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据此推断,卫、鲁、齐等都是 A. 以氏族为姓 B. 以封国为姓 C. 以地域为姓 D. 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齐、鲁、燕、卫、晋、宋等,故卫、鲁、齐都是以封国为姓,故B符合题意;卫、鲁、齐体现不出氏族的特点,A错误;卫、鲁、齐是以封国名命名该地域,不是以地域为姓;卫、鲁、齐不能体现出是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D错误。 2.按西周宫廷礼制,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而在春秋时期鲁国季氏只能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宗法制度被破坏 B. 分封制度被破坏 C. 礼乐制度被破坏 D. 世袭制度被破坏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季氏的做法僭越了礼乐制度,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冲击了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说明了礼乐制度被破坏,故答案为C;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材料内容是冲击了分封制度下的等级秩序,而不是分封制被破坏,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世袭问题,排除D。 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 颁布挟书律 B. 修筑长城 C. 海内为郡县 D. 焚书坑儒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可知秦始皇认为分封制是天下割据混战的原因,因此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维护国家的稳定,推行郡县制,答案为C;ABD与题干“又复立国”无关,排除。 4.西汉初年,各重要部门长官均由跟随汉高祖打天下的军功阶层及后裔出任,丞相也不例外。汉武帝时,提拔早年“家贫、牧豕”的公孙弘为丞相。汉武帝的主要目的是 A. 扩大丞相来源 B. 重视丞相素质 C. 削弱丞相权力 D. 弥补丞相才干不足 【答案】C 【解析】丞相“由跟随汉高祖打天下的军功阶层及后裔出任”,资历深根基牢,可能会对皇权构成制约。汉武帝时提拔早年“家贫、牧豕”的公孙弘为丞相,是为了削弱丞相权力。故答案为C项。A项不是汉武帝的目的,排除;提拔“家贫、牧豕”的公孙弘为丞相,难以体现出丞相素质就能提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公孙弘的才干,排除D项。 5.魏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除了帝王将相的世系,一般宗族的家谱也受到广泛重视。这一时期形成这种风气的制度性因素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重视门第。据此依据材料“魏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除了帝王将相的世系,一般宗族的家谱也受到广泛重视”可知C正确;魏晋时期不是世官制,A错误;B是汉代的选官制度,排除;D在隋唐时期出现,排除。 6.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都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监察制度 A. 具有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 具有“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特点 C. 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D. 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知,在古代中国品级较低的监察官员可以监督位高权重的朝廷大员,可见古代中国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故答案为B;古代监察官员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因此,古代中国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的信息,C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监察官员的品级都低于所要监察的对象,B错误。 7.下表是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其中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朝代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A. 扩大了统治基础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提高了官员素养 D. 放宽了录取标准 【答案】A 【解析】从题中表格中的数据看,东晋寒门子弟的比例较低,而隋、唐、北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上升,这是实施科举制的结果,而科举制的实施使寒门子弟入仕增多,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选官制度,没有体现出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选官制度,没有体现出提高了官员素养的问题,排除C;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录取标准发生了变化,而不是“放宽”,故D项排除。 8.总督始设于明朝,明初常遣尚书、侍郎、都御史至地方解决紧急问题或安抚军民,这些总督因事而设,事毕即撤;明朝中叶,总督近于定制,管辖范围在一省之上,多至五省,其作用主要是协调各省关系,防止各地方之间因互不相属而互相推诿。总督职位的设置 A. 约束了官员权力滥用 B. 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C.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D. 有效防止官员的腐败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总督能够协调各省之间的关系,防止地方之间相互推诿,能够处理敌方的紧急事务,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故C正确;明朝的总督不能约束官员权力滥用,故A排除;总督要协调地方机构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并不能加强君主的权力,故B错误;总督的设立,主要是能够协调地方和省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体现出能够有效防止官员的腐败,故D错误。 9.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 A. 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B. 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 C. 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 D. 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朝一方面提高内阁大臣的地位和身份,另一方面用司礼监来制约内阁,这样使内阁、司礼监共同理政,互相制约,从而保证皇权独尊。故答案为B项。A项,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是皇权不断强化时期,排除;C项,大学士品级提升只是材料一部分意思,该项概括材料意思不全面,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宦官势力恶性膨胀,只能体现出宦官赢得了皇帝的重用;另外,宦官权力来源于皇权,形势并没有失控,排除。 10.在评述某史事的历史影响时,有人说“这是天朝体系崩溃的开始”,有人说“这是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开始”。该史事是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同时盲目自大的天朝上国的观念被打破。故A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故B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这是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开始”不符,故排除CD两项。 11.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封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东王,称九千岁;《资政新篇》中强调,“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 A. 空想性与先进性并存 B. 革命性与民主性并存 C. 落后性与先进性并存 D. 愚昧性与落后性并存 【答案】C 【解析】“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封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东王,称九千岁”体现了太平天国具有封建等级性和落后性,《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故C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空想性,排除A;B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资政新篇》不是体现落后性而是先进性,排除D。 12.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开放五口通商,中外交涉剧增。“五口”成为外国人从事各种活动的法定地点,也成为中外交涉的法定地点。列强不同意与理藩院或礼部打交道,于是清政府于1844年设置了五口通商大臣。这表明清政府 A. 仍坚持天朝上国传统体制 B. 谋求与列强进行长期交涉 C. 接受了西方现代外交的观念 D. 建立了统一的常设外交机构 【答案】A 【解析】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目的是将对外交涉局限在“地方”,不让外国人进京,以符合中国传统体制,在清朝政府观念里,中国仍然是“天朝上国”,那些外国人只能与中国地方政府打交道,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清政府不愿意与外国人打交道,故B项错误;材料中清政府仍然坚持“天朝上国”思想,故C项错误;清政府此时并没有建立统一的涉外机构,故D项错误。 1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淸政府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他们希望以全免关税为条件,让西方列强放弃公使常驻北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并且交还广州城,并认为如此可以—劳永逸。这反映出当时淸政府部分官员 A. 近代主权意识的缺失 B. 仍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C. 希望保全中国国家利益 D. 事实上主导了中外谈判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淸政府部分官员宁愿失去关税主权,说明了近代主权意识的缺失,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政策已经被打破,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损害更大的国家利益而非保全中国国家利益,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列强主导了中外谈判,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4.国学大师钱穆曾指出,“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他之所以这样评价太平天国,主要依据是 A. 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进步性 B. 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C. 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D. 太平天国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答案】C 【解析】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不是先进的生产力代表,无法领导中国走向进步,故C正确;材料反映出太平天国的局限性,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分析,不能说明“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排除;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D错误。 15.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改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B 【解析】甲午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救亡运动高涨,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故排除ACD,选B。 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做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9—158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全球的影响。”这说明了 A. 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 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C. 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D. 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全球的影响”中可以看出,战争使中国人认识到了自身的落后,不断变革进步改变了中国落后挨打的境地,故D项正确;从材料“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可知新中国产生是由于中国人的反抗,故A项错误;战争导致近代中国受到侵略,故救亡图存是推动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不断变革的主要动力,故B项错误;从“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可知是新中国改变了远东和世界格局,故C项错误。 17.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北京条约》签订后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 【答案】C 【解析】依据“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显然体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反映了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时代要求,表明列强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故“在此以后”是指签订《马关条约》以后。《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早于《马关条约》,故排除AB,C符合题意;《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不符合“在此以后”的限定,故D符合题意。 18. 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 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 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C. 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成果,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盟会在辛亥革命之前,不是辛亥革命的成果;三民主义也不算辛亥革命的成果,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9.与其他官职以抽签方式产生不同,雅典城邦掌握兵权的十将军,始终保持选举制,可以连选连任,并不给薪体。伯利克里就是连续担任了15年首席将军。这种现象表明当时的雅典 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 平民缺乏政治权利 C. 民主政治深人人心 D. 注重完善统治手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材料信息无法表明贵族垄断国家政权,A项错误;B项缺乏政治权利的表述绝对化,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无法表明民主政治深入人心,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十将军委员会负责统帅军队,维护城邦安全,责任重大,对担任者素质要求较高,故雅典城邦掌握兵权的十将军,始终保持选举制,可以连选连任,伯利克里就是连续担任了15年首席将军,这种政策表明雅典注重完善统治手段,D项正确。故选D。 20.王绍光先生认为,无论什么民主,只要是选举,就只能选出精英,最终搞的只能是精英统治,不是真正的民主,而是“选主”;只有抽签,才能让“所有的人”获得出任领导职务的平等机会,才能打破精英跟一般人的界线,才能有真民主。由此可见,他认为抽签选举制 A. 保障了普通公民的政治权利 B. 推动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C. 有利于排除精英对民主干扰 D. 不存在忽视公民素养的弊病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有抽签,才能让‘所有的人’获得出任领导职务的平等机会,才能打破精英跟一般人的界线,才能有真民主”表明他认为抽签选举制保障了普通公民的政治权利,答案为A;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题干材料中抽签选举制,并没有不让精英抽签,不是为了排除精英对民主干扰,C错误;抽签选举容易出现忽视公民素养的弊病,排除D。 21.1875年,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宪法规定总统 A. 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 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C. 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D. 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排除;B选项是美国总统的产生方式,排除;D选项描述的是内阁首相,排除。 22.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 “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答案】D 【解析】材料要求选择1895年德国政体的评述,结合所学应该知道这时德国已经发布了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该宪法的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故“上议院主用世爵”中上议院指的是德国的联邦议会,“君权仍重”更能看出是德国的情况,故选D。C应该指的是美国政体(三权分立),“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更具有英国政体的特点,故排除CA。根据“君主”“不能独断”可以排除掉B。 23.光荣革命后,在威廉的加冕仪式上,议会当众宣读了《权利法案》。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宣读了誓词:“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威廉所说的“你们”是指 A. 英国民众 B. 英国贵族 C. 英国议会 D. 英国王室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光荣革命后”、“议会宣读《权利法案》”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控制议会制定了《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地位,故“你们”是指英国议会,C项正确。国王的权力接受议会的制约,而不是英国民众,排除A。材料强调英国国王接受议会的要求,而不是英国贵族,排除B。材料强调英国国王接受议会的要求,而不是英国王室,排除D。 24.资本主义议会制度的发展是民主制度的重大进步。英美俄德的议会制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都得到较大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C. 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D.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答案】B 【解析】英美俄德通过改革或革命确立议会制度,革命性不同,但这不是导致它们议会政治成熟度差异的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经济决定政治,议会政治成熟度最终是由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的,故B项正确;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会影响议会政治成熟度,但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会影响议会政治成熟度,但不是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 25.近代确立的民主政体中,英国规定国王无权停止法律执行;美国规定最高法院有权宣布总统违宪,总统任命的法官需要国会确认;法国规定议会可对宪法补充。这些规定的共同点是 A. 体现法律至高无上 B. 说明司法权独立 C. 防止专制独裁 D. 凸显行政权至上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近代西方国家通过法律规定或分权制衡,防止专制独裁现象的发生。故答案为C项。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还涉及司法权独立,排除B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26.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关于“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从本质上反映了 A.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以巩固 B.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 C. 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民主进程 D.法兰西共和之路充满斗争与妥协 【答案】C 【解析】注意限定信息“本质”,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工业革命增强了资产阶级力量,由此才出现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局面,故C项正确;1870年后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以巩固,本质上反映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民主进程,A不是本质,排除;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依然存在,B项错在“斗争逐渐平息”,排除;题干阐述的是1870年后“法国模式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兰西共和之路充满斗争与妥协”属于1870年前,故D项错误。 27.美国宪法规定,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各州在参议院中具有均等代表权,每州2名代表;各州在众议院中的代表权以人口为基础,约50万人选出一名代表。法律须经两院通过方可生效。这一设计 A. 确保了立法权实践的民意代表性 B. 践行了政府权力部门的分权制衡 C. 协调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 D. 体现了联邦各州间的妥协与平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由材料“各州在参议院中具有均等代表权,每州2名代表;各州在众议院中的代表权以人口为基础,约50万人选出一名代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宪法的内容在大州和小州之间实现了妥协与平衡,D项正确;B项中的“政府权力部门”题干中没有体现;C项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与材料无关。故选D。 28.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 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 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 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 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答案】A 【解析】公车上书时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有限,而参与者也仅仅局限于上京应考的知识分子,而五四运动是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冲击之下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由此看出导致二者差别的主要因素是民族觉醒与群众基础的不同,故A正确;B D都不是主要原因,而且说法也不科学,不管列强的手段如何不同,都是损害中国利益,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奋起反抗,故排除BD;大众传媒对民众有影响是外因,关键是内因民众自身的觉醒,故C错误。 29. 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A. 戊戌维新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五四运动时期 D. 国民革命时期 【答案】C 【解析】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因此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后号召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因此本题答案C。 30.《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 清末新政时期 B.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答案】D 【解析】根据“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年3月,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从此进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在帝国主义各国的分别收买和互相争夺下,分裂成几个派系,其中主要是直、皖、奉三系,军阀割据混战。故选D;ABC时期没有出现各省派系之间的争斗,排除。 二、非选择题 31.中西古代历史上都注重法律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代有卷册浩繁、分支众多的法律,法有“六典”,刑有“八议”,都是对特权与等级的保护。……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效力。 ——东罗马帝国《民法大全》 材料二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古罗马)西塞罗 材料三 《十二铜表法》规定的诉讼制度是法律诉讼,即罗马公民向行政长官郑重宣告自己的权利,并严格遵守诉讼语言和诉讼动作的有关规定。 这种法律诉讼的特点是,整个诉讼过程全用语言,不作记录。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例如,某人因葡萄蔓被毁而起诉,在诉讼中不用“树木”,而称“葡萄蔓”,那么他将败诉,因为该法中只有“树木”一词。 ——以上材料均摘自《早期罗马法》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封建社会历朝法律的基本特点。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东罗马帝国和古代中国在皇权与法律的关系上具有什么相同点? (2)材料二认为立法的指导原则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它的进步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3)依据材料三,早期罗马法的这种诉讼制度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1)特点:法律繁多,但仅仅是维护封建皇权统治及各种特权的工具;法律的界限模糊,法自君出,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答对一点得分) 相同点:皇权至上;皇帝的命令成为法律的来源之一,具有绝对的效力。(答对一点得分) (2)指导原则:自然法。 表现:强调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认为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3)不合理。原因:全用语言,不作记录,很可能会出现诉讼过程的前后矛盾,不利于客观公正;不用法律术语就会败诉,就会使一部分人,即使是受害者也因表述原因而败诉;另外,向一部分不识字的人关闭了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大门。(答对一点得分)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历代有卷册浩繁、分支众多的法律”“都是对特权与等级的保护”可知,法律繁多,但仅仅是维护封建皇权统治及各种特权的工具;根据材料“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可知,法律的界限模糊,法自君出,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相同点,根据材料“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效力”等信息可知,相同点是皇权至上;皇帝的命令成为法律的来源之一,具有绝对的效力。 (2)指导原则,根据材料“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可知,立法的指导原则是自然法;表现,根据材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可知,强调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根据材料“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其核心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3)根据材料“严格遵守诉讼语言和诉讼动作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等信息可知,早期罗马法的诉讼特点是全用语言,不作记录,容易出现对重要证据和线索的丢失及容易出现前后不一致的问题,不利于客观公正;太过强调法律语言和动作的结果,出现形式化的问题,同样不利于客观公正和对人的正当权利的维护;过于强调法律术语和动作,不利于维护不识字的人的正当权力。因此早期罗马法的这种诉讼制度是不合理的。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雅典以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著称。……公元前508年,在平民与贵族斗争中,首席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梭伦改革基础上又一次改革。(雅典)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 材料三: 1832年6月7日,选举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 ——刘宗续《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所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袭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它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里斯提尼时期有哪些民主政治机构?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雅典与近代资产阶级国家民主政治的根本区别,并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发展建设的认识。 【答案】(1) 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民主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等。 变化: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影响:促进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区别:雅典直接民主(奴隶制民主); 近代间接民主(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 认识:政治体制的建立要符合国情;政治制度要不断发展完善。 【解析】(1)根据材料一左图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针对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地方割据,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削弱地方势力;右图体现宋代通过设置枢密院和三司来分割宰相的权力,达到加强相权的目的。故可知体现两对矛盾为: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趋势:根据所学可知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民主机构:根据所学可知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的民主机构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等。变化:根据材料“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可知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影响:从经济和政治方面来分析,表示工业资产阶级地位的上升,促进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3)区别:根据所学可知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全体公民参加公民大会,行使管理国家权力;近代则实行的是代议制民主,人民间接参政议政。认识:从古代与近代民主制度的不同认识到政治体制的建立要符合国情;随着时间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政治制度也要不断发展完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