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1 发布 |
- 37.5 KB |
- 4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八中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八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小题,每题1分;21-3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近些年,非洲地区爆发新一轮的埃博拉病毒、下列有关埃博拉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为获得大量埃博拉病毒用于研究,可以用培养基在体外培养; ②能引发传染病,但无细胞结构,不是生物; ③该病毒结构简单,没有任何细胞器; ④该病毒增殖时,遗传信息和氨基酸等原料由宿主细胞提供; ⑤该病毒主要有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是最小的生命系统; ⑥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2.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减少癌症的发生 3.硅尘(SiO2)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最终导致肺功能受损,关于溶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酶体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 B.溶酶体含有生物体必需的所有的水解酶 C.溶酶体含有两层生物膜 D.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4.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5.下列叙述中,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的是( ) 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都能在植物细胞中合成 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 6.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g虽然是微量元素但在生命活动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不可缺少 B.脂肪分子中含氧比糖类少,含氢比糖类多,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C.自由水可以参加某些生命活动,例如参与光合作用和无氧呼吸 D.RNA和DNA的组成元素的种类不同,碱基种类也不同 7.生物学知识中有很多相关联的概念,我们可以用图来形象地表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各项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①抗体 ②蛋白质 ③有机物 B.①细胞 ②种群 ③生态系统 C.①病毒 ②细胞 ③组织 D.①碱基 ②核苷酸 ③核酸 8.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一天内该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为BC段温度较低,植物呼吸作用减弱的缘故 B.CO2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的缘故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少 9.如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出发菌株挑取200个单细胞菌株选出50株选出5株多轮重复筛选. A.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 B.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C.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 D.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 10.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摩尔根用豌豆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 B.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所用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C.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1.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般选用雄性个体的精巢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 B.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减数分裂过程 C.如果观察到的染色体含染色单体,则该细胞不一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D.观察茎的韧皮部细胞无法观察到染色体的联会等 12.豌豆圆粒和皱粒的产生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上实例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皱粒这一性状是插入外来DNA序列导致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由于淀粉分支酶基因发生突变,使得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进而不能利用蔗糖合成淀粉 D.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属于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控制,因此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13.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32P、35S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搅拌、离心、检测 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4.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15.下列关于DNA的相关计算中,正确的是( ) A.具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腺嘌呤有600个,则每一条链上都具有胞嘧啶200个 B.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复制n次后共需要2n.m个胸腺嘧啶 C.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需要2n﹣1.m个胸腺嘧啶 D.无论是双链DNA还是单链DNA,(A+G)所占的比例均是 16.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配子的多样性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以及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有关 B.DNA分子复制n次,不含亲代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2)个 C.人类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D.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总会与性别相关联 17.生殖隔离的形式可包括( )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而不能交配②植物因开花季节.花形态不同而不能彼此授粉 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繁殖能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神经调节是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感受器是指A处的感觉神经末梢及与之相连的皮肤 B.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B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膜内电流方向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 C.神经冲动在F处的传递方式一般是: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受体接受信息一定产生兴奋 D.直接刺激E处,肌肉细胞E收缩,这属于反射活动的另一种形式 19.根据图分析神经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 A.在③处给一足够强的刺激,钾离子从上往下流而产生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 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A面 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空气﹣水界面上,③与水面接触 20.剪秋萝是一种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有宽叶(B)和窄叶(b)两种类型,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经研究发现,窄叶基因(b)可使花粉致死.现将杂合子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正确的是( ) A.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1:0:0 B.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0:0:1 C.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0:1:0 D.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1:1:1 21.如图所示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含18O标记的丙氨酸的培养液体外培养图一所 示细胞,该细胞内合成抗体的过程中,脱水缩合产生了H218O,则其中的18O来自于该丙氨酸的羧基或R基 B.图一所示细胞合成的抗体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内环境,需要该图中⑥提供能量 C.以18O标记的H218O分别研究图二所示细胞的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发现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物中最先出现的放射性物质分别是CO2和O2 D.若将图一、图二所示细胞同时置于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都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22.取同种生物的不同类型的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图.已知4种基因分别是:①晶状体蛋白基因、②胰岛素基因、③呼吸酶基因和④血红蛋白基因.则基因1和基因4分别最可能的是( )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23.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它能干扰疟原虫表膜一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到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进而达到抗疟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疟原虫的细胞与人的成熟红细胞具有的生物膜种类相同 B.疟原虫的细胞内自噬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C.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疟原虫细胞内能量的供应机制受到影响 D.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明显下降 24.如图所示,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1质粒上,能编码产生一种毒蛋白,会导致自身细胞裂解死亡,另外一个基因sok也在这个质粒上,转录产生的sok mRNA能与hok mRNA结合,这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能被酶降解,从而阻止细胞死亡.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sok mRNA和hok mRNA碱基序列相同 B.当sok mRNA存在时,hok基因不会转录 C.当sok mRNA不存在时,大肠杆菌细胞会裂解死亡 D.一个不含任何质粒的大肠杆菌可被这种毒蛋白杀死 25.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3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F2的基因型种类数和F2中纯合子占的比例分别是( ) A.4、9和 B.4、27和 C.8、27和 D.32、81和 26.图中α、β是真核细胞某基因的两条链,γ是另外一条多核苷酸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酶是DNA聚合酶 B.γ彻底水解后可能生成6种小分子物质 C.若该基因为核基因,则该过程发生在分裂期 D.若β链中碱基G占28%,则γ中碱基A占22% 27.下列对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DNA复制的时期,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均增加一倍 B.在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的时期,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C.在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的时期,着丝粒排列整齐 D.在染色体逐渐解开螺旋的时期,细胞中央出现由很薄细胞壁构成的赤道板 28.如图是大豆细胞内某基因控制合成的mRNA示意图.已知AUG为起始密码子,UAA为终止密码子,该m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为“…甲硫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亮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半胱氨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合成上述多肽链时,转运亮氨酸的tRNA至少有3种 C.转录该mRNA时一个碱基(箭头处)缺失,缺失后的mRNA翻译出的第5个氨基酸是半胱氨酸 D.若该基因中编码半胱氨酸的ACG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说明ACT也是终止密码 29.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其基因的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X、X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 B.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雌性个体,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个体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且女性患者的母亲和儿子均为患者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而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30.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的是( )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 31.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2.环磷酰胺可以抑制DNA的合成,故可作为治疗癌症的化疗药物,但在较高剂量下对机体免疫力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β﹣葡聚糖可以促进淋巴因子等各种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促进吞噬细胞的成熟,对接受化疗的机体的免疫力有一定的恢复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推测环磷酰胺作用于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B.β﹣葡聚糖能通过促进淋巴因子的合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从而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 C.吞噬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与之相关的化学成分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 3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的( ) 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 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 34.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但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不仅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 C.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随即发生的变化是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D.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35.法氏囊和胸腺在鸡的免疫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两组鸡分别进行法氏囊和胸腺移除手术,并在手术后都接受射线处理.两组鸡在被注射牛血清蛋白时,法氏囊移除的鸡不再产生抗体.据题意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射线照射的目的是杀死鸡体内在器官移除前已产生的免疫细胞 B.法氏囊相当于人体的造血组织,是B淋巴细胞产生和分化的部位 C.被注射抗原时,切除胸腺的鸡只能产生少量抗体 D.被移除了胸腺的鸡对移植器官的免疫排斥反应会增强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0分) 36.阳光穿过森林会在地上投下“光斑”.下图显示了生长旺盛的某植物的一片叶子“光斑”照耀前后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光斑”照射前,光合作用 (填“能”或“不能”)正常进行,原因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速率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暗反应速率.图中 (填“实线”或“虚线”)代表O2释放速率.“光斑”照耀开始时,O2的释放速率 (填“快”或“慢”)于CO2吸收速率.此时,限制光合作用产物(糖类)合成的主要因素是 量. A.C3化合物 B.ATP C.[H]D.C5 化合物 (2)当“光斑”移开后,O2的释放速率立即下降,这说明O2是在 阶段产生的,而在O2的释放速率下降了一段时间之后,CO2的吸收速率才开始下降,这是因为“光斑”照耀期间积累的 还可以继续还原C3化合物.从图中曲线分析,A点以后叶绿体中 (物质)含量会暂时增加,此时ATP的移动方向是 . 37.果蝇的紫眼/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A/a控制.某研究小组在野生型果蝇(长翅)中发现卷翅不能飞行的突变体.为研究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以下杂交试验:(所有杂交试验均在适宜条件下完成)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P:紫眼卷翅X红眼长翅 ↓ F1:红眼卷翅 红眼长翅 219只 251只 F1红眼卷翅X F1红眼卷翅 ↓ F2红眼卷翅 红眼长翅 紫眼卷翅 紫眼长翅 496只 254只 157只 80只 请分析实验结果回答: (1)果蝇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卷翅/长翅性状遗传遵循 定律,由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 B/b)控制. (2)F1红眼卷翅果蝇基因型为 ,在形成配子时,基因A与a、B与b各自彼此分离,同时随着 自由组合而导致非等位基因重组,产生雌雄配子各有四种,比例为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代果蝇出现四种表现型. (3)F2代果蝇的性状分离比偏离9:3:3:1,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如果推测正确,F2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合子比例为 . (4)请从F2代紫眼果蝇中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第(3)小题的推测.(请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 38.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 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 . 39.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多次陷入严重雾霾之中,给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不良排放.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1→B2→B3构成了 ,该生态系统的 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2)碳元素通过① 途径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 作用.为防止雾霾天气,人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至少两条). (3)图中B1、B2、B3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这种能力主要通过 调节机制来实现. (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八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小题,每题1分;21-3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近些年,非洲地区爆发新一轮的埃博拉病毒、下列有关埃博拉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为获得大量埃博拉病毒用于研究,可以用培养基在体外培养; ②能引发传染病,但无细胞结构,不是生物; ③该病毒结构简单,没有任何细胞器; ④该病毒增殖时,遗传信息和氨基酸等原料由宿主细胞提供; ⑤该病毒主要有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是最小的生命系统; ⑥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解答】解:①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必须在寄主细胞内完成增殖过程,不能用用培养基在体外培养,①错误; ②病毒无细胞结构,但能增殖,属于生物,②错误; ③该病毒结构简单,只有蛋白质和核酸,没有任何细胞器,③正确; ④该病毒增殖时,遗传信息是由埃博拉病毒提供的,其他物质如氨基酸等肥料都由宿主细胞提供,④错误; ⑤最小的生命系统是细胞,⑤错误; ⑥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⑥错误. 故选:D. 2.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减少癌症的发生 【考点】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解答】解:A、细胞的高度分化不会改变物种的遗传信息,A错误;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B错误; C、癌症如果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如果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可遗传,C错误; 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减少癌症的发生,D正确. 故选:D. 3.硅尘(SiO2)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最终导致肺功能受损,关于溶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酶体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 B.溶酶体含有生物体必需的所有的水解酶 C.溶酶体含有两层生物膜 D.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1、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2、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具有识别功能,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答】解:A、溶酶体膜上没有糖蛋白,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A错误; B、溶酶体含有生物体必需的多种水解酶,而不是所有的水解酶,B错误; C、溶酶体含有单层膜,C错误; D、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正确. 故选:D. 4.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本题综合考察细胞的结构和各种细胞器的功能. ①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场所为: 第一阶段:反应物:C6H12O6 产物是:2丙酮酸+[H]+能量(2ATP、少) 场所: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反应物:2丙酮酸+6H2O 产物是:6CO2+[H]+能量(2ATP、少) 场所: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反应物:[H]+6O2 产物是:12H2O+能量 (34ATP、多) 场所:线粒体内膜 ②噬菌体是一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③原核生物只有唯一的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解答】解: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就没有核糖体,A错误; B、线粒体不能产生丙酮酸,B错误; C、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所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D正确. 故选:D. 5.下列叙述中,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的是( ) 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都能在植物细胞中合成 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分析】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解答】解:A、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不提供能量,A错误; 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属于多糖,都含有C、H、O三种元素,B错误; C、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C错误; D、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属于多糖,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D正确. 故选:D. 6.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g虽然是微量元素但在生命活动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不可缺少 B.脂肪分子中含氧比糖类少,含氢比糖类多,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C.自由水可以参加某些生命活动,例如参与光合作用和无氧呼吸 D.RNA和DNA的组成元素的种类不同,碱基种类也不同 【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DNA与RNA的异同;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DNA的结构:元素( C、H、O、N、P)→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四种: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链→DNA. RNA的结构:元素( C、H、O、N、P)→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四种: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链→RNA. 【解答】解:A、Mg是大量元素,在光合作用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不可缺少,A错误; B、脂肪分子中含氧比糖类少,含氢比糖类多,是主要的储能物质,B错误; C、无氧呼吸过程中没有水参与,C错误; D、RNA和DNA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B. 7.生物学知识中有很多相关联的概念,我们可以用图来形象地表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各项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①抗体 ②蛋白质 ③有机物 B.①细胞 ②种群 ③生态系统 C.①病毒 ②细胞 ③组织 D.①碱基 ②核苷酸 ③核酸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据图可知,③②①分别为包含关系,③包括②,②包括①. 【解答】解:A、抗体属于蛋白质,蛋白质属于有机物,A正确; B、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正确; C、病毒无细胞结构,C错误; D、核酸是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碱基、五碳糖和磷酸组成,D正确. 故选:C. 8.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一天内该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为BC段温度较低,植物呼吸作用减弱的缘故 B.CO2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的缘故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少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题为密闭的玻璃罩,因此玻璃罩内CO2浓度上升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或只进行呼吸作用;当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时,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图中D点和H点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解答】解:A、BC段没有光照,不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凌晨时温度较低,因此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故A正确; B、D、H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D点CO2浓度开始下降,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并不是合成有机物最多,故B错误; C、FG段原因是光照强,气温高,导致蒸腾作用强,水分散失多,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故C错误; D、H点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此时一天中积累有机物最多,故D错误. 故选:A. 9.如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出发菌株挑取200个单细胞菌株选出50株选出5株多轮重复筛选. A.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 B.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C.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 D.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 【考点】诱变育种. 【分析】诱变育种: (1)概念:在人为的条件下,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发生物体产生突变,从中选择,培育成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新品种. (2)方法:用射线、激光、化学药物处理. (3)原理:人工诱发基因突变. (4)优缺点:加速育种,改良性状,但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 (5)实例:高产量青霉素菌株. 【解答】解:A、题图育种过程为诱变育种.因未进行酶活性检测等,故该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不一定符合生产要求,A正确; B、X射线处理等物理因素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引起染色体变异,B正确; C、题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符合人类特定要求菌株的过程,属于人工定向选择,C正确; D、诱变的突变率高于自发突变率,但不一定每轮诱变都是与高产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D错误. 故选:D. 10.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摩尔根用豌豆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 B.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所用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C.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 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5、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答】解:A、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A错误; B、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所用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B正确; C、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错误;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还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故选:B. 11.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般选用雄性个体的精巢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 B.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减数分裂过程 C.如果观察到的染色体含染色单体,则该细胞不一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D.观察茎的韧皮部细胞无法观察到染色体的联会等 【考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分析】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子数量.另外,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能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所以要完整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象,特别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图象,一般选择雄性个体. 【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要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象,一般选择雄性个体的精巢,A正确; B、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可能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减数分裂过程,B错误; C、如果观察到的染色体含染色单体,则该细胞不一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正确; D、茎的韧皮部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联会现象,因此观察茎的韧皮部细胞无法观察到染色体的联会等,D正确. 故选:B. 12.豌豆圆粒和皱粒的产生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上实例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皱粒这一性状是插入外来DNA序列导致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由于淀粉分支酶基因发生突变,使得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进而不能利用蔗糖合成淀粉 D.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属于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控制,因此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考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由图可知,皱粒豌豆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DNA序列,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的缺乏又导致蔗糖不能用于合成淀粉,因此蔗糖含量升高,淀粉含量降低,豌豆由于吸水减少而显得皱缩.淀粉分支酶基因由于外来DNA序列的插入而被破坏,这属于基因突变. 【解答】解:A、由题图可知,该图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A正确; B、由题图可知,皱粒这一性状是插入外来DNA序列导致的基因突变引起的,与基因选择表达无关,B错误; C、由题意知,淀粉分支酶基因发生突变,使得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进而不能利用蔗糖合成淀粉,C正确; D、豌豆圆粒和皱粒属于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控制,因此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正确. 故选:B. 13.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32P、35S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搅拌、离心、检测 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而不能在没有细胞的培养基上生存和繁殖.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解:A、用32P标记一组T2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了另一组T2噬菌体的蛋白质,A错误; 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搅拌、离心、检测,B正确; C、噬菌体只能寄生在细菌细胞内,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C错误; D、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DNA注入到细菌内,根据放射性的分布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14.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分析】本题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随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先回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然后结合题图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①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着丝点分裂,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A错误; B、分析题图可知③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等位基因已经发生了分离,因此向每一极移动的荧光点红、黄色不能同时出现,蓝、绿色也不能同时出现,B错误; C、②为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发生了复制,基因加倍,此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因此该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C正确; D、分析题图可知,图中的精细胞存在等位基因B和b,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B与b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分离所致,D错误. 故选:C. 15.下列关于DNA的相关计算中,正确的是( ) A.具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腺嘌呤有600个,则每一条链上都具有胞嘧啶200个 B.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复制n次后共需要2n.m个胸腺嘧啶 C.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需要2n﹣1.m个胸腺嘧啶 D.无论是双链DNA还是单链DNA,(A+G)所占的比例均是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2、已知DNA分子中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求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游离脱氧核苷酸数: (1)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复制n次,需要该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 n﹣1)×m个. (2)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完成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 【解答】解:A、具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腺嘌呤有600个,则该DNA分子中胞嘧啶的数目为400个,但无法确定每一条链上的胞嘧啶数目,A错误; B、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复制n次后共需要(2n﹣1).m个胸腺嘧啶,B错误; C、具有m个胸腺嘧啶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需要2n﹣1.m个胸腺嘧啶,C正确; D、在双链DNA中,(A+G)所占的比例是,在单链DNA中,(A+G)所占的比例不一定是,D错误. 故选:C. 16.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配子的多样性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以及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有关 B.DNA分子复制n次,不含亲代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2)个 C.人类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D.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总会与性别相关联 【考点】伴性遗传;DNA分子的复制;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分析】1、基因重组的类型: (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2、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3、伴性遗传病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解答】解:A、配子的多样性与基因重组有关,而基因重组包括两种类型,即自由组合型(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型(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A正确; B、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DNA分子复制n次,不含亲代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2)个,B正确; C、人类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中缺失某一片段引起的,C错误; D、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总会与性别相关联,D正确. 故选:C. 17.生殖隔离的形式可包括( )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而不能交配②植物因开花季节.花形态不同而不能彼此授粉 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繁殖能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隔离是在自然条件下不同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解答】解:①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而产生生殖隔离,①正确; ②植物因开花季节和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而产生生殖隔离,②正确; 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由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而产生生殖隔离,③正确;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而产生生殖隔离,④正确. ①②③都导致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④说明产生的后代为不可育的,因此都属生殖隔离. 故选:D. 18.神经调节是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感受器是指A处的感觉神经末梢及与之相连的皮肤 B.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B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膜内电流方向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 C.神经冲动在F处的传递方式一般是: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受体接受信息一定产生兴奋 D.直接刺激E处,肌肉细胞E收缩,这属于反射活动的另一种形式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1、析图可知:A是感受器,细胞B是传入神经元,C是中间神经元、F是突触,细胞D是传出神经元,E是效应器. 2、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B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和膜内电流方向一致,都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 3、神经冲动在F即突触处的传递方式一般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后膜受体接受信息可能产生兴奋,也可能抑制. 4、反射必需借助于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刺激作用在感受器上引起效应器的反应才能称为反射. 【解答】解:A、感受器就是指A处的感觉神经末梢,不包括与之相连的皮肤,A错误; B、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B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膜内电流方向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B正确; C、神经冲动在F即突触处的传递方式一般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后膜受体接受信息可能产生兴奋,也可能抑制,C错误; D、反射必需借助于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刺激作用在感受器上引起效应器的反应才能称为反射,D错误. 故选:B. 19.根据图分析神经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 A.在③处给一足够强的刺激,钾离子从上往下流而产生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②、⑤等载体有关 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则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A面 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空气﹣水界面上,③与水面接触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分析】1、分析题图:图示为某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其中①是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的亲水性头部;④是磷脂的疏水性尾部;⑤是蛋白质. 2、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 【解答】解:A、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钠离子从上往下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A错误; B、静息电位的形成原因是钾离子外流,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B正确; C、若此图为突触后膜,根据糖蛋白的位置可知突触间隙位于图示膜的A面(外表面),C正确; D、若将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层平展在空气﹣水界面上,③亲水性头部与水面接触,D正确. 故选:A. 20.剪秋萝是一种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有宽叶(B)和窄叶(b)两种类型,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经研究发现,窄叶基因(b)可使花粉致死.现将杂合子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正确的是( ) A.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1:0:0 B.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0:0:1 C.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0:1:0 D.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株=1:1:1:1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 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杂合子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即XB、Xb;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即Xb、Y,由于窄叶基因(b)可使花粉致死,所以只有含有Y的花粉能参与受精. 【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杂合子宽叶雌株(XBXb)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XB:Xb=1:1,窄叶雄株(XbY)只能产生一种配子,即Y.将杂合子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BY:XbY=1:1,所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雄株:窄叶雄株:=1:1. 故选:C. 21.如图所示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含18O标记的丙氨酸的培养液体外培养图一所 示细胞,该细胞内合成抗体的过程中,脱水缩合产生了H218O,则其中的18O来自于该丙氨酸的羧基或R基 B.图一所示细胞合成的抗体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内环境,需要该图中⑥提供能量 C.以18O标记的H218O分别研究图二所示细胞的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发现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物中最先出现的放射性物质分别是CO2和O2 D.若将图一、图二所示细胞同时置于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都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考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一是动物细胞,图中①是细胞膜,②是囊泡,③是高尔基体,④是核糖体,⑤是内质网,⑥是线粒体,⑦是核糖体. 2、图二是高等植物细胞,图中①是叶绿体,②是核糖体,③是内质网,④是细胞壁,⑤是细胞膜,⑥是液泡,⑦是高尔基体,⑧是细胞核,⑨ 是线粒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液泡,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根据有无细胞壁可判断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 【解答】解:A、用含18O标记的丙氨酸的培养液体外培养图一所示细胞,该细胞内合成抗体的过程中,脱水缩合产生了H218O,则其中的18O都来自于丙氨酸的羧基而不可能来自R基,A错误; B、图一所示细胞合成的抗体以胞吐方式进入内环境,需要该图中⑥提供能量,B错误; C、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参与第二阶段生成CO2;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中,水光解生成O2.因此,以18O标记的H218O分别研究图二所示细胞的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发现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产物中最先出现的放射性物质分别是CO2和O2,C正确; D、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不可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D错误. 故选:C. 22.取同种生物的不同类型的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图.已知4种基因分别是:①晶状体蛋白基因、②胰岛素基因、③呼吸酶基因和④血红蛋白基因.则基因1和基因4分别最可能的是( )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考点】细胞的分化. 【分析】据图分析,①晶状体蛋白基因可在晶状体细胞中表达,②胰岛素基因在胰岛细胞中表达,③呼吸酶基因在三种细胞中均可表达,④血红蛋白基因在三种细胞中均不可表达. 【解答】 解:据图可知,基因1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说明其表达产物不具有特异性,所有细胞均有,故为呼吸酶基因;基因3只在胰岛细胞中表达,其他细胞不表达,说明基因3的表达产物具有特异性,即胰岛素基因,同理基因2是晶状体蛋白基因,而基因4在这三种细胞中都没有表达,说明三种细胞中都没有该蛋白质,即基因4为血红蛋白基因,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中. 故选:B. 23.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它能干扰疟原虫表膜一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到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进而达到抗疟的目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疟原虫的细胞与人的成熟红细胞具有的生物膜种类相同 B.疟原虫的细胞内自噬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C.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疟原虫细胞内能量的供应机制受到影响 D.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明显下降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青蒿素能干扰疟原虫表膜一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影响其能量的供应机制.疟原虫的细胞内自噬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解答】解:A、青蒿素能作用于疟原虫而不影响人的成熟红细胞,说明它们的生物膜种类不同,A错误; B、疟原虫的细胞内自噬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 C、青蒿素能干扰疟原虫表膜一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影响其能量的供应机制,C正确; D、青蒿素不影响人体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D错误. 故选:C. 24.如图所示,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1质粒上,能编码产生一种毒蛋白,会导致自身细胞裂解死亡,另外一个基因sok也在这个质粒上,转录产生的sok mRNA能与hok mRNA结合,这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能被酶降解,从而阻止细胞死亡.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sok mRNA和hok mRNA碱基序列相同 B.当sok mRNA存在时,hok基因不会转录 C.当sok mRNA不存在时,大肠杆菌细胞会裂解死亡 D.一个不含任何质粒的大肠杆菌可被这种毒蛋白杀死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大肠杆菌的R1质粒上含有hok和sok基因.hok基因编码的毒蛋白会导致大肠杆菌自身裂解死亡.sok基因转录产生的sokmRNA能与hokmRNA结合,这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能被酶降解,这样可以阻止hok基因的表达,进而从而阻止细胞死亡. 【解答】解:A、sokmRNA能与hokmRNA结合,说明这两种mRNA的碱基序列互补而不是相同,A错误; B、当sokmRNA存在时,hok基因仍能转录,只是转录形成的hokmRNA会与sokmRNA结合,B错误; C、根据题干信息“转录产生的sokmRNA能与hokmRNA结合”可知,当sokmRNA不存在时,hokmRNA才能翻译合成毒蛋白,导致大肠杆菌自身裂解死亡,C正确; D、毒蛋白是由hok基因控制合成的,而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1质粒上,因此一个不含任何质粒的大肠杆菌不会被这种毒蛋白杀死,D错误. 故选:C. 25.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3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F2的基因型种类数和F2中纯合子占的比例分别是( ) A.4、9和 B.4、27和 C.8、27和 D.32、81和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3对等位基因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则3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各对基因独立,可以将每对基因分解考虑,这样就变成几个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规律,它们是独立事件,最后结果按乘法定理计算.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Cc,它产生的配子就相当于拿出一个A或a,一个B,一个C或c,他们之间自由组合,为2×1×2=4; F2为AaBBCc自交的结果,一对一对等位基因进行分析,Aa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AA、Aa、aa三种,以此类推Cc自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也为三种,因此F2的基因型种类数=3×1×3=9种; F2中纯合子要求三对基因均纯合,如第一对基因纯合(AA+aa)的概率为,因此三对基因都纯合的概率=. 故选:A. 26.图中α、β是真核细胞某基因的两条链,γ是另外一条多核苷酸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酶是DNA聚合酶 B.γ彻底水解后可能生成6种小分子物质 C.若该基因为核基因,则该过程发生在分裂期 D.若β链中碱基G占28%,则γ中碱基A占22%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题干和题图可知,α、β是真核细胞某基因的两条链,γ是另外一条多核苷酸链,γ是核糖核苷酸链,该过程是转录过程,图中的酶为RNA聚合酶. 【解答】解:A、图中显示的是转录过程,图中的酶是RNA聚合酶,A错误; B、γ是核糖核苷酸链,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磷酸、A、G、C、U四种碱基,共6种小分子,B正确; C、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则该过程发生在分裂间期,C错误; D、若β链中碱基G占28%,能推出α链中C占28%,但无法计算出α链T占多少,因此γ中A的含量也不可知,D错误. 故选:B. 27.下列对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DNA复制的时期,DNA和染色体的数目均增加一倍 B.在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的时期,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C.在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的时期,着丝粒排列整齐 D.在染色体逐渐解开螺旋的时期,细胞中央出现由很薄细胞壁构成的赤道板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解:A、DNA复制的结果是DNA含量增加一倍,但染色体的复制并没有导致染色体数量加倍,只是每条染色体上出现了两条染色单体,A错误; B、菠菜是高等植物,其细胞中无中心体,B错误; C、细胞分裂中期,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C正确; D、赤道板不是一个结构,仅是一个位置关系,在染色体解旋的时期,在赤道板位置上形成细胞板,D错误. 故选:C. 28.如图是大豆细胞内某基因控制合成的mRNA示意图.已知AUG为起始密码子,UAA为终止密码子,该m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为“…甲硫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亮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半胱氨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合成上述多肽链时,转运亮氨酸的tRNA至少有3种 C.转录该mRNA时一个碱基(箭头处)缺失,缺失后的mRNA翻译出的第5个氨基酸是半胱氨酸 D.若该基因中编码半胱氨酸的ACG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说明ACT也是终止密码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据图分析,碱基中含有U,则为mRNA示意图,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密码子是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三个碱基,其中AUG为起始密码子,则图中开始2个碱基﹣GC﹣不决定氨基酸,其中决定的亮氨酸有3个,但对应密码子有:CUA、UUG,只有2种.mRNA上密码子和tRNA上反密码子进行配对,则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的种类等于tRNA的种类. 【解答】解:A、题图是mRNA,其中字母“A”代表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错误; B、根据题图结合题意可知,图中亮氨酸的密码子有:CUA、UUG,所以合成上述多肽链时,转运亮氨酸的tRNA至少有2种,B错误; C、在转录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该mRNA中的一个碱基(箭头处)缺失,则碱基缺失后的m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的第5个密码子由UUG变成UGC,所以第五个氨基酸由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C正确; D、密码子是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相邻的三个碱基,所以密码子中不可能出现碱基“T”,D错误. 故选:C. 29.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其基因的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X、X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 B.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雌性个体,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个体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且女性患者的母亲和儿子均为患者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只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而不遵循孟德尔定律 【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生物体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其类型主要有XY型和ZW型.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复制的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特点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②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也遵循孟德尔定律. 【解答】解:A、X、Y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X染色体可能是同源染色体,也可能是相同染色体,所以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 B、在XY型的性别决定中,具有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雌性个体,具有异型性染色体的生物发育成雄性个体;而在ZW型的性别决定中,正好相反,B错误;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且女性患者的父亲(而不是母亲)和儿子均为患者,C错误;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也遵循孟德尔定律,D错误. 故选:A. 30.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的是( )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解答】解: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不属于内环境;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故选:D. 31.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干可知本题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考查,然后分析选项中的四个模型,解读每个模型结合所学知识对模型做出判断. 【解答】解:A是体液免疫的过程模型,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T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所以A模型错误. B是激素调节的方式,垂体产生的促激素作用于性腺、甲状腺、肾上腺,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胰岛细胞不受垂体细胞分泌物的调节.所以B调节方式错误. C是神经调节的过程中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过程模型,该模型正确. D是血糖平衡调节的曲线模型,饭后一段时间内血糖升高,胰岛素的含量应该升高,胰高血糖素含量应该降低,血糖降低后,胰岛素的含量应该降低,胰高血糖素正好相反.所以,D模型错误. 故答案应为:C 32.环磷酰胺可以抑制DNA的合成,故可作为治疗癌症的化疗药物,但在较高剂量下对机体免疫力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β﹣葡聚糖可以促进淋巴因子等各种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促进吞噬细胞的成熟,对接受化疗的机体的免疫力有一定的恢复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推测环磷酰胺作用于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B.β﹣葡聚糖能通过促进淋巴因子的合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从而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 C.吞噬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与之相关的化学成分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环磷酰胺可以抑制DNA的合成”,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因此该药物可以作用于癌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又“β﹣葡聚糖可以促进淋巴因子等各种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促进吞噬细胞的成熟”,淋巴因子能够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因此能够增强体液免疫的能力. 【解答】解:A、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环磷酰胺能影响DNA的合成,因此环磷酰胺作用于细胞周期的间期,A正确; B、β﹣葡聚糖能促进各种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而淋巴因子能够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因此能够增强体液免疫的能力,B正确; C、吞噬细胞能够识别抗原,但是不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C错误;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C. 3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的( ) 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 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解答】解:ABC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4.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但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不仅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 C.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随即发生的变化是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D.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1、人体和动物的激素种类和生理作用 内分 泌腺 激素名称 本质 作用 下丘脑 促激素释放激素 多 肽 素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相关的促…激素 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肽 和 蛋 白 质 类 促进甲状腺的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性腺激素 促进性腺的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生长激素 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 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加 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 胰岛 胰岛素 蛋 白 质 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 化成葡萄糖,降低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 加速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 升高 肾上腺 肾上腺素 氨基酸衍生物 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物质分解过程,促进糖原 分解,使血糖升高 醛固酮 固醇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和对钾的排出 性腺 雄激素 固醇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雌激素能激发和维持正常的雌性周 期 雌激素 2、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1)微量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解答】解: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但只定向作用于甲状腺,A错误; B、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但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不仅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B正确; C、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随即发生的变化是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C正确; D、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D正确. 故选:A. 35.法氏囊和胸腺在鸡的免疫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两组鸡分别进行法氏囊和胸腺移除手术,并在手术后都接受射线处理.两组鸡在被注射牛血清蛋白时,法氏囊移除的鸡不再产生抗体.据题意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射线照射的目的是杀死鸡体内在器官移除前已产生的免疫细胞 B.法氏囊相当于人体的造血组织,是B淋巴细胞产生和分化的部位 C.被注射抗原时,切除胸腺的鸡只能产生少量抗体 D.被移除了胸腺的鸡对移植器官的免疫排斥反应会增强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1、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解答】解:A、射线照射的目的是杀死鸡体内在器官移除前已产生的免疫细胞,避免干扰实验结果,A正确; B、法氏囊移除的鸡不再产生抗体,而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浆细胞在初次免疫时是由B细胞产生的,由此可推知法氏囊相当于人体的造血组织,是B淋巴细胞产生和分化的部位,B正确; C、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被注射抗原时,切除胸腺的鸡不能产生T细胞,但能产生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产生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C正确; D、器官移植时的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由T细胞引起的,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因此被移除了胸腺的鸡对移植器官的免疫排斥反应会减弱,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0分) 36.阳光穿过森林会在地上投下“光斑”.下图显示了生长旺盛的某植物的一片叶子“光斑”照耀前后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光斑”照射前,光合作用 能 (填“能”或“不能”)正常进行,原因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速率 等于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暗反应速率.图中 虚线 (填“实线”或“虚线”)代表O2释放速率.“光斑”照耀开始时,O2的释放速率 快 (填“快”或“慢”)于CO2吸收速率.此时,限制光合作用产物(糖类)合成的主要因素是 A 量. A.C3化合物 B.ATP C.[H]D.C5 化合物 (2)当“光斑”移开后,O2的释放速率立即下降,这说明O2是在 光反应 阶段产生的,而在O2的释放速率下降了一段时间之后,CO2的吸收速率才开始下降,这是因为“光斑”照耀期间积累的 ATP和H] 还可以继续还原C3化合物.从图中曲线分析,A点以后叶绿体中 C3化合物 (物质)含量会暂时增加,此时ATP的移动方向是 从类囊体膜移向叶绿体基质 .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据图分析:虚线可以代表光反应,实线可以代表暗反应,“光斑”照射前有氧气释放,说明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照射后氧气释放急剧增加,而二氧化碳的吸收缓慢,说明光反应与暗反应不是同步增加的,随后二者基本相当,说明暗反应可以限制光反应的进行,AB段“光斑”移开,光照减弱,光反应降低,暗反应随之降低. 【解答】解:(1)“光斑”照射前,曲线中看出,有氧气的释放,表明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速率等于暗反应速率,即光合作用能正常进行.光斑开始时,光反应立即增强,产生的氧气立即增多,因此图中虚线代表O2释放速率.“光斑”照耀开始时,光反应强于暗反应,因此O2的释放速率快于CO2吸收速率.此时,限制光合作用产物(糖类)合成的主要因素是C3化合物量. (2)当“光斑”移开后,O2的释放速率立即下降,这说明O2 是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而在O2的释放速率下降了一段时间之后,CO2的吸收速率才开始下降,这是因为“光斑”照耀期间积累的ATP和H]还可以继续还原C3化合物.从图中曲线分析,A点以后叶绿体中C3化合物(物质)含量会暂时增加,此时ATP的移动方向是从类囊体膜(光反应)移向叶绿体基质(暗反应). 故答案为: (1)能,等于,虚线,快,A (2)光反应,ATP和H],C3化合物,从类囊体膜移向叶绿体基质. 37.果蝇的紫眼/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A/a控制.某研究小组在野生型果蝇(长翅)中发现卷翅不能飞行的突变体.为研究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以下杂交试验:(所有杂交试验均在适宜条件下完成)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P:紫眼卷翅X红眼长翅 ↓ F1:红眼卷翅 红眼长翅 219只 251只 F1红眼卷翅X F1红眼卷翅 ↓ F2红眼卷翅 红眼长翅 紫眼卷翅 紫眼长翅 496只 254只 157只 80只 请分析实验结果回答: (1)果蝇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红眼、卷翅 .卷翅/长翅性状遗传遵循 基因分离 定律,由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 B/b)控制. (2)F1红眼卷翅果蝇基因型为 AaBb ,在形成配子时,基因A与a、B与b各自彼此分离,同时随着 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而导致非等位基因重组,产生雌雄配子各有四种,比例为 1:1:1:1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代果蝇出现四种表现型. (3)F2代果蝇的性状分离比偏离9:3:3:1,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卷翅基因纯合致死 .如果推测正确,F2基因型有 6 种,其中纯合子比例为 . (4)请从F2代紫眼果蝇中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第(3)小题的推测.(请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由图可知,根据第一阶段,紫眼与红眼杂交,后代全是红眼,第二阶段,卷翅与卷翅杂交,后代卷翅与长翅比为3:1,可判断出显隐性,根据第二阶段子代的数值可知比值为6:3:2:1,可知出现致死情况. 【解答】解:(1)由第一阶段,紫眼与红眼杂交,后代全是红眼,第二阶段,卷翅与卷翅杂交,后代卷翅与长翅比为3:1,由此可知,果蝇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红眼卷翅,卷翅、长翅性状是由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控制. (2)亲本紫眼为aa,长翅为bb,所以F1红眼卷翅果蝇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彼此分离,同时这两对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上自由组合,所以AaBb能产生四种配子,分别为AB:Ab:aB:ab=1:1:1:1. (3)正常情况下,F2代果蝇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而由表格可知,比值为6:3:2:1,即红眼卷翅和紫眼卷翅中有致死个体,根据比值可知,翅型基因纯合时致死,即AABB、AaBB和aaBB致死,所以F2基因型只有6种,其中纯合子为AAbb和aabb,故纯合子概率为=. (3)如假设成立,则F2中紫眼卷翅的基因型为aaBb,可采用自由交配或测交法进行验证,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1)红眼、卷翅 基因分离 (2)AaBb 非同源染色体 1:1:1:1 (3)卷翅基因纯合致死 6 (4) 38.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 下丘脑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 垂体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 细胞代谢 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 发育的功能 .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分析】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反馈调节: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Ⅲ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2、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解答】解:(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故答案为: (1)下丘脑 垂体 (2)细胞代谢 发育的功能 39.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多次陷入严重雾霾之中,给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不良排放.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1→B2→B3构成了 食物链 ,该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2)碳元素通过①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途径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 呼吸 作用.为防止雾霾天气,人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大量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改善化石燃料的品质 (至少两条). (3)图中B1、B2、B3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自我调节 能力,这种能力主要通过 (负)反馈 调节机制来实现. (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据图分析: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图中有一条食物链A→B1→B2→B3.①为光合作用(如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如硝化细菌),②为生物的呼吸作用,③为化石燃料的燃烧. 【解答】解:(1)据图分析,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A→B1→B2→B3构成了食物链,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2)碳元素通过①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途径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呼吸作用.为防止雾霾天气,减缓温室效应,人们应采取的措施是大量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改善化石燃料的品质. (3)图中B1、B2、B3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主要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来实现. (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 (1)食物链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呼吸 大量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改善化石燃料的品质 (3)自我调节 (负)反馈 (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