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文言文整体阅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文言文整体阅读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文言文整体阅读 高考文言文阅读,总体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的有以下九个考点: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⑤筛选文中的信息;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⑨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相比“古诗鉴赏”而言,高考古代文阅读能力测试是稳定的,这主要表现为:阅读材料的难易度稳定–––––以叙述为主的浅易文言文语段;题型稳定–––––全用单项选择题;考查点稳定–––––从实词、虚词理解到筛选和提取信息,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而后再是文句翻译。这种稳定性,有利于考前的复习,也有利于提高得分率。事实也证明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得分率高于其他部分。‎ 如何应对高考文言文整体阅读题?笔者认为,可按以下三步进行。‎ 一、了解文章大意:‎ 叙述类的文言文,或叙事,或写人。了解其大意,可以让我们明确文段的基本内容,树立做题的信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5题。‎ 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龠(此字上应有“竹”头,读yào)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关羽既败,权使翻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怅然不平。‎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未,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权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比隆,何得自喻于彼乎?”翻由是得免。权因敕左右,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 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 初,山阴于览,太末徐陵,或在县吏之中,或众所未识,翻一见之,便与友善,终咸显名。‎ 在南十余年,年七十卒。归葬旧墓,妻子得还。‎ ‎ ‎ ‎   (节选自《三国志·吴策·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 ‎ ‎11、文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坐徙丹杨泾县                坐:押送 B、多见谤毁                    见:被 C、系在城中                    系:囚禁 D、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          避:躲避 ‎1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楚人伐宋以救郑。            以翻兼知医术 B、魏将于楚为羽所获            权既为吴王 C、孤于虞翻何有哉              可得自喻于彼乎 D、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        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 ‎1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虞翻“疏直”的一组是(    )‎ ‎①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 ‎②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 ‎③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 ‎④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 ‎⑤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麋芳打开城门投降吕蒙后,吕蒙没有马上占据郡城,虞翻劝说吕蒙应该赶快 ‎   入城,拿到城门的钥匙,以防万一。‎ B、孙权因虞翻假装醉酒卧地要杀死虞翻,刘基劝孙权说,大王想要同尧舜比公 ‎   德,就不能借曹操来自比。‎ C、虞翻乘船与麋芳相遇,麋芳的部下凭借人多势众,要虞翻让道,虞翻怒斥麋 ‎   芳,麋芳闭门不回答,马上给虞翻让道。‎ D、因虞翻生性率直,多次触怒孙权,并受到别人的诽谤,曾被发配到丹杨泾县,‎ ‎   尽管虞翻为吴国竭尽全力,但最后还是被发配到交州,从此远离仕途,讲学 ‎   交友,终其一生。‎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这段文字写的是三国时吴国的虞翻。其大意是:‎ 虞翻曾因冒犯孙权被流放,因他兼懂医术,被吕蒙所用。蜀国南郡太守麋 芳投降,吕蒙未进城,后听从虞翻建议,率军进城,使得蜀国埋伏计划未得成功。虞翻也精通《周易》,能算知关羽结局。后两次喝斥被关羽囚禁而被孙权所放的魏将于禁,使孙权对他很是恼火。孙权当吴王后,在一次宴会上,虞翻又得罪孙权,差点被杀,幸被大司农刘基劝阻。后两度羞辱麋芳。终因再度得罪孙权被流放。但他讲学不倦,门客众多,有许多人因与他交往而出名。‎ 对上段文字,如果我们对其大意毫无所知,很难想象,我们怎么去做题。‎ 二、攻克疑难语句:‎ 阅读一段文言文,其中难免有一定数量的疑难语句。疑难语句太多,对我们理解文章大意及做题都是很大的障碍。因此,我们要设法攻克一部分疑难语句,使真正意义上的疑难语句越少越好。‎ ‎1、调动词义储备:‎ 根据已掌握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来推断有关词语的意思,进而攻克相关的疑难语句。‎ 如“坐徒丹杨泾县”,此句难在“坐”与“徒”,因“丹杨泾县”为地名。“坐、徒”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意思:‎ 坐:①动词,坐。“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史记·鸿门宴》––––项王、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 ‎②同“座”。座位。“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史记·鸿门宴》)––––趁机把沛公击倒在座位上,杀死它。‎ ‎③犯罪。“王曰:‘何座?’曰:‘坐盗’。”(《晏子春秋,晏子使楚》)––––楚王说:“犯什么罪?”回答说:“犯了盗窃罪”。‎ ‎④因为。“来归相埋怨,但坐观罗敷。”(《陌上桑》)––––回到家中互相埋怨,只因为观看罗敷误了工。‎ 徙:①迁移。“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不是死就是移走了。‎ ‎②调职。“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宫辄积年不徙。”(范晔《张衡传》)––––张衡不羡慕做官,担任的官职就好几年不升迁。‎ ‎③征发戍边,派往。“田亡 隶之人,迁徙之徒也。”(贾谊《过秦论》)––––耕种田地的奴隶,被征发戍边的人。‎ ‎④变迁。“时已徙矣,而法不徙。”(《吕氏春秋·察今》)––––时代已经变迁了,可是法令制度没有变化。‎ 根据上文“多见谤毁”,知“坐”为“犯罪”、“获罪”意,“徙”则为“迁徙”或“征发戍边”意。‎ ‎2、联系前后内容:‎ 根据文段前后相关内容的联系,也可攻克部分疑难语句。‎ 如“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难点也在“徙”,但下文有“虽处罪放”,放,即流放,故知“徙”为“迁徙”即“流放”意。‎ 上文“坐徙丹杨泾县”意思即为“因获罪(被)流放(至)丹杨泾县”,“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的意思即为“孙权积压的怒气不是一次,于是把虞翻流放(到)交州”。‎ ‎3、注意句式特点:‎ 有些特殊文言句式,如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等,需要还原语序理解;有些文言句式,如对举、互文等现象,则要根据句式特点,依据相关词语的意思相近、相同或相反的现象进行合理推断,从而攻克相关的疑难语句。‎ 如“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难在“容贤畜众”。通过分析其句式特点,我们知“容贤畜众”为并列结构,“容贤”与“畜众”对举。那么“容”、“畜”意相近,“贤”、“众”意也应相近。由“贤”为“贤人”,“众”为“众人”即“普通人”可知,“容”、“畜”即可分别作“接纳”、“容留”讲。全句的意思即为“再说大王因为能够接纳贤能之士,容留普通的人,所以四海之内都想望您的风彩”。‎ ‎4、借助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内容很多,如人名、历史事件、官职、器具、礼仪等,借助这些知识,也可攻克部分疑难语句。‎ 如“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难在“三爵之后”,即难在“爵”。如果我们知道“爵”为“古代饮具”,此句的理解就不难了。全句意为:“大王在(喝了)多杯酒后杀死优秀的士人。”‎ 再如“曹孟德尚杀孔文举”,我们一般知“曹孟德”即“曹操”,但“孔文举”是“孔融”,有人也许不知,如果将这句译为“曹操尚且(有)杀孔文的举动”,岂不闹笑话?‎ 在有限的时间内,疑难语句难以全面攻克。我们对有些句子可能最终仍不能直译,但如果我们能通过弄懂关键词或大多数词的意思,从而能知句子大意,那么,我们也算是部分攻克了它。我们不要苛求自己攻克所有难句,或每句全面攻克。‎ 三、多种方法做题:‎ 完成以上两步工作,做题也就相对容易了。‎ ‎1、代入法:即将题目中所给的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代入原句、原文中,以此来判断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 运用此法,要注意:‎ ‎①有时只要一步代入:将题目所给的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代入原句,原句不通,即可断定这个词语的解释错误。‎ ‎②有时需要两步代入:将题目所给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代入原句,如四项解释均为通顺,便要将四个句子的这四个意思分别代入原文,看它们与上下文是否衔接,如某句不能衔接,也可说明这个句子中那个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问题。‎ ‎③有时还要借助词义积累:在两步代入都为通顺的情况下,便只好借助已有的词义积累。如11题中四个词语的解释代入原句、原文中均为通顺,回头再借助词义积累,发现“坐”根本无“押送”之意。据此知此题选A。‎ ‎2、解释法:即通过解释的方法直接做题。‎ 如第12题,A项的两个“以”分别为“连词、以便”与“介词、因为”,B项的两个“为”分别为“介词、被”与“动词、做”,C项的两个“于”分别为“介词、对”与“介词、同”,D项的两个“而”“均为“连词、却”,故答案选D。‎ 第15题的文言翻译,也可用解释法。①想举鞭打于禁,孙权喝斥制止了他;②孙权在这 时大怒,手持剑想杀他,在座的没有不恐惧慌忙的;③他们都是死人,却谈论神仙,世上哪有仙人呀!‎ ‎3、排除法:即通过排除有关选项做题。‎ 如第13题,判断全部表现人物某性格的句子。这类题型要从三方面排除干扰:a.说的是别 的人,对象错误;b.说的是这人的其他方面的事,是叙述,并不表明他什么性格;c.表明这人的另一性格,与题干所限定的不符。此题第②句是说“虞翻计谋得当”,第③句是写他“拒酒”,均为叙述,并不表明他“疏直”的性格。故答案选A。‎ 再如第14题是对全文内容的判断。依据原文,与原文内容不符,即可排除。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只要理解了原文,便也不难。D项“为吴国竭尽全力”有误。因为文中未谈他“为吴国竭尽全力”,却详写其“疏直”,屡次让孙权恼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