生成了Fe3+。 【详解】由分析可知,原溶液中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说明原铁的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A. Fe2O3中铁为+3价,不符合要求,A项错误; B. Fe3O4中铁既有+2价,又有+3价,不符合要求,B项错误; C. Fe2(SO4)3中铁为+3价,不符合要求,C项错误; D. FeSO4中铁为+2价,符合要求,D项正确; 答案选D。 39.向盐酸和氯化铝的混合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向盐酸和氯化铝的混合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盐酸被中和后,氢氧化钠溶液再和氯化铝发生反应,一开始产生白色沉淀,当氢氧化钠过量后,沉淀逐渐溶解,最终完全消失。 【详解】由分析可知,开始发生的是酸碱中和反应,没有沉淀生成,当盐酸被完全中和后,氢氧化钠溶液再和氯化铝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方程式为:Al3++3OH-=AI(OH)3↓,当氢氧化钠过量后沉淀逐渐减少最终完全溶解,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且沉淀过程和沉淀溶解过程消耗氢氧化钠的量为3:1,符合题意的图象为D; 答案选D。 40.常温下,某无色溶液中存在下列H+、Na+、Fe3+、Ba2+、OH-、SO42-、CO32-离子中的三种(其中含两种阳离子、一种阴离子)。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不变红色,该溶液中一定不含( ) A. Ba2+ B. SO42- C. Na+ D. H+ 【答案】A 【解析】 【分析】 无色溶液中不能含有有色离子,Fe3+不存在,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不变红色,说明不含有OH-,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色溶液中不能含有有色离子,Fe3+不存在,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不变红色,说明不含有OH-,该溶液中含两种阳离子,即H+、Na+、和Ba2+中的两种,液中含一种阴离子,即SO42-、CO32-中的一种,但Ba2+与SO42-、CO32-均不能共存,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Ba2+; 答案选A。 【点睛】判断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色(有色离子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二性(①在强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阴离子不能大量存在;②在强碱性溶液中,H+及弱碱阳离子不能大量存在)、三特殊(①AlO与HCO不能大量共存:②“NO+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与S2-、Fe2+、I-、SO等还原性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③NH与CH3COO-、CO,Mg2+与HCO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们在溶液中仍能大量共存)、四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常见类型有复分解反应型、氧化还原反应型、水解相互促进型和络合反应型4种)。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共20分) 41.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化学反应:S+2KNO3+3C→K2S+3CO2↑+N2↑,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反应涉及的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试写出属于第二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有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上述反应的生成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其电子式为___。 (3)硫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所含化学键类型为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其水溶液长期遭空气中放置容易变浑浊,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变化___,该变化体现出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氧元素___(填“强”或“弱”)。 【答案】 (1). O (2). C (3). N (4). O (5). K2S (6). (7). 共价键 (8). 2H2S+O2=2H2O+S↓ (9). 弱 【解析】 【分析】 (1)该反应中的非金属元素为C、N、O、S,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3)硫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为H2S,属于共价化合物,其水溶液长期遭空气中放置,H2S可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 【详解】(1)C、N、O位于同周期,从左向右,半径逐渐减小,因此半径C> N >O,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即O> N > C, O和S位于同主族,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半径S>O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O>S,综上,非金属性最强的是O,第二周期的元素原子半径C> N >O; (2)反应的生成物中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为K2S,电子式为:; (3)硫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为H2S,属于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H2S的水溶液长期遭空气中放置,其中的H2S可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H2S+O2=2H2O+S↓,反应中O2能置换出S单质,说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氧元素弱。 4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三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31,写出: X Y Z (1)写出X、Y、Z的元素符号:___、___、___。 (2)写出Y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 (3)元素Y和Z的金属性较强的是___(填元素符号)。 (4)Z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物。它其中的一个用途是和氧化铁反应制得难熔金属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Z表现出的性质是___(氧化性/还原性),反应时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填字母)。 A.产生红棕色烟雾 B.发出耀眼的光芒 C.有熔融物生成 【答案】 (1). C (2). Mg (3). Al (4). (5). Mg (6). 2Al+Fe2O3 Al 2O3 +2Fe (7). 还原性 (8). B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种元素的位置关系,设X的原子序数为a,那么Y的原子序数为a+6,Z的原子序数为a+7,三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为31,即a+a+6+a+7=31,解得a=6,即X为C,Y为Mg,Z为Al,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详解】(1)由分析可知X为C,Y为Mg,Z为Al; (2)Y为Mg,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Y为Mg,Z为Al,位于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金属性较强是Mg; (4)金属Al和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方程式为:2Al+Fe2O3 Al 2O3 +2Fe,反应中Al作还原剂,体现还原性,反应中发出耀眼的光芒,生成的Fe为熔融状态。 【点睛】元素推断题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于一身,具有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的特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其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题型,其解题思路如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