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5讲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作业
通史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河南4月适应性考试) 表 鸦片战争期间中英调兵速度情况表 调出地 调入地 时间 安徽 浙江镇海 46天 四川 广东广州 79天 陕甘 浙江 约90天 孟买 澳门 25天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清朝对军队难以有效控制 B.中英交战双方都缺少增援 C.英军完全控制了水路交通 D.先进科技影响了兵力调动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期间清朝调兵最长时间是46-90天,从安徽到浙江镇海用时也足有46天,而英国从孟买到澳门只有25天,水路调兵比陆路调兵明显迅速,水上运兵主要是轮船,是当时先进的交通工具,说明先进科技影响了兵力调动的速度,故选D项。上表反映的是清朝调兵速度慢,而不是对军队的控制问题,排除A项;“缺少增援”说法错误,表中调兵就是增援,排除B项;“完全控制”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 2.(2019·四川4月百校联考)林则徐在查禁鸦片过程中,主持翻译国际法的工作,因其被撤职而中止。1864年总理衙门指示从船钞中支银500两,刊印《万国公法》译本。这一变化说明清政府( ) A.承认了西方中心论 B.支持地方开办洋务运动 C.认同早期维新思想 D.调整了与西方交往策略 答案 D 解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并未放弃传统的外交观念,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的弊端逐渐暴露后产生了早期维新思想,排除C项;林则徐主持翻译国际法工作因其撤职而中断,表明当时清政府仍以传统方式与西方交往,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次战败,逐渐认识到西方的强大和国际交往规则的重要性,逐渐重视对西方事务的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争取国家权益,故选D项。 3.(2019·陕西西安五中二模)杨在军在《家族企业长寿之家族因素剖析》中指出:“步入近代,同仁堂药店除加强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外,还积极利用官方联系以图在原材料、定价权,品牌维护、资金方面获得好处,企业获得新发展。”这反映出同仁堂( ) A.经营者专注于产品结构调整 B.充分利用官商合办经营模式 C.利用与官方的关系垄断市场 D.借助政府力量加快市场开拓 答案 D 解析 重视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市场营销,只是同仁堂成功的因素之一,排除A项;同仁堂只是重视与官方的联系,借助官方力量发展自己,并没有采取官商合办的经营模式,故D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说明其垄断市场,C项错误。 4.(2019·山西晋城二模)下面为部分中途停办的洋务企业情况简表。据此推知,洋务运动( ) A.阻碍了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B.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C.侧重于发展近代军工企业 D.实现了内地与沿海均衡发展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部分中途停办的洋务企业情况简表”信息可以看到,中途停办的洋务企业或者是亏损、经营不善,或者是经费不继、获利极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是部分洋务企业发展经营不善的原因,B项正确。结合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侧重于发展近代军工企业,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内地与沿海均衡发展,D项错误。 5.(2019·福建厦门二检)1890年,因基隆煤矿严重亏损,台湾巡抚刘铭传与一些商人签订合办合同:商人出资20万两白银,负责日常经营;官府以不动产作价10万两为官本,对煤矿的用人、财务不予过问。此事奏报朝廷,总理衙门和户部激烈反对。1892年,基隆煤矿停产。由此可见( ) A.中体西用不合时宜 B.官商合办的弊端明显 C.官僚集团内斗严重 D.社会近代化阻力巨大 答案 D 解析 从刘铭传要用官商合办扭转基隆煤矿亏损,因为要对“煤矿的用人、财务不予过问”,招致“总理衙门和户部激烈反对”而作罢,可知D项正确。由“总理衙门”等,结合所学可知,A项错误;煤矿停办是因为没有改成官商合办,B项与材料不符;煤矿经营理念的不同不能体现集团“斗争”严重,C项错误。 6.(2019·安徽芜湖5月模拟)“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1895年后上海人口激增是由于( ) A.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自然经济瓦解彻底 C.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D.城市功能发生变化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但是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并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以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促进了上海人口激增,故A项正确。自然经济在近代仍占主导地位,排除B项;近代中国没有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排除C项;上海的城市功能仍是以经济为主,1895年后没有发生变化,排除D项。 7.(2019·广东广州二模)出版于19世纪末的《西学大成》是当时中国全面介绍西学的代表作之一,其介绍的“西学门径”包括算学、天学、地学、史学、兵学、化学、矿学、重学、汽学、电学、光学、声学等12门。“史学”门所收录的书有《大英国志》《列国岁计政要》《列国海战记》《万国公法》等。编者把史学纳入“西学门径”是基于( ) A.“富国强兵”的需要 B.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需要 C.“史学革命”的需要 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需要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19世纪末的《西学大成》是当时中国全面介绍西学的代表作之一”是民族危机下向西方学习的结果,故选A项。“‘史学’门所收录的书有《大英国志》《列国岁计政要》《列国海战记》《万国公法》等”是民族危机的需要,不一定是资产阶级的要求,排除B项;“史学纳入‘西学门径’”与史学没有关系,排除C项;“19世纪末的《西学大成》是当时中国全面介绍西学的代表作之一”主要体现向西方学习,排除D项。 8.(2019·河北衡水大联考)近代在华西方传教士译介西学时,在译序或文前,常以较大的篇幅和尖锐犀利的语言指陈中国社会存在的重重危机和症结所在。该做法( ) A.意在减少西学传播的阻力 B.旨在增强国人民族危机感 C.利于淡化中西文化的差异 D.必然遭到国人的极力排斥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常以较大的篇幅和尖锐犀利的语言指陈中国社会存在的重重危机和症结所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传教士这样的做法意在警醒中国民众,促使他们接受包括基督教在内的西学,故材料中传教士的做法有利于减少西学传播的阻力,A项正确。增强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感并非西方传教士的主观目的,排除B项;材料中传教士的做法旨在加速西学传播,不能体现出中西文化差异的淡化,排除C项;材料中传教士的做法有可能遭到国人反对,但D项“必然”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9.(2019·湖南岳阳一中模拟)20世纪初中国某地县志记载:“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 A.农村地区仍固守小农经济模式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C.近代经济对传统经济影响有限 D.西方经济侵略尚未深入到内地 答案 C 解析 近代中国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沿海地区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A项中“农村”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中体现的是小农经济基本特征俱在,B项错误;在近代中国内地农村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反映出近代经济发展有限,故C项正确;19世纪末《马关条约》开放沙市和重庆,表明西方侵略深入内地,D项错误。 10.(2019·宁夏银川一中二模)1903年,清政府颁布《铁路简明章程》规定:无论华洋官商,均可禀请开办铁路。如“华商请办铁路,集股以华股获占多数”“附搭洋股,以不逾华股之数为限,洋商请办铁路,无论集股若干,总须留出股额十分之三,任华人随时照原价附股”。由此可知该章程( ) A.便利列强资本输出 B.主张铁路国有 C.不利民营铁路发展 D.利于救亡图存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清末改革中对于铁路的发展控股要求华商必须占一定股份,从而有利于民营铁路发展,对于外来侵略可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有利于救亡图存,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抵制外国侵略,不利于外国资本输出,A项错误;材料不是主张铁路国有政策,B项错误;材料中的主张有利于民营铁路发展,C项错误。 11.(2019·河南4月适应性考试)20世纪初,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认为“中国历史,即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后来的版本只介绍孔子的生平。而上海文明书局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则侧重孔子思想评析,指出“孔氏之说,尤为历代君主多利用”。这反映出清末( ) A.学校教育促进了传统观念的变革 B.社会转型带来了认知的多元化 C.废除科举否定了孔子的历史地位 D.革命思想主导着教科书的编纂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对孔子的认知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说法不同,反映了社会转型带来了人们认知的多元化,故选B项。材料说的是出版社而不是学校教育,排除A项;否定孔子的历史地位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认为“中国历史,即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 矛盾,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孙中山等革命派的革命思想,排除D项。 12.(2019·安徽安庆二模)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发表《驳保皇报书》一文,说“夫今日,专制之时代也。先必破坏此专制,乃得行君主或民主之立宪也。既有力以破坏之,则君主民主随我所择。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表明孙中山主张( ) A.在君主制和民主制中择其一 B.以君主制作为民主制的过渡 C.将民主制和君主制有机结合 D.反对君主立宪倡导民主共和 答案 D 解析 材料“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表明,孙中山明确主张实行民主制共和,反对过渡,反对君主制,故选D项,排除A、B、C三项。 二、非选择题 13.(2019·贵州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如何称呼来自遥远欧洲的人群,在近代中外交涉历程中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1643年版《辟邪集》直接把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称为“夷族”“夷类”,指责传教士们包藏祸心,妄图“以夷变夏”。 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阿美士德号抵达上海,中国官员在对其批文中按惯例将其称为“该夷船人……”。但是在这次交涉中,普鲁士籍翻译郭士立认为中文的“夷”意指“barbarians”(野蛮人),使英国船长感到批文中的“夷”字触犯了英国的体面而大为光火。 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虽称欧洲各国为“西夷”,但指出不应以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态度来对待这些“夷”:“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穿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并明确提出应“师夷长技以制夷”。 1858年签署的《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朝廷文书中原来使用的“夷务”随后也改称为“洋务”。 1858年后,中国官员对欧洲各国的称呼逐渐发生变化。如康有为在《理学篇》中把“中国”与“泰西”并列。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称列强为“西国”。 ——摘编自马戎《西方冲击下中国的 话语转变、认同调整与国家重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夷” 字解读的变化,并概括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西方近代国家观冲击下,你对中国“天下观”的认识。 答案 (1)变化:17世纪“夷”指夷族,包藏祸心,妄图“以夷变夏”;鸦片战争前“夷”指野蛮人;1842年魏源认为“夷”有奇士、良友之意;1858年中国人将“夷”改称为“洋”;1858年后称为“泰西”并与中国并行。 原因:天朝上国梦想的破灭;部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始客观认识西方世界;西方列强政治、经济、文化入侵;中国主权丧失,被迫屈服于列强。 (2)认识:在近代屈辱被动的对外交涉中,中国人传统的“天下”体系被转换为外部强行输入的西方体系,中国被迫卷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潮流。西方殖民者在与其他大陆交往中所采取的是双重标准。在欧洲人眼中,“文明人”与“野蛮人”具有本质性种族差异,这既是欧洲列强在竞争中表现出不择手段追求霸权与利益,又把其包装成普世价值强迫我们接受。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自从源自西方的“工业文明”进入中国后,中国原有的基于“天下”体系的政治、文化秩序已不复存在。中国人只能在列强主宰的秩序下“救亡图存”,探讨如何“保国保种”,如何在勉强保存下来的国土上重新构建自己的国家。当我们不学习西方国家就会“亡国灭种”时,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学习西方。当我们掌握了西方国家的游戏规则,并且因为继承了中华祖先的智慧,而在国际游戏博弈中表现出某种优势时,就该真正恢复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1643年版《辟邪集》直接把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称为‘夷族’‘夷类’,指责传教士们包藏祸心,妄图‘以夷变夏’”得出17世纪“夷”指夷族,包藏祸心,妄图“以夷变夏”;由材料“普鲁士籍翻译郭士立认为中文的‘夷’意指‘barbarians’(野蛮人)”得出鸦片战争前“夷”即是野蛮人;由材料“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虽称欧洲各国为‘西夷’,但指出不应以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态度来对待这些‘夷’……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得出1842年魏源认为“夷”有奇士、良友之意;由材料“朝廷文书中原来使用的‘夷务’随后也改称为‘洋务’”得出1858年中国人将“夷”,改称为“洋”;由材料“1858年后,中国官员对欧洲各国的称呼逐渐发生变化。如康有为在《理学篇》中把‘中国’与‘泰西’并列”得出1858年后称为“泰西”并与中国并行。第二小问,由材料“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阿美士德号抵达上海”“1858年签署的《天津条约》”并结合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得出天朝上国梦想的破灭;部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始客观认识西方世界;西方列强政治、经济、文化入侵;中国主权丧失,被迫屈服于列强。第(2)问,由材料“ 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阿美士德号抵达上海,中国官员在对其批文中按惯例将其称为‘该夷船人……’”得出在近代屈辱被动的对外交涉中,中国人传统的“天下”体系被转换为外部强行输入的西方体系,中国被迫卷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潮流;由材料“普鲁士籍翻译郭士立认为中文的‘夷’意指‘barbarians’ (野蛮人),使英国船长感到批文中的‘夷’字触犯了英国的体面而大为光火”得出西方殖民者在与其他大陆交往中所采取的是双重标准,在欧洲人眼中,“文明人”与“野蛮人”具有本质性种族差异,这既是欧洲列强在竞争中表现出不择手段追求霸权与利益,又把其包装成普世价值强迫我们接受;由材料“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虽称欧洲各国为‘西夷’,但指出不应以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态度来对待这些‘夷’”得出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西方“工业文明”进入中国后,中国原有的基于“天下”体系的政治、文化秩序已不复存在,中国人只能在列强主宰的秩序下“救亡图存”;由材料“康有为在《理学篇》中把‘中国’与‘泰西’并列。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称列强为‘西国’”可知,在将要亡国灭种时,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学习西方。 14.(2019·广东汕头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清末民初,我国商品市场中机器棉布及其原料棉纱的流通示意图。 (注:“蒙自”属云南省) ——资料来源:吴承明: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 请从以上材料中提取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的信息,据此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拟定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 (示例一)论题:上海是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枢纽。 论述: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之一,依托独特的经济地理优势,上海渐成中外贸易集散中心。材料显示,棉纱、棉布大量由上海中转流通运转至全国各大城市。这表现了上海既是近代棉纺业中心城市,也是中外棉纱、棉布集散转运的重要枢纽。这反映了近代上海在中国经济地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示例二)论题:沿海沿江地区近代经济发展较早。 论述: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多分布于沿海沿江地区,这些地区较早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经济发展较早。材料显示,上海、青岛、汉口等沿海沿江地区棉布、棉纱多向外输出,这反映了其近代经济发展程度的优势。 (示例三)论题: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存在区域差异。 论述:鸦片战争后,外资入侵逐渐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这一过程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其中沿海沿江地区解体时间较早,而内陆地区解体时间较晚。材料显示,沿海沿江城市较内陆城市而言,棉布、棉纱中转流动频繁。这反映了传统自然经济解体程度的区域性差异。 (示例四)论题:近代经济发展的二元性。 论述:鸦片战争后,外资入侵,棉布为代表的洋货横行,逐渐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然而,这一过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反复,例如许多地区的农民以机制棉纱纺织手工土布,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机制棉布的滞销。材料显示,棉布的原料棉纱,仍在中国多数城市存在广阔的市场,这反映了近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复杂的二元性。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上海成为棉布及棉纱流通枢纽,故可从“上海是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枢纽”为题并结合所学,从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的相关史实结合材料进行论述;根据材料图片可以看出重庆、汉口、青岛、上海等均为沿海沿江城市,故可以“沿海沿江地区近代经济发展较早”为题,结合所学从城市分布及近代化程度进行分析;也可根据图片从自然经济解体的区域差异进行论述,分析沿江及内陆差异形成的原因;可根据图片信息以“近代经济发展的二元性”为题,结合所学从西方商品倾销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影响及自然经济对西方经济的抵制作用进行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