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3 水体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3 水体的运动规律 教案(新课标通用)

专题03 水体的运动规律 本专题考查的形式多以示意图、统计图及热点区域为背景,侧重考查河流及其补给、各种水体相互关系、水循环及其影响、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难度一般不大,因此,复习时应着重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 ‎2018年高考考查方向预测:‎ ‎1.结合地理图示和有关材料,考查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及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2.结合区域判读及有关资料,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河流的水文特征 ‎ ‎1.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分析思路 ‎2.河流特征及其水文特征的应用 ‎(1)根据河流特征判断地形 ‎①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 ‎②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地形为盆地;放射状水系,地形为山顶;若河流平行排列如下图所示,则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分布。‎ ‎③根据河床宽度判断地形:若河流河床较宽,则说明该河流经平原地区,一般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比较弯曲。‎ ‎(2)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可判断地理环境特征:‎ ‎①含沙量大,则说明上游植被覆盖率不高,水土流失严重。‎ ‎②若河流有结冰现象,则说明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③若河流出现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另一次是夏汛,则说明该河流在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区。‎ ‎3.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流量和水位变化 ‎ 含沙量变化 ‎ 破坏植被 ‎ 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 增加 ‎ 植树种草 ‎ 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 ‎ 减少 ‎ 硬化城市路面 ‎ 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 铺设渗水砖  ‎ 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衡 ‎ 修建水库 ‎ 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衡 ‎ 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流含沙量 ‎ 围湖造田 ‎ 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 二、洋流 ‎1.洋流的分布 与北半球同纬度的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相比较,南半球西风漂流为寒流,主要原因有:(1)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影响其周围海域的水温;(2)漂浮的冰山的融化吸收大量的热量;(3)南极大陆强劲的极地东风加剧海水的降温。‎ ‎【方法技巧】(1)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 ‎①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②洋流性质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③洋流概念法:洋流水温低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寒流,洋流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暖流。 一般寒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④特定环境法:密度流的流向取决于表层海水海区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 ‎(2)判断洋流性质的方法 ‎①等温线判断法 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该洋流是暖流;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该洋流是寒流。‎ ‎②纬度判断法 ‎ A.海水表层温度的分布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一般洋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即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如下图所示,A为暖流,B为寒流。‎ B.根据纬度位置判定 ‎③经度判断法 ‎(3)根据洋流判断南北半球和季节 ‎①判断南、北半球 ‎ A.根据纬度与环流方向判定 第一步:根据纬度(30°或60°)确定海区(副热带或副极地海区);‎ 第二步:根据洋流方向(顺、逆);‎ 第三步:套用表层洋流分布图,确定南、北半球。如:‎ B.根据洋流的性质判定 C.确定季节:根据北印度洋的洋流定风向,依风向定季节。‎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方法技巧】(1)容易形成海雾的海区:寒暖流交汇处、冬季暖流上空、夏季寒流上空。 ‎ ‎(2)渔场的形成分析 大陆架海域:大陆架浅,因光照条件好,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此饵料丰富而形成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因海水发生搅动,表层养分丰富;冷水鱼类和暖水鱼类都适合,因此易形成渔场。‎ 上升流处:底层海水上泛,表层养分丰富,浮游生物繁盛,饵料丰富而形成渔场。‎ ‎(3)洋流与等温线的关系分析方法 ‎①“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度地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度地区。‎ ‎②“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的凸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3.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1)厄尔尼诺现象 主要是指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其影响主要有:①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温上升,大气对流活动加强、降雨增多、暴雨频繁、洪涝成灾;②西太平洋及印度洋一带,由于海温下降,大气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减少,旱灾严重;③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发生的热带风暴比常年偏少。‎ ‎(2)拉尼娜现象 主要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其影响主要是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引起气候异常和水旱灾害。‎ 三、水资源危机的成因分析和解决措施 成因 ‎ 措施 ‎ 自 ‎ 然 ‎ 原 因 ‎ 空间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差别大 ‎ 跨流域调水;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 时间分布不均 ‎ 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 水资源数量有限 ‎ 节约用水 ‎ 人 ‎ 为 ‎ 原 因 ‎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 控制人口增长;改进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 水资源浪费严重 ‎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节约、合理用水;水资源市场化 ‎ 水资源污染严重 ‎ 保护水源、防止污染;净化污 水;立法保护 ‎ 考点一 水循环 ‎1.(2016·高考全国丙卷)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答案】(1)B (2)C (3)D ‎ 【变式探究】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 答案:(1)D  (2)B  (3)C 特别提醒:该题以雨水花园结构示意图为材料,考查水循环。读材料把握和提炼出几个关键词,“雨水花园、汇水、下渗、净水”来分析。通过对材料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考察的主干知识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水循环中蒸发、下渗、地表径流等主要环节的发生过程及其地理意义,探讨水循环有关地理原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 考点二 河流水文特征 例2、圣劳伦斯河(下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下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2)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段 ‎(3)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 ‎①加深河道 ②绿化河堤 ③分段拦冰 ④拓宽河道 A.①② B.②③ ‎ C.③④ D.①④‎ 冰现象,故答案选B。分段拦冰,可以避免浮冰过度聚集而抬高水位,通过拓宽河道,可以降低水位,以减少凌汛的发生,减少对沿岸地区造成危害,故答案选C。 ‎ 答案:(1)C  (2)B  (3)C 特别提醒:本题组以加拿大圣劳伦斯河为材料考查气候知识,河流水文特征,检测学生的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第一小题河流当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时开始 ‎ 出现枯水期,结合给出的气温变化曲线不难读出蒙特利尔市一年有四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第二小题要注意调运学过的知识,影响河流结冰的因素除了气温以外还有流水速度、河水盐度等。当水流速度过快,即使在0℃以下,河水也很难结冰;盐度高,水的结冰温度会降低。读图可以看出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布局有水电站,说明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河水不易结冰;第三小题要知道河流凌汛危害形成过程是浮冰不断累积,堵塞河道,抬高水位形成洪水,所以可行措施应想办法降低水位或加高堤坝,避免洪水溢出。‎ ‎【变式探究】渭河发源于甘肃省鸟鼠山,自西向东流经甘肃、陕西两省,于陕西潼关入黄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西部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东部流经关中平原,南岸支流来自秦岭山地,北岸支流来自黄土区。读1960~1990年渭河下游河槽内泥沙累积冲刷和淤积量变化图,回答1~3题。‎ ‎1.渭河干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集中在(  )‎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2.一年中渭河下游河槽泥沙冲淤的速度(  )‎ A.全年变化不大 B.全年都快 C.汛期变快 D.非汛期变快 ‎3.导致泥沙在渭河加速淤积的人类活动是(  )‎ A.上游植树造林 B.上游水土保持 C.下游修建水库 D.下游疏通河道 如果在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减小河流含沙量,减缓泥沙淤积速度,故A、B选项错误;下游修建水库,使得中上游流速减慢,泥沙更容易淤积,C选项正确;如果在下游疏通河道,会使河流流速加快,对泥沙的搬运能力增强,使泥沙在渭河淤积速度放缓,D选项错误。‎ 答案:1.C 2.C 3.C 考点三 洋流 ‎ 例3、(2016·高考江苏卷)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2.图中洋流甲(双选)(  )‎ A.自南向北流 B.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 C.使沿岸增温增湿 D.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 ‎【解析】析图表 ‎【答案】BC ‎【方法技巧】1.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 ‎(1)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2)洋流性质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3)洋流概念法:洋流水温低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寒流,洋流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暖流。一般寒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2.判断洋流寒暖性质的方法 ‎(1)依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判断:等温线凸向较高纬度为暖流,凸向较低纬度为寒流。‎ ‎(2)依据洋流沿岸的环境特征判断:中低纬地区的沿岸出现荒漠环境,说明受寒流影响;出现湿热的森林景观,说明受暖流影响。‎ ‎(3)依据天气现象判断:常年多海雾天气现象的海域一般受寒流影响。‎ ‎(4)依据海陆位置判断:中低纬度海区,大洋东部(大陆西岸)为寒流,大洋西部(大陆东岸)为暖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东部(大陆西岸)为暖流,大洋西部(大陆东岸)为寒流。‎ ‎3.洋流判断中的应用技巧 ‎(1)依据中低纬海区洋流的环流方向确定南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在南半球。‎ ‎(2)依据西风漂流的性质确定南北半球: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暖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 ‎(3)依据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流向确定季节:洋流为顺时针流向时是北半球夏季,逆时针流向时为北半球冬季。‎ ‎4.洋流与等温线疏密 洋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洋流背向流动处,等温线稀疏。‎ ‎【变式探究】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双选)‎ ‎(1)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下列国家受其影响较大的可能是(  )‎ A.加拿大 B.马来西亚 C.墨西哥 D.阿根廷 ‎(2)上述国家受影响海域,夏季表层海水等温线与下列示意图相符的是(  )‎ ‎ ‎ 答案:(1)AC  (2)CD 特别提醒:本题组以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话题为切入点,让学生分析洋流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洋流经过地区水温分布特征。第一小题具体考查洋流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解决此题关键记住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流向;第二小题具体考查洋流流经地区水温分布特征,解答该题两个关键点:一是洋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水温高低,二是洋流的性质,决定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2017全国卷I】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 图2‎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答案】6.C  7.A   8.B ‎7.此题需要区别理论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理论蒸发量大小与气温关系密切,实际蒸发量与下垫面关系密切。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下渗少,也最不利于截留地表水,地下水少,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也最少,因此实际蒸发量最小;且由于该流域气候干旱,坡面没有植被生长,缺乏植物蒸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坡度大,岩性硬,地表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下渗少,地下水埋藏深,此处的实际蒸发量最小。‎ ‎8.耐旱植物只能在坡面、洪积扇和河谷三地种植,不论在哪种植均会拦截到达盐湖的水量,破坏原有平衡,使湖水减少,但由于此湖水盐度已成饱和状态(材料中有关键信息:盐度饱和),所在湖水盐度并不会增高,只能使湖面缩小。而湖水富营养化与氮磷物质相关。故正确选项为B。‎ ‎ 【2017全国卷Ⅲ】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答案】7.D   8.C  9.A ‎【解析】‎ ‎9.与夏季相比,冬季海水水温低,浮游植物总数相对减少,河流径流量降低,携带泥沙能力降低,流速减慢,河口地区泥沙淤积量少,所以总体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因泥沙量变小,河口处水没夏季那么混浊,故密度高值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 ‎【2017江苏地理卷】 A.[海洋地理]2017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突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点。图19为“搁浅冰山照片”,图20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这些冰山源自_______,其对附近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3分)‎ ‎(2)冰山分布范围与大洋表层水温状况有关。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水温分布特点有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5分)‎ ‎(3)此外,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随全球气温转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有_______。(2分)‎ ‎【答案】‎ ‎(1)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北冰洋冰川)水温降低;盐度降低 ‎(2)同纬度西低东高;随纬度增加水温降低;西部温差大,东部温差小洋流(西部寒流,东部暖流);纬度 ‎(3)时间提前;数量增多 ‎【解析】‎ ‎(1)纽芬兰岛附近受来自高纬度的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带来大量的冰山,所以这些冰山来自极低地区,冰山融化导致附近海水水温降低,盐度降低。‎ ‎(2)北大西洋中高纬的西侧拉布拉多寒流影响,水温低,东侧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温高,同纬度西低东高,随纬度增加水温降低;根据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分布密集程度,可知西部密集温差大,东部温差小。洋流和纬度是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水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 ‎(3)随着全球气温转暖,春季气温升高快,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时间提前,数量增多。‎ ‎(2016•江苏卷)图13 为华北某城市2003 年和2013 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25~26 题。‎ ‎25.2013 年 A. 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 B.增大 C. 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D. 生活用水增幅最大 ‎26.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A. 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B. 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 C. 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 D. 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答案】25.AC  26.AD ‎【考点】水资源的利用和解决办法。‎ ‎(2016•上海卷)(七)大洋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洋流。‎ ‎13.7月,一艘货船从日本横滨出发,沿图中路线前往瑞典的哥德堡。途中会遇到风海流、密度流、涌升流三种洋流。货船遇到这三种洋流的海区位置分别是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丁、乙、甲 D.丁、丙、乙 ‎14.若一艘前往日本的油轮在E海域发生石油泄漏,则油污可能漂向 A.我国东海海域 B.我国南海海域 C.印度尼西亚海域 D.菲律宾海域 ‎【答案】13、D 14、A ‎【考点】考查洋流知识。‎ ‎(2016•天津卷)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10-11题。‎ ‎10.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 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11.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 ‎【答案】10.D 11.B ‎【解析】‎ ‎10.根据材料,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时间推移,黄河中上游来水在减少,流域内用水量不断增多,是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呈下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上游水电站增多,只是改变黄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对黄河入海水量影响不大;中游水土流失加剧,使得黄河含沙量增加,对水量影响小;从1951年到2010年这几十年来,黄河下游降水量没有明显减少。‎ ‎11.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泥沙也减少,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导致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对河口地区的气候影响不大,气候不会变干。‎ ‎【考点】河流水位特征和河流堆积地貌。‎ ‎(2016•江苏卷)图9 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9 ~20 题。‎ ‎19. 图9 中洋流甲 A. 自南向北流 B. 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 C. 使沿岸增温增湿 D. 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 ‎20. 图中①②③④位于河流两岸,冲刷作用强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9.BC  20.BD ‎【解析】‎ ‎【考点】洋流,地转偏向力。‎ ‎(2016•新课标Ⅱ卷)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泾流冲刷河床。图2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9~11题。‎ ‎9.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10.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 ‎11.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答案】9.D 10.B 11.A ‎【解析】‎ ‎11.由上题分析可知,水库修建后导致下游河道淤积加重,枯水期潮流沿河口倒入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使河口泥沙大量淤积。大型水闸修建在河口,可以拦截枯水期的潮流,切断潮流泥沙补给,防止泥沙的沉积,故该题选A项;河口位置的水闸,对河流汛期的洪水下泄会起到减缓作用,B错;水闸拦截潮流,会减弱潮流沖淤作用,C错;在河口拦截河流的入海泥沙,只会增加河口泥沙的淤积,不可能是该工程的主要作用,D错。‎ ‎【考点】该组题主要考查河流外力与海洋外力的相互作用,具体考查河流的外力作用对河床的影响、水库建设的影响、河口水闸的作用。‎ ‎(2016•新课标Ⅲ卷)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 ‎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答案】7.B 8.C 9.D ‎【解析】‎ ‎8.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坡面径流减少。故选C。‎ ‎9.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故选D。‎ ‎【考点】河流、水循环 ‎(2016•浙江卷)37.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26分)‎ 材料一 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图2 为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 材料二 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做为发展重点。(10分)‎ ‎(1)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0分)‎ ‎【答案】‎ ‎(1)有利条件: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 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 ‎【解析】‎ 源和移民数量角度看甲地水能资源开发条件较好。但甲地地理位置、地形状况和交通状况均不利于开发,同时,开发水能可能对当地地理环境(诱发地质灾害等)和相关地区(河流中下游)地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从材料信息和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看,重庆汽车工业基础雄厚;从图中的铁路布局信息看,重庆交通便利;重庆为直辖市,发展汽车工业的人才较为丰富,人口密集,经济较为发达,汽车市场广阔;同时,材料中“十三五规划”表明重庆发展汽车工业有政策支持。(3)成都与重庆在汽车工业发展中,各有侧重点,能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产品分工,便于区域之间的生产联系,避免同质恶性竞争,有利于整个区域汽车产业的集群、健康发展。‎ ‎【考点】水能资源开发条件分析,工业发展区位选择,区域产业协作。‎ ‎(2016•上海卷)(十七)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它滋润了八百里秦川。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横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全场787千米。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最富庶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陕西省城市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36.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4分)‎ ‎37.目前渭河河道淤积严重。根据南、北两侧支流的特征,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4分)‎ ‎38.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对策。(6分)‎ ‎【答案】‎ ‎36、河流径流量较小;流速较稳定;汛期一般出现在7、8月;河水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 ‎37、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 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 ‎38、原因:沿河城市大量抽水截留;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抽水截留”必答;其余任答一点即可。)‎ 对策: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等。‎ ‎ 【解析】‎ ‎【考点】考查河流水文特征。‎ ‎(2)图示渭河北侧:支流多而长,主要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带来大量泥沙,尤其是每年7、8月暴雨多,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带来的泥沙更多。北侧支流来沙是渭河主要的沙源。‎ 渭河南侧:多发源于秦岭山区,支流短,水流急,易于带来泥沙。支流较北侧少,南侧支流不是渭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考点】考查流域特征。‎ ‎(3)原因:沿渭河城市多大量抽水截留,河流水量减少;沿河地区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激增,水量减少;沿河城市污染排放,导致水质下降。‎ 对策:河流水资源利用上,都要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配;地处北方,气候较为干旱,要发展节水型农业;防止水资源污染、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制定有关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等等。‎ ‎【考点】考查流域水资源利用。‎ ‎(2015•新课标II卷)圣劳伦斯河(下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下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9、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10、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11、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 ‎①加深河道 ②绿化河堤 ③分段拦冰 ④拓宽河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9.C 10.B 11.C ‎【解析】‎ ‎(2015•北京卷)图2为华北某地具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图中( )‎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5.图示地区( )‎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答案】4.C 5.A ‎【解析】‎ ‎4.图示甲为花岗岩,不会形成喀斯特地貌;泥石流易发生在地势坡度较大地区,乙地低平,不易发生;从地下水位分析,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深;而丙村地势低平,所以比丁村土层深厚。故选C。‎ ‎5.从图示地势起伏及河流的流向,判断该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南北相差不大;而山前平原地势低平,流水的沉积作用明显;洪积扇面积与地势的起伏和降水量;渠水主要用来灌溉,所以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故选A。‎ ‎(2015•浙江卷)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 ‎①缩短路程 ②增加运量 ③减少货物破损 ④增强贸易灵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 ‎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 B、乙处借船右后方风作动力 ‎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 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答案】1、C 2、B ‎【解析】‎ ‎2.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甲处临近赤道,北极星高度太低,不易被看到,不能利用北极星定向,A错。乙处冬季时受东北季风影响,可借船右后方风作动力,B对。丙处是热带沙漠气候,很难见到河水的暴涨,C错。丁处半岛受离岸风及洋流影响,沿岸多沙漠分布,看不到大片的草地,D错。‎ ‎(2015•江苏卷)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9. 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下列国家受其影响较大的可能是( )‎ A.加拿大 B.马来西亚 C.墨西哥 D.阿根廷 ‎20.上述国家受影响海域,夏季表层海水等温线与下列示意图相符的是( )‎ ‎【答案】19.AC 20.CD ‎【解析】‎ ‎(2015•四川卷)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物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民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图1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图1‎ ‎1、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非洲以南→南海 C、南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青岛 ‎【答案】1、A ‎ ‎【解析】‎ ‎(2015•四川卷)农业化肥使用会增加河水中的NO3-,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会增加河水中的PO43-。下表为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四条河流中的NO3-和PO43-的尝试数据。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9、表中代表亚马孙河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若只考虑河流补给,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NO3-和PO43-的浓度( )‎ A、均显著增加 B、均不会增加 C、NO3-减少, PO43-增加 D、NO3-增加PO43-减少 ‎【答案】9、C 10.B ‎【解析】‎ ‎9.根据表格中NO3-和PO43-离子的含量,①、②、④的含量高,说明沿线的人口、经济活动多,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的多,水体中NO3-和PO43-离子的含量多, A、B、D错。亚马孙河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河流水量大,人口、工业活动少,排放污水少,所以NO3-和PO43-离子的含量最低的③是亚马孙河,C对。‎ ‎10.若只考虑河流补给,不考虑支出,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因缺少支流注入,水量不会变化。也不考虑沿线污染物质向河道中排放,河流中NO3-和PO43-离子的浓度不会增大,所以河流中NO3-和PO43-离子的浓度均不会增加, B对。A、C、D错。‎ ‎(2015•四川卷)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图5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1、贝加尔湖( )‎ 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 C、位于山谷导致冰层深厚 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 ‎12、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 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 B、融冰时使气温升高 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 D、冰层增加空气湿度 ‎【答案】11、D 12、C ‎【解析】‎ ‎(2015•天津卷)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海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8-9题。‎ ‎8.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 ‎9.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B.退耕还林,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 ‎【答案】8.C 9.B ‎【解析】‎ ‎(2015•新课标I卷)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 ‎【答案】1、D 2、B 3、C ‎【解析】‎ ‎(2015•海南卷)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8. 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9.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答案】8.D 9.B ‎ ‎【解析】‎ ‎8.通过河流、地下径流等途径,陆地矿物质被搬运到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 ‎9.从上题分析可知,随着陆地矿物质不断被河流、地下水等途径搬运到海洋,导致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加。‎ ‎(2015•海南卷)下图示意某湖泊位置。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流域大规模开垦。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5. 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湖泊( )‎ A.湖面少风浪 B.北部湖水较南部浅 C.冬季不结冰 D.湖水多被用于灌溉 ‎16. 在该湖①②③④四湖区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湖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 20世纪30~50年代,该湖水位下降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B.流域年蒸发量增大 C.入湖河水量减少 D.出湖河水量增大 ‎【答案】15.B 16.D 17.C ‎ ‎【解析】‎ ‎1. (2014·江苏)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5~6题。‎ ‎5.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 A.印度西海岸 B.澳大利亚西海岸 C.非洲东海岸 D.越南东海岸 ‎6.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 A.温暖湿润 B.温和干燥 C.高温多雨 D.高温干燥 ‎【答案】 5.A 6.D ‎2.(2014·四川)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 A.湖泊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沼泽水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了河流补给方式。从图中看该流域河流夏季径流深度远大于降水量,该季节气温较高,由此可以判断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冰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沼泽水等都与气温无关,故正确选项为C。‎ ‎4.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 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 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区域地理特征。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地最低月均温在‎0℃‎以下,全年降水量较少,由此分析该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地表风沙多,选项A错误;该地植被以草原为主,选项B正确;柑橘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选项C错误;牦牛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选项D错误。‎ ‎3.(2014·北京)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 ‎(2)针对该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答案】(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集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4、 (2014·新课标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数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如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图中看,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流速快,侵蚀强,搬运作用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搬运作用弱,含沙量小。第(3)题,鱼类资源的丰富程度与区域的气候、水文、生物等因素有关。较高的温度,较丰富的鱼类饵料等都有利于鱼类繁殖。而鄂毕河河口纬度高,气温低,结冰期长,浮游生物贫乏都不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繁殖,因此鱼类资源较少。‎ ‎【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5.(2013•大纲卷)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 ‎4.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 A.几乎没有降水 B.植被截留降水 ‎ C.降水大量下渗 D.人工拦截径流 ‎【答案】3.C 4.D ‎【解析】‎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河流流域的水文特征。‎ ‎6.(2013•大纲卷)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7-9题。‎ ‎7.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重金属盐   B.氮、磷营养物   C.固体废弃物  D.泄漏的石油 ‎8.赤潮爆发的海域一般   ‎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  ‎ 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 ‎9.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 A.赤道附近    B.大洋中部    C.中、低纬近海    D.高纬近海 ‎【答案】7.B 8.C 9.C ‎【解析】‎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赤潮的成因和发生地区。‎ ‎7.(2013·山东卷)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1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 ‎ C.Ⅲ、Ⅱ、Ⅰ D.Ⅰ、Ⅲ、Ⅱ 第1题 ‎【答案】C ‎【解析】读图可以看出流域开发造成植被不断减少,植物蒸腾作用减弱,空气湿度减小,降水量减少,雨水降落到地面,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流走,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蒸发量减少,故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流域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考查考生读图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题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流域开发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8.(2013•四川卷)读图2,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4、R河段 A、流量季节变化大 B、春汛明显、‎ C、河流堆积作用强 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答案】3、B 4、A ‎ ‎【解析】第3题:本地地处热带低纬大陆西岸,图示纬度带应是东北信风带,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西南风,从海上带来丰富水汽,沿海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向内陆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第4题:R河段,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其降水集中夏季,干湿季明显,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季节变化也大;上游河段下蚀作用强,河床多V形。‎ ‎【考点定位】考查自然带与气候、河流地貌及水文特征 ‎9.(2013·新课标Ⅰ卷)图2为45º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共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4~6题。‎ ‎4.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答案】B ‎【考点定位】该题主要考察影响降水的因素 ‎5.该区域位于 ( )‎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 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 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答案】D ‎【解析】5.根据该地西部降水多可以判断,海洋应在图示区域的西侧,排除A、C两项;若该地为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则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而图示区域以山地、高原为主,故该地应为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山地高原区。‎ ‎【考点定位】该题主要考察世界区域地理空间定位。‎ ‎6.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答案】C ‎【解析】6.根据前面两题的分析,该地应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排除A、B;又因为山脉西坡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植被应为森林,故选C。‎ ‎【考点定位】该题主要考察气候和植被的分布。‎ ‎10.(2013·新课标Ⅰ卷)图4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式,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4,完成9~11题 ‎9.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A.偏东风 B. 偏南风 C.东北风 D. 西北风 ‎ ‎【答案】B ‎【解析】9. 14日6~9时甲地位于低压L的东侧,风向应为偏南风。‎ ‎【考点定位】该题主要考察等压线的判读。‎ ‎10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14日14时 B. 14日19时 ‎ C. 15日4时 D. 15日11时 ‎【答案】B ‎【考点定位】该题主要考察天气系统和比例尺的计算。‎ ‎11.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式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A.华北平原,3、4月份 B. 四川盆地,1、2月份 ‎ 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 东南丘陵,4、5月份 ‎【答案】D ‎【解析】11.根据我国雨带的推移,南方地区大约在4、5月份先进入雨季,而华北和黄土高原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四川盆地1、2月份降水较少。‎ ‎【考点定位】该题主要考察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 ‎11.(2013•江苏卷)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13所示。读图回答23-24题。‎ 图13‎ ‎23.“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24.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 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答案】‎ ‎23.AC ‎24.BD ‎【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资源跨地区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2.(2013•江苏卷) 图14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15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25-26题。‎ ‎ ‎ 图14 图15‎ ‎25.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26.图15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14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A.①一甲   B.①一丙   C.②一乙   D.②一丁 ‎【答案】‎ ‎25.AC ‎26.AD ‎【解析】‎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判断。‎ ‎13. (2013·广东卷)7. 图3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 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C.上中游水库的增建 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 ‎【答案】7、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