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潜山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度高一历史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 图1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2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A. 嫡长子继承制 B.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C. “国”与“家”结合 D.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可知是反映了古代的宗法制,ABC都符合宗法制的表述,D不对,宗法制强调宗法血缘关系而非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因此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2.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最早可能出现在 A. 西周 B. 唐朝 C. 北宋 D. 明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根据宗法观念,在北宋时“赵”姓排序第一,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3.下列对西周分封制表述,正确的是( )‎ ‎①分封主体是同姓亲族 ②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③分封制使周王确 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④分封制使西周贵族形成了“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通过分封,西周开发边远地区,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使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①②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项。西周通过层层分封,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④的B、C、D项。‎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解答。联系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据此可知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这一说法的选项,剩下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4.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特色是秉持儒家道德价值观的文官系统。它是唯一能够与今天的现代政治接轨的。不能接轨的是传统的君主制度,不合理处是任命来自上面,不由人民决定。该观点有褒有贬,贬的主要是针对( )‎ A. 宗法制 B. 科举制 C. 郡县制 D. 皇帝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不能接轨的是传统的君主制度,不合理处是任命来自上面,不由人民决定”可以判断。传统的君主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其核心是皇帝制度,大小官吏由皇帝任免,君主具有独断性和专断性。故选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 ‎5.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 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国奴隶社会盛行是分封制下的贵族政治,秦朝建立了以皇帝为核心的官僚集团政治,故A符合题意;B项是从经济的角度说的,故B不符合题意;西周时期并未实行分权政治,故C不符合题意;军功政治虽然在秦汉以后比重降低,但是并非是材料中说的这一转向的最主要的意义,故D不符合题意。‎ ‎6.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 A. 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 B. 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C. 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D. 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实行分化事权的办法,集权于中央,使地方没有自主权,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故B项正确;汉代到宋代中央集权程度是依次加大的,这不能成为评判地方行政好坏的标准,故A项错误;C项是从军事角度分析的,与材料不符;D项从维护封建统治本身而言,三者没有本质区别。‎ ‎7.两汉的“七国之乱”与唐朝的“安史之乱”‎ ‎①都是地方势力恶性发展的结果 ‎②都由中央“削藩”直接引起 ‎③叛乱平定后,中央集权都得到强化 A. ①‎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两汉的“七国之乱”是由中央“削藩”直接引起,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平定七国之乱为汉武帝继续清除地方王国的势力奠定了基础,但是安史之乱后就是唐朝的衰落。故选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地方行政制度 ‎8.我国是一个重视制度创新的国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都对我国的政治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对于这三种政治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是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制度 B. 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地方长官都通过任命产生 D. 都曾为统治者的持久统治提供了制度保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制度只有“分封制”, 分封制也并未加强中央集权,分封制的地方长官是世袭的而不是通过任命产生的,但是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这三个制度的确都为统治者的统治提供了制度保障,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共性 ‎9.下列措施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是 ①郡县制 ②封同姓王 ③推恩令 ④制钱谷 A. ①③④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理,“推恩令”削弱了地方王国势力,制钱谷控制地方财政收入,均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故答案为A项;封同姓王可能会导致地方王国势力壮大,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排除含有②的C、D项和说法不全面的B项。‎ ‎10.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 《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朝代——夏朝》‎ B. 《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 《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 《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权力制衡》‎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时期已废除丞相制度,清朝时已无丞相,故D 项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符合题意;A项,夏朝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论文标题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以巩固统治,论文标题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出现,论文标题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11.下列有关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参与政事,以削弱相权 C. 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 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 ‎【答案】D ‎【解析】‎ ‎【详解】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皇权受到极大限制,不利于君主专制强化,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均能起到加强皇权的作用,符合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12.下列措施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是 A. 西汉设立中朝 B. 唐设三省六部 C. 北宋设置通判 D. 清朝设军机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汉设立中朝、唐设三省六部和清朝设军机处都是中央官制的变化,都是要加强君权而设计的,排除ABD;北宋设置通判是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所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 ‎13.某中学历史课在进行“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时,下列材料能够作为其有力证据的是 ‎①古希腊地图 ‎②爱琴海地区贸易图 ‎③雅典城邦居民的构成 ‎④刻有放逐人员名字的陶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是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原因,古希腊的地理环境,社会传统,生产方式均与其民主制度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所以①②③三项均可以成为证据,④是古希腊民主制度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 点评:本题的考场角度还可以从如下形式进行:‎ 马克思说“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这说明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下列不属于自然环境对古希腊影响的是( A )‎ A、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发达 B、城邦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C、航海业和海军对古希腊人有重要意义 D、小国寡民,实行公民政治 ‎14.“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 A. 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B. 任何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 C. 法律制度完善 D. 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不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雅典城邦“不承认有最高统治者”,“集市上的人说了算”,反映了古代雅典社会实行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A选项符合题意;古代雅典奴隶制民主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承担一切官职;其法律制度并不完善,但其城邦中的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BCD三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是错误的。‎ ‎15.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A. 设立公民大会 B. 实行陶片放逐法 C. 实行五百人会议 D. 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个民主的社会对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克利斯提尼改革实行陶片放逐法,维护民主制度,故选B。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允许所有公民参加,其运行机制中没有对英雄人物的提防措施,排除A;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因此其并不提防英雄人物,排除C;克里斯提尼改革中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这不能提防英雄人物对民主制度的威胁,排除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陶片放逐法实施及其作用的掌握。‎ ‎16. “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与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他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以上描述不能说明雅典民主制度 ( )‎ A. 较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B. 创造出了抽签、投票等民主形式 C. 使所有雅典人都有机会参与国政 D. 易导致权力的误用、滥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原始的小国寡民的产物的直接民主,范围狭小,只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拥有的民主,而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和政治权利,所以C项明显错误,应选C项。‎ 考点:古希腊、古罗马文明·雅典的民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17.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 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 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 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 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 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答案】B ‎【解析】‎ 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不符合《十二铜表法》的规定(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罚金),就输掉了官司。这正好说明了当时罗马法律的形式主义(呆板、教条)的特点 ‎18.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 A. 倡导自由民主平等,法律公正 B. 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 C. 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D. 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受侵犯 ‎【答案】C ‎【解析】‎ ‎【详解】罗马法是罗马统治者巩固自己统治的工具,废除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不利于维护奴隶主利益,故答案为C项;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追求法律公正,罗马法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因此其他三项可能被采纳,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19.当前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布朗首相可以 ‎①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不信任案,首相必须辞职,或者请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组成新的议会,②③正确;君主立宪制下,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无权强迫议员退出议会,①错误;君主立宪制下,英王不掌握实际权力,是统而不治的虚君,④错误;故选B。‎ ‎2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的基本含义是 A. 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B. 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C. 议会由君主负责召集 D. 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君主立宪的基本含义是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限制,故A正确;君主立宪制下,君主的产生方式是世袭,故排除B;君主不得干涉议会的权力,所以议会也不是由君主负责召集,故排除C;君主立宪制下,宪法是由议会制定,故排除D。‎ ‎21.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A. 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 B. 目的在于解决黑人奴隶问题 C. 具有一定的资产阶级民主性 D. 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答案】B ‎【解析】‎ 美国1787年宪法并没有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相反保留了黑人奴隶制度,B错误,符合题意;材料对于国会权力的加大显然是维护共和制度,A正确;条文规定体现出资产阶级的民主型,C正确;美国实行共和制体现出“分权制衡”的特点,D正确。不符合题意。‎ ‎22.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确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 “皇帝有权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解题关键是理解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性质。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皇帝权力并没有受到宪法的制约。1871年宪法规定了皇帝又创制法律之权;有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有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的权力。因此ABC 均符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D项不能看出皇帝的权力是实还是虚。故选D。‎ 考点:1871年宪法 点评: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该宪法规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也设立了议会,体现了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特点。此外,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与英法美等宪法的比较也需要掌握。‎ ‎23.“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 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的影响 D. 没有形成一部真正的宪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这个伟大的民族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希特勒发动法西斯战争,出现这种情况的历史根源是德国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体现的是民族性格的影响,不是历史根源的影响;B选项错误,德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跃居欧洲前列;D选项错误,该表述违背史实,德国在希特勒之前已经颁布了《魏玛共和国宪法》,它是德国历史上第一部实现民主制度的宪法。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4.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分别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的相同点主要有 ‎①政权组织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都是成熟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③议会都是两院制 ‎④都促进了本国社会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美国1787宪法、德国1871宪法和法国1875宪法的相关内容。责任内阁制是英国的政权组织形式,美国和法国均是总统制而不是责任内阁制,故①项错误。 德国1871年宪法带有明显的专制色彩,不能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故②项错误。 美国、法国议会均是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德国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构成,所以三国议会都实行两院制,故③项正确。 美、德、法三国宪法确定的政体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故④项正确。综上所述,③④正确,①②错误,故排除ABD,C不符合题意。‎ ‎25. 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A. 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B. 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 C. 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D. 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C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英国不符;B.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美国不符;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四国都符合;D.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美国不符;故此题应选A项 。‎ 考点: 资产阶级代议制 点评:此题为比较型选择题。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组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二、材料解析题(26题14分,27题17分,28题19分)‎ ‎26.材料一:《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1)秦朝丞相的职能是什么?从材料一可知丞相的政治地位怎样?‎ ‎(2)唐太宗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如何?他又是怎样做的?‎ ‎(3)根据材料三划线部分推知中央官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中的“帝”指的是哪一朝代的哪位帝王?‎ ‎(4)从三段材料中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答案】(1)“助理万机”,位高权重。‎ ‎(2)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做法:由宰相等官员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 ‎(3)丞相制度废除,内阁制度确立,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明太祖朱元璋。‎ ‎(4)相权逐渐遭到削弱,君权逐步强化,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并发展。‎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请得与丞相议之”“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可知丞相“助理万机”,位高权重。‎ ‎(2)根据材料二“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可知唐太宗认为丞相制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避免君主决策失误;二问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实行丞相集体议政制度。‎ ‎(3)根据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可知丞相废除,内阁设立,二问结合所学可知该帝为明太祖朱元璋。‎ ‎(4)结合所学从君权与相权的发展、中央集权强化进行回答。‎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 材料二: ‎ ‎    ‎ ‎  材料三: ‎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 ‎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 请回答: ‎ ‎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各自拥有什么权力?结合所学对这一制度进行简单评价。    ‎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体?图中体现了美国政体的什么特点?(1分)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各自拥有什么权力?      ‎ ‎(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    ‎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中都体现了对权力的分割,结合所学谈谈它们实质上的不同。‎ ‎【答案】(1)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 ‎ 分工: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拟定诏书。         ‎ 作用: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加强了专制皇权。 ‎ ‎(2)美国的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 ‎ ‎ 三权分立。     ‎ 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 ‎ ‎(3)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 ‎ ‎(4)材料一通过分权加强专制,材料二、三通过分权保障民主。‎ ‎【解析】‎ ‎【分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一是三省六部制,是唐朝创建的,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各自拥有的权力回答出各自的职责即可。在对这一制度进行简单评价时既要评价优点又要评价缺点,例如,优点是提高了办事效率,缺点是分割了相权,加强了专制皇权。‎ ‎(2)美国的政体可以表述为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三者均可。图中三个部门体现的是三权分立。在叙述总统、国会、联邦法院拥有的权力时主要突出总统拥有行政权,法院拥有司法权而国会拥有立法权即可。‎ ‎(3)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主要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国王逐渐统而不治,二是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中心,三是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材料三的材料主旨也是在强调这三点。 ‎ ‎(4)尽管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中都体现了对权力的分割但其实质目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主要突出中国唐朝的分割权力是为了加强皇权体现的是君主专制而美国、英国的分权是为了保障民主政治,二者有着质的不同。‎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此类问题就是考查学生分层次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要不断提高从材料字里行间中寻找 “答案”的能力。例如本题的第三问就要从材料中找答案。‎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8.古希腊、罗马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和罗马的法律更是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领导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材料二 “……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材料三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 ‎ ‎——《光复彩色百科大典·罗马法》‎ 材料四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否则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 ‎——《人权宣言》 ‎ ‎(1)指出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假如你生活在雅典的民主制全盛时期,作为一名合法公民,你能享受到哪些权利?‎ ‎(2)恩格斯曾评价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请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论证该观点 ‎【答案】(1)材料一:人民主权;材料二;轮番而治。享有公民大会的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权进入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和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 ‎ ‎(2)罗马法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也有这样的规定,这说明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基础。 ‎ ‎【解析】‎ 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的“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和材料二中的“抽签”“轮流执政”等关键信息,概括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第(2)问依据材料三“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和材料四“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可以得出罗马法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证即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